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家庶女 作者:如小果(潇湘vip2013.10.08正文完结)
只是……
“垫了垫子,坐着哪里不舒服?”明玉只要稍稍一抬头,就要碰上车顶了。
“万一跌倒了我来不及扶你,衍哥倒要说我不会照顾人了。”
明玉挣扎未果,只得放弃。恰好马车外传来人们议论声,之前大多听得的仍旧是说王家的财物,这会子却变了,说起那火势的蹊跷。
“……王家大爷入狱,说是害死了一个人,其实是一对母子。前儿王家上空火势冲天,浓烟滚滚,远远儿瞧着,那浓烟竟像个孩子模样呢!”
又有人道:“可不是呢,今儿一早还听说王家大奶奶疯疯癫癫,连自个儿的亲儿子也认不得,反说亲儿子已经死了。但大伙分明瞧着,王大奶奶的亲儿子就在她跟前,你们说这事怪不怪?哪有母亲认不得儿子的?”
随着马车缓缓前行,后面的说话声隐隐约约:“……说不得是那枉死的上了王大奶奶的身,因此才认不得自个儿的儿子,反说……”
明玉确实没想到,明珍神志不清的事就这样传开了。不觉缓缓吐了一口气,若王老爷晓得隐瞒下来,反倒成了这般,之前会不会隐瞒?
与王老爷而言,雪上加霜的事,远远不止家被烧了这么简单,而是被烧之后的问题。
而刚刚抵达京都码头的四太太和陈老太太一行人,也万万没想到,竟听到周围百姓议论——明珍被鬼缠身!
☆、第二百二十四章
出城之后,耳根子总算宁静了。
明玉轻吐一口气,楚云飞理了理她鬓角的发丝,掀开帘子瞧了瞧,路面倒没因过往马车多而坑洼不平。混合了青草味儿的新鲜空气涌进去,阳光熙和,杨柳垂青。
楚云飞索性将帘子打了个结,明玉瞧见外头的风光,满耳朵的传言也就抛之脑后了,反倒听见前面马车里,衍哥高兴雀跃的说话声。
楚云飞见她神色轻松起来,笑道:“若阿玉不喜欢城里,咱们也可以搬来城外住。”
“前儿就和娘商议好了,等过些日子,就搬去外祖祖宅住,这会子又说搬来城外。这样折腾,再多的银子也要折腾没了。”说到银子的事,明玉倒想起宇文氏托人送来的木质花瓶和她做好的花。
“七弟妹铺子里的生意越做越红火,我也想自个儿开间铺子。”
楚云飞道:“我还不至于养不活你们,哪里需得你费这些心?”
明玉倒是认认真真和他商议:“直估的庄子都买了,年底收益就比不得往年,南京那头倒是买下了一处,可咱们家的人口却是越来越多的……”
楚云飞笑着接下明玉的话:“的确越来越多呢,等十年之后,儿女就有十个了!”
明玉瞪了他一眼,没好气道:“与你说正经话,少在这里油嘴滑舌!”
楚云飞忙告饶,握着明玉的手笑道:“你想做什么就做,横竖家里的事,你做主就是了。若你自个儿的私房钱不够,我哪里还有些私房钱。”
“家里的东西都入了帐,莫非帐外,你还存了银子?!”明玉扭头、蹙眉,“你存私房钱做什么?我又没过问过你平常用度。”
其实,楚云飞平常用度并不多,如今身上的差事繁忙,更没时间花钱。
楚云飞老实交代:“我也早忘了还有这档子事,当初之谦拉我做买卖,我无心,被他缠得烦了,出了千八百两银子入股,这几年下来,少说也有四五千银子的分红了。”
原来是这么回事,徐家的买卖收了一些,但并不像当年的楚家,一下子全部买卖都没,徐之谦是个做生意的料,明玉道:“既如此,还不如继续让他帮着你赚钱得了。”
楚云飞摇头:“这可不成,他说我若不去提银子,就权当给他的贺礼红包。如今他成亲,回头孩子洗三,再来孩子满月,日后孩子成亲……”
明玉无语,还不如彻底不提了,千把两银子一劳永逸。
说着话不知不觉就到了,早前安排了管事先来打了招呼,庄子上的管事领着一家大小早就在山底下候着。等秦氏、明玉一行人下了马车,忙上前见了礼。
到了山上秦老太公的墓前,却见早有人摆上了新鲜的祭品,香烛才燃烧殆尽,还有青烟在半空中缭绕尚未散去。
管事也称奇:“老奴想着今儿老姑奶奶、爷、少夫人必然会来扫墓,昨儿还上山瞧了瞧。”
但显然,这些东西不是他放的,香烛也不是昨儿烧的。
众人愣了愣,秦氏又惊又喜:“莫不是你舅舅他们一家回来了?”
秦老太公去世多年,后来秦老爷离开京都,除了守在这里的忠扑,秦氏、楚云飞他们没来京都之前,好些年没其他人再来了。
秦家的祖宅紧邻陈明贤、韩氏,若果真是那边的宅子有了动静,韩氏立马会打发过来给明玉他们说。
“真是舅老爷他们,六嫂想通知咱们,咱们偏又出门了。”也不排除有这样的可能,明玉又瞧了瞧那些遗留下来的东西,“说不得还在这附近!”
“可老奴们一早就在山下,并没瞧见有人上山来……”说着顿了顿接着道,“倒是还有另外一条路,可若是舅老爷他们,也没得非要避开老奴。”
楚云飞扭头吩咐阿阳:“去城里看看,若是有人回来了,先稳住,我们一会子就回去。”
阿阳忙朝山下去了,阿寻和管事以及婆子就忙去四周寻找。
等祭拜了秦老太公,却没瞧见还有其他人。大家伙也下了山,原本打算今儿在庄子上吃了午饭再回去,眼下却是等不得了。因明玉怀孕,马车不敢急速行驶,见秦氏略带急色,明玉道:“不如娘坐的车走快些,只是娘也年纪大了,不能颠簸,实在怕错过了,就让相公先回去吧。”
秦氏想了想,点点头,好在阿寻今儿也是骑马出城。楚云飞先行一步,想必秦氏心里也急,明玉让衍哥、云妈妈和她一块坐了,这般,秦氏乘坐的马车也能走得快些。
等明玉一行人抵达,才刚从马车里下来,却见韩氏屋里一位嬷嬷从角门出来,瞧见明玉就忙迎上来见礼:“十三姑奶奶总算来了,亲家夫人已经先进去了。”
明玉朝隔壁的远门望了望,大门紧闭,看起来好像根本没人来过。才想着问一问这位嬷嬷,却听嬷嬷笑道:“……太太和老太太到了!”
明玉怔了怔,心里一喜,却不由地道:“太太和老太太从淮安来了?”
嬷嬷笑着点头:“才刚抵达不久,已打发人去给十姑奶奶说了,十姑奶奶想必也快到了。”
正说着,就瞧见一辆挂着平阳侯标志的马车行来,驾车的婆子认得明玉,见明玉在外头站着,也在外头停了下来,扭头朝马车帘子后面说了一句。帘子撩起,明菲已有些迫不及待,率先跳下马车,就朝明玉笑道:“十三妹妹竟比我早来一步。”
又见元哥的乳娘抱着元哥下来,云妈妈也将衍哥抱下来,告诉衍哥是外婆和曾祖母来了。衍哥在淮安住了两年,对四太太、老太太都很熟悉,一听就晓得是谁来了。倒是元哥,他还没见过外婆,有些茫然。
嬷嬷就笑着忙请她们进去,那边的大门没动静,想必一早到的楚云飞也已进去拜见四太太和陈老太太,明玉携了明菲的手,一道从角门进去。明菲已经好几年没见四太太和陈老太太:“……也不晓得她们模样变了没有?”
“太太还是老样子,去岁我们来京都时,老太太身子骨也硬朗。”想到香桃说四太太去岁冬天病了一场,接着又担忧他们这些在京都的儿女们,只怕眼角的皱纹多了。
到了二门,只见丫头婆子忙着将马车上的东西卸下来,又有韩氏屋里的大丫头在这儿,瞧见明玉、明菲少不得停下来见礼寒暄两句,笑道:“两位姑奶奶快进去吧,太太、老太太怕是等不及要见你们了。”
一时到了韩氏、陈明贤住的正院,屋檐下立着七八个穿红着绿的丫头,其中有一个已做妇人打扮,但明菲还是一眼就认出来:“锦年!”
老太太屋里的大丫头锦年,如今也已配了人,但仍旧在陈老太太屋里服侍。锦年忙过来见礼:“十姑奶奶还和从前一样,眼力这样好!”
明菲端详着锦年的模样,笑道:“你倒愈发出挑了,可见在老太太身边就是养人,越养越可人呢!”
“十姑奶奶就别打趣奴婢了,奴婢这张脸哪里比得了十姑奶奶和十三姑奶奶?”说着将帘子打起,朝里头禀报了一声,“十姑奶奶、十三姑奶奶到了。”
屋里说笑声顿住,明菲却由不得理了理衣裳,唯恐哪里不妥当,又从乳娘手里接了元哥,才要进去,却见身下一个影子一晃,衍哥“咚咚”地朝坐在正上方太师椅上的陈老太太跟前跑去。
云妈妈和明玉拉都拉不住,元哥素来也是个活泼的孩子,荣哥读书后愈发没了玩伴,刚才各自的乳娘带着他们的时候,元哥就和衍哥嘀咕。这会子见衍哥跑过去,哪里肯在明菲身边待着,稍不留神就屁颠屁颠跟着衍哥跑过去了,吓得两位乳娘追也不是,不追也不是,只能眼巴巴看着一大一小两个孩子围着陈老太太。
衍哥还朝元哥道:“这是曾祖母……”
陈老太太看起来有些风尘仆仆,但瞧见两个孩子,眉梢都带着慈爱的笑意。元哥还有些茫然,听衍哥说了是曾祖母,倒也脆生生地叫了一声。陈老太太连连答应了几声,就从怀里拿出两个荷包打赏。
四太太却是瘦了些,气色也不大好,但见明菲好端端的,总算是松了口气。明玉去年还在淮安,自然觉得四太太变化不大,但明菲已三年未曾见四太太,这会子瞧着,眼眶徒然一红。
上前朝陈老太太见了礼,陈老太太忙叫身边的人扶她们姊妹起来,云妈妈和元哥的乳娘哄着两个孩子去别处玩,陈老太太却摇头:“元哥我是头一回见,和我们十丫头小时候倒有几分像。”
一句话引得明菲再也忍不住,忙用帕子擦了,又朝陈老太太行了个礼:“孙女不孝,不能在祖母跟前尽孝。”
“瞧着你孩子都这样大了,我这半身入土的人,也安心了。”又道,“快去见你娘,从去年冬天得了信就没安生过,日夜想着你们这些在京都的儿女们。”
明菲点点头,走到四太太跟前,瞧着四太太眼角皱纹深了也多了,面容憔悴,本来就瘦的身子骨又瘦了,手腕上那只镯子,仿佛带不稳随时都能滑落下去……眼泪却是止也止不住。
殊不知在四太太眼里,明菲似乎也比从前瘦了,眼眶一红,不等明菲见礼,就握住她的手,连连道:“只要大家伙都平安无事,我也就安心了。”
“让母亲操心,委实是女儿不孝。”说着硬是行了个大礼。
明玉上前见礼,四太太忙摆手拦住:“如今是双身子,没有外人,无需讲究这些。”
秦氏就挨着四太太坐,见四太太与明菲都红了眼睛,笑着劝了几句。正好翰哥午睡起来,乳娘带着翰哥进来,又有陈明贤领着赵承熙、楚云飞三人一道进来,一时之间屋里人头攒动,气氛也热闹起来。
陈老太太瞧着两个孙女婿,一个清新俊逸,一个相貌伟岸,却都是品貌非凡,看起来持重又顶天立地,便由不得暗自点头。陈明贤也比从前看起来更稳重,也成熟了许多,三人往屋里一站,端得是各领风骚,自成一道风景。
就连陈老太太身边的吴嬷嬷,也忍不住笑道:“说起来咱们老太太就是有福气的人,瞧瞧着满屋子的儿孙孙女婿,要找出比咱们老太太有福气的只怕难了!”
这屋里全是四房的人,一二十年里四房在陈家都是最弱的,而四房有了今儿的局面,说到底却不是她老婆子的功劳,而是四太太。想到这里,陈老太太颇为感叹地看了四太太一眼。
四太太也看着儿子、女婿们、孙子、外孙们,脸上终于有了宽慰的笑。熬了二十多年,她从媳妇熬成婆,终于是熬出头了。
三人拜见了陈老太太,便过来拜见四太太,横竖屋里都是自家人,韩氏张罗着丫头布置椅子,等大伙都坐下后,又张罗着茶水,忙着吩咐厨房多预备些菜色,晚上大家好留在这里吃饭。
只是,四房的人都到齐了,却还没见三老爷、五爷或五奶奶到,韩氏从屋里出来,吩咐身边的大丫头:“去吩咐门上的人,看看三伯父他们来了没有?”
与四太太而言,她最担心最想见的人都到齐了。但与陈老太太而言,三老爷是她的儿子,五爷、五奶奶与陈明贤、韩氏一样,是她的孙子、孙子媳妇,还有五奶奶一双儿女,是她的重孙子孙女。
大丫头才应下福福身预备出去,就瞧见门上的婆子进来,身后五奶奶抱着儿子成哥,五奶奶后面又有两位乳娘,带着五奶奶的女儿宛姐儿和明珍的儿子宪哥,再后面便是三五个丫头婆子跟随。
韩氏没想到五奶奶会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