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皇帝 – 二月河
不由衷假话连篇,年羹尧连连叩头道:“是!奴才不敢胡想!”
“起来吧”胤禛陡然间却已完全平静下来。“人往高处走,鸟往高处飞,也是人之常情。阿哥们如今这个情势,你有些别的想头并不奇怪。我教训你,为的你好。我说这话,你流的什么泪?你须知,你是我奴才出去最大的官,事事做好表率,做个一心为朝廷为国家君父的纯臣,不但对你有好处,也是为我争了脸,我岂有不感激的?北京这么乱,你胡走乱撞,惹出事来我保不了你呀,亮工,你明白你主子的心么?”他拊心痛切而言,谆谆复恳恳,不知哪句话触了自己情肠,竟也落下泪来。
年羹尧拭泪起身,抚了抚跪得发疼的膝盖,哽咽道:“主子,你的心我今儿算明白了。往后,你瞧我的,我一定做朝廷的忠臣,四爷的忠仆!”
“明白了就好,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呢?”胤禛含笑说着,口气变得温馨宜人,“用诚,给你年大哥倒一杯普洱茶来!”
周用诚尽自聪明伶俐,今晚先是搞得糊里糊涂,后来又看得眼花缭乱。李卫几次来信,告诉他年羹尧在军中专横霸道,四川官场都知道有名的“年豪猪”浑身是刺不能沾惹的角色,竟被胤禛揉来搓去如弄小儿!正出神间,听胤禛吩咐,忙答应一声沏了茶捧过来,却听胤禛又问道:“方才你说李光地的话,倒见了你的心。你回北京,官场里还听了些什么话?”
“四爷。”年羹尧捧着茶欠了欠身,说道:“听内务府皇史 的万家辉说,方苞方先生正给皇上起草遗诏呢!”
胤禛目中波光一闪,随即平静下来,漠然一笑说道:“遗诏不过就是几句话罢了。方先生这么许久一直陪驾,想必是要替皇上查阅一些旧档,去几次皇史 ,小人们就造作出这么大的谣言,真真是可笑。”年羹尧道:“奴才也这么想。老万说得可是有鼻子有眼,说万岁要请方先生替他写一部书做遗诏,把自己一生文治武功、学术、治平之道一编一编写成圣训,垂之子孙后世,叫子孙们当祖宗家法遵循呢”胤禛猛地想起,康熙确曾说过,不学历代皇帝,临死时指一个继位人拉倒,要趁着清醒,把要说的话一条一条都写出来。想到这里,胤禛已是信了,陡然又想到李光地是方苞的座师,心里又是一阵慌乱,口中却转了题目,说道:“遗诏不遗诏的不关我事。往后这类事你只可听不可传,觉着该让我知道,回我一声就是。你且说说,万岁召你回京,陛见时都有些什么旨意。”
“没有什么要紧话。”年羹尧摇头道:“我回京时传尔丹败亡的军报还没来。万岁命我驻节陕西,西北的军事不要我管,只管从中原往陕西调粮,宁可多,不可少缺,传尔丹军中乏粮,唯我是问。没有别的话。”
“就这样吧,天不早了,你先回去。”胤禛起身踱了两步,伸欠着说着:“传尔丹全军覆没,恐怕全盘都要重新安排。我估着朝廷要命将西征,大张挞伐,不会坐视西北局面糜烂。但这么大的事,不是三天两天就能预备好的,从古北口、喜峰口、奉天调八旗兵,从四川河南调绿营兵,朝廷得忙几个月,你不妨多住几时,将来哪个阿哥将兵,你随着大军回任也好。兴军,是件了不得的大事,你军务怕忙不过,我已经给吏部打了招呼,调李卫到你军中应差。你可给李卫写封信,别说我的意思,变成你自己的话,算你请他去帮忙,这样你脸上好看些。去吧!”
待年羹尧辞出,自鸣钟连敲十一响,恰交子时,胤禛乏得连连呵欠,问周用诚道:“你日间说回事情,说吧,简捷些。”
周用诚眼一闪,说道:“高福儿养了外宅,四爷知道不知道?”
“大惊小怪”胤禛笑道:“高福儿早就回我了。就为这个巴巴儿等着要回我?”说着便躺在椅中闭目养神。
“他弄的这女人,和八爷有瓜葛!”
胤禛瞿然开目,问道:“你怎么知道的?”
周用诚眯眼儿一笑,说道:“当初狗儿出去,我留下进书房,四爷当时有一句话,说书房差使要侍候笔墨,还要当好主子的耳目。”
“唔。”
“我想,任事不懂的赖小子浑丫头也能磨墨铺纸端茶递水。”
“唔?”
“所以,四爷的后一句话最要紧。什么叫‘耳目’?主子眼不见的,我们替主子见了,主子听不着的,我们替着听见了,这就叫耳目。”
“唔!”
周用诚掰着指头道:“高福儿起初结识那婆娘,他没回主子,我们也不在意。有一回我和墨香擅了去讨酒吃,见那婆娘和槐树斜街开杂货铺的黄娇娇在一处鬼鬼祟祟说话。见了我们,那姓黄的娘姨变貌失色地,支吾了几句就走了。当时我就问那婆娘,黄娇娇是什么人?她说是娘家嫂子,住在梧桐三棵树。因地址不对,我起了疑,打听了一下,梧桐三棵树压根没黄娇娇这个人!叫墨香去槐树斜街仔细盘底,那黄娇娇竟是万永号当铺逃走的柳增仁家的娘子!”
胤禛头枕双手,已是双眸炯炯,见周用诚打了顿儿,便道:“你说,我听着呢!”
“事关柳增仁,我更不敢马虎了!”周用诚说道:“专一请了粘竿处一个家丁,叫他悄悄盯着高福儿的外宅,看了半个月,那黄娇娇每隔五日去一次,也不多坐就走,却不回槐树斜街,每一回都是先去白云观进一炷香才回她家!十三爷没出来,有一回对我说过:“白云观窝着一干子贼道士,是八爷的黑盘窝儿,早晚我得剿了它’!四爷,您连着想想,这事蹊跷不蹊跷;有些不三不四的女人也常去高福儿外宅,也都打听了一下,都是嘉兴横八爷戏班子的戏子,到底她们和八爷府连着没连着,还没查清,因为这些女人都是八爷分送别的阿哥爷的使唤人,拐弯抹角的难弄清楚。”
胤禛听得异常专注,已全然没了睡意,问道:“这事你怎么不早回我?”周用诚道:“高福儿和爷是什么情分?没证据我怎么敢胡说?”胤禛想想,问道:“听你口气,你如今手中有了凭据?”
“也不敢说是凭据。”周用诚朝墨雨努努嘴,墨雨从袖子里抽出一张银票递给胤禛。胤禛接过看时,是三十两一张见票即兑的钱庄票子,也不言声,满腹狐疑地盯着墨雨。
墨雨忙道:“这张银票是高福儿昨个给我的,说瞧着我家里穷,可怜见的,我就接了。他又问我,北院郑大奶奶是怎么回事?月例和福晋一样多,他不见郑大官人,也没听说四爷有这门子亲戚。我说不知道,他说叫我问问坎儿,说那个小鬼头必定知道。”
胤禛忽地坐直了身子,出了半日神,说道:“你替他打听了?”周用诚笑道:“他不是打听,是这钱来得糊涂,问我是怎么回事。我说,高管家不问,这事就算了;要问,你就说郑大奶奶是奉天将军郑天祐的夫人,郑天祐是四爷的门人,早年战死在科布多,一直是四爷养活,才接来府里。”
“昨儿后晌,高福儿又回去一趟!”墨雨沉吟道:“今儿早起,送四爷走,高福儿又问我,郑大奶奶的事打听没有,我照用诚的话回了,他又说不问这个,问大奶奶是不是还住在北院。我和墨香用诚合计一下,再不回四爷,出了事不是玩的,所以才……”
胤禛趿着鞋起身来,悠悠地闲踱两匝,走至案前,提笔略一沉思,在一张纸上写了几行字,递给周用诚,说道:“他给你三十,我加一撇,给你三千,你三个分了!只管到帐房支,就说墨雨修房子,主子赏的!”
“谢四爷!”
胤禛端着茶碗一边踱步一边沉吟着:“不过就你们说的这些,还不能算凭据。你们知道高福儿么?他原是山东饥民逃荒关外,他父亲饿死在热河叶柏寿的白马川,我奉旨去奉天祭陵,遇见他在人市上卖他的妹子葬父,自己身上挂着牌子,愿与人为奴养活他的老娘,论心而言,这算得是个孝子。既是孝子,就不至有卖主的事,跟了我之后,又有黄水之灾那件事,我们又有患难之交,是患难之交自能同舟共济。他识字不多,能耐有限,我没有叫他出去做官,可也没有拿他当寻常的奴才。他每月的月例银子比弘历兄弟还多五两,年节赏赐从来都是头一份,我赏他的庄子一年也有万两白银的进项。一个人受恩如此——换了你坎儿,会做出卖主子的事?所以,你们说的这事,我还有些信不及。”
三个人看着他的赏银札子,听着他的话,不禁都愣住了。“那为什么还要重赏你们呢?”胤禛一笑道:“我取的是你们的心。你们这个耳目当得好,确是事事时时处处为主子设身着想,这一条难能,所以我不心疼银子。你们比他聪明年轻,读点书,将来做到年羹尧那一步儿,也不是不可巴望的事。就这样,好生做去。四爷眼里不揉沙,恩怨分明,赏重罚严,亏负不了你们的。”说罢吩咐道:“今晚我就住在书房,你们几个侍候,明儿早一点叫我儿,恐怕万岁一定要召见的。”
三个人忙答应着,替胤禛铺好床,往银瓶里注了开水备着他半夜漱口,点了息香,只留一支烛罩了红纱笼,悄然退到外间各自拖了一张春凳和衣胡乱躺下。
“用诚……进来倒茶,我口渴。”
后半夜鸡叫头遍,胤禛突然醒了。周用诚一骨碌爬起来,从茶吊子里倒了一杯茶捧到胤禛跟前,说道:“四爷一个劲翻身,睡不沉,是这屋里热么?”
“是心里烦,一直做梦。”胤禛喝了一口,两腿垂下床坐直了身子,红微微的灯影下看不清他的脸色!至人无梦,看来我还算不得至人。”周用诚笑道:“圣人还梦周公呢!至人无梦,是说至人不信梦,不是说他不做梦。”胤禛笑了笑,说道:“你果真长进了,这一层连我的老师顾八代先生,连熊赐履都还没想到呢!你跪下,听我说!”
周用诚这才知道,胤禛是有意召自己密谈,忙跪了下去,说道:“请四爷训示。”
“你们今晚说的,我已经全信了,但书房还有十几个人,难保他们不偷听,我只能那样讲。”胤禛目中灼然生光,“阿哥们的事,大面上兄弟雍穆温情脉脉,其实到了水火不相容的地步,想必你也心中雪亮。”
周用诚重重地叩了一下头,算是明白。
“本来也难怪!”胤禛叹道:“一君一臣、一主一奴之差犹如云泥之别,成者王侯败者贼,逐鹿场上无兄弟。大阿哥害二阿哥,三阿哥害大阿哥,八阿哥害十三阿哥都是历历在目的事,我焉能掉以轻心?所以我身边的事,你能如此留心,真是不枉我疼你一场!”
这些场面上绝不能讲的肺腑之言,都诉给了周用诚,周用诚感动得五内俱沸,心里又酸又热,一句话也回不出来。
“你脸上迷糊,心里清明,这个长处人所难有。”胤禛呷着茶道,“你要替我盯紧高福儿!”
“扎!”
“不但他,府里所有人你都得盯着!”
“扎!”
“所有人!”胤禛慢吞吞道,“连文觉,性音在内!”
“——扎!”
“写信给狗儿,把年羹尧盯死!见什么人、说的什么话,去什么地方甚或和谁一处吃酒看戏,三天一封信,用传驿送府,你来拆阅!”
周用诚突然打心底泛上一股寒意,竟自打了个寒颤,忙叩头道:“扎!奴才明白!”
“办好了,你功德无量。”胤禛嘴角微微吊起,闪过一丝阴冷的微笑,“佛天都不亏你的——去吧!”
“扎!”
第四十七回 十四阿哥拜帅西征 十三阿哥缧绁逢兄
胤礽谋求带兵不成,算是垂死挣扎。雷霆大怒的康熙皇帝即日下诏,命废太子由咸安宫移居上驷院永行禁锢,接着连连批红,赐耿额、托合齐、凌普、朱天保、陈嘉猷自尽。犹如刚刚复燃的死灰上狠狠浇了一桶冰雪水,自此,太子复位已成绝望。满朝文武被这次事件震得懵懂了一阵子,但很快就灵醒过来,又把目光聚到带兵阿哥上,看谁是大将军代天出征,就不难从中揣到“圣意”。
其实不用揣摩,一切很快就明朗了。过了六月六,十四阿哥胤禵便带了十几个幕僚离开贝勒府住进兵部,谢绝一切宾客往来官员拜谒,专心提调各路兵马,古北口、喜峰口、娘子关、四川绿营、江南大营十万精锐冒着暑热,浩浩荡荡由井陉、函谷、凤陵渡、老河口、乌程、归德等地四面八方入陕出关,云集西安咸阳结营待命,一切指令虽说都是廷寄诏书,却都是胤禵一手总揽——只要不是瞎子,都知道十四阿哥即将登坛拜帅了。
八月十六李卫接到吏部委札,着他由文职改为武职,加三级赴年羹尧总督行辕办差。李卫此时已是知府,加了三级,自忖必是个参将了,也顾不得高兴,?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