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彩虹
蛔≈唤叩慕鹕剑 薄 ?br /> 张胜身子向前一倾,注意地道:“徐哥,你仔细说说,怎么个运作法?”
徐海生定定地看着他,目光隐隐闪烁,不知在打什么主意。
张胜被他古怪的目光看的心里有点发毛,他不自在地打量打量自已,窘道:“徐哥,你……你这么看着我做什么?”
徐海生摸挲着下巴,忽然很诡异地笑了笑:“我在想,你要是成为一家企业的董事长,会是什么样子?”
张胜大吃一惊,失声道:“董事长?”
徐海生问道:“怎么样?有没有兴趣做?”
张胜怔然道:“我现在哪有钱做生意?再说……,我哪有那个本事?”
徐海生淡淡地道:“没有人天生就会做什么,谁不是后学的?朱元璋一个放牛娃,做皇帝做的也满不错。现在满街拎着大哥大咋咋呼呼的大老板们,原来都是些什么人?有几个是从大学里出来的?一个泥腿子喊得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你连做个老板的野心都不敢有?”
张胜按捺住激动的心情,说道:“徐哥,就算你说的在理,可我拿什么开厂?”
徐海生目光一闪,说道:“土地!”
张胜疑惑地说:“徐哥还是认为我该把地卖了,然后用卖地的钱来开厂子做生意?这地用不了几年,肯定还要再翻几番,而做生意却未必赚得了这么多,与其冒那个险,何如屯地增值?”
徐海生指着他哈哈大笑:“你小子,就跟你和我下棋时一样,永远都是未虑胜、先虑败,畏手畏脚,不思进取!这样的人,怎么能够成功?你忘了你这块地是怎么来的了?一无所有,借钱买地,卖地还钱,多么成功的运作?现在你有地在手,要玩借鸡生蛋更是易如反掌,要不要大哥我点拨你几招?”
张胜忙点头道:“你说!”
徐海生习惯性地又点起一支烟,吞云吐雾地说:“你只看到了土地升值的商机,于是思维就被禁锢在这儿,只想着有朝一日用这硬通货去换些可以直接流通的纸币,却没想过直接以它为资本,让它利滚利、钱生钱。赚死钱是最笨的,能盘活一切可用资本来赚钱,才是一个成功的商人!”
这时,徐海生已经决定让张胜参与到他正在谋划的大事中来,他对张胜不全是利用,但也不全是提携。他没有要害张胜的意思,只不过是想利用他掌握的资源。
但这种参与是有限度的,以张胜现有的历练,让他骗个贷款、冒险买地,已经是不得已而为之了,要是知道自己空手套白狼的种种招数,不把他吓跑才怪,所以徐海生最终让张胜看到的,注定只能是冰山之一角。
徐海生见张胜听的入神,继续解释道:“受你屯地增值的想法提示,我仔细考虑过了,其实要想获取最大利益,我们根本不需要出让土地,要想获得暴利,我们就直接注册一个公司,自已干!”
张胜插嘴道:“启动资金从哪儿来?如何能有赚无赔呢?”
这些名词他还是和徐海生交往后学来的,现在说起来倒也头头是道。
徐海生听了不禁哑然失笑,说道:“我先回答你第一个问题,有关启动资金的来源。启动资金的来源,就着落在我们的土地上。现在,桥西区已经是开发区了,政府各项政策都在向开发区倾斜,银行必然放松贷款条件以扶持新区发展。
因此,我们可以用地皮做抵押,获得第一笔启动资金。也就是说,我们连一亩地都不必卖,全部拿去抵押,抵押贷款到位以后,一部分用来还贷,余款用来建造厂房。这个过程就是贷款买地、以地抵押还贷款,我们已经到手的土地没有丝毫损失。
目前盖厂房都是工程方先垫付大头,所以我们只需先预付一小笔资金就可以启动,这样,等厂房盖完,我们就可以用厂房做抵押,再度进行贷款,获得第二笔启动资金。这笔钱用来支付工程余款,同时签订合同让工程方继续开发第二片地块,仍然只付头期款,大头由建筑公司垫付。
这时我们手头的资金就相当充裕了,盖好的厂房用来出租或出售,随时还能产收大笔收入。这一大片地我们自用是消化不了的,大部分地皮都可以这样运作,留下一小片地方可以设立一家企业,然后用厂房抵押贷款来购买机器设备,机器设备再抵押贷款,后款还前款,资金就可以源源不绝。”
徐海生打了个响指,眉头一挑道:“借鸡生蛋,以蛋生鸡!启动资金问题就能完美解决!”
第039章 苦心孤诣勤算计
张胜听的木瞪口呆,同时也听的怦然心动,他从来没有听说过这样的融资手段,可是他知道,徐海生说的这一切,完全可以实现。
他跑过银行,知道银行最容易审批的就是抵押贷款,有抵押物的贷款在目前这种国家经济高度腾飞、货币投放相对宽松、信贷额度不断上调的大环境下,再加上政府对开发区企业的扶持和政策倾斜,这种运作即便在正常情形下也有八成的可行性,何况徐海生在银行业界还有许多朋友,更是没有问题。
但他心里总觉得有点不妥,到底是哪里不妥又说不上来,忍不住问道:“真要是办厂,那可是个技术活儿,我什么都不懂,能行么?”
徐海生喷出一口烟圈,悠然道:“谁说我们一定要办厂了?”
张胜不解道:“徐哥,你又是建厂房,又是买机器的,不是要办厂是做什么?”
徐海生架着二郎腿,指尖轻叩着沙发扶手,眯缝的眼睛里透出一道精光:“只是地皮的增值,那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把这块地皮变成一个聚宝盘,让资本如滚雪球般地越滚越大,充分利用好这块地皮的每一分价值。
我们真正需要付出的,只是第一期厂房的启动资金,通过合理运作,后续建厂资金会源源而来,而每批修建好的厂房随着时间推移都在不断增值,或租或卖,进退自如。至于机器设备,实在无用时可以高价抵押给银行,但流动资金在我们手上,在这个商机无限的时代,那可就是无尽钱潮滚滚来呀。”
张胜听得似懂非懂,目眩神迷,心里暗暗涌起的雀跃与冲动,把心里刚刚浮起的一点不安抛置到爪哇国去了。
徐海生见不能甩掉张胜吃独食,便干脆开公司一块干。他提议用修好的厂房向银行抵押贷款,采用后款还前款的方式,房子越修越多,资金也越滚越大。同时还利用时间差拖欠工程款,目的就是把这块地变成他的提款机。
因为他正在利用国有企业转型的机会伙同一些人在搞兼并重组,大量侵吞国有资产,运作上他急需大量钱款。所以他唯一的目的就是把地变成钱,同时又得保证土地的最大收益。
所以才会不停地修厂房、贷款、再修再贷。这个过程,把钱先搞到后再生钱,而不是坐等土地升值。至于开公司,一是为了稳住张胜,二来以公司的名义也方便他的操作和进退。所谓狡兔三窟,徐海生做事从来不会一味蛮干。
张胜缺乏经商经验,徐海生自信能完全控制公司。所以公司让张胜来当法人代表,其实也是他这种专搞投机的老练商人规避风险的一种手段,有利他拿大头,有风险有张胜来顶缸,算起来也算是一举几得。
这种事在90年代初期并不少见,当时有些投机份子开皮包公司,就有人找大字不识几个的老农当董事长兼法人代表,这样的董事长毫无主见,自然任由他们摆布,一旦出了事,这个傀儡就成了弃子,去替他们顶缸。从法律上,拿这些真正的蛀虫却毫无办法。
但是这种举动同时也是在玩火,因为在法律上这个傀儡承担了全部责任,相应的,他也拥有法律所赋予的全部权力,所以如果不能有效的控制他,偷鸡不成蚀把米,被这个傀儡反噬也不是不可能。
但是在徐海生眼中,这种事是绝不可能发生的,张胜再怎么成长、进步,他也不认为张胜能跳出他的手掌心,况且三五年之后,找个适宜的时机把土地厂房一出手,两人一拍两散,那时他已借这东风赚了个盆满钵满,至于这公司的空架子,谁爱要谁要去。两个人在人生这盘棋上的对奕,合则两利,分则输赢早已是定局。
张胜兴奋得有点微微发红的脸,眸子里闪动的对财富与成功的向往没有逃过徐海生的眼睛,徐海生微微一笑,接着道:“你的第二个问题,如何做到有赚无赔!我告诉你,没有办法!那样想的人是最没有出息的人,一点风险都不想承担、不敢承担!”
张胜被说的面红耳赤,但徐海生毫不留情,继续说道:“那样的人成不了大事,也没有人愿意和他共谋大事!你要做一件事,只需要想着怎么样获取最有利的条件,为自已营造最有利的环境,而不是先要别人向你承诺你绝不会有什么损失,然后才去做!”
张胜站起来,满脸胀红,肃然道:“徐哥,你不用说了,你说的对,我是谨小慎微惯了,这个毛病,从今天起,就不再属于我了!你说,要想着怎样创造最有利的条件,我想请你指点一下。”
徐海生满意地点点头:“我领你进门,但是许多东西要*你自悟。当然,你也不必自甘菲薄,所谓天纵英才纯属扯淡,古往今来的大人物们,全都年轻过、幼稚过,犯过令人好笑的毛病,只是他们一旦成功,就没有人再会想起他们当初的青涩罢了。想当初,我刚进社会的时候也是愣头青一个,还不如你现在稳重成熟呢,坐,坐下说。”
张胜重新坐下来,徐海生微蹙着眉想了想,说:“我也是刚刚有这个想法,一些思路还不太成熟,不过可以和你说说。要尽量规避风险,首先,你不能一个人干,毕竟你没有从商办厂的经验,需要有人扶持才成。”
张胜插嘴道:“我没有经验,但是你有呀徐哥,再说,咱们那块地,你占着大头,就算真的办厂,这董事长也该由你来当才是。”
徐海生立即摆手道:“不不不,那可不成。胜子,知道我为什么离开大三元一点不在乎吗?我和一些朋友,目前在资本市场上有一些运作,以前我一直苦于无法抽身,现在终于给了我个离开大三元的理由,我就要把主要精力放在这方面,独自管理一个企业,我可没有足够的精力。不过你放心,这厂子我也占了一半,不会袖手旁观的。”
张胜点点头,说:“那么……这块地皮具体该怎么操作呢?”
徐海生颔首道:“首先,我们要设立一家公司,公司名字要响亮大气,又要带点高新开发的气息。新成立的公司缺少信誉度和市场人脉,我们可以拉一家大企业参股,不为别的,要的就是他们的商誉。
哈哈,拉大旗、做虎皮,这和某些人结婚时郑重其事地念某某明星的贺电是一样的,就是要尽量抬高这家公司的影响力,做生意可不能一本老实。
第二,国家的优惠政策要充分利用,注册资金越高,我们能获得的优惠政策也就越多。现在有专门代办验资的公司,验资通过后再抽回资金,只收取一定费用,我们的注册资金不足,可以找一家这样的公司帮忙。
第三,如果办成中外合资企业,则在税率等方面还有很大的优惠,我爱人现在是外藉华人,我可以让她在境外注册一家公司,再以这家公司的名义投资入股,只要外资额度占到总股本的25%以上,我们就可以顺利成为一家合资公司了。
第四,现在你作为公司的法人代表,一要搞好自我形象包装,二要多结识一些商界大佬,逐步在商界站稳脚跟。数年后的桥西,焉知不会升起一颗名叫张胜的商界新星?”
一席话说得张胜热血贲张,恨不能马上付诸实践。徐海生饶有兴味地看着张胜,眼神中有一种一切尽在把握的得意。
第040章 幽默人生苦参半
公事说完了,徐海生顺手打开电视,一看到那新闻画面,徐海生就笑了:“来来来,你看看,新闻里那个穿蓝西装的是宝元集团的张总,这是你进入商界必须要认识的一个人。我打算拉来合资入股的人就是他!”
张胜抬头一看,播放的是省内新闻,只听播音员的声音说:“由我省著名民营企业家张宝元先生投资建设的我省首家五星级大酒店宝元大酒店及精品商场项目在省城市中心最繁华地段奠基。
该项目总投资三亿七千万元,总建筑面积11万平方?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