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家庶女 作者:如小果(潇湘vip2013.10.08正文完结)
咸柿耸荒锩髑锏幕槭潞螅统艘笏厝紊习衙饔翊巳ァ?br /> 大太太又想到找三太太说话,请三太太帮忙的事,说了两回都没讨到个准信儿,一时仿佛明白过来:“怕是老三媳妇怪我出头,你们不知道,我倒是打听出来,之前那王志远来咱们家,是要退了这门亲事的!我回来的头一天,老四媳妇就特意说起十三的婚事,老太太也……”
虽没仔细说明白,二奶奶、明慧何其通透,不过迟疑片刻便明白过来,二奶奶大惊失色:“难怪七妹、十四妹见了十三妹就像见了仇人……还真看不出来!”
明慧是已看出些什么来,只是不相信明玉真会做这样的事,明玉说话举止看来都不是愚蠢之极的人,她原本是庶女,比不得她们这样的嫡出,纵然陈老太太一视同仁,差别还是有的。她果然这样做了,那简直就是自寻死路,故而摇着头道:“十三妹妹虽接触不多,到底四婶婶是什么样的人咱们还晓得,果真如此,四婶婶哪里容得下?再说,真是这样,别说四婶婶,老太太也未必容得下。”
二奶奶忙道:“话虽如此,可三婶婶和四婶婶不合是事实,太太或应下,三婶婶未必不会迁怒。”
她这话说得好像大太太怕得罪三太太,多少让大太太有些不喜,明慧也忍不住看了二奶奶一眼,想到明玉那倔强的模样,又道:“到底此事是咱们打听出来的,只当不知道就罢了,娘要回任上,把十三妹妹带去也没妨碍。我见十三妹妹倒是个稳重知礼的,这几日她还在给望哥、南哥做鞋。”
见大太太眉间还有几分犹豫,紧接着道:“老太太开了口,太太不应下岂不是驳了老太太的脸面?再说,四婶婶若能将十三送走,自然早就送走了,四婶婶是没地方送,才求了太太。这些年四婶婶也帮了娘不少忙,想来也不过是举手之劳罢了。”
虽知道大太太素来对庶出并不怎么上心,但有总好过没有,老太太都开了口的,想来事情真的闹得挺大,不过是暂且压了下去。
大太太陷入沉思,二奶奶有些着急,她嫁来陈家有些年头,即便鲜少与三太太接触,可也时常听大太太说起三太太为人处世的做派,少不得忧心忡忡地盯着大太太。她若早知道此事,早就劝大太太不理会了,明玉不过是个庶出,为了明玉得罪了三婶婶或者明珍都不是明智之举。
三老爷已做到从五品的品级,明珍的公公在京城又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四老爷、四太太根本就无法与他们相提并论。就算明菲定了平阳侯赵家这门亲事,可平阳侯赵家眼下瞧着也不过是个空架子罢了!
但这样的话,如何能明明白白地说出来?
!
☆、036:得失(1)
自温夫人说了亲事后,周嬷嬷对三房一改之前的态度,此刻得了明珍不回来的消息,哪里忍得住,忙回来告诉明玉。
恰好明菲也带着针线过来和明玉一块解闷,听到这话惊讶地张大了嘴巴,半晌才了然道:“难怪都快晌午了,也没人来说她回来的话。”
周嬷嬷只觉心间一阵快意,不管是甚么借口,不回来就是打了三太太的脸子,不知道三太太这会子的脸色多难看呢!
到底还维持着稳重,没有畅快地表现出来。明玉也呆了一呆,放下了手里做到一半的靴子,落翘取了线从里间出来,见周嬷嬷很高兴,便问了一句。周嬷嬷看了看外头的天色,笑着朝明菲、明玉欠欠身道:“时辰不早了,该去给太太请安了。”
这小跨院,从明玉出事后,周嬷嬷时常趁着无人唉声叹气,其他人经过那一场变故,也都唬破了胆。以前虽不至于欢声笑语吵吵闹闹,到底也不像后来那么死气沉沉。难得今儿周嬷嬷的心情好起来,整个屋子好像又有了生机,连带的其他人也跟着心情好了似的。
明菲放下针线就过来拉明玉,嘴里笑道:“时辰还早,要不去三伯母哪里问问?”
说心里话,明玉很想去,可细想来去了也没什么必要,但这个消息无疑叫她也觉得一阵快意。三太太和明珍都极看重脸面,王夫人来了后,也给足了脸面,她很想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让王夫人态度改变。或者,王夫人的态度没有变,不过是发生了其他事。
明玉没有多想,指了指明菲放在桌上的针线,笑问:“姐姐做完了?”
明菲嗔怪地瞪了她一眼,道:“就你记性好,还记得我前面说的话。”
翠兰双手合十,念了句佛语,玩笑道:“幸而十三小姐帮奴婢盯着,否则十小姐这张帕子还不知什么时候能做好。回头太太问起,又要说是我们挑唆着十小姐偷懒不做呢!”
明菲便佯装恼了去打翠兰,周嬷嬷笑着打圆场:“就是忙着做,也要吃午饭。”
明玉也把针线搁下,落翘利索地帮她理了理裙摆上的褶皱,翠兰服侍明菲整理了衣裳、抿了头发,她们刚到四太太院子里,就瞧见四太太与大太太并肩从屋里出来,大太太满脸感激连声称谢。四太太则一脸谦和:“……不过举手之劳,大嫂这样客气,以后再有事我倒不敢言了。”
大太太爽朗地笑道:“既如此,我也不客气了,还要劳烦你找人先帮我问问……”
等她们下了石阶,明菲、明玉上前见礼,大太太特意看了明玉一眼,笑吟吟点了点头,四太太又留大太太在这里吃午饭,大太太婉言谢绝,笑着道:“还要去给老太太哪儿,告诉她老人家一声。”
明玉和明菲便随着四太太将大太太送到院子门口,又目送大太太一行人远去方慢慢儿回正屋。
思德堂的正房院子并不十分宽敞,也不过二三十步,这二十三步走下来,四太太脸色渐渐沉下去,明玉的心也不由的跟着一沉,想到大太太看她的目光。
就听到明菲上前一步,挽住四太太的手臂好奇地问道:“大伯母怎么这会子来咱们这里?”
四太太怔了半日,才语气清淡地道:“她想找好一些的泥水匠人。”
“找泥水匠人?大伯母找泥水匠人做什么?”
找泥水匠人自然是翻修房屋。
陈家太老爷病逝时,四老爷还未成年,后来陈老太太费了些周折给四老爷定了亲事,顾氏十四岁就嫁来陈家,陈明贤出世还未满一岁,便分了家。分家后大伙也先后各自翻修过房子,但大老爷一家外任多年,存德堂的正屋多年没住了,比不得住了人有人气,反而更容易坏。
大太太这会子翻修房子,明菲很吃惊:“这么说,大伯母是不打算走了?!”
当初大老爷才去任上,不巧陈老太太偶感风寒,大老爷不能耽搁上任,大太太就留下来侍奉。结果,大太太每隔一天就修书一封派人往任上送,陈老太太看不过去,病还没好利索就让她去了。这件事以前常听三太太当做笑话说,他们这一走,回来的次数屈指可数!
四太太虽没有明说让明玉跟着大太太去任上,但明玉能想到,明菲自然也能想到,原还打算拦一拦,毕竟明玉并非大太太身边养大的女儿,跟着去了难免会吃亏。还是赵嬷嬷劝她,说明玉跟着去未必会吃亏,就因不是自己的女儿,倘或老太太开了口,还要顾忌老太太,更不能随随便便敷衍了事。明菲觉得赵嬷嬷说得有道理,因此这些天她得闲便过来陪明玉。
四太太轻轻点了点头,声音听起来有些飘渺:“大老爷来信特意嘱托了,一来在老太太跟前尽尽孝道,二来望哥也可在这边读书,倒比那边好……”
大太太的话说得滴水不漏,只怕老太太也不好反驳。只是四太太也没想到,大太太情愿不去任上,也不愿应下这事。想到这里,她回头看了明玉一眼。
明玉的神情很平静,眸光却一点点黯然下去。她觉得这会子的秋风,比昨儿更冷了几分,明明秋阳高照,却感觉不到一丝暖意。直到发觉四太太看着她,眼里带着疼惜,她才觉得有股子暖意袭来,鼻子跟着一酸,眼眶儿就热热的。
忽然察觉手腕上传来一阵温暖,抬头就看到明菲一脸担忧地望着她,她微微一笑。
至少不是所有人都将她当做烫手山芋。
午饭后,四太太便让她们姊妹各自回屋了,顾妈妈从外头走进来,与她们擦身而过。
“……奴婢打听了,原是二奶奶有事求三太太帮忙打点。”
四太太眉间微蹙,半晌又问:“老太太怎么说?”
“和大太太在咱们这里说的基本一样,老太太说不用他们回来尽孝,她跪在地上说老太太是生她的气,又哭了一场,老太太还能说什么?”
她回来尽孝,老太太可以婉拒,但又说到望哥,大太太说他们又不是在济南这样的大地方,好的先生也不容易找,即便将望哥送去了当地较好的学堂,可也比不得陈明贤就读的书院。老太太再拒绝,那就是厚此薄彼不心疼望哥,要耽搁了望哥的前程。其实,好的先生哪里就找不到?大太太和大老爷手里又不是没钱,多给些束脩,便是地方偏僻,也有人去。
顾妈妈忍了忍,还是没忍住,嘴角扯出一抹讥讽,冷哼一声道:“要不太太帮着找找,或写信去请姨太太帮着在京都问问,或找到了,看大太太还怎么说?”
四太太摇了摇头:“她已婉拒了此事,我又何必强求?只怪我和老爷没能耐,帮不了人家,人家也不会帮我们。”
语气已充满倦怠,顾妈妈垂着头叹了一声,“不过当前是这样,等咱们六爷金榜题名入了仕,谁还敢小瞧了咱们?”
“话虽如此,我能等,十三却等不得。”说着,脑海里浮现明玉坚韧的模样,那个被她压下去的念头又冒了出来。
------题外话------
今天家里有点儿事,不好意思更新晚了,谢谢大家的支持!
!
☆、037:得失(2)
晚间,钱妈妈回来时天已黑尽,带着王家丰厚的回礼去见三太太。
三太太担了一天的心,这会子也顾不得大太太、二奶奶在场,忙直了腰问。钱妈妈喘着气欠欠身恭恭敬敬道:“原是咱们小姐有些发热,唯恐太太担心,因此王夫人派人来才说是姑爷病了。”
三太太听了果然露出又着急又担忧神情,“可病得厉害?怎么好好儿就病了?”
钱妈妈忙摇头道:“并不十分厉害,只是眼下这天气,怕坐船吹了风反而更厉害,王夫人这样也是怕咱们小姐有个好歹,是心疼咱们小姐。”
大太太就笑道:“这下你该彻底安心了,这是阿珍的福气,遇见了个好婆婆。”
这话三太太很受用,又问钱妈妈请大夫问诊诸事,得知王夫人皆安排的妥妥当当,脸上的笑容才愈发多了。二奶奶又凑趣儿了奉承了一番,三太太愈发受用,说起话来声音也响亮。
立在底下的钱妈妈见大太太、二奶奶深信不疑,不由得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放心地吐了一口气,却不由得回想在王家看到的真相。
真正病的那个是王志远,成亲当晚因喝多了酒,没圆房,隔天倒还能起来,勉强撑着陪明珍认了亲,下午就愈发厉害了,头昏脑胀浑身发热。王夫人虽嘴里埋怨着儿子不小心,心里却也十分着紧,明珍看在眼里,要回门是不能够了。不回去还不知别人如何笑话她,恰好她身边的雪鸢也受了风着了凉,心下便有了主意。
便与王夫人说,是她病了,免得三太太误解王志远,又说她不在乎这些俗礼,毕竟俗礼没有人重要,王志远若是吹了风又厉害了可如何是好?王夫人情绪激动,握着明珍的手,欢喜的眼眶儿都湿润了,这样善解人意,情愿自己受委屈也要为儿子着想的儿媳妇上哪儿找去?
叫明珍回去照顾王志远,便让管事去传话,管事又说:“如果说是大奶奶病了,亲家夫人怕是更担心,不如实话实说。”
一语点醒王夫人,陈家三太太原就为混账儿子的混账话生气,女儿嫁过来就生病,只怕更气,因此采纳了管事的意见。那里想到明珍这样说,是为了在亲戚面前给自己找回些体面,在王夫人跟前展示自己的贤惠。王夫人偏又好心坏了她的事,不知别人如何笑话,若再打发人回去换个说法,便欲盖弥彰了。在屋里急得不得了,仿佛能看到众人嘲讽的脸,偏王志远躺在床上挺尸,恨得咬牙,幸亏三太太打发钱妈妈来了。
夜间,钱妈妈还是将真相告诉了三太太,三太太直蹙眉头,钱妈妈开解道:“这才是咱们七小姐聪明的地方,她这样维护丈夫,做婆婆的哪有不喜欢?只是,奴婢觉得蹊跷,姑爷病了,小姐屋里的雪鸢怎么也病了?”
三太太晓得女儿在婆家深得婆婆的心,又会为自己谋划,别的也都不在意,淡淡道:“那丫头本来身子骨就弱,偏阿珍又倚重她。”
钱妈妈也不好多?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