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皇帝 – 二月河
@钗勒俚哪歉鑫庀棺佑秩绾文苎暗阶约海科菊饧父鋈吮;つ芷桨卜稻┟矗克男男饕皇庇衷阌致遥由隙龅眯幕牛纸哦疾糜械悴惶够健O胨炙蛔牛胩勺沤辛肆跬逞颓胤镂嘟矗从殖聊挥铮季貌诺溃骸敖袢罩眨仙淹D忝撬担氨叩牡蓝米呙矗俊?br /> “难说。”
刘统勋的声音干燥得像劈柴,“我看这些贼不像是为财谋命,像是预备得停当等着我们似的。”
秦凤梧点点头,问道:“晓得千岁爷禀性习惯的人多么?
这些人这么锲而不舍地追杀爷,不图财又图的什么?“
弘历冷峻地一笑,说道:“大约图的比财更大的物事吧!”
“难说。
“刘统勋舔了舔嘴唇,”弘时“这个名字今天不知几次从心里闪过,但这个念头只敢闪一闪,他仍不敢启齿明言。嗫嚅了许久,才说道:”也许有人不乐意我们君臣平安走路。
这样的太平年景,仓猝之间能买通几路贼盗截杀我们,得要多大财力——也真舍得下功夫?“
弘历闭着眼养神,忽然问秦凤梧道:“‘讼’卦,嗯。这一节《易》还讲‘讼,元吉,以中正也。
‘是么?“
“是。”秦凤梧一躬身应声答道,“‘食旧德,从上吉也’也是象里说的。我的解说原来偏颇了。”
第二十七回 槐树屯阿哥尝果报 析案情手足惊相残
弘历一行人与水贼恶斗一日,天傍黑时船方靠崖,已是累饿得人人筋软骨酥。收拾了细软贡物登堤看时,一带凹地过去,果然有一座大镇,凹地上种着稻子,看样子是取土修堤留下来的,也许因为这个大坑,交通不便,才没在这里设渡口。远远望镇子,乌沉沉黑乎乎的,青白灰紫各色炊烟袅袅间倦鸟噪昏鸦翩跹。远处驿道上铎铃脆响,得得马蹄中不时传来车把式的吆喝声和甩鞭声,近处稻田里几个老农持着铁锹在入水涸田,不时互相答讪几句笑语。远处巷落里孩子们像是在捉迷藏,一阵阵传来叽叽嘎嘎的笑声……几个遇难不死的人,乍入人间香火之地,都有一种说不出的温馨柔和亲切之情。弘历欣慰地长出一口气,边走边说道:“我真有点恍若隔世之感,今晚我们就住这镇上。也不必忙赶路,歇透了再走——秦凤梧,要不要你再卜一卦?”
“王爷识穷天下,这是取笑了。
《易》云‘再渎不告’么!“
秦凤梧嘻嘻笑道,“焉有一日之内连遭凶险的事,我们爷们不是倒霉透了么?
‘讼’卦说‘利见大人不利涉大川’,后头一句已经应了。
王爷回京是要见皇上的,这里我又蒙了您的赦。
这都是‘利见大人’,是么?“
众人说道,沿稻田埂仄径过去,上了大路一箭之地,已是进镇。
大约这里散集不久,牛马市上满地都是湿牲口粪,街上星星点点的“气死风”灯下,卖水煎包子的,卖馄饨水饺拉面削面饽饽馒头油烙馍馍一应汤饼的,勺锅碰撞,并有烧
鸡卤肉牛羊肉汤锅,香气溢满街衢。这群拖泥带水衣衫不整的人经过,引来了各色各样的目光。他们也不理会,咽着口水徐步走着寻觅下处。最后在镇西偏北处寻着了一处百年老店“王记客栈”
,歇脚住下,一应饮食住宿,汤水侍候周备,也不必细述。
在索家镇歇息三日,弘历等人已经将养得精神完足。第四日头早,他们雇了走骡驮轿,特意又买一匹马给弘历坐骑,仍是行商模样,取道黄陵、留光、牛市屯,迤逦往东北行来。
路过留光时,弘历想起王老五一家,特意打听“黄台”这个地方。
乡人都说黄台这地方康熙五十六年过水,已经没了,王老五更是无从打听,弘历嗟叹不已,也就罢了。一路询问田文镜官缄为人,也是众口不一:有说清廉的,也有说苛暴的;有说爱民的,也有说残民的,竟和官场对田氏评价一样莫衷一是,回到后来弘历也懒得问了。此时已入五月,天气乍热,中午时分骄阳毒晒,豫北十多天没有落雨,大车道上浮土数寸,一踩一串白烟儿。弘历先在山东赈灾中过暑,最是畏热喜寒,驮轿里闷,马上又晒得受不得,便令中午辰时歇脚,过了未时再走,虽然起得早了些,倒觉路上安逸。秦凤梧名士风流,滑稽多智,一路吟诗说词,打诨说笑,打叠了百样殷勤讨弘历欢喜,因此也不觉寂寞。
这日行至镇虎集,刚刚过了辰中。
按刘统勋夜里算计,上
午多赶些路,晚间便可趱行到滑县,与官府接头,就可以沿骡站直送保定——他实在被黄河遇险吓怕了,生恐这位执拗的王爷再遭不测。自己作为扈从臣子百身莫赎——偏是这天响晴无云,早已热了上来。那太阳未至当午,便把大地照得一片蜡白。道旁的早玉米、高粱和大豆红苕地热气蒸腾,远远望去,房、树像隔着水一样在气流中颤抖。庄稼的叶片都晒卷了,在逼人的暑气中耷拉下来,偶尔一阵热风吹过又归寂静,反而觉得更加燥热难当。
“你们听听,树上的蝉都懒得叫!”弘历虽当盛暑,衣冠
一丝不乱,在马上一把接一把用手揩汗,对身边骑着骡子的刘统勋道:“往前四十里没有集镇,万一有人热倒了,连个救护处也寻不来。再说车夫骡子也怕受不了——延清,要走你先走,我是非要歇在这里了。”
刘统勋张望一下四周的青纱帐,舔着嘴唇赔笑道:“奴才也热得受不得。
到前头小村里先喝点水,寻个荫凉地吃饭打尖,咱们从容计议。奴才那是为了主子好!“秦凤梧见道边有块甘蔗田,稀里哗啦趟过去,嘣嘣撅了五六恨又追上来,刷去蔗叶先递给弘历一根,一边继续刷叶子,一边笑道:”主子您吃根儿,梢儿留给奴才。“又递给刘统勋一根,自己撅断一根,把根儿又递给弘历,其余的都送到车上温家的,他龇牙咧嘴地倒啃着蔗梢,说笑道:”太闷了,说个笑话儿吧。北边人和南边人在中间遇上了,北边人吹嘘,‘我们那边冷,冷得紧!摸铁铁咬手,触石石沾皮。撒尿时一手拿根小棍,尿一出来就结冰,得随时敲着,不然就连人冻住了。舌头舔牙要先试试,不然就连牙冻一处了!
‘南边人也吹,’我们那里热,热极了!太阳地里放几个老玉米,
一会儿就熟,时辰长了就爆了玉米花儿。
有一回我赶猪进城,一路都不敢停步,路上寻人家喝了一碗水,出来猪都烤熟了。
‘……“弘历听得哈哈大笑,接过刘统勋递上来的蔗根,一边嚼着,一边说道:”烤猪是没有的事,五额驸去吐鲁番,热时在石板上摊鸡蛋,一会儿就熟成煎饼了。“
他指着道旁的玉米,笑道:“我出一联,谁对出有赏!——今年的早玉米,旱得精细焦黄不长。”
刘统勋不长于此,一门心思想着合适的歇脚地,未及答话,秦凤梧已经对上,“到后来给个穗,下场雨还差不多。”
“敏捷!”弘历笑道,怔着想想,吸着气道:“怎么总觉得你对得别扭呢?”
车上传来三个女人嘻嘻哈哈的笑声,英英伸头道:“四爷,他多对了一个字!”张历不禁扬鞭大笑,秦凤梧道:
“那就必成‘下场透雨还差不多’,要再不下雨,我们这地下跑的也要变成烤猪了!”
一语逗得众人又是一阵哗笑,都觉得暑热好熬了许多。
刘统勋在马上遥指前方,说道:“前头三岔路口那株老槐树好荫凉,我们先歇下来再说,可成?
“
“成!”弘历手搭凉棚看了看,果见前边路分两岔,一向东北,一向西北,岔道口一株硕大无朋的槐树,老桠虬根枝叶茂密,遮了足有一亩多地的大荫凉,
确是歇脚的好地方。
因一纵马奔过去,飞身下来,一手解着项上扣得紧崩崩的钮子,一手不停挥扇,仰脸看着浓密的树冠,待众人赶上来,笑道:“这树是刘秀手植一千六七百年的岁数了呢!你们看那块石碑。——可煞作怪的,这一路几十里连棵大树也没有!这个树底下要是摆个茶桌棋盘什么的,再有卖瓜果酒水的,还愁
没生意?这里的人真怪!“一个骡夫打火点着旱烟猛吸一口,说道:”早先这里树多啦。田制台那时还没来河南,是个叫阿西喇布的什么黄子的在河南当巡抚。说这里土匪多,一把火烧净了,结果土匪也没了,那边娃娃河也干他娘的了。
没有水,不光土匪不能过,好人也不行,这一带迁光了。田制台又叫栽树。说也怪,树有了,河里也有了水,只是不如先前大就是了。这一路过来的都是新迁户,黄河冲了家的,都安置了这里。说是新垦的地,其实都是过去的好地荒了,又垦
出来罢了。嗨——官们的想头,咱死也不明白。“
这一番对田文镜的评介仍是有褒有贬,弘历听得多了,只无所谓地一笑。刘统勋看那石碑,只写了“汉光武帝手植此槐”
,落款却是“明弘治二年”。秦凤梧便急着问骡夫:“附近有客店没有,哪里能洗澡,有没有瓜田。”正乱着,古北道上过来一个小姑娘,只可十二三岁,短袖衫青布裤,赤脚穿着草鞋,手提着瓦罐沿路过来,连踢带跳的口中还哼着曲儿。
见这大一群人歇在树下,诧异地看了看,指着东边道:“娃娃河
那边能饮牲口。洗澡不成,只有几寸深的水。“秦凤梧问:”喂,有瓜田没有?
“
“有的。”那姑娘又看了弘历一眼,回答道,“我爹就是种瓜的,现在瓜庵里,连锄地带看瓜。你要买么?”
“买,买!”
秦凤梧喜得眉开眼笑,“我一买就二三百斤,吃不了兜着走!”
说着跟了女孩便走。女孩又回头看了弘历一眼,像是思索着什么去了。秦凤梧张着脸只是看刘统勋,刘统勋怔了一下才想起他没钱,从袖子里取出一把散碎银子,约莫五两的样子给了他。秦凤梧抽身追了上去。小孩子趟着高粱地埂走了一袋烟功夫便到了瓜地,把瓦罐轻放在草庵前,喊了几声“爹”
,一个壮汉才答应着从青纱帐中出来,手里还提着一把锄。女孩嗔道:
“你就不瞅瞅天,贼热的,过了晌再锄就误了你那半亩花了!”
“天旱。”壮汉赤膊蹲在地下,喝着罐里的绿豆汤,呐呐地说道,“锄头底下三分水嘛。”
女孩闪眼见秦凤梧渐渐近来,撞得高粱叶子沙沙乱响,忙凑到父亲耳边轻轻说了几句。壮汉先是一怔,放下碗盯着问道:“真的?!你看清了?”
“像得很。
“女孩又变得迟疑了,”舍粥棚里我跪得近,他眼下有几颗细麻子,方才离得远,没有看清,待会回去我再仔细看——“
说话间秦凤梧已一头热汗过来,她便不再吱声。
原来这壮汉就是王老五,被李卫发遣回省。
那二百多人,田地多被水冲坏了,有的地修河堤挖了土方,不能再种。恰河南核实垦田亩数,滑县原来垦荒的人都回了自己家乡,官府便贱卖了这一带的青苗租给这些无地难民,分五年期以粮顶债,安置了这批人。当下见秦凤梧过来,骨碌着眼珠子看瓜,王老五忙站起身,憨笑着道:“官人要吃瓜?西头的好,那边上的鸡粪,随便吃!”
“我要买二百斤。”秦凤梧顺手摘了一个甜瓜,“嘣”地掬开,青皮红瓤白里儿,咬了一口道:“好甜——多少钱一斤?”
“您是远处走道儿人,出门在外的不容易,
“王老五道,”二百斤瓜我给你送去,出一吊钱,成么?“秦凤梧边吃边道:
“成!咱们摘,我们东家等着呢!”王老五一边摘,一边套问:“客官是做什么生意的?”
“绸缎,瓷器。”
“发财——是从南边来的?”
“我们生意大,南北都有分号。”
二人一递一答正说话,稀里哗啦一阵响,一个赤膊汉子闯到地头,摘起一个瓜掰开就吃,口中道:“日他奶的,这里的人都死了,瓜地不靠路边种,叫老子好找!——常掌柜的,叫兄弟们过来,这里有瓜!”只听远处应了一声,一片声碰得庄稼乱响,冒出二十多个人来,都是满身油汗,也不理会见老五三人,满地里践踏着摘瓜,口里咬着,手里摘着,生瓜扔得到处都是。王老五气得脸色煞白,忙低声道:“别言声,没见都带着刀,是——响马!”秦凤梧手一颤,瓜落到田里,心里盘算着钻青纱帐逃跑。
那个叫常掌柜的趟着瓜地走来,问
道:“喂,你们是一家子?”
“不是。”王老五护住女儿,盘着辫子低声说道:“他是买瓜的。瓜地是我的……”
“这儿离延津县多远?”
“回爷的话,顺官道往西七十里地。”
“走直道儿?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