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皇帝 – 二月河
二十四、朱师傅我们坐头桌。其余他们早安排好——叫他们传膳!”
“老二十四”
叫允祕,是康熙最小的儿子,今年才十一岁。
雍正登极不到六天,就封了贝勒,今天本来坐在第五席。雍止越过十几个哥哥点他坐了首席,顿时招来无数双眼睛。
众目睽睽下,只见他端凝起身肃冠整衣越席而来,至雍正面前跪下说道:“皇上,臣弟不敢——这里这么多的叔叔伯伯,还有几位老亲王爷。皇上抬爱之情我也不敢辞,可否就叫臣弟沿席执壶劝酒?”
“好弟弟,懂事!”雍正眼中满是慈爱的目光,“圣祖爷在时,你就坐过首席的,你比弘昼还小着几岁呢。朕政务匆忙,向来却一直惦着你。写的功课朕都看了,很有进步儿。既这么说,就依你。轮桌儿劝酒,完了还到朕身边来坐。”此时满座人众看着允祕人物俊秀端庄,言语恂恂有礼,都不禁啧啧称羡。唯独允祉心里明白,当初康熙在畅春园临终传位,千
钧一发之际,为口谕不清晰兄弟勃谿,就是这位六岁的“好弟弟”口无禁忌,头一个叫出来“皇上说叫传四哥”
,咬得死死的说“我听得清爽”——如今雍正要报这份情义了。允祉正胡思乱想间,筵桌上水陆果珍已经递次布上来。四十张桌
子间,太监们来来往往穿梭般按序摆上葡萄、荔枝、西瓜、苹
果……主菜只有八个:一大盘全猪肉丝,一盘羊乌叉,猪肉茄子馅提折包子一盘,攒丝肥鸡一盘,醋溜白菜一盘,糟鸡糟肘子一盘,酸辣羊肚一盘,熏鹿肘一盘,加上四个银碟小菜,二个银螺狮盒小菜,每人一碗稗子米干膳一盘象眼小馒头……倒也把桌子摆得五光十色琳琅满目。首席后正中供台上奉献太后冥灵的另加一桌,却是一千枚拳头大的六月白寿桃,白生生鲜亮亮的十分惹眼。雍正见菜品上齐,徐徐站起身来,向供在身后的“仁皇后”灵位躬身三鞠,拈香默祷了一会儿,回身到座上,向高无庸一点头,高无庸立刻高声道:“开筵——开戏了!”
在锣鼓声中帽儿戏开场。扮了麻姑的葛世昌双手捧着个硕大无朋的桃子向王母献寿。
戏班子班头掌柜飞也似跪下来,双手将戏单子捧上。高无庸忙接过来转呈雍正。
“唔,很好。”
雍正漫不经意地浏览着,随手点了《天妃济世》和《咒枣记》两出,笑着对允祉道:“母后生时就爱看这些神魔戏,其实朕无所谓的。二哥,你也点一出。”允祉接过戏单看了看,却点了《木莲救母》,还有一出《金丹大道》。
《金丹大道》也还罢了,木莲一戏却是写其母生前吃人喝血恶业满盈,死后坠入轮回地狱不得超生,木莲身入九幽十八狱营救母亲的故事。虽说结熬极好,但这“恶业”二字,放在乌雅氏的身上,也真是有点不伦不类。雍正脸上掠过一丝不快,又道:“朱师傅,你点,不必拘神魔戏了。”朱轼也是不爱看戏的,随意点了一出《宝刀记》笑道:“臣从不看戏,也不知这‘宝刀记’演的什么,应景儿承奉太后就是了。”接着允禄等人也都点了。
正戏开场,雍正便显得有点心不在焉。他瞥了一眼儿子们那一桌筵席,陡地一个念头升起来:莫非这三个孽种如今为鬼为蜮,在下头演夺嫡丑剧了?
隆科多已是身居极品的人,八阿哥还敢要挟他上船,这艘“贼船”要驶往哪里?
“有人”
又是谁呢?又想到外省民间纷传宫闱谣言,把自己说得隋炀帝一样不堪,捏造得有鼻子有眼的,顿时心乱如麻。看看下面吃酒说笑兴兴头头看戏的勋戚,再看看高无庸身后那群直着脖子看戏的太监,雍正油然生出一股厌憎之情,只按捺着性子吃菜饮酒,搭讪着允祉允禄的话。台上只恍惚见花花绿绿的人影晃来晃去,台词竟充耳不闻。允祉和允禄他们倒是看得津津有味,时而穿插说几句京里这个班子好,那个班子败了,哪个班主使坏,用耳屎坏了庆佑堂的罗四方的嗓子……
时而给朱轼解说折子戏前面的来由戏文,连朱轼都渐渐看入了戏。
“你们坐着,只管说笑看戏。”
雍正心里烦躁得坐不住,一边思量着起身离席,说道:“几个老叔王、老皇姑那里,朕要去劝一杯酒。”说着便向左首两席走去。郑亲王、简亲王、老果亲王他们忙都起身相迎。
此时台上正演《混元盒》,正是《封神》故事,倏而鬼神乱窜,倏而烟雾迷漫,越发的热。
那葛世昌扮的赵公元帅,直从两丈高的梯顶,一个大转回旋连翻三四个筋斗从空而降,落在台子中央,稳稳一个亮相,扯着嗓子叫道:“我好——恼啊!
“
“好!”二百多人轰然大叫一个堂彩,惊得敬酒刚回席的雍正身上一颤。此时恰过弘时弘历一桌,兄弟三人早已站起身来鞠躬行礼。弘历笑道:“这个姓葛的戏子今儿真卖命,年
纪看去也不大呀?——没有三十年工夫不敢玩这一招的!“
弘昼笑嘻嘻的,说道:“我枉看了半辈子戏,叫了多少堂会,总没有见葛世昌这样儿的好角儿,生旦净丑样样出色——”还要往下说,见雍正瞪自己,才想起雍正多次申斥自己“叫堂会玩戏子,不务正业”!舌头一伸,后头的话咽了回去。
弘时微笑着道:“弘昼最会看戏的。今儿太后六十冥寿,姓葛的当得效力卖命!
“
父子正说话,台下忽然一阵哄笑。雍正回头看时,台上已换了《郑儋打子》
。
扮了丑儿的葛世昌在雨点一样的板子下疾步躲闪,却又装出死命挣扎的模样。
老生板子一停,便揉屁股抹嘴儿地扮鬼脸儿,逗得台下前仰后合。那老生累得气
喘吁吁,吹胡子瞪眼道:“你这忤逆不孝的东西,一板也打你不着,真气煞老爹!只索寻根绳儿自尽了吧!”
“别别别——您老爷子可别这么着!”
葛世昌抱着板子,就势儿发科道:“雍正爷刷新吏治,这么好的太平日子,咱们爷们得好好过呢!再说了,万岁爷将来还要办千叟筵,您不去讨盅福酒吃吃?您打不着我,那是因您在常州府,葛世昌在北京,那板子太短了。
打死了我,谁还看咱爷们的玩艺儿呢?“
饶是雍正秉性严谨且心绪不畅,也被葛世昌逗得一笑,说道:“这个狗崽子的玩意儿不错,赏他二百两银子!”又道:“这会子先不用谢恩,待会儿散席了再过来。”
高无庸忙躬身,趋到台上传了旨,那班戏子越发打叠精神,连鼓板也打得格外起劲了。
一时未末申初时牌,雍正便叫散场。他一边起身,笑道对朱轼道:“朱老师有岁数了,不用再回军机处,回家里歇一
晌,明儿送牌子进畅春园。由弘时兄弟陪朕到观音堂礼佛就是了。“
弘时三兄弟正接见葛世昌发放赏银,几个门客忙着帮他们散福桃,接谢恩折子,听见叫陪驾,忙撂下众人赶了过来,随雍正到畅音阁后礼拜观音。
他们这一去,这边一群人立时如释重负,王爷、太监、戏子混到一处,也不忙收拾残席,只是说笑逗趣儿,议论今日戏文。允祉招手叫过葛世昌道:“喂,葛家的!你那个亲戚常州府的票拟已经批出去了,不该谢谢爷们?”
“是了是了!”葛世昌一溜小跑过来,打千儿笑道:“这都是王爷和十六王爷的成全,方才三王也给小的透了风儿,不的这出《郑儋打子》活儿就做得那么清爽?”
允禄一眼瞧见李汉三也在那边桌上,扑哧一笑,说道:“今儿李汉三也来了?”
“是,”李汉三也忙过来,躬身一礼,又笑着对葛世昌道:“后庭花今儿出风头见彩!我们万岁爷难得这一笑呢!”允禄手上戴着个玉石大板指,顺手丢给李汉三,道:“这个赏你!”
李汉三故作惊诧地后退一步,说道:“这是忌讳物件,王爷怎么赏我这个?”
几个人都不禁诧异,允禄说道:“这是常戴的,我从小戴到如今,没听说有什么忌讳。”
“我从打入京就听人说,北京人如今和福建人一模似样——爱男宠。”
李汉三一本正经说道:“女的月癸忌房——房事,男的却有痔疮,那些犯了痔的就戴个大板指,也是回避相好儿的意思。我没这个癖好戴上这物事,不知道的还道是我也有了龙阳之好……”他没说完,众人已是大噱。允祉笑得捧着肚子道:“弘历养这么个撒野的杀才,连我们王爷都开
起玩笑了……“李汉三指着葛世昌手上的嵌宝石大板指,笑得弯着腰道:”王爷留心,葛家的犯了痔疮呢!“
众人又是一阵哄笑,见雍正带着弘时等人过来,才忙止住,起身肃立恭迎。
第三十七回 杀名优皇帝严宫禁 诛妖僧士芳邀恩宠
大约在观音堂里静了一下,雍正心绪看去很安适,一边坐了,见小太监端上冰块,自拈一块噙了口里,又命分赐众人。这才对葛世昌道:“你的戏演得好,念打做唱都有根底,角色行当扮得也都够分寸。太后老佛爷在世别无嗜好,朕随着行孝承奉而已,今儿几出戏逗得朕也笑了,你不容易!”
“万岁爷!
“葛世昌没有想到雍正这么随和,原来绷得紧紧的心弦松弛下来,连连叩头道:
“小的们这些玩意儿能入您老法眼,就是小的们如天的福份!
老佛爷见万岁爷勤政爱民,有一点空时辰还纪念着她老人家,就为九天圣母心里也欣慰允喜!就小的们这些下九流,如今串乡走户,乡里的百姓们都富了,都说是尧天舜地,从来没有过的太平饱暖日子,再加上风调雨顺,都盼着雍正爷万岁长生不老!这都是万岁爷一片诚孝感恪了天地——连我们都跟着沾光儿。“
雍正不禁大笑,顿时显得容光焕发。他一生最得意的就是康熙曾夸他是“诚孝”之人,葛世昌戏台上赞颂雍正刷新吏治,这里又说乡户间家给人足天下饱暖太平,虽然说得秩序不清,但句句都挠到了痒处,不由大喜,叫道:“高无庸,把这碟子点心赏他——可怜见的,吃这碗戏子饭不容易!”
“万岁!”葛世昌顿时浑身发热,有点飘然欲醉,连连磕头谢赏,“小的不知哪辈子修来这大福份!
这碟子点心比金子贵,小的要分给班里的徒弟们,叫他们都分润皇上这份恩宠!“
他顿了一下,又道:“小人们虽在下流,天下人都传言万岁爷的字赛过王羲之。今儿趁主子高兴,要能赏小的个‘福’字儿,小的一门九族都生生世世感恩无地了……”
像所有贪得无厌的人一样,葛世昌缺乏那种恰到好处的境界,不知道该什么时候停止最好。赏赐“福”字,是康熙晚年逢年过节时眷顾老臣宰辅和退休养居的元勋大臣时的特殊恩典。别说是戏子,一般台阁卿二大臣也不敢轻易开口求赐。他这一开口,连弘昼也不禁心里咯噔一声,弘历弘时也都把目光射向雍正。雍正仿佛手略微颤了一下,旋即笑道:“好,圣母冥寿,朕就给你个特典!”说着要过纸笔,就着膳桌大大写了个“福”字。笑道:“拿回去挂起来能辟邪。省得常州府没人看戏。”
本来事情到此,敬退谢恩,久了也就忘了。
偏是葛世昌今天欢喜得五神皆迷,竟随口问道:“万岁爷,您晓得常州知府是哪个?他是我的表台!”
“嗯。”雍正的脸色已是阴了天,嘴角挂着一丝狞笑,问道:“是么?”葛世昌笑道:“这还不是皇上的恩典,您大笔一挥,他就是了。”雍正还要问详细,弘历身后的李汉三突兀一句说道:“万岁!
孝廉李汉三要谏主子一句:葛某只是个优伶,他可以询问国家职官调配么?“
允祉一直都在胡思乱想,一时想着要回去看三希堂法帖,一时又想着方才的戏文,见弘昼手指上戴着个亮晃晃的嵌宝石大板指,又忍不住偷笑。猛听李汉三这一嗓子,才吓得
过神来,已见气氛不对,因大声道:“李汉三,这里有你插的口?仔细失仪!”李汉三挤出身来俯伏在地,顿首正容说道:“诚亲王爷,要是戏子都可以干政,太监即可以欺君。我是堂堂正正的贡生,谏君以正理,有什么错儿呢?”
“你谏得好。”雍正盯着李汉三,语气淡淡的,又瞥了一眼目瞪口呆的葛世昌,说道:“是朕疏于监戒了。
确如你所言,戏子可以干政,太监即可以欺君。昔日开元之治,李隆基何其英明,耽于声色即肇天宝之乱。梨园三千弟子祸国之罪难恕——你是哪府的幕宾?“
“回万岁,我是宝亲王的执砚清客。”
“好,有其主必有其仆。”雍正格格一笑,转脸面向慌乱
得不知所措的葛世昌,用冷如寒冰的目光凝视良久,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