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胡录





露冀尚低督怠!   ?br />   吞并了没奕于的势力后,刘勃勃就自称天王大单于,和后秦决裂。他任命叱干阿利为御史大夫,自认为自己是末代的匈奴王(铁弗人就是匈奴和鲜卑的混合种),因为匈奴是传说中夏人的后裔,他就把夏作为自己的国号,史称胡夏(这块地方从此称为夏,就是宁夏的前身)。中国境内自此十国并立。    
  刘勃勃擅长指挥骑兵,他的部队经常在今天的陕甘宁交界处活动,来无影去无踪,多次和后秦军作战都能利用骑兵的速度优势将对方包围然后给予重大打击,胡夏成为凉州地区新兴的强大势力。   
  刘勃勃的部下一致请求刘勃勃定都高平,刘勃勃则解释说:“我国刚成立,军队还不多,姚兴也不是庸才,如果对方齐心协力严防死守的话,关中是没办法打下来的。但如果我们专守一城的话,敌人必定倾集全力进攻我之孤城,到时候敌众我寡,很容易就会被灭。而我军若用骑兵忽东忽西,捉摸不定,攻其不备,让他们救得了后面救不了前面,疲于奔命。而我军则能就地采集粮草,四处补给。这样不出十年,秦岭以北、黄河以东都归我所有。等把姚兴彻底拖垮后再从容地去占领长安,必定能胜利。从前轩辕氏也迁居无常二十多年,我们现在仿效一下古人又有什么不可以啊(刘勃勃才是中国游击战理论的老祖宗。姚苌用这个办法对付苻登时还只是靠本能的战斗经验,而刘勃勃这套精辟的解释才算彻底地把游击战上升到了理论的高度。呵呵,国内一直没有系统而又完整的十六国研究体系,对三国两晋南北朝大历史只研究透了三国时期,出了很多三国若干计谋之类的所谓商战必备手册,而没有去看真正的战略宝典两晋南北朝,是不是和这个原因有关?怕失去最后的看家本领?)?”于是众人拜服。   
  胡夏军在刘勃勃的指挥下如同鬼魅一般地大肆掠夺后秦的各处城池,后秦多名战将都先后被杀,那些城市吓得白天都不敢开城门。姚兴这时候才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懊悔地对姚邕说:“我就是因为当初没听你的忠告,才落到今天这个地步啊。”    
  当初三个凉国向后秦称藩的时候,只有南凉秃发傉檀还坚持向后凉进贡。某日秃发傉檀向姚兴献上三千匹马和三万只羊,姚兴大概是修炼佛法修练昏了头,认为秃发傉檀是个大忠臣,一高兴就把姑臧赏给了南凉。   
  消息一传出,全国大哗(卖国的行为自古至今都会招致人们的唾骂的)。姑臧主簿胡威连夜进谏姚兴说:“微臣将士用命,奋战五年,才夺得姑臧一地,地处偏远,但百姓仍然能感受到陛下天威,兢兢业业,不敢有怠,方能在南凉、北凉、西凉的虎视耽耽下苟活至今。陛下怎么能拿自己的土地和我等百姓去换取区区三千匹马和三万只羊?陛下如果缺马,只须一道命令发到姑臧,微臣马上就能找到三千户人家户献一马,有什么难处?昔日汉武帝倾天下之力方才开发出河西,来阻断匈奴的右臂。今天陛下无缘无故就要将它放弃给鲜卑人,难道就不记得先王创业的苦处了吗?”    
  姚兴听了也很后悔,就派遣使者阻止秃发傉檀进城。结果秃发傉檀早就料到姚兴会后悔,便预先带了三万军队来接收姑臧,并且半威胁半哄骗地强占了姑臧。秃发傉檀到了当年前凉张轨建设的宣德堂前,得意地对部下说:“古人云:作者不居,居者不作,如今我不费一兵一卒就得到了姑臧,这才相信古人有先见之明哪。从前张轨建造了这座宫殿,无非是想传于子孙,永垂不朽。却不知道后来秦军渡河,举国投降,后来的凉州的主人,大都分崩离析,不得善终,这座宫殿到现在历时百年,已经更换了十二个主人了。富贵无常,天命难定,世界上又哪儿有不破败的家、不灭亡的国呢(呵呵,这家伙都快成哲学家了)?”    
  南凉秃发傉檀并吞了姑臧,把姑臧当作自己的首都。胡夏刘勃勃想联合他共同对付后秦姚兴,就向秃发傉檀求亲,没想到却遭到了秃发傉檀的拒绝。这下子可把刘勃勃给气坏了,他一怒之下亲自带领两万骑兵进攻南凉,杀死南凉一万多人,缴获两万七千多俘虏和几十万头牛羊然后撤兵。秃发傉檀遭到如此打击当然不服,带领大军在刘勃勃的后面穷追不舍,他的部将们劝阻说:“刘勃勃治军有法,不可轻敌,但这回他带着大批辎重,行军必定缓慢,不如绕过他们到前面渡口事先埋伏好,切断敌人的退路,必定大胜。”自命圣人的秃发傉檀可不听这套,他认为刘勃勃一伙乃是乌合之众,用兵杂乱无章,没有规律,一定不敌自己的正规军,就下令继续追击。   
  南凉军队追击到阳武(今宁夏阳武),被刘勃勃掘开山顶的陈年冰川封住退路,胡夏军乘势大举反击,连追了八十里,杀死南凉军队数万人。南凉的武将是役有七成都战死了,秃发傉檀在几名亲信骑兵的保护下溜走。战斗结束后,刘勃勃下令将南凉军阵亡者的尸体都收集起来垒成一座小山,用土和冰块把这座小山封起来,号称骷髅台。    
  六   
  经过阳武大战,胡夏刘勃勃击败了南凉秃发傉檀,成为凉州实力最强的国家,其他国家对此是既高兴又畏惧。墙倒众人推,南凉可就倒霉了,其他国家不是想着联合起来共同抗衡胡夏,而是策划着如何趁火打劫逮住南凉吃大户。不久后秦姚兴就派大臣韦宗到南凉打听虚实。 韦宗和秃发傉檀有旧交。这次秃发傉檀亲自接待他在宾馆侃大山,从晚上吹到天明,古今中外无所不包。韦宗大为拜服,回去就对姚兴说:“秃发傉檀天纵英才,不需要积累经验;聪明过人,不需要读书学习。我现在才知道九州之外,豪强当中还有这样的奇才啊。由此看来,凉州虽然新遭败绩,但秃发傉檀权谋过人,不能轻易开启战端。”    
  姚兴非常不满:“刘勃勃的乌合之众都能击败他,何况我称雄天下的精兵?”(竟然还认为胡夏的运动战是乌合之众!)韦宗说:“形势是会变化的,本来就没有定势。盲目进攻者易败,戒惧小心者难攻,秃发傉檀之所以败给刘勃勃不过是由于轻敌的原因。现在我大军压境,他必定会谨慎防守。微臣认为陛下的大臣没有一个能比得上秃发傉檀的。到时候就算出动大军,也不见得就必胜。”    
  姚兴根本听不进去,他派儿子姚弼为大将,乞伏乾归为先锋带领三万军队来进攻盘踞姑臧的秃发傉檀,又派左仆射齐难带两万骑兵顺便打击一下乌合之众刘勃勃。吏部尚书尹昭就说:“秃发傉檀自恃地处偏远,不如联合同样想讨伐南凉的沮渠蒙逊和李暠一齐进攻,让他们自相残杀,方为上策。”姚兴依然不听。    
  姚弼到了姑臧就乱哄哄地排阵讨战,秃发傉檀并不惊慌。他在战前就把姑臧周围三百里的平民和数万头牛羊都撤退到城里,粮食和人员都不缺。看见后秦军来了,就下令把城里的牛羊都放出去,顿时姑臧城外漫山遍野都是乱跑的牛羊。姚弼的军队顿时乱了套,士兵都自行脱离队形去抓牛羊当战利品。秃发傉檀趁机派部队在后面突击,后秦军大败,被杀七千多人,姚弼军只好怏怏撤回,牛羊也不要了。    
  再说齐难那一路。刘勃勃听说后秦来了两万骑兵,就把主力大踏步后撤,一直撤到河套地区。齐难听说刘勃勃跑远了,不再担心,下令军队分散掳掠。哪知道刘勃勃第二天又回来了,专挑后秦军分散的小部队围歼,杀死七千多人。齐难听说后,急忙集结军队撤退,又遭到胡夏军的围歼,他本人也被活捉了,剩余的一万三千人全部投降,于是关中以北的数万户百姓都向胡夏投降。    
  后秦经过这两次大败,实力大损,和南凉成了一对难兄难弟。原来被后秦吞并的西秦太子乞伏炽磐趁机召集旧部跑到苑川自立为王,到山上打游击,不久就发展到了两万多人,趁后秦战败之机会占领了枹罕,并将乞伏乾归解救出来当头领。不久,乞伏乾归又自称秦王,宣布重建西秦。加上西蜀,凉州附近七国混战。此时全国十一国并立,达到了五胡十六国时代最混乱的顶峰,自此,五胡录中的十六国悉数登场(算上代国、西燕和西蜀,应该是十九国),以后不再有新国兴起。    
  姚兴听说齐难全军覆没,自然大怒,决心御驾亲征刘勃勃,他带领大军准备在陕北一带找到刘勃勃的主力进行决战。刘勃勃只带了两万骑兵和姚兴在陕北周旋,把姚兴的主力耍得晕头转向,每次都是就要抓住胡夏军的时候总能被刘勃勃借助骑兵的速度优势从容逃走。   
  后秦军人数众多,从事后勤保障工作的人数十分庞大,刘勃勃抓住机会打掉了姚兴的运输队,可怜的姚兴只好派姚祥带领主力去运粮食,自己带着指挥机关就地等待。姚祥刚走,刘勃勃鬼魅般的骑兵就四面附上了身。姚兴准备放弃自己管辖的禁卫军,自带轻骑兵去追赶姚祥的主力,韦宗就劝阻说:“御驾一动,军心必定大乱。恐怕还没追上姚祥就会被擒了。”姚兴也知道厉害,决定把部队集中起来赌一把。他就学习当年苻登对付他老子的方圆大阵,把手头的军队排列紧密,徐徐后撤。刘勃勃的胡夏骑兵大举进攻,从四周向中心反复冲杀姚兴的军阵。后秦军死伤惨重,姚兴亲自出阵督战,后秦军看见皇帝出来了,士气大振,拼死保护姚兴的车驾,虽然人马损失大半,但阵形始终不乱,继续艰难地往姚祥部队的方向靠拢。刘勃勃见后秦军如此顽强,其主力部队又在不远处,只好下令停止进攻,姚兴才算在胡夏铁骑下捡了一条命逃回到长安。此仗下来姚兴算是彻底吓破了胆,这辈子连战马都不敢再骑,从此姚兴就没再出过长安城的大门。   
  (刘勃勃指挥骑兵的造诣实在精纯至极,和当年关中的姚苌与苻登这一对冤家相比,其用兵兼具姚苌的的机动性和苻登的攻击力,把骑兵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绝对是十六国时期的超一流武将,在世界战争学说里也是中国流派的代表之一。他在后来还有多次出色的表现。不过幸好这个灾星平生追求安逸,终其一生都在凉州打转转,没有把令人畏惧的铁弗骑兵带到中原来,否则必定会有更多的人遭殃了。)   
  刘勃勃击败后秦,又继续南侵,进攻后秦的安定,俘虏了四万五千多百姓。姚兴派遣姚祥前来解围,被刘勃勃杀得大败亏输,姚祥本人战死,部下全部投降,姚祥的参军王买德也当了俘虏。   
  刘勃勃早就对王买德的文才有所耳闻,一见面就对他非常赞赏,向他征求消灭后秦的计策。王买德说:“后秦虽然新遭败绩,但仍是中原大国,实力不可小看,希望您能发展国力,不要过分冒险,和它打持久战,才能胜利。”刘勃勃认为很有道理。就任命他为军师,大小国事都找他商议(看情形这些能成大事的枭雄都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    
  国力强大了,总要有自己的根据地。平常行军打仗时刘勃勃就很留意各处的地势风水。有一次作战时他来到了今天的陕西靖边县白城子村,十六国时期这里还是一片肥沃的大草原,刘勃勃刚一驻足,就被眼前的一片优美风景所陶醉,不禁脱口而出:“好美丽的地方哪,背倚着广阔的大草原,面前一条清澈的河流,这正是万年的基业啊!”就下令征发数十万民工,任命叱干阿利为监工大臣,用了五年时间筑起一座坚不可摧的都城。为了保证城墙的质量,筑城用的泥土全用米汤和羊血煮合而成,在工程验收时,叱干阿利派出亲兵拿锥子把每一段城墙都钻一遍,凡是铁锥深入城墙一寸者,就杀死筑城的工匠,拆除这个工匠所修造的这段城墙,把工匠的尸体垒到城墙里重新筑起来。刘勃勃听到叱干阿利的验收方法后大加赞赏,对大臣说:“朕此生必定会统一天下,君临万邦,就赐此城的名字叫统万城!”为了表示将来征服天下的决心,又将统万城的南门起名为朝宋门,东门为招魏门,西门为服凉门,北门为平朔门(口气倒不小啊)。    
  刘勃勃“一统天下、君临万邦”的口号并不是空喊着玩儿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刘勃勃又派叱干阿利监造各种坚固锋利的武器。兵器造成拿来验收时,叱干阿利就让卫兵拿刚造好的战刀来砍新做好的盔甲。凡是战刀刺不穿盔甲者,就杀死造战刀的工匠;凡是战刀刺穿盔甲者,就杀死造盔甲的工匠。在这种恐怖政策的威慑下,一件件精致的杀人武器被赶造出来。各种兵刃赶制完工后,叱干阿利又召集所有的工匠,为刘勃勃打造了一柄百炼钢刀,上面绘有青龙和朱雀的花纹,得名“大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