雍正皇帝 – 二月河
了你一笔嘛!
值得这样耿耿于怀?
杨名时虽与朕政见不合,他也有人所不及的长处。云贵火耗银子只收三钱,天下没有比他再清廉的官了。
云贵两省自他去,朝廷没再补贴一两银子,每年省七十万银子,你懂么?够赈济两次山东大灾!政见不合又是一回事,不要思路不清。等见到新政好处,他做起来比谁都会好。“
弘时被他咄咄逼人的目光看得心里一寒,忙叩头道:“儿臣心胸太窄了,不过确实不是记仇——杨名时既然反对新政,无论安插到哪个省,那省里的政务都难与朝廷合拍,儿臣心里是这个想头,请阿玛圣裁。”雍正笑道:“不一定要在哪个省,可以到哪个部当尚书,或者当东宫太傅。他那好的学问,当你们老师,在毓庆宫讲学,岂不是人尽其材?”
允禄自接差事以来,既要贯彻朝廷宗旨意图,又要安抚东方诸王不平之气,两头奔忙说项,自谓这是极难办的差使,必是朝廷最重要的公务。听雍正曲划了半日,连远在云贵偏远地的苗瑶改土归流都想得周周到到,自己的差事却提也不提,心头不禁一阵光火。但他是淡性人,不惯作色,呆呆站着出神,心里塞了一团棉絮似的什么也想不成。弘时似乎也有点魂不守舍,怔了一会儿,见雍正长篇大论已经说完,便问道:“旗务旗政的事在朝会上是否也议一下?”
“允禄和廉亲王九贝勒旗政办得不错。”
雍正笑道,“几个旗主王爷都赞同朝廷旗务整顿的宗旨,这很好嘛。旗人的头是最难剃的,朕知道这些大爷们,任事不会还要躺在祖宗功劳簿上卖大。但旗政和云南改土归流一样,不是全天下的大事,论起来只能说是我们满洲人窝儿里的家务。不就是八旗议政么,就议这个‘旗’政就好。先开始朝会,下来朕和这
些功勋王爷们私地再谈谈,允禄既管着这摊子事,可以先退出去,由你带着他们进来,可好?“
“啊?扎——”
允禄一肚皮的不欢喜,见谈到自己差事,虽说表彰了,却又似乎没有摆到全局,意马心猿地听了雍正的训诲,忡怔间又听命自己出去带队进来朝会,一惊之下才回神答应,
说道:“臣这就去传达旨意!”他是出了名的“十六聋”
,弄得雍正也是一笑,摆手命他出去了。
“方先生一直没有任职。”
雍正看着方苞笑道,“他现在名义上是在国史馆修史,其实是在朕身边随时参赞。这次朝会很要紧,事关雍正新政全部推行,有不赞同的大臣,还得叫人家说话,说不定要当庭辩论,所以方先生不能回避。朕看可以给方先生挂一个武英殿大学士的名义随班入朝,你们觉得如何?”众人听了俱各无话,倒是方苞说道:“即使当庭辩论,臣也只是参赞主子发言。臣原来没有职份,骤然封为一品,于礼不合。如果主上觉得不封不好,就给个军机处章京名义就好,臣是当不起这样大位的。”
张廷玉和鄂尔泰也都赞
成方苞意见。鄂尔泰道:“布衣白丁宣麻封相,有骇物听,且容易启动一般没意思人幸进之心。但方先生是两朝老臣,做武英殿侍郎资格是够的,留着一级为进步之路也好。”
当下几个机枢臣子按照雍正方才的思路各抒己见,拾遗补阙,密密细细又议了小半个时辰。
耳听金自鸣钟连撞七声,高无庸进来禀道:“辰时已到。”
“发驾乾清宫!”
雍正神色庄重地站起身来,“传旨午门外,六部九卿各司衙门正官,并在京诸王,依次从左右掖门进乾
清宫朝会!“
顷刻间,景阳钟登闻鼓声大作,悠扬沉稳的钟鼓之声漫过重重层楼琼宇,越过灰暗高大的五凤楼,直传出午门来。
“万岁爷起驾乾清宫!”
“万岁爷起驾乾清宫……”
一声一声的传呼由太监们递送出了午门。
允禄赶到午门外,掏出怀表看看,时针还差一刻不到辰时,此时午门阔大广袤的阅兵场上到处都是赶来朝会的各部官员。
“文官到此下轿,武官到此下马”的石碑南边也黑鸦鸦一大片落着轿子,摆得煞是齐整。阅兵场上官员们或外地进京述职的,或同年科名不同衙办理的,有拉线认同乡、同年的,或找别的部衙门司官拉到背人处说事荐人的,三三两两五七个人凑在一处。有的大说大笑,有的窃窃私语,有的望阙沉吟,有的顾盼寻友,簪缨辉煌翎领交错,到处都是来来往往四处乱窜的官员,足有上千的人。
允禄张着眼寻了半日,才见侍卫房南边长跪着几个人,领头的像是允禩,疾走过去看,果然是允禩允禟打头,并排跪着都罗、永信、诚诺和勒布托。四个王爷都是金龙二层顶子,饰着十二颗东珠,上衔着红宝石,青狐端罩下石青五爪四团金戈补服裹套着蓝色蟒袍。在满场大小官佐中,几个最尊贵的人独独奉特旨“跪候”
,部院小吏倒可以随意活动,因此几个王爷无不面带愠色,只有睿亲王低着头似乎在想事情,其余王爷都头矗得葱笔价盯着走近前来的允禄。允禄一边走,脸上已是堆笑,远远便说道:“八哥九哥,怎么叫王爷们都跪这里?快请起来,快请
起来!“
“我们是奉旨‘跪候’么!”允禩脸色不知是冻的还是气的,又青又白,“怎么敢擅自违旨呢?”允禄一听便笑了,忙道:“那些官员哪个不是奉旨午门外跪候?
都是望阙一叩头也就罢了,偏王爷们就这么认真!“允禩冷笑一声,说道:”我连这个都不晓得么?我们奉的是‘特旨’,难和别人一样!“
允禄听他们拧上了劲,心里越发着忙,赔笑说道:“那不算特旨,来午门的人人都说‘跪候’,跪了也候了就不算违旨。
这么多人,你们太扎眼了,快请起来的是。“
“如今还思量什么扎眼!”
允禩见周围一些官员在侧耳听,越发精神,大声道:
“虽说是兄弟,也有个亲疏远近。
老十四方才就随老三进乾清门‘跪候’去了。他不也是奉旨进京整顿旗务的?看来还是得和主子一个娘胞才更体面些。“
允禩在康熙儿子里是最会做人最温善可亲的,一夜之间忽拉巴儿变了性,竟这么执拗强项,在这个芥菜籽大的小事上当众别扭,允禄顿时没了主张。扎煞着手,看着四周的人,压着嗓子道:“快好生起来吧。这叫什么呢?
人听见什么意思呢?“
允禩这才哼了一声撑身起来,其余的人也自起身搓手弹衣。允禟便问:“皇上有什么旨意?议政的事你奏了没有?”
“你们都要见皇上,这种事我打的什么埋伏?
昨晚已经和弘时说了,方才皇上也说了这件事。“允禄心里乱糟糟的,他
此刻最怕这几个王爷在朝会上一窝蜂儿起来闹什么“八王议政”
,搅了雍正新政大局,自己就吃不了兜着走了。因捡着要紧的,将雍正在养心殿的训话说了,又道:“这次朝会,议题就那么几个。我们是藩王,不干政,只是听听。皇上说,八
旗旗主议政是满洲人家务,朝令下来另外接见,专门商计旗务,请诸位留意。
“还要往下仔细说,大内钟鼓之声大作,两队太监拍着手小跑出了左掖门和右掖门,便听里头传出了”万岁爷启驾乾清宫——“的传呼。广场上顿时鸦静下来,脱
班离位的官员们脚步橐橐,寂然回班肃然跪下——此时才“跪候”了,几个刚站起来的王爷反而鹤立鸡群般的显眼。
允禩一眼瞧见诚亲王允祉从左掖门由太监们前呼后拥地出来,铁青着脸望着不知所措的允禄,心里骂了一声“笨伯”!
口中却冷冷说道:“看来我们还得跪了才成!”于是几个人重垂头丧气又复跪了,
允禄独个站着觉得不妥,便也跪了。
诚亲王允祉在侍卫太监众星捧月般簇拥下,健步走到午门正中,矜持地站定,用手轻轻抚了一把墨线一样修整的八字髭须,朗声说道:“有圣旨,百官跪接!”
“万岁,万万岁!”
所有官员一律伏下身子嵩呼。
“万岁爷已经起驾。”允祉悠长稳重的话语响彻午门前的广场,“着六部九卿各率司员,由允禄允禩允禟率奉天诸王,由左右掖门入乾清宫朝会。钦此!”
“万岁!”
允祉宣完旨,扫视众人一眼,却不就进大内,徐步走到侍卫房前,对几个跪着的王爷双手虚扶一下,笑道:“老八、老九、老十六,请诸位王爷起驾,由我来带你们进去。”他今年刚满五十岁,因为修饰得好,又保养有术,看上去和小他十六岁的允禄年纪仿佛,红光满面,连眼角的鱼鳞纹都不甚清晰。他举止优雅,仪态端庄,看上去极可亲近,待诸王起
身,又上前一一握手致敬温言嘘寒问暖,当着这么多的人,几个王爷自觉体面,心里的寒意便驱去不少。
只允禩用多少迷惘的目光望着这位三哥:此人一手笼了十四阿哥,绝不参与“整顿旗务”的事,从内线传过来的话,似乎和朝廷也没有多少瓜葛,这会子又虚情假意来这一套,是什么意思?莫不成他也另外打着主意?允禩揣猜着允祉葫芦里的药,口中含糊笑道:“请三哥前头走,我们唯三哥马首是瞻。”
允祉不再多说,领头带着王爷们从左掖门进了大内。这四位旗主王爷在康熙年间也曾进京朝觐过,勒布托还不止一次。
但他们来京,都是从西华门递牌子进内,或在乾清门,或
在乾清宫觐康熙。康熙晚年勤躯已倦,不喜欢郑重其事大张旗鼓召集朝会,接见或是君臣晤对,或赏茶赐膳,都是小场合,亲戚家人一样随和家常。几个人一进宫门,便觉和往日进京感受大异。
从金水桥北的一溜正殿,太和门、太和殿、中
和殿、保和殿的正门朱漆铜钉、狞恶辅首衔着栲栳大的铜环,都紧紧封锢。两行官员东西昭穆,按部就班摆着方步,肃然过昭德门贞顺门,从中左门后左门,
中右门后右门进入天街。
弘羲阁和体仁阁前,太和殿空旷的演场上,铜磬形的品级山从从九品一直向北两行延伸,直通“天下第一殿”——太和殿。从甬道到左右翼门各个出入道路,每隔三步便是一名带刀善捕营亲兵,穿着簇新的武官服,钉子似地各站岗位。巍峨高大的三大殿前,铜鼎铜龟铜鹤铜赑屃都焚了香,袅袅御
香从龟鹤口中冉冉散淡而开,似乎到处都是紫光流雾,给龙楼凤阙平添了几分神圣庄严的气氛。几个王爷一路走,心里不住慨叹,什么位极人臣一方诸侯,什么出警入跸起居钟鸣!到了这里,人生意气一概销尽。待到乾清门,高无庸上前大声宣呼:“请王爷暂时留步!”几个王爷还没有从那种氛围中清醒,膝盖一软,几乎跪了下去。守在乾清门内的允祥刚吃了一碗三七老参汤,咳也略止了些,用手绢擦了擦嘴便迎出来,对高无庸道:“不必在这里滞留,礼部已经在里头安排好了——请,三哥;请,十六弟;请,八哥;请,九哥;请,睿王爷;请……”
他竟是一个一个地在门内和各王爷握手见礼,亲自送他们进了阔朗的乾清宫,在雍正皇帝的须弥座东侧请他们跪候。此时,诸王心里窝着的“气”早已丢在爪哇国去了。
一边跪了,一边悄眼看着各部官员在礼部司官带领下入班按秩序跪候。又闪眼瞧见御座东屏风前一溜排着十几个茶几小椅,料是给王爷们留的座位,各人心中暗自熨贴。
此时大殿中官员越进越多,满殿中但闻呼吸声衣裳窸窣声,轻快浊慢的脚步声,话语咳痰一概不闻。约有一袋烟功夫,西阁门突然无声洞开,一个小苏拉太监站在门口,“啪啪啪”连甩三声静鞭,殿外庑下百余名畅音阁供奉太监击鼓撞磬,瑟筝笙篁萧笛,黄钟大吕,编钟排律,乐声大作。供奉们口中不紧不慢,喃喃有词唱道:
万国瞻天,庆岁稔时昌。灿祥云,舜日丽中央。翕河乔岳纪诗章,附舆执靶标星象。胥萟榰,正恩威克壮。奉金根陟响,奉金根陟响!
帝心盼格皇仁广,和铃戛击和鸾响。德化风行草上,刑措兵销,绩熙工亮。春省秋省轸吾皇,轸吾皇,句陈肃穆出瑶阊,丛花缭绕时和盎。时和盎,闪龙旗,淠淠扬扬……
村村绘出升平像,丰亨原野裕仓箱。
一自龙舆降,九阍佚荡仰龙光。
风俗淳美,
泉水都廉让。
都廉让,成功奏,避轨迈陶唐……时纳庆,岁迎祥,沛殊恩,
沾浩荡,王辂听锵锵,酒醴笙篁,饮尧尊,歌舜壤……
在深闳沉着的歌声中,雍正从西阁门跨步出来,徐徐向设在殿中央的御座走去。
他脸上挂着一丝似乎凝固了的笑容,站在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