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皇帝 – 二月河
靠銮艺馊憾幼孕〕ぴ诨使患烂妫幌妹窦淅习傩赵趺垂兆印@匣实巯胂耄徒卸用嵌汲鋈グ觳钍埂U飧龆臃值交窗怖词硬旎坪踊春印?br /> “当朝皇子坐镇淮安,下头的官儿自然都来趋奉。上到节度使,下到州县官,整日围着一大群巴结。这皇子自己也经心,眼见办事顺手,下头人见自己像亲爹似的听话忠心,皇子觉得本事大了不少,禀了皇帝说这儿的官都是朝廷栋梁,皇帝自然也高兴。
“不想那年黄河发了大水——你们晓得什么叫羊报么;科河上游有个青铜峡,大禹治水时在那立了个铁旗杆,上头刻了分寸。青铜峡水涨一寸,下游水涨一尺。为叫下游知道青铜峡水势,用羊皮吹胀了,找不怕死的好汉缚在上头带着写了字的竹签顺河漂下,叫下头的人知道了好预备着护堤,这年上面漂下的羊报,青铜峡水涨三尺!”
狗儿吓了一跳,闪着眼道:“天!那咱这就涨三丈,淮安城要漫了!我记事那年就漫过一回!”
“就是这个话”胤禛沉吟道:“那年下游也下雨,已经连阴了半个多月。这天,雨下得格外大,眼见倾缸倒河似的,怕这城难保,皇子命衙中官员备船,他只带了一个长随到城西,想看看河堤到底有指望保住没有。
“天上的云厚极了,正晌午时分,黑得像锅底的天上吊着墨线一样的龙尾,一缕缕摇摆着,云缝里掣着闪,有紫色的,有金黄色的,还有的像火球一上一下跳着炸开……那雷一阵紧似一阵,震得城楼都打颤儿。”翠儿浑身机灵一个冷颤,说道:“您还说这位皇子爷胆小!这是龙发怒,还不快逃?”
“我还说过他心地仁慈。”胤禛的脸色多少有点苍白,他喃喃祈祷上天,请免去这一城大劫。他的长随眼见黄河水崩卷了大堤,五尺多高的潮头轰鸣着,排出倒海价涌来,惊叫一声:“主子快走,回衙门上船’也不管这皇子答应不答应,拖起皇子上马就跑……就听满城的筛锣声‘大水漫了南城门,快跑呀’接着就听南边‘轰’地一声,城墙倒了。洪水灌进了城,到处都是人哭狗叫。房倒屋塌卷起的尘埃在大雨中漫起冲天黄雾。街上霎时已是四尺多深的水,连马也跑不动了……雷声、雨声、河涛声、一栋接一栋的房子倒塌声混成一片,天色黑暗如夜,雨水又迷了眼,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清,天地都搅成了一团!
“主仆二人弃马,蹚着齐胸的水总算回了衙门,都松了一口气——只要上了船就不怕了——谁知一进门两个人都惊呆了,拴在仪门上的大官舰早已无影无踪!这些个平日满口忠君爱民的士大夫早已解缆逃之夭夭,连主子都不管了!
“满院的水哗哗地回淌着,空落落没一个人。他们抓了个漂在水上的梯子想上房顶。忽然那仆人想起来,签押房前有个种睡莲的大鱼缸,连忙去把缸从水里弄出来,倒空了,抱着皇子放声大哭,说:“主子,上房只能顶一时,这些没天理的黑心贼未必想着来接咱们……好主子,你坐进去,我扒着缸沿,咱们顺水漂……老天爷眼在上头,就看咱们的命了……”
听到这里,戴铎悚然而悟,他想起高福儿说的康熙四十三年与胤禛死里逃生的事,只没有胤禛说的这样细。高福儿已听得眼睛发直,好像又回到当年那可怕的生死劫难中,许久,才叹道:“主子怎么又说起这故事儿?怪森人的,后头的就别讲了吧。”坎儿瞪着眼道:“正说到节骨上,你怎么不叫讲?我爱听!”狗儿也道:“岳王爷不也坐水缸逃过命?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翠儿仿佛还浸沉在故事里,忽灵灵闪着光问:“爷,那太子爷逃出去没有?”
“他不是太子。”胤禛苦笑了一下!要是太子,那些混帐官不敢私自逃命……他们在水里漂了两天两夜。倒没饿着,河里漂着能吃的东西不少,南瓜、柿子、茄子什么的都有,偶尔也漂下个馒头窝头。只是皇子坐在缸里,晕得不知东南西北,吃点东西就吐;那仆人呢?扒着缸沿,累得筋疲力尽,几次打盹儿松了手,都是皇子用手拉了回来。“两天后,缸漂到了岸边,两人一上来,念了一声佛,顿时天旋地转,都晕倒在沙滩上。
“再醒来时天已黑了。皇子睁开眼,只见床前一张破桌子,上头点着盏油灯一悠一忽闪着。一个老汉闷头坐在凳子上抽烟,还有个十七八岁的姑娘捧着碗姜汤,呆呆地看着自己。皇子动了一下嘴唇,刚想说什么,那女孩子惊喜地喊了一声:‘爹!他醒了……’接着就见地仆人进来,扑通一声跪倒只是磕头:‘多谢您老人家救我们!必定补报您的恩……我们爷——’他看了皇子一眼,没敢说出他们的真实身份。皇子欠身坐起,说:“我叫王孙龙,请教老人家贵姓?你们这么厚道,天必定保佑你们!”
“‘我们算什么“贵姓”,姓黑,乐户家籍”老汉满脸皱纹,叹息一声说:“祖上造罪儿孙赎,积德也是为自己——救你的是我的二女儿小福,去借米还没回来,这是我的大女儿小禄……’说罢又叹息一声,不言声起身去了。小禄忙着把窝头拿来,说:“四面是水,没盐没菜的,米也未必就借得来,将就着吃吧——爹也是的,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就吓得那样儿’皇子精神好了点,灯下看小禄,容貌虽不是绝色,却透着甜净俏丽,说话也爽气,不禁问道:“这有什么怕的?”小禄端一碗野菜汤,招呼皇子主仆吃着,一边说:‘不瞒你说,我们家祖上在前明永乐爷靖难起兵坏的事,改姓黑,成了贱民,朝廷有旨,代代只许族里卖唱,当吹鼓手,戏子,扎纸人纸马,当挽歌郎、媒婆、稳婆……帮人家婚丧娶嫁……已经三百多年了。这三百年里头,一代一代的,出了九十四个节妇,还有两个烈女——一个替父亲吃官司流配死到黑龙江,一个没过门死了男人,她也寻了自尽。五年前一个什么太尊爷听说这件事,又查了族谱,说难得这样的贱籍,没有卖身的还出节妇!可惜不够一百个,说满了这个数他就要拜本上奏,为全族脱籍,之乎者也了一大堆。总之是族里订了死规矩:节烈女子不满百,谁家要在这上头出了事……’她忽然脸一红,啐道:‘和你说这些做什么!刊皇子笑着说:‘是你自己要说的嘛!”小禄听了,拿了个窝头就出了外间。
“一时她又进来,却端着一瓢米,还拿着鸡蛋大一块盐,不言声在案板上研碎了,捏了一点放在皇子碗里,把米放在灶上,怯生生看了皇子一眼,掰了半个窝头,蹲到灶下一边小口吃着添柴烧锅。皇子笑着说:‘你怎么不喜欢?别恼,是我的不是’”她没答话,只疑惑地看了皇子一眼,忽然抿嘴儿一笑,又低头烧柴。皇子正奇怪,门外又进来一个小禄,手里拿着个洗干净的萝卜,利落地切着,一边笑说:“你们福气!我打量借不来米呢——你们不知我这妹子,不会说话,人缘儿好着呢!”
众人这才明白,前后进来的不是一个人,坎儿笑道:“哈!
这是一对双生姊妹”戴铎从没见过胤禛有兴致给下人讲这么多话,这些话传出去叫别的阿哥知道,没半点好处,因见肉煮熟了,一边用筷子捞出来,先切一块捧给胤禛正要岔开话题,坎儿淋淋漓漓啃着肉,又撕着喂芦芦,眯着眼笑道:“四爷,您不用讲了,我都知道了!”
第四回 桃花渡口故地寻旧 微服皇子误宿黑店
胤禛素来厌荤,只吃了两口肘筋就不吃了,听这个一脸迷糊相的小鬼头说话,擦着手笑道:“小猢狲,你忒是伶俐过头了,你知道什么?”
“这种故事鼓儿摊上我听得多了!”坎儿塌着眼皮睁也不睁,饶有兴致地啃着猪蹄,说道:“您不过讲得过细些就是了。
公子落难小姐相救,您改成皇子落难民女相救,下头必定皇子爷瞧上了小福小禄。族里不依,把皇子整得七死八活。皇子爷跑出去,发兵来到这地方儿,救出这两个娘们儿,收了做老婆。然后回京,把那些坐船逃了的马屁精、尖头虫官儿一个一个砍瓜切菜般弄掉他们吃饭家伙——可是不是的?”
胤禛怔了一下,忽然觉得今晚自己有些失态:当着这些人讲这事干什么?他咬着细白的牙笑了笑,不再言声,拨着火沉思,良久,才吁一口气道:“积郁的太久了,随便说说而已,何必一定问到底?”“四爷真是的!”坎儿说道,“你说个半截故事,今晚我们还睡得着么?”胤禛笑道:“你们只猜对一小半。皇子只是和小禄相好上了,倒也没人知觉。水退之后,他憋了一肚子气回京,要拿问那干子龌龊官儿。不料一查问,天照应那只船叫漩涡卷了进去,一个活的也没留下。”
“这就有了?那小福小禄呢?”一直浸沉在故事中的翠儿盯着胤禛问道。
胤禛深深低下了头,许久许久才说道:“小福小禄后来怎样,我也不知道。我编这故事只是想说,世上的事和鼓儿词里说的并不是一回事……要真想知道,等我编好了再给你讲。”几个孩子眨巴着眼,意思还想问,戴铎却道:“天晚了,明儿还要赶路,早点歇了吧。”说罢便替胤禛张罗着往沙滩上铺毡,狗儿坎儿也只得怏怏自去收拾行装。
但这夜胤禛失眠了,躺在毡垫上望着墨蓝色的天空和繁星出神。高福儿深知他的心事,守在旁边轻声道:“四爷,您走困了,心里别想事,一会就睡着了。”胤禛没吱声,反倒坐起身来,因见戴铎也没睡,便道:“你也没睡?这三个孩子倒好,都睡得齁齁的了——童心,童心不可再得呀。”戴铎笑道:“爷不睡,奴才怎么能入睡?爷睡不着也别急,只想着明儿车上能睡个好觉,一会儿就睡着了。”
“明儿我们分道走。”胤禛抱着膝头道:“我便装带狗儿坎儿走西路,去看看上游高家堰黄河大堤。你们押粮车去淮安,然后在桐城会齐。”戴铎和高福儿惊讶地对视一眼,都没敢驳回。戴铎赔笑道:“既这么着,我带几个亲兵护送四爷。”胤禛仰着脸想了想,叹道:“可惜性音和尚没跟我出京。有他在,就用不着你蛇蛇蝎蝎地安置了——我想微行,带那么多从人……”言犹未毕,坎儿一骨碌翻身起来道:“这儿到高家堰一天的路,过了高家堰一马平川都是人烟。我和狗儿打包票四爷出不了事!”胤禛笑道:“是这话,这千里赤地过大水,还会有剪径的毛贼不成?我们小心一点就是。”戴铎高福儿虽觉不妥,但胤禛秉性言出如山无可违拗,当下不敢回话,两个人装作小解,到远处密议了半晌,决定由高福儿带十个戈什哈遥遥尾随,暗中保护,这才放心回来。
第二天一早,胤禛带着狗儿坎儿,牵一头健骡驮行李,一匹马胤禛自骑了,带了一只昨日途中射死的狼,离开了粮队,溯黄河故道迤逦西行。胤禛在马上手搭凉棚极目望去,但见沙丘连亘直追天际,哨风在沙滩地上卷起黄漫漫的雾障高接云天,衰草树枝挂着干河藻,断垣死檐丢弃在只露出屋脊的沙窝中,远近不见一个村庄人烟,愈走愈是荒寒,一种悲凉之感油然而生。胤禛虽口说到上游看堤,其实他自己晓得,高家堰以东连遭洪水漫灌,治河能臣靳辅陈潢在世修造的水利设施早已荡然无存。他存着一线念头,是听高福儿说禄儿身上有自己的遗子,曾在高家堰左近的何李镇住过:他在子息上甚是艰难,四个儿子有一个还夭折了,身边的弘时弘昼弘历还没出过花儿。要真像高福儿听回来的“大胖小子,正出花儿”,那要作践了真太可惜。狗儿坎儿都孩提之间,正是混沌未凿天真率性的岁数,尽自聪明伶俐,却领略不到他这番心思,一路牵骡子赶马,踢飞脚打沙仗,追逐嬉戏,毫不知疲倦,猴得寸草不生,没片刻安静。胤禛有这两个小鬼伴着,倒也免了旅途寂寞。
看看行至离何李庄还有十里之遥,天色已过申牌。远远一处高埠,杂树丛生房屋错落,夕阳下乌沉沉地,像一只反扣着的锅压在沙滩上。因此地就是黄河改道向北的岔口,隐隐还能听见黄河闷啸之声。
“四爷……您?”坎儿见胤禛盯着前边一动不动,脸上似喜似悲。不知何故。
“你们不是想知道那故事后来么?”胤禛语气浊重得叫人心里发昂⒆用牵饫锩蝗耍腋嫠吣忝牵÷痪退涝谇懊婺强美鲜潦飨隆?br /> 两个孩子顿时瞪大了眼,仿佛不认识似地看着脸色苍白的胤禛。不知过了多久,坎儿才道:“老天爷!原来那个皇子就是四爷您!”狗儿嗫嚅着问道:“她……她是怎么死……死的?”胤禛没有答话,仔细打量柿树老丫,上前抚了抚——那里还残留着一片烧得焦黑的树皮。
“烧!烧死的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