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五娘 作者:阿昧(起点vip2012.12.31完结,种田,腹黑,家长里短)





  孟楚溪愣住了。
  孟楚清接着道:“大姐为了这桩亲事,先是自缢,后是以泪洗面,这不知道的,还道你有多看重浦大牛,嫁了他就活不成呢。大姐,你听我一句话,女人这辈子,只是为自己活,不是为别个,等你到了浦家,手里有嫁妆,背后又有娘家撑腰,你大可还同在家时一样,爱绣花绣花,爱看书看书,哪个又能强了你去?就是浦大牛,你心情好时,同他说两句,心情不好,扭过脸去不理他也就是了,何必苦着自己?”
  孟楚洁连声道:“五妹说得极是,大姐你这般作态,除了惹得我们这些亲人担心,又还能如何?你还以为浦家人会心疼你么?何苦做些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来!”
  浦大牛是不堪,可何至于就成了仇家?孟楚溪听得她这般说,反倒和着泪笑了起来。
  孟楚洁得意洋洋:“看,还是我有本事,劝笑了大姐。”
  孟楚清见孟楚溪展开笑颜,终于松了口气,老实将孟楚洁夸赞了一番,直夸得她不好意思了才住口。
  孟楚溪坐在马车角落里,自己一个人默默想了一路,总算想转了些,握住孟楚洁和孟楚清的手,哀求道:“三妹,五妹,你们以后可得常来看我,千万别忘了我。”
  孟楚洁笑道:“大姐,你这门亲事,乃是亲上作亲,我们想忘了你都难。”
  孟楚溪和孟楚清就都笑了。
  孟楚涵在一旁看着她们姊妹情深,有些不是滋味,咬着下唇道:“我嘴笨,劝慰不了大姐,但其实心里同三姐和五妹是一样的。”
  孟楚洁忘性大,早不记得她亲点董丽娇进门的那档子事,笑着拍了拍她的膝盖,道:“晓得你同大姐亲,谁又怪你来。”
  自此姊妹几个总算有了些说笑,不再相对闷坐。马车进了兴平县,外面的喧闹声渐渐大起来,几人都忍不住掀了帘子,朝外去看街景。孟振兴先遣人去给孟振业送些家里带来的物事,但孟振业却正在教书,不得见,只好把东西放下就走了。
  夏天的兴平县,同韩家庄一样热,四处阳光炽照,躲也躲不开,这让自小娇生惯养的孟家四姊妹失了许多逛街的兴致,只挑了间城中最大的成衣店,坐在那里慢慢地选。肖氏笑话她们:“那几年逃荒,甚么苦没吃过,偏而今又娇气起来。”她话虽这样说,但到底舍不得教她们出去晒太阳,因而也就随她们去了。
  她们怕晒,丫鬟媳妇子们却不怕,个个眼巴巴地朝着街上瞅。特别是董丽娇,自称来本地后,还从未好好逛过兴平县,因此满脸都写着向往,不住地向旁人打听城中景象。
  肖氏向来体恤下人,见她们如此,便只留了几个贴身服侍的,许其他人自在逛去,天黑前到店里来集合便是。
  此令一出,下人们欢呼雀跃,纷纷朝街上去了。过了会子,孟振兴觉着和她们女眷在一处不自在,选好自己的衣裳,也便上街,自寻茶馆听书去了。
  今次进城,主要是为了肖氏买衣裳,但她见孟楚清姊妹三人劝转了孟楚溪,心里着实高兴,便叫她们每人自挑一套衣裳,她来付账。
  自从肖氏公布了公中所余银两,孟家各人的待遇就日况愈下,要想扯身衣裳,非得动用私房钱不可,这对于银子被盗的孟楚洁和生母不受宠的孟楚涵来说,难以登天,是以她们俩好久都没穿过新衣裳了。此时听说肖氏要送她们衣裙,如何不喜,当即道谢,直扑店中陈列的衣架子而去了。
  孟楚清虽说不缺钱,也不缺衣裳穿,但有人送礼物,自然没有不高兴的,于是也跟了去。孟楚洁和孟楚涵都知道她爱穿,也会穿,一边一个拉了她,要她帮着挑衣裳。
  孟楚清忙先把孟楚溪叫了来,让她先挑。孟楚溪却红着脸,只是推让,孟楚清正不解,孟楚洁笑话她道:“大姐是要穿红嫁衣的人,买这个作甚么。”
  孟楚溪听她当众说了出来,闹了个大红脸,扭身就跑了。
  孟楚清这才明白过来,打趣孟楚洁道:“我到底年小,不晓得这个,不比三姐,已然全懂了。”
  这下轮到孟楚洁脸红,伸过手去,掐了她两把方才作罢。
  玩闹一时,孟楚清一件一件衣裳看过去,挑了同一系列不同款式的三套衣裙,同孟楚洁和孟楚涵分别换上,走出来叫肖氏瞧。肖氏见了,称赞不已,道:“大家闺秀,正该一般儿的装束。”她说着说着,突然想起来,而今他们两房外逃,已降为农家,家里的女孩儿,哪里还算得上是大家闺秀,于是又伤感起来。
  孟楚清并不知孟家在湖北光景如何,不明白肖氏为何难过。孟楚溪等人却是晓得的,忙拿话岔开,又劝慰了几句,方才好些。
  几人在店里消磨了一个下午,到了晚间,出去逛街的下人们纷纷回转,肖氏便命个媳妇子清点人数,准备登车回韩家庄。然而数来数去,还是少了一人,众人正纳闷究竟是谁,忽闻孟楚洁叫道:“是董娘子,董娘子还没回来!”
  




第三十六章 反常(一)

  众人抬头四顾,果然是董丽娇尚未回转,肖氏急道:“她初来乍到,不认识路,别丢了才好。”说完又去骂方才逛过街来的丫鬟媳妇子:“明晓得她才来,也不知道看着她些。”
  几个丫鬟媳妇子都觉得委屈,推了清心出来道:“我们本来都在一处的,但董娘子非说要去买一块甚么布,朝人群里挤了几下,就不见了。”
  肖氏还要再骂,但又觉得腿长在董丽娇身上,她自己要走,旁人哪个拦得住?只是董丽娇是二房新博来的妾,若是丢了,浦氏一定不会善罢甘休,如何是好?肖氏急得直跳脚,连忙分派人手,四下去找,顿时一片乱糟糟。
  还好天擦黑时,董丽娇自己回来了,称是去买布迷了路,幸好还记得这个店的名字,才一路问着找了回来。肖氏见她果真抱着一块布,这才罢了,骂过她几句,率众人登车,赶着夜路回到韩家庄。
  董丽娇自觉耽误了大家的时间,一路上都在向丫鬟媳妇子们道歉,回到家后,更是亲自下厨做了些小点心,分送到各房,一时间全家上下夸赞声一片,都说她会做人。接下来几日,她白日里帮孟楚洁监工,晚上挑灯给浦氏做衣裳,等到孟楚溪成亲那天,果真赶出了一套崭新的衣裙来,送到浦氏面前。
  浦氏将这衣裳穿了,十分合身,喜不自禁,不顾董丽娇尚未开脸,带着她上前面招呼宾客去了,倒把个正经妾室杨姨娘丢在了屋里。
  大房就孟楚溪这一个闺女,所以尽管嫁的是个傻子,又是去换亲,但婚礼还是极尽所能,大摆流水席。
  孟楚溪虽为新嫁娘,情绪却很是低落,孟楚清和孟楚洁极尽所能,逗她开心,才哄得她勉强吃了半碗饭。孟楚涵在旁默默看着,突然叹一口气,道:“大姐还算好的,就嫁在近处,又是亲戚,咱们的前程,还不知在哪里哩。”
  孟楚溪流下泪来,道:“近又如何,亲戚又如何,去了他家,就是他家的人了,以后生死由命罢。”
  孟楚清见她又伤心起来,忙拿上次进城时劝慰过她的话来说,但此番大概是因为出阁在即,孟楚溪怎么也听不进去,只是一个劲儿的哭。孟楚洁在旁也劝,劝得累了,便撂开了手,与孟楚清道:“横竖今日她出嫁,哭哭娘也是该的,由得她去罢,哪里劝得过来。”
  话是这样说,但哪能真不劝,孟楚清暗叹一口气,接着给孟楚溪递帕子,拍后背,不住嘴地劝说,又叫清心拿了妆盒来补妆。
  孟楚洁见她们忙乱,看到心烦,遂起身走到窗边看热闹,却一眼瞥见俞妈妈在檐下不停地走来走去,焦躁不安。这货这般模样,定然没好事!孟楚洁面色一沉,厉声叫道:“妈妈,大娘子这里正缺人手,还不赶紧过来帮忙?”
  俞妈妈听见她唤,犹豫了一下,还是走进了房里来,但却并不伸手帮忙,只是站在一旁,将孟楚溪看了又看。
  孟楚洁见状愈发生气,骂道:“妈妈,你今日是吃错药了还是怎地,竟这样魂不守舍。”
  俞妈妈朝外看看,见无外人,叹道:“三娘子,莫要发脾气,省些力气罢,孟家就要大祸临头了。”
  孟楚洁一听,怒火滔天:“大喜的日子,你说这样的晦气话?看我不禀明太太,叉了你出去!”
  俞妈妈却不理她,只问孟楚溪:“大娘子,你可还记得熊妈妈?”
  熊妈妈是孟楚溪的奶娘,当年他们逃离湖北时,熊妈妈却不肯跟着来,留在了湖北老家。孟家几位小娘子,只有她的奶娘不肯跟随,孟楚溪一向因为这个耿耿于怀,此刻听俞妈妈问起,面色就骤然黯了几分,默默点了点头。
  俞妈妈又问:“那她家有个闺女,同你差不多大的,你可还记得?”
  孟楚溪愣了愣,道:“就算记得,也是当年的模样了,而今十几年过去,哪里还认得出来。”
  “这倒也是。”俞妈妈嘀咕一句,转身就朝外走。
  孟楚洁见她根本就不理会自己,气得直跳脚,连忙叫绿柳去拦,然而俞妈妈今日不知是怎地,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样,竟径直将绿柳推了个踉跄,自出门去了。
  “这老货太没规矩,仗着是我奶娘,就处处不把人放在眼里,说到底,还是欺负我没了亲娘。”孟楚洁当着姊妹们的面,丢了这样大一个人,竟气得哭起来。
  孟楚清几人连忙去安慰她,倒把孟楚溪方才的忧愁冲淡了几分。
  催轿声很快在外响起,几人不及去细想俞妈妈方才的话,匆忙起身,请进喜娘,为孟楚溪盖上盖头,然后一路送她出门,登上花轿。
  嫁女不比娶媳,即便摆的是满满一院子的流水席,等到花轿离开,宾客们也就纷纷散去,孟家大院重新安静下来。
  孟楚清三姊妹跟在肖氏后头,感伤了好一会儿,方才各自回房。
  孟楚清带着梅枝,顺着抄手游廊回到东厢。戚妈妈接着,洗了大粒无籽的葡萄来吃,又倒了一碗沙糖绿豆,递到她手里。孟楚清示意戚妈妈给梅枝也倒一碗,舒了口气,道:“大太太做的好事,害得我劝慰大姐半日,口干舌燥,词穷字尽。”
  花轿都已出了门,这门亲再不成样子,也多说无益了,梅枝早将此丢开,反倒对另外一件事感起兴趣来,问道:“五娘子,方才俞妈妈那般装神弄鬼,是为哪般?”
  孟楚清忍不住笑了:“你想知道?”
  梅枝连连点头。
  孟楚清笑得愈发欢快,道:“俞妈妈就怕你不想知道哩。”
  这下,就连戚妈妈也明白了过来,敢情俞妈妈就是故意要装神弄鬼,好引得像梅枝这般心痒痒的人,拿着银子去向她打听情况。
  梅枝跺脚啐了一口,笑骂:“这老货,太不像样子,连小娘子们的钱也算计,我偏不上她的当。”骂完,又拉着戚妈妈,絮絮叨叨地讲方才在孟楚溪房中发生的事情。
  谁知戚妈妈听了她所述,却皱起了眉头,道:“俞妈妈果真说过孟家要大难临头的话?”
  “怎么?”孟楚清心下一凛,坐直了身子。
  戚妈妈回想一时,道:“方才你们陪大娘子时,老爷太太们的确是进后院堂屋议过事,只是……”
  “只是甚么?”梅枝捧着个空碗,连连催问。
  戚妈妈道:“随老爷太太们进堂屋的人,除了董娘子,还有当初博卖她的那个行商邵立行,所以我想着,这多半是要商议把董娘子退回去的事,同孟家大祸临头,有甚么关系?”
  梅枝听后,大大松了口气,拍着胸脯道:“妈妈,你的话,该一口气讲完,害我担心半天。”说着,又与孟楚清道:“五娘子,准是俞妈妈为了骗我们几个钱,所以故弄玄虚,其实根本就没那回事,亏得她演得跟真的似的。”
  孟楚清的眉头,却始终微微皱着,梅枝就不敢再吭声了。过了会子,孟楚清问戚妈妈道:“大老爷和大太太也一起进去了?”
  戚妈妈点头道:“正是。”
  若只是将董丽娇退回,大老爷和大太太也跟进去作甚么?梅枝的心,又开始紧张地狂跳,颤着嗓子对孟楚清道:“五娘子,咱们还是出些钱,去向俞妈妈打探消息罢。”
  孟楚清想了想,道:“盯着些儿西厢,如果她们去了,我们再去,不然若这是个圈套,咱们可就惨了。”
  梅枝道:“俞妈妈就是三娘子的奶娘,若三娘子想知道,哪消用钱。”
  孟楚清笑道:“若三娘子知道了,我就更不用花钱了。”
  孟楚洁确是个心里憋不住事的,梅枝想了一想,笑了。
  孟楚清吃完果子和凉水,把葡萄赏给了戚妈妈,带回去与家人吃,又把沙糖绿豆赏给了梅枝,留着晚上喝,然后自去书房,研究如何使田地在播种前,变得更加肥沃些,因为她的那些田,已进入最后的精耕阶段了。
  到了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