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色生香
个巨大空间??大理石的地板、琉理黄的墙漆,无数灯管镶嵌在内壁上,乍一看倒象是一个地铁站的入口。
孙茹和杨娴儿对望了一眼,想起刚才一路来的时候地势略略有点向上,看来李恩华竟然凿空了一个小山包来建设一个地下基地,这等财力和心思真是匪夷所思。
费那么大力气造这么个地方干嘛?难道电子大王在美国LA还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工程要在地下进行?不会是一个地下大型毒品加工站吧?
在停滞不动的四条电梯入口处有一个可视电话,李恩华按着电钮跟里面说了两句英语,吱得一声,两条靠左手的电梯和那条货梯突然吱得一声运一起向下运转起来。
李恩华做了一个请的手势。自己第一个从电梯下去了。孙茹和杨娴儿招呼了一下后面抬着器材和用具的同事把东西放在货梯上,大家依次上了电梯。
这几条电梯比普通地商场电梯长了三四倍之多,也不知是深入地下多少米了,大家才到了电梯尽头;处在整个队伍最后面的李恩华的助手按动了墙壁上一个电钮。电梯又同时停止了工作,静止不动了。
在电梯的尽头,居然又是一条狭长地甬道。两侧近木质的板壁和里面隐隐透出的明黄色光亮令杨娴儿感到非常亲切,倒象是来到了一个印象派艺术展览的画廊门口一般。
不但如此,往里面望去,还可以影影绰绰的看见墙上挂着一幅幅带着玻理框的类似照片或油画的东西。
李恩华带着孙茹、杨娴儿等人走进了甬道。映入众人眼帘的第一幅画框里,嵌着一张巨大的剪报复制品。
上面的英文记载着:1895年12月28日,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卡普辛路34号咖啡馆放映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部电影??《火车进站》。
看完了这幅,大家继续往前走。
距离这幅剪报五六米地对面墙壁上,第二幅画框里。又是一幅剪报,上面的内容是一个京剧武生手持马责,单手举刀。一道雪白的银须,威风凛凛。
孙茹微笑道:“这个我知道,是1905年,在北京地丰泰照相馆,老板任丰泰给京剧老旦谭鑫培祝寿。拍摄了中国第一部自己的电影《定军山》。”
杨娴儿走在孙茹的旁边,指着上面道:“看,这里还有繁体字的新闻说明呢。这么老的东西也能搞到,真厉害。咦,还有人用钢笔写地简体字批注。”
孙茹凑上去轻声念道:“这是中国电影落后于世界的开始……”
两人相对哑然。她们在学校里都学过电影史,却没有从这个角度去想过这个我问题。仿佛是为了启发她们的思维,第三幅画是中国第一个电影放映机构,由德国留学生林祝三在北京前门打磨厂天乐茶圆地电影放映点被慈僖派人查封的场面,执行查封的清兵后面还有几个金发碧眼的鬼子在指指点点。
从1896年开始,卢米埃尔兄弟就雇用了二十个助手前往五大洲去放映电影。就是这样,电影这种拥有艺术和商品双重价值的文化产品。在西方商人扩大市场繁荣商业策略推动下,传入了中国。
随后,很多欧美商人见中国的放映业有利可图,纷纷来华投资。他们经营放映业,修建及发展连锁式影院,甚至在中国建立电影企业,摄制影片。在西方势力和国内半殖民势力的勾结压迫下,中国电影先天的无法同这些外国商人竞争,唯洋人之命是从的满清政府正是奉了洋放映商之命去查封林祝三地放映场的。
孙茹和杨娴儿黯然对望了一眼,两人跟在李恩华身后一路慢慢的走了下去。触目所及,一路心惊。
这条画廊式的甬道上,一路悬挂的剪报、照片以及其他形式的历史资料,就是一部活生生的中国电影与西方电影的比较史,在这里,可以清晰的看见中国电影在一百多年间如何的一步步落后于西方电影业;更令人难过的事,从中国电影业的身上,可以依稀看见中国的文化百业在近代渐渐落后于世界的轨迹??不止是新兴产物的电影,包括传统的文学、诗歌、舞台剧、音乐、舞蹈、雕塑以及各种现代艺术……
当年天朝上国,文化大邦的光辉渐渐在历史长河的磨蚀中黯淡消失,轩辕子孙必须面对的是,不仅仅在经济、政治、军事上,即便是在我们一向自矜自傲的文化产业上,我们的差距也和世界越拉越大。
至于说艺术产业中最具备时代性、产值最客观的电影业,更是落后到了一个让人无法想象的地步。在世界各国都在着重开发自家的电影并通过电影向世界传播本国优势文化的时候,中国电影还在为自身的体制与创作上地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纠缠不清;在中国,甚至有许多人至今认为电影是一种娱乐的工具。
就拿这次投拍的《花木兰》中涉及到地一个问题——中国女性的世界形象来说吧!
在这一点上,孙茹和杨娴儿深有感触。在美国。乃至在整个西方世界,人们对于中国女性最美好的印象就是单眼皮、瘦高个儿、长脸型高颧骨,象个野猴子似的火辣张扬——就象好莱坞卡通片《花木兰》里的那种形象一样;再不然就是象月《卧虎藏龙》里的玉娇龙一样,跋扈嚣张、野蛮冲动。充满着印第安式的神秘的爆发力。
看看美国当红和流行的亚裔女星就知道了,一些外貌上在中国人眼中简直可以说上相当丑陋的女人,被美国人沾沾自喜地称为东方女性美的代表。唯一长相符合中国审美的两位“谋女郎”,来到美国之后走地也是性感野猫、火辣西部女牛仔的路线,活脱一个香蕉人,哪还有中国女性美的一点影子。
不止是对中国的女性,对中国的一切,西方人地了解都是那样的贫乏。
这是一个很可怕的现象。世界各国地人不了解中国人,他们对中国的印象只能仰仗本国的优势文化传播形式。文字,音乐,美术具像作品这些东西,在国与国之间是不可能产生优势传播的——中国的诗歌和文学翻译成外国文字一下子就变成另外一个样子了。根本不是原来那么回事;更不用说音乐美术这些抽象的形式了。
唯一可能在全世界无障碍的产生优势传播的文化形势只有也只能是电影!只有图像上的东西才能够让人清晰地知道——哦,这个国家的人是这样的,他们是这样生活、这样劳作、这样恨、这样爱的……
戛纳的评委常常在审片的时候直接关掉字幕和对白。单看图像,就是遵循着电影视听语言的世界性这个原则。
西方世界的人们在中国电影里找不到中国人的具体形象,那么他们只有到美国电影里去寻找,这是必然的。而霸权主义国家的优势电影又怎么会正面赞美中国人呢?在美国电影里几乎所有的华裔几乎都是野蛮血腥的代表,而他们相对瘦弱矮小的身体里能爆发出那么大的破坏力。又使西方人把中国人看做是神秘诡异充满犯罪性的象征。
以美国为例。美国是二战反法西斯盟国,可是在美国许多普通民众心目中,满手血腥的法西斯战争犯日本人反而是高尚而正面的。而中国人反而是肮脏而野蛮的。一提到东方文化,美国人就想到和服,木制拉门和武士刀,而对中国,除了中国功夫之外,这个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对我们的了解少之又少。
这就是文化话语权的威力。
你在世界上说得了话,人家就能了解你,你说的话就有人听,有人信。没有了文化传播的优势能力,你声嘶力竭的喊破了嗓子。说我们中国人是热爱和平的,我们是含蓄文明的民族,我们走的是和平崛起的道路——靠国家政府的力量整天喊这些口号是没有人听的,除了那些政客,广大西方人民依然把中国想象成一个崇拜恶龙的国度,落后野蛮,随时威胁着世界的安全。而这些,恰恰是这么多年来西方许多反华势力所乐见的。
美国人对伊朗和广大中东国家文化封锁近三十年,把阿拉伯人和穆斯林教徒塑造成嗜血恶魔,可是伊朗电影青民运动推行不到五年,就打破了美国的封锁线。
伊朗的例子,就是中国的榜样。正因为这样,中国电影人中的一些眼光卓越的代表人物,象孙老爷子这样的人,这么多年来才会一直致力改革,要把中国的优势传统文化传播到世界上去。就这一点而言,无论是苦心孤诣谋划了一辈子的孙老爷子,还是蛰伏美国三十多年的李恩华,一直到力主坚持电影题材与思想一切中国化、民族化的易青——这一门师徒的思想与精神可谓一脉相承。
易青的〈花木兰,刻意选择了林小意这样一个本色演员,来代表传统的中国女性形象,对美国人塑造的花木兰形象进行彻底的颠覆。否定了那个为了所谓家族荣誉,喜爱冒险刺激,不甘于平凡生活的花木兰形象——那个形象说白了简直和《卧虎藏龙里的玉娇龙一个德行,活象一个印第安化了的西部女牛仔,火辣冲动,欲望强烈。
一行人默默的穿过画廊,墙上的东西令他们唏嘘不已。到了甬道尽头的几幅,全是历年来奥斯卡奖和国际上一些重要的电影奖、电影节对中国电影不公正待遇的记录。
其中最传神的一幅,莫过于西科塞斯的作品《无间道风云》在第79届奥斯卡奖上大获全胜时,他捧起那座最佳影片奖时脸上那既喜悦又略带无奈苦涩的表情了。
就西科塞斯这样的大导演而言,《无间道风云》可能在他的历年个人作品中,水准连前三都拍不上,可是在7次提名后,奥斯卡委员会却把这个迟来的荣誉给了他。而获奖的这部影片,不过是一部由当年连奥斯卡提名都得不到的香港警匪片翻拍而来的。
更令人气愤的是,奥斯卡颁奖礼上,美国主持人竟然说《无间道风云》是从日本电影上得到的灵感,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落后就要挨打!这是永恒不变的真理。
体会到李恩华的用心,孙茹和杨娴儿突然对这位电子大王肃然起敬。这条画廊一样的甬道里悬挂着的所有的东西,仿佛就是专门要激发一个中国电影人的不平之意——知耻近乎勇,国耻永不忘!
相比起战争年代侵略者们对我们赤裸裸的血腥屠杀和残害,平年代的耻辱特别容易被我们在安逸的生活中遗忘。不止是电影业——如果在中国社会的每个行业、每个角落,所有的人都能牢记住自己所在的行业因为落后于世界而遭遇的耻辱,并且牢牢记住造成这种耻辱的历史原因,那么这些耻辱就将转化成为我们心中的力量,时时刻刻提醒我们为中华复兴而努力。
甬道的尽头,李恩华来到一座电子铁闸前,在墙上的密码锁上输入了密码,然后把拇指按在墙上凹陷下去的指纹辨识器上……
“……得一声响,厚厚的铁闸缓缓的拉开了,众人的眼中突然大放光明!孙茹和杨娴儿手拉着手,突然“啊”得一声惊呼了出来,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在厚厚的铁闸门拉开的一瞬间,一道柔和耀眼的光亮射进所有人的眼睛。
在大家的惊叹声中,犹如是武陵人误入了桃花源一般,谁也没有想到,在甬道的尽头、铁闸门的背后竟有着这么大一片天地。
映入眼帘的,是一片将近三百平的巨大研究室,穿着统一的白色研究服的无数工作人员在这里走来走去,各自忙着手上的工作,间或有一两个人从门口经过,看见了李恩华和华星众人,都会礼貌的停下来说一声“嗨”!
研究室的地板、四壁和天花板显然是一种合金类的金属铺成的,大概是为了在地下防潮和防腐蚀。
背靠着四壁延伸的是密密麻麻的几排电脑,每台电脑前都有一个工作人员样子的人在紧张的忙碌着。
李恩华微笑的转向孙茹、杨娴儿和华星众人,充满自豪的道:“女士们先生们,欢迎来到李氏国际地下电影高科研究所!”
“真的是个研究所!”孙茹惊叹道:“太神奇了,李先生,你简直是在地底把罗马建成了!”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小姐!”李恩华优雅的做了一个请的手势,让过孙茹和杨娴儿先走,自己趋后跟在她们后面进了研究室。
一走进研究室,无数忙碌着的工作人员纷纷停下来,冲李恩华和客人们打招呼。
孙茹放眼看去。这间大研究室里至少有近两百名研究人员在紧张的工作着,其中有美国人、欧洲人,也有亚裔人;白种人、黑人、黄种人在这里和谐相处;还有些高傲的日尔曼人、犹太人,还有些一看就是盎克鲁撒克逊民族地一些流落在欧洲小国的后裔;最有趣的是。一些阿拉伯人没有穿制服,而是穿着自己的民族服饰混杂在研究人员当中。
不过,这里最多地还是黑眼睛黄皮肤的中国人,精瘦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