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大娘子 作者:李李谭雅(晋江vip2014.6.30完结)
阮小七不由心生怜惜,紧紧抓住谭雅的手,安慰地握住,脑中却想到今天早上吴魁着急将自己叫了过去听到的惊天大事。
☆、第56章
谭雅的嫁船走的第三天;谭玉到底还是舍不得剩下的几个儿女跟着自己丢了性命;涕泪向今上奏请,说因老家惨遭贼人灭门,申请回乡丁忧。
圣上本已经恩准;还特派人下去查办,只可惜崔府这时候死活不放谭玉离开,还道正好借机帮着九皇子上位。
谭玉连自己前程都舍弃了;也要救得儿女;又怎肯为他人将其儿女性命放在险处?
两家正在焦灼拉锯之中,九皇子一天夜里偷偷来到谭府劝说了一次;与谭玉两人密谈到天亮,终于说动谭玉达成了协议。
于是这丁忧之事便又成了废太子与九皇子角力的筹码;便是圣上也觉得谭家惨案十有*是废太子那一派干的;九皇子这派也趁机猛踩废太子那派人马。
如今圣上身体欠安,整日连朝都上不了,对自己的位子却看得更紧。
圣上心想,想不到自己都废掉他的太子之位了,他还有这般大的势力,不可小觑啊。
加上崔皇后不断地说小话,偏又装作担心圣上身体的样子,以至于圣上更加对废太子警惕。
废太子不由懊恼,暗恨手下人不知轻重,这时候还能因私废公,倒是惹了圣上恼怒。
此时时机未到,废太子倒是不得不装模作样当个孝子贤孙,被圣上宣旨训斥了一顿,立刻以死明志,半夜里上了吊,所为的就是即便自己没死成,圣上反过来也要怜惜儿子的戏码。
没想到谭玉之所以急急嫁了谭雅出去,就是因为他到底还是着急报仇,太子府里头再严密也被他找到了破绽,插了一个不起眼的人进去。
半夜废太子这头白凌子挂在了房梁上装上吊,那头膳房就起了大火。
废太子府本就被圣上派重兵看着,人多救起火来倒也快,只是那里面还有九皇子的人,这一边救火一边放火,等把废太子救出来,还真已经只剩下一口气了。
原来这一头下人们慌慌张张地都去救火,那头废太子还要做的真一些好给圣上看。
两下里出了差头,身边有人看着,吊是没吊死,却被烧得够呛,那张脸几乎没有个好地方,彻底失去了竞争继位的可能。
不入虎穴不得虎子,男人也会一哭二闹三上吊,这回废太子是真个得到了圣上的怜惜。
圣上为此事直接病倒,躺在龙床上起不来身,左思右想觉得不对劲,看哪个儿子都像是要夺自己位子的。
他这还没死呢,就有人敢朝自己的儿子下手。哪有这么巧的,就是废了太子之位,他周围伺候的人也不少,怎能让他被关在了屋子里跑不出去?
如今圣上开始对九皇子起了疑心,连带着崔皇后也不待见了,这时候太子一派马上都站出来了。
崔家乃是皇后母族,自然不好动。那么只能从当初卷到这件事情中的李家和谭家选一个。答案不说自明。
李家在京城几代经营,关系盘根错节,只有谭家只出了谭玉一个,根基尚浅,却在九皇子那派举足轻重,手中也有权力,将他拉下马倒是可以重创对手。
已然拿了谭玉开刀,就要彻底打倒,这些人立马弹劾谭玉刚升上吏部侍郎就陷害朝廷官员,乃是酷吏;
便是废太子这场火灾,也有蹊跷之处,有人指责谭玉以己私仇暗害皇嗣;
又有谭家族长出首谭玉不孝不悌,枉为人子人兄。
连谭家族长都出面指证自己了,谭玉只好自认德行有失,母弟被害竟然几月后才有所察觉,实在不堪再度为官;
至于那场火灾,谭玉却无论如何不肯承认废太子之事与己有关,只道自己当时正因病一直闭门谢客。
只是圣上这口气终究要出,自己儿子一个毁了容,另一个到底舍不得,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还是拿了谭玉替九皇子顶了包。
只是明面上没有足够证据,所以只以渎职之罪将谭家男子充军发配,女子发卖,谭家剩下的几个儿女到底还是陷了进去,一个没出去京城。
几天后谭玉和谭家大哥已踏上了流放之路,女眷们才开始发卖。
此时崔氏几个才悔不当初没听谭玉的话,早早给孩子们安排出去,如今想什么都晚了。
六娘子一个人躲在墙角,将头埋在膝上,不言不语;四娘子和花姨娘靠在一起嘤嘤哭泣,只觉前途暗淡无光。
两个人当初想着谭玉就算再差也不过是降官,最多也就是罢职而已,早晚还能再升起来。
哪想到竟然是一下子从天到地,如今连个平民身份都是奢望了。
崔氏和三娘子倒还镇定,只因崔氏多少也明白,只要崔家不倒,自己就不会真个被卖作奴仆。
果真,没过多久,崔府就将崔氏接了回去,临走之前,崔氏想要带上三娘子走。
女吏不耐烦了,催促道:“快些吧,一会儿过了这个村,可没这个店了。你也别出去了。”
崔氏转头与眼巴巴看着自己的三娘子道:“我的儿,阿娘先出去,找你外阿翁,必要救了你和大哥出去。”然后才一步三回头地走了。
三娘子在后面喊:“阿娘,早些救我呀。”
女吏大喝:“喊什么喊!都给我闭嘴。”
剩下的四娘子和六娘子艳羡地看着三娘子,想到早晚她能出去,而崔氏却定不会理会她们这两个庶女的死活了。
崔氏回到了崔府,尚书夫人亲自迎上去,将她叫到了内室,话里话外只问她可知谭玉将崔尚书的东西放在哪里。
谭玉从不与崔氏谈这些,她哪里知道,待说不知以后,尚书夫人也不等崔氏再求三娘子和谭家大哥一事,
只派了婆子将她领去其生母所在,让崔氏在那里住着,尚书夫人从此就再没露过面。
话说尚书夫人与崔氏能有多大的情谊?把她弄出来不过是为了那夜九皇子与谭玉密谋,
给了谭玉一个崔尚书的把柄在手上,才留得谭玉下来,这弄回了崔氏不过是为了这个把柄,再也有崔府脸面的原因。
因此对待失了夫家的崔氏就再没有以往的待遇,更不要提救她那双谭家儿女的事了。
到底还是九皇子不愿负约,也不是什么大事,就另派了人悄悄买下了谭玉几个女娘,隐姓埋名养在庄子里。
也因为此事,九皇子对崔家心生不满,总觉得崔家人冷酷薄凉。
等他后来登基要立后之时,不顾抹了崔皇后的面子,说什么也不愿意娶崔八娘进来这是后话。
而此时在流放路上,谭家大哥因从小娇生惯养长大,被关押的时候又受到惊吓,再加上路上毕竟颠簸苦楚,还没到地方竟一病呜呼了。
当初谭家被抄,吴先生早已自立门户,这才没被牵连;等到谭玉流放,吴先生就一路陪着打点,使钱使力,就为着那父子俩能好过些;
如今谭家大哥熬不过去没了,谭玉就不让吴先生再跟着走,只让他如两人早前计划好的,去河曲府找阮小七,从此教导谭庭芝。
吴先生知道谭玉心志坚定,决定好的事情就不会改变,将他身边看押之人又打点一番之后,作揖拜别而去。
吴魁其实前些天就得到了信,但那时候阮小七正要小登科,吴魁也知他娶妻不易,怕搅了兴致,就帮着瞒了几天。
阮小七得知谭家事败被抄,却不知该如何讲与谭雅听,他思度了一天,觉得还是瞒下来得好。
谭雅虽有些见识,到底是妇道人家,年纪又小,知道了也只能伤心哭泣,平白伤了身体,一点儿用处都无。
两人这么抱了一会儿,谭雅才从阮小七怀里挣扎出来,口中嗔道:“哎呀,青天白日的,被人笑话呢。”
阮小七既然下定决心瞒着谭雅,自然谭府之事一字不露,闻言笑道:“这家里就你我,有谁笑话?”
谭雅指指跟着的下人问道:“那些个难道不是啊?”
阮小七看都没看,只看着谭雅的眼睛,心不在焉地道:“他们都没看到。”
谭雅回头一看,果然如此,除了自己带来的琉璃,阮家那些下人连头都是低着的。
谭雅心里暗自钦佩,没想到这阮小七看着粗粗呼呼地,管家如此严谨,倒是比我带的人强多了,心里想自己也要学起这般严厉才是。
两人接着手牵手继续走,快到谭庭芝院子时,谭雅突然冒出了一句:“我想守孝。”说完低着头不敢再看阮小七。
阮小七一愣,心思一转就明白了,沉吟了一会儿,答道:“分房不行,可以茹素,一样守孝。
在外面管不了,家里从现在开始不见荤腥,你看可行?”
能这般为岳家着想,这粗人倒是比好些个读书子弟强太多,谭雅连连点头道好,
却又一想,此事不妥,看着阮小七道:“只我一个人茹素罢了。庭芝还小,怕是耽搁了他长,你和姑姑毕竟只是外姓,没有陪的道理。”
阮小七想想,道:“也好,庭芝和姑姑就不用了,其他还是如我所说,家里茹素,出府不算。”
谭雅心里高兴阮小七的体贴,也没深究这家里出府的区别,此事就说定了。
等过几天阮小七带着谭雅去河曲府大馆子里头打牙祭的时候,谭雅才明白这之间的不同。
好在谭雅不是个糊涂人,不曾埋怨阮小七使了个圈套,倒是心里感念阮小七待自己真诚,也不再作态,陪着他好好吃了一顿。
☆、第57章
还有几天就是八月十五了;这是谭雅第一次作为女主人张罗过节的事情;早早谭雅就列出了单子准备东西,志满踌躇地要过个像样的中秋节。
虽然阮小七还是忙得几日都不见人,谭雅寻思他纵然兄弟多;但从小没有家人,这种合家团圆的喜庆节日肯定也难过。
如今自己既然与他成了一家人,自然不能让他如以往一般敷衍地把中秋节过才成。
于是谭雅尽心尽力地布置了起来;就是比不上谭府的排场;但也尽可能做的好看体面些。
谭雅心道平时也就罢了,这中秋团圆节;谭庭芝作为孙子和侄子总要为娘娘和二叔他们茹素一天以示悼念。
所以又特意安排菜品做成全素,虽是全素;但味道还是不差的:醉猫三饼、练鹤羹、昆仑紫瓜、三无比、假煎肉、素蒸鸭、玉灌肺、罂乳鱼。。。看着倒也像个样子。
安排好了菜品;谭雅又带着厨房里的下人开始忙乎给各家的节礼。
以往娘娘这个时候也要派人做出一些自家产的月饼来送人,既体面又显得亲近。
好在阮小七特别亲近的人家也不多,这时候准备也来得及。
谭雅粗粗算计了一下,阮小七虽没亲人,但结拜兄弟、江湖朋友平日多有来往,也要送上一些,以前阮小七没成个家也没人挑理,如今成了亲,自然不能落下了。
谭雅又亲自上手调馅,做了不少,特意送了唐大哥和周老三家;总归是以前主家,阮员外那里也不能落下;再就是往吴魁水寨上送。。。
直忙乎了两天才弄完,这时已经是八月十四了,又赶紧打发人一家一家地送去。
别家暂且不提,只说那时阮小七正与吴魁几个在大厅里议事,属下报来说是阮府过来送节礼了。
阮小七他们还没反应过来,只道是阮员外那个阮府。
厅里几个人还在寻思这老狐狸送节礼过来又是为了哪门子的道理,结果来人却是阮小七自家的下人,原来是谭雅派人打发送节礼了。
王小乙赞道:“小七嫂子可真是贤惠。”其余众兄弟也纷纷点头附和称极是,阮小七闻言不觉面上有光,十分得意。
阮小七还是几天前带谭雅出去打牙祭时候见过自己娘子,这时都几天没见面,正是新婚,所谓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一直忙忙有事也就罢了,如今提起来,却更加想念难耐,几乎一刻都等不住。
吴魁见他坐立不安的那副猴样,忙摆手打发他快些回家看看,还补了一句:“我看你就是人在这里,心也不在,赶紧回去以解相思之苦吧,也不枉弟妹送了咱们一回月饼。”
厅里众人皆哈哈大笑,阮小七也不见着恼,笑嘻嘻地拱拱手,急匆匆地带着下人走了。
阮小七走后,厅里剩下的几个笑话了一阵,“水猴子”侯庆一脸艳羡,酸溜溜地道:“哎呀,小七兄弟就是命好啊,这娶了官家小娘子,我还以为得瞧不上咱们这样的泥腿子呢,
你看,还知道给小七面上添光,听说人长得也是花容月貌的,哎,真是有福啊。
哪像咱们这样的,翠香楼里的女娘倒是温柔,可惜只认银子不认人,少给了一点儿都能拉下脸。”
“大三七”张大丙咳了两声,张口刺道:“咳咳,小七嫂子也是你能置评的?还与那些个东西放在一起说?”
侯庆说完谭雅那花容月貌的话,心里也道这话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