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皇帝 – 二月河
晳清秀,半点狞恶相也没有。只个头瘦小,伶伶丁丁的,一双眼珠子骨碌碌乱转,不甚安分模样。弘历看了他足有移时,突兀一句问道:“听说你是采花贼,是么?”
铁头蛟双手一撑,盯住了吴瞎子,说道:“王爷别听别人放我的坏水儿。
我练的童子功,这回被拿住才……破了戒。
老端木家门前挂的铁牌,‘采花贼有进无出’!我要采花,敢年年登门拜寿?这两个女娘们,是李叫花子——不,李制台送我的……“
“你为什么叫‘铁头蛟’,头格外结实么?”
“小人原名范江春,水里营生走得。江湖上有人损我,叫我‘泛江虫’。我嫌难听,有一次水里讨换一船瓷器,几个兄弟下凿子也没弄沉它,我一个猛子潜过去,在水底把船板顶了个大洞,从此有了这个名儿。”
这两句问答,都和弘历想知道追杀自己的主使人毫不相干。众人听得莫名其妙,正发怔时,弘历一叹说道:“江湖上尽有能人好汉,可惜了一念之差去走黑道。你身为大盗,能
顾惜人家妇女名节,可谓天良未泯。你好生认承,是谁主谋造意,是谁串连江湖要取我性命?本王珍惜人才,少不得还你个出身。“
“谢王爷超生,”铁头蛟连连叩头,说道,“谁主使这事,我真的不知道。
原来是黄水怪负责联络,
说北京有个三王爷,要取一个仇人性命。银子出到三十万,说如果在黄河了当这
事,分给我十万。
我想得这套富贵,从此洗手,就答应了。
那王府的师爷见过三四次,有时他姓课,有时他姓王,后来又说姓谢。黄水怪失利,谢师爷骑快马去见我,叫我邀集山东好汉陆地截,送了我二百两黄金五万银票,说截下这一票再
给二十五万,三十万也能商量。
结果在槐树屯和爷们遇上……
事败之后李大人追得我紧,我就逃到北京。
先去的诚亲王府,说没有这个人。
后来又去三贝勒府,门上人说姓谢的死了。
后来又来了个旷师爷,又说谢师爷没死,诓我进府。我看他不怀好意,趁着小解,从花园水榭子里潜水逃出来……实话实说,就是这么个情形过节,小人再不敢有半点欺瞒的。“
弘历听得心动神摇,双目发呆。尽管早已隐隐感到这位“三哥”是几年来身边怪事迭出的渊薮,一旦证实了,他还是
深深震惊了;居然出资几十万两银子收买江湖黑道人物,穷追数百里,苦苦地要自己的性命!想着弘时平素温存揖让彬彬有礼的模样,那带着恍惚神情莫测高深的笑容,弘历竟不自禁打了个寒颤……如今怎么处?继续“和光同尘”装模糊断然是不成了,但要揭发此事,立时又要轰动朝野:老一辈“八爷党”余波犹在,李绂谢济世“结党案”方兴未艾,曾静一案尚在审理,突兀又是一个骇人听闻的“三爷谋嫡”大案,一直动荡不安的朝局到哪一天才能安定下来。但若隐忍不言退让,又事关自己前途、身家性命,一旦弘时得志,雍正百年之后,自己想作个弘昼那样的安乐公也是妄想。他咬牙思想着,已是拿定了主意,冷笑道:“我已经让他多次了,杀人可恕,情理难容——有这个虎狼心肠的兄弟,为君为臣,都是个不得安宁。”他狞笑着看了看吴瞎子和铁头蛟吩咐道:“起来吧。话说透了,我们可以化干戈为玉帛。不除掉后患,我就抬举你们,也架不住别人整治你们,要想清楚这个理儿!”
“四爷,您的意思我明白。”吴瞎子道,“江湖上头争个堂主会主,都投着下药打翻一锅汤呢!
何况这大的花花世界?
有什么吩咐,您只管说!
“
“说不上完全是我的事,与你们也不少相干。”
弘历的目光幽幽闪动着:
“现在不拿到那个旷师爷,说不清楚河南这事情,河南的案子悬着破不了,李卫总有一天也吃挂落。此番我要斩草除根,你们助我一臂之力,擒旷师爷的事就落在你们头上。”吴瞎子怔了一下,说道:“他要躲在三爷府不出门,活捉只怕难。
“
弘历一笑,说道:“只能活捉。姓旷的手里走了这位铁头蛟,他就得防着自己是第二个谢师爷叫人家灭了口,我断他宁肯逃出去再不敢还呆在三爷府。这个人交给你们两个,办法你们去想。”铁头蛟嘻嘻笑道:“我晓得,姓旷的在南市胡
同养着个李大姐。咱们那里捂着他,准成!“吴瞎子笑道:”那今晚咱们掏他的窝儿去!“
……
弘历当晚就歇在书房,却是心潮澎湃,想东想西折腾得通宵难眠。好容易到后半夜才蒙眬睡去。待到醒来时,已是
日上三竿。
他惺忪着眼披衣起身,忙忙地要了青盐擦牙漱口,笑道:“从来没起得这么迟的,幸亏在这边审办案子,有差使。
不然已经误了过去给皇阿玛请安了。“
正说话时,邢建敏进来,把当日邸报送到嫣红手上,说道:“刑部励大人过来了,爷见不见?”
弘历拈了一块点心吃着,说道:“老励还和我闹客气,请进来吧。”说着看那邸报,几行题目映入眼目:
云贵将军蔡铤奏劾杨名时私扣盐税,请旨查拿照准。
部议原诚亲王允祉斩立决,旨意着部再议。
允皒请旨回京养病,旨意着张家口知府就地征集名医疗疾,回京事勿庸议。俞鸿图奏请疏开兴济河故道,已召集民工一万,请旨补给河工银两。
弘历只细看了杨名时得罪原由,却是为开云南洱海,私征盐税,翻他的奏辩折子,却没有。来不及整理一下思路,励廷仪已经进来请安。
弘历一边叫起,笑道:“圣旨问曾静那些话,早都一条条开列清爽了的,你向我问还不一样?”
“卑职来见王爷不为审曾静的案子。”励廷仪端端正正坐
着,一副老学究模样,说道,“今儿回部,说要出李绂几个人的红差。去了李宗中监斩,我来见见四爷。李绂就有罪,也不该死罪,想请四爷面见万岁,请万岁开一线之明,恕了他吧!”说罢眼圈便觉红红的。
弘历腾地站起身来,又翻邸报,只有伍铤罢职回乡,永不叙用一条,并没有李绂斩立决的旨意,励廷仪在旁说道:
“刚刚接的旨意,提出李绂人犯四名至午门外候斩。”弘历不
禁愣了一下,
“推出午门问斩”
,其实是戏词,就是前明政治昏乱之时,也只是把犯事大臣拿到午门外廷杖房里廷杖,雍正怎么这样处置?
思量着说道:“我去畅春园,你去午门看着李绂,等着我的话再下刀。”说罢,二人匆匆出去上马各奔东西。弘历在畅春园双闸口下马进来,直奔澹宁居。此时已满天放晴,园中到处堆的雪狮子雪象雪弥勒佛白灿灿光闪闪,一树树银色雪挂枝条蟠螭交错,浓绿的常青竹上片片挂着晶莹耀目的雪,仿佛在缓缓淌流下来。他有心事的人,也顾不得欣赏,径趋身来到澹宁居,便听里头雍正正生气:“弘历么?进来吧。”
弘历一脚跨进殿,因屋里暗,稍定了定神才看清雍正在正殿大案上写字,彩霞和乔引娣一头一个扶着纸慢慢挪动。
弘历请了安并不起身,正要说话,雍正笑道:“你的来意朕知道,不过是为李绂谢济世乞命吧?”
弘历被他一猜一个中,不禁笑道:“圣上明鉴,何尝不是!儿臣已叫励廷仪去了午门,等着儿臣请旨的消息。”
“秦狗儿去午门一趟,就说宝亲王的话,叫励廷仪回养蜂夹道办正经差使。”雍正写着字,吩咐了,又对弘历道:“你就在这等着消息。”弘历道:“请阿玛告诉儿臣个准儿,不然就是在这侍候着,我也心神不定的。”雍正一下子笑起来,说道:“杀的是陆生楠和黄振国。李绂和谢济世有罪,但罪不至死。朕要他们陪陪法场,收收他们的党援之心。弘历,你也是几经生死之人,要知道单是读书是不成的。学问还从历练来,叫李绂谢济世见见血,比要他们光读《四书》有用得多!”
弘历一颗忐忑的心放下来,无论如何,李绂的命先保住
了。因赔笑道:
“李绂有矫揉造作处,这个儿子也晓得。人家送礼他不收,人家走了他懊恼。
这就心地不纯,也太爱名。
他有克制功夫,圣人造出来,就是给凡人用的。克制总比不克制强,爱名总比图利好。他清廉,有这一条,杀了就害大于利。“雍正点头道:”这话差近于理,起来吧。“弘历起身凑近来看,见雍正临写的是楷书大幅。
正是孙嘉淦的“言三事”
不禁吃了一惊,失口说道:“皇上要张挂这幅奏折么?”
“不,朕只抄写一下,聊以自戒而已。”雍正说道,“其实唐太宗也挂过魏征的《十渐不克终疏》,孙嘉淦就是朕的魏征,也没有什么挂不得的。今早已经发了旨意,孙嘉淦进文华殿大学士,给他升了两级——就这份奏章,他也当的起。”他一边写,住了笔又道:“孙嘉淦与李绂不同之处,他心中只有君,没有他自己。李绂是一心一意给自己立功立名,这就是区分!——你明白么?朕那天大动肝火,并不为他说‘亲骨肉’的话,难能的是他敢言人之不敢言。
朕当时疑他‘停纳捐’是为科举党援的人说话,仔细看看,没有这个意思,写奏折也没同别人参酌,天马行空独往独来的大丈夫,又是忠君一片心,措辞再激烈朕也受得,照样升他的官!
先轸为将,一口啐在晋文公脸上,文公拭面认错,那是圣贤!朕就学定了晋文公这个度量!“他偏转了脸盯着弘历,”你也要有这个
度量,懂么?自今而始,你要有太子的心胸办事,学习孙嘉淦的为臣之心,也要学习朕的为君之道!“
弘历万万没有想到雍正竟当面以太子相许,心里轰然一声顿时跳不止,忙双膝跪下:“皇上春秋鼎盛,说这个话儿臣断不敢当!即为儿臣计,皇上此时也不宜这样说,先帝立嫡
太早,致使兄弟相争,至今余波不尽,宁不使人畏惧?“雍正的精神看去很倦怠,但又很平静,喟然一叹说道:”你不知道,昨夜这里是通宵热闹。弘昼、方苞、张廷玉、鄂尔泰他们天明才退出去,图理琛已经奉旨暗地拿下了弘时。此刻,朱轼和孙嘉淦正在抄捡三贝勒那个贼窝子呢!“
“啊!?”弘历惊呆了,他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也不敢相信方才的话是从雍正口中所出,浑如梦中一样晃了一下头,结结巴巴问道:“三哥他——?!
“
正在这时,高无庸挑帘进来。弘历惊怔间看他,眼圈红得发暗,显然也是通夜未眠。跪下正要说话,雍正问道:“黄振国和陆生楠处置掉了?”
“回万岁,已经杀了。”高无庸说道。乔引娣和彩霞也都心头一颤,脸色立即变得苍白异常。
高无庸刚从法场下来,似乎还有点余惊未息,口吃地说道:“黄振国说:
‘辜负国恩,罪有应得。
‘陆生楠说:’想不到一篇文章送一条命。
‘“
“李绂和谢济世呢?”
“李绂是奴才问话。奴才问他:”如今知道田文镜好处么?
‘“高无庸看着雍正的脸,小心翼翼说道,”当时李绂撑着胳臂说,’臣至死不以为田文镜是好人!
‘——谢济世也问的这句话,他说’田文镜是当今周兴来俊臣①!
‘——奴才不懂,他说’没来由叫你这……杀才懂‘!奴才就回来复命来了。“
雍正脸上似悲似喜地望着阳光刺眼的园子,仿佛要出尽胸中的郁气,长长叹息一声,说道:“传旨,李绂革去顶戴职(
①周兴来俊臣都是唐武则天时的酷吏。)
衔,戴罪去皇史宬纂修《八旗通志》,归方苞管辖。谢济世发往阿尔泰军中效力行走。“弘历在旁说道:”阿尔泰离中原近万里,蛮荒不毛之地,谢济世文弱书生,还求皇上从轻发落。“
雍正笑道:“那里不像你想的那么糟。
平郡王福彭驻守在阿尔泰,福彭几次在朕跟前夸奖谢的品行学问,不会给他亏吃。
中原各省,你叫他去,下头的官希图迎合朕意,说不定就作践了他。
或者再寻出他的不是,你说杀是不杀?“
“皇上圣明!”弘历这才领悟到雍正心地,说到底还是慈祥的。一个充军发配,还有许多学问,他也受启迪不小,但此刻他更惦记着弘时的事,昨晚自己还在为捉旷士臣这个人证大伤脑筋,想不到一觉醒来,敌人已入囹圄,这世界也太不可思议了!弘历还在思量如何把话题扯回到“太子”一题上,雍正已经开口说话:“弘时的事你不要管。他不交部,朕按家法处置。你从此要兼管军机处上书房和户兵二部,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