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色生香
锏佳葑畲蟆K砸晾视写罅康呐缘佳荩庑┡佳萦质窍乱淮⒆用浅晌缬按醋髡叩淖詈闷裘伞!?br /> 因此伊朗被称为平民的电影王国。在伊朗,完全没有发行的问题,所有的民众都可以成为独立制片人,经常有一个家庭或者家族成员凑钱拍电影的事情。一般只要五、七万美金就可以拍一部电影,因为伊朗电影的演员常常就是自己家的亲人担任,片酬全免,成本自然大幅。而整个国家良好的电影氛围,也使得大部分小成本电影,可以赚到一些钱,所以有人开玩笑说,伊朗人热衷于投资电影超过投资外汇和股票。
什么原因造成这种奇特的的现象,谁也解释不清,唯一遗憾的是这个国家的贫穷,使他们几乎拿不出上百万美圆的稍大一点的制作。所以各大商业电影节基本没有他们的电影获奖,只有在一些艺术电影节上,能够看到伊朗电影。
孙老爷子说的那两部年轻导演拍的电影,一部是2000年的《一双球鞋》、一部是98年的《飞鸟》,是反战题材的艺术影片,当时在国际上反响极大。孙老爷子以此做比较,易青当然感到压力巨大,后背都冒汗了。
孙老爷子看着易青道:“你也不用太过担心。除了让小茹给你担任副手之外。山平会亲自给你担任出品发行的工作。而我也会请我的老朋友,也就是吴司远先生屈尊来做你的监制,剧组的其他基层人员,有他们从中影集团给你调拨聘用,这样的阵容,要是你再不能拍好戏,那只能证明你个人的能力有太大缺陷,怨不得旁人。”
易青深吸了一口气,受宠若惊。席上的人已经是议论纷纷,几个当导演、编导的羡慕的啧啧边声——他们当年出道之时,去哪里找这等好事,哪有前辈肯这样扶持自己。
第一部戏就由韩山平、吴司远这样的人亲自把关,这等奢侈的事到哪里去找。更何况易青才不过二十几岁,就有这样的机遇,将来自然是不可限量。
孙老爷子笑着对易青道:“去年北影的宁豪拍了个《疯狂的石头》,票房和风评好像都不错。听说他用了还不到三百万的投入。明年这部戏,我给你的资金限额,也是三百万。如果票房赔了,将来毕业后你去你老师哥的中影集团慢慢打工赚钱,把赔掉的钱还上;要是赚了,不管是赚五百万五千万,哪怕是上了亿,这钱都是你个人的,该怎么奖励剧组的成员,到时候也是你作主,连小茹也不例外。”
易青知道孙老爷子的意思,如果自己把票房拍赔了,说明能力还是不行,所以是叫他去韩山平手下受点磨练的意思。
不过三百万……易青暗暗叫苦,人家宁豪是参加了刘德桦的亚洲新星计划。他的电影是中影华纳横店影视公司出品的。小出品单位,小制作,所有地工作人员都是最便宜的。现在他这个戏,一上来就是从中影公司组班子,那些杂七拉八的化妆道具服装场记灯光剧务全是全国最好的——也就意味着同时又是全国最贵的,想想都头大!
三百万。不知道够什么的。
易青挠了挠头,想想总算自己还有一个女主角依依,现在已经小有名气了;摄影师罗纲、美术杨娴儿,这都是能力超群地人才;录音师何风、李佩佩……这些人的酬劳大概可以省下不少吧?他们总不至于要赚自己的钱吧,这样算下来,易青心里倒也安定了不少。当然有吴司远先生这样的理财高手,又是前辈导演把关。三百万小制作有点杀鸡用牛刀了。
多年隐居,出门都只坐北京现代轿车的孙老爷子,接二连三的高调力挺这个叫易青的年轻导演系学生,虽然外界那些媚俗地媒体没有意识到这是多么大的一个新闻点。但是业内人士却能清楚的看出,这位影坛大亨对自己关门爱徒期许之声。
看准了易青是绩优股地众人,纷纷一改开席时的冷淡,对易青曲意结交,一时间虚辞与谀言共舞,场面话与顺耳话齐飞。易青和孙茹也少不得要应酬几句,陪大家喝个几杯。
席间觞筹交错。酒香衣香,言笑晏晏,说话的这些人恐怕自己也分不清那句是虚情,哪句是真心。
依依实在是非常不喜欢这种场合,只觉得心里烦躁,半点也融入不了这个气氛。她也努力的想听听这些人到底在说些什么,希望能对自己将来立足于这一行有点帮助。可是就是听的云里雾里,搞不懂他们话里到底有什么意思。为什么要说这些听起来没什么实际意义的话。
孙老爷子家的宴席,自然是珍馐百味,像依依这样地贫家女孩,很多菜式见都没有见过,想像都想像不出来。一盘菜端上来。简直就像个艺术品一样,依依怎么看都看不明白是什么东西做的,怎么个吃法。要是以前,在外面吃大席面,易青是绝对要坐在她身边照顾她的,她只要吃易青夹到盘子里的就好,可是今天吃了两个小时,她的肚子还是半饱不饱的。
好容易到流水菜色上到了八果甜汤,今天的菜都上完了,略嫌气闷的几位客人就向主人家告了罪,纷纷起身,在客厅里四散而坐,聊天消食。
客人们都分做一堆一堆地,心意各一,各交各的朋友,各办各的事,像这样的宴会,可以拉的关系,可以谈的事情太多了,说不定一碰杯,就成了未来一个有热炒的铺天盖地的某条新闻。
依依看了易青一眼,今晚他是当之无愧的男一号,酒酣耳热,脸红扑扑的下在陪孙老爷子喝甜汤。席上除了他和孙茹祖孙两个,还有韩山平和吴司远还在低声细语;冯晓刚夫妇和大齐、周讯正在说他们自己的事。葛尤是出了名的能吃,还在集中精力对付一碗才动了几汤匙的翡翠排翅,看来葛大叔对甜食没什么兴趣。
虽然如此,易青的还是每隔三四秒,眼神往依依这里扫一次,看得依依有点不好意思。她知道能进这里赴宴的全是人精,要是被人看出来取笑上几句,她这薄脸皮可挂不住。依依连忙偷偷对易青嫣然一笑,放下自己的筷子,跟孙老爷子和孙茹打了个招呼,起身离席而去。
她谁也不认识,更不想认识谁,一个人挑了一个最安静的角落。她独自站在窗边,临窗俯瞰楼下的万家灯火,不禁脸上浮起微笑,任凭周遭世界如何变化,再有浮华名利、纸醉金迷如烟云过眼,她还是觉得,世间只有平民百姓糟糠夫妻的那种相濡以沫的生活,才是最为纯净可爱的。
正在她傻傻的数着楼下的灯火的时候,忽然觉得鼻畔一阵高雅已极的神秘香水味儿,沁人心脾的传来,令人精神为之一爽。
她抬头好奇的看了一眼,只见一位三十出头的女子,一脸落寞的悄然站在窗前。看她面容文雅秀美,充满了知识女性特有的书卷气;身材清瘦高挑,带着一副金边眼镜,一身白色男女两宜的燕尾服更衬得她高贵大方,出尘脱俗。
那女子明显是个非常敏锐的人,第一时间就觉察到有人看她。她略一侧身,就看见了依依。
显然,她是个阅人无数,人生经验远远超过了她本身年龄的人。在接触依依眼神的那一刹那,一丝惊讶惊艳的神色簌然从她眸子略过。
很少有人,无论是异性还是同性——敢于直视依依的眼睛,这一点依依从小就知道。她眼皮里那种特殊的清澈与灵气,往往会使异性迷醉,使同性自惭形秽。
这个女子第一眼与依依的目光相汇,坦然注视了两秒之后,就转移开去。依依也同时被她眼睛里那种特殊的表情,一种落寞清高,傲骨兰心式的雅致深深吸引,只觉得这个女子如同她身上的香水一样神秘且迷人。
“嗨!”依依今天晚上第一次萌生了想结交对方的念头,她怯怯的说道,打招呼的方法显得有点笨拙。
那个女子微微一笑,仿佛一个大姐姐见到了一个可爱至极小妹妹一般看着依依,她笑得时候非常优雅美丽,露出一口如贝如珠的白牙。
“嗨!周依依小姐!我叫宁倩华,刚从香港来。我的朋友叫我阿华,或者华姐。”
“您认识我?”依依惊讶的问道。
宁倩华淡然一笑,道:“最近关心娱乐圈的人,谁不知道未来的双料最佳女配角周依依呢?”
依依脸都红了,不好意思的道:“香港金像奖还没评呢。”
宁倩华看着窗外迷离的夜色,道:“非你莫属。”顿了顿,她又补充道:“我看过那个电影里你的表演,同年龄的女演员中,像你这样水准的演技,整个华语电影圈找不到第二个。”
这时佣人过来奉上饮料。宁倩华拿了一杯红酒,而依依只是拿了一杯矿泉水。
宁倩华道:“其实刚才吃饭的时候我就很注意你。你好像很不喜欢这种场合。”
依依随口道:“我都没吃饱。在这样的地方,我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该做些什么,手脚该往哪里放。”不知怎么的,她就觉得宁倩华给自己的感觉十分的亲切,一种奇妙的缘分感在依依心里油然而生,只觉得可以百信赖这个人。于是不管什么话都可以脱口而出的告诉她。
宁倩华回头,有点厌恶的看了一眼身后有些放肆言笑的红男绿女,转头对依依微笑道:“我们两个这点倒是志趣相投。只不过,我是从小在这个圈子这些场合长大,经历太多而厌倦了,不知道你年纪轻轻,怎么会跟我这老太婆有相同的感受。”
依依甜甜一笑道:“华姐若是老太婆,圈子里一半的女明星不整容都不敢出来见人了。”
这种恭维宁倩华一辈子不知听了多少,不过由依依这种毫无心计的清纯女孩说来,倍觉真诚,十分受用。
两人越聊越投机,不知不觉,竟过去一个多小时。
晚宴已渐渐接近尾声,众人都有了倦意。这时,孙茹过来,说孙老爷子请宁倩华小姐过去聊两句。
宁倩华跟依依打了个招呼,起身向孙老爷子走去。看来老爷子是要单独介绍宁倩华和易青认识。
依依不禁好奇的问孙茹道:“小茹,我刚认识的这位宁倩华姐姐不知是什么要紧的清高人物,怎么老爷子不在席间一起介绍,要这么郑重在这个时候单独介绍给易青啊?”
孙茹听了以后大吃一惊,讶然道:“不会吧!你连她都没听说过吗?你跟她聊了这么久,居然不知道她是谁!”
第三集 第十五章 职业经纪人
宁倩华,现任香港最大的经纪人公司“华新财团”的高级行政助理。其母为该公司总裁陈书芳女士。陈书芳曾是梅燕芳和张国容的经纪人,现在是张雪友的经纪人。
1973年陈书芳创办香港“华新娱乐”,是首家聘请外国音乐人来港表演的华人娱乐公司。1976年首办“华人歌手个人音乐会”,其中包括著名歌星汪鸣荃、邓莉君、许官杰、罗闻、徐筱凤和后期的梅燕芳、张国容等。
1982年“华星”成立唱片部,发掘了新人梅燕芳、吕房、杜德威等人,公司同时把他们推向了国际音乐市场。
1987年陈书芳再创办“恒星娱乐”。张国容、沈典霞、李智等均为其签约艺员。
宁倩华是陈书芳的独生爱女,17岁起在美国游学,独立拿下七个奖学金,五个学位。她从小淡雅高洁,从不愿意依靠父母荫顾,也因此不愿继承母亲的事业,只愿在公司里挂个行政助理的名头,交自己喜欢的朋友,做自己喜欢的事。
1992年,年仅十九岁的宁倩华为公司主办钢琴家理查德·克莱德曼、魔术师大卫·柯波菲、歌星惠特尼·休斯顿、迈克尔·杰克逊等到香港的演出,大获成功。宁倩华顿时威震业界,众多明星认为她的经纪能力和敏锐目光甚至超过母亲,争相聘请她为自己策划星路。
1995陈淑芬再次创立香港娱乐公司“天星”。宁倩华协助乃母,成为新公司一系列演出计划的主要者,担纲大梁。
在1年多的时间里,宁倩华主持举办了音乐家雅尼、歌手张雪友、草蜢、Beyond等的音乐会及演唱会。
1996年12月至1997年初。为张国容举办告别歌坛7年之后首次个人演唱会。
1997年7月1日,年仅24岁的宁倩华代表香港“庆祝回归委员会”邀请作曲家谭盾谱写《天·地·人》,大提琴家马悠悠、张雪友等众多明星加盟音乐会。
香港回归后,年纪轻轻地宁倩华忽然生出厌倦情绪,放下如日中天的事业和正在大把捞钱的公司。告别母亲,只身环游世界。
其后,宁倩华只在梅燕芳、张国容两位巨星过世之时,回到香港,以朋友身份并且接受母亲委托,打理梅、张两位的丧事及本港的各种纪念活动,由于她策划得力。每次纪念活动华新都因之大大获利,因此香港某些媒体也抨击她“大发死人财”,宁倩华对些不屑一顾?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