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扇神剑续 作者:曹若冰
好王秋绮和肖小侠驭双滚落地上之时,四支金色小剑,已带着啸声,飞到身边。
此时王秋绮慢说神智已昏,就在平时,如此四剑临身的刹那,以一时之迟,也无法落个
全身而避。
当时只听得呼地一声过去,叮当一阵乱响,只见金光乱闪,四支金色小剑,化作流星飞
舞,纷纷落到三四丈开外。肖承远小侠这才站起身来,扶起王秋绮,随手将描金玉扇笼到袖
中,这才轻轻地说道:“秋绮! 紧记住,你要节哀顺变,切勿作无谓的牺牲。否则,你虽然
追随于地下,亦恐令师叔祖死而难其瞑目,九泉之下,难得心安。秋绮! 切记!切记!”
王秋绮紧紧地咬住银牙,一言不发,站在那里,呆然若痴。
肖承远小侠深深明了王秋绮此时的心情,较之放声痛哭,更是悲恸万分。当时,只紧握
住王秋绮的手臂,低声说道:“秋绮! 自今以后你是任重道远,岂可如此哀恸失常? 记住!
如今你要化悲恸为力量,以安令师叔祖老前辈等在天之灵。走啊! 料理后事,安静心情,寻
找千年何首乌,是你目三件要务,你不能如此自暴自弃,丧失雄心。”
肖承远这一段动之以情,说之以理的劝说,王秋绮禁不住一个转身,扑在肖承远的身上,
猛然痛哭失声,有如河水决堤,不可抑止。
肖承远小侠任凭王秋绮姑娘尽情痛哭一阵之后,才轻轻拍着上秋绮的臂膀,沉重地说道:
“就凭方才那四支金色小剑的出现,不难想象在这千山之麓,尚有不少令人难防的埋伏。
秋绮! 你且静下心来,迎接大难需要大智慧,但愿方才那一腔泪水,业已洗尽你心头哀
恸,而代之以来的,是你绝大的机智与无边的勇气。”
王秋绮缓缓地抬起头来,泪痕满面,但是神情却一变极为坚定,无限深沉地望着肖承远
小侠。
肖承远也注视着王秋绮,缓缓地道;“秋绮! 正如方才所言,你我青梅竹马之谊,金色
年代之友,秋绮当不以我交浅言深而见弃于我。”
王秋绮点点头,平静地说道:“承弟弟! 纵使我是顽石,也当为你这番用心而为之点
头。”
说着话,慢慢地转过身去,注视着对面张挂在墙上的那张带着毛发的人皮,一字一句,
落地铿锵有声地说道:“承弟弟! 我要当着师叔祖英灵立誓,秋绮要以有生之年,为武林扫
荡魔氛尽—己之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扰乱武林安宁之根不除,宁静安逸之生活安能获
得? 承弟弟! 秋绮不才;方悟如此,力行不懈,尚望承弟弟有所教我,以匡不逮。”
肖承远对于王秋绮这一段慷慨陈词,似乎一些也不感到意外,倒是真地点点头,说道:
“如此才是无极门之幸,也是武林之福!”
王秋绮稍为停顿了一下,回手探肩,拔出青钢长剑,昂首迈步,向面前屋中走去。
屋中陈设依旧,只是人已全非,无极仙子踪迹不见,也没有看见任何一点其他的痕迹。
王秋绮没有见到恩师预期中的惨状,心中始而一怔,继之又产生一线光明,正待回身向门外
叫承弟弟,设有料肖承远却在外面先她发出惊呼:“秋绮! 你看这事有些蹊跷了。”
王秋绮闻声穿身而出,只见肖承远站在一侧,面对着一座坟塚,脸上露出惊诧之色,凝
神注目,看着塚前的石碑。
王秋绮当时心又向下一落,才起的一线光明,又随之立即幻灭,步履迟滞地走到肖承远
身旁,只见石碑上几个大字,触目心惊:“无极派掌门人无极仙子之墓”。
王秋绮没有悲恸,只是异常平静地站在石碑,垂手肃立,口中喃喃地说道;“恩师英灵
不远,徒儿无能,既不能为恩师替死,又无能为恩师分忧,愧列门墙,空蒙雨露.但祈恩师
佑徒儿能有寸进,誓以此生为师门雪恨,为武林除暴,纵使肝脑涂地,决无反顾。”
肖承远陪着王秋绮站在墓前,神色极为凝重,几次欲开口说话终于忍住不言,当时心里
暗自忖道:“事情出了意料,我又要变更初衷了。”
王秋绮默然静立了一会,忽然转身来,面对肖承远说道:“承弟弟! 你崂山之约期,尚
有多少时日。”
肖承远默算了一下,便说道:“约莫还有月余光景。”
王秋绮说道:“但不知承弟弟在这月余时间之内,有否其他打算?”
肖承远说道:“秋绮目前之要务,是寻找千年何首乌,专心一志,练成无极乾坤真经上
所载的旷世绝学,‘两仪真气无极玄功’,我在此地对秋绮毫无助益。因此,我要告辞秋绮,
趁这月余时间,去查证一个心里疑团。”
王秋绮平静地说道:“如此秋绮也未便久留……”
肖承远连忙说道:“秋绮! 在此以前,你不是还有第二个要求,何不于此时说出?”
王秋绮露出一丝苦笑,道:“只要承弟弟有此存心,就请留待来日吧! 承弟弟此去查证
—项疑结,秋绮不敢动问,因为,承弟弟若能相告,想必早就说明在先。只是秋绮私愿来日
相见之时,承弟弟能将这一个心中疑结,稍能告知一二,以了心愿。”
肖承远心里微微地动了一下,他知道王秋绮此时明心见性,聪慧复原,已经约略地猜到
了他此行何处与此行的用意。既然如此,也就索性等到来日,事情真象水落石出之时,再来
说明,也不算迟。
当时便含笑点点头说道;“秋绮姐姐心镜无尘,灵台清净,何需我在此饶舌?但愿再见
面时,秋绮姐姐风采依旧,而功力则大异于前。”
寒江源头,千山之麓,两人无言而别,从此人各一方。
王秋绮千山寻找千年何首乌,等待机缘,苦练奇功。可肖承远呢?他如此匆匆离开千山,
他将准备何往?
肖承远他将何往? 令人莫测高探。就是连肖承远自己,在未见到无极仙子的坟墓石碑之
前,他也想不到自己会如此匆匆从千山南下,利用崂山约期的间隙,来查证他自己所认为的
心中疑结。
肖承远要去查证的地方,是鄂中武林极负盛名的门派:武当派。
在青镇上,肖承远就推论了几点,认为千山的来人,武当派难说嫌疑。但是,此事关系
甚大,不容稍有差误之处。另则由于所推论的几点,也未尽然就是无隙可击。等到肖承远看
到无极消遥生被剥的人皮之后,武当派的嫌疑,在肖承远的心中,愈来愈为浓厚。
武林之中,虽有正邪之分,手段也有宽猛之别,但是,即使是恶毒无边的人,也罕有活
剥人皮的手段。但是,如今换过是武当派用来对付无极逍遥生,却是事出自然,只不过是当
年闲云道长惨死依样画葫芦而已。
及至四支金色小剑从门上射出,这个暗置的埋伏,也无异是一个标志。肖承远虽然不敢
确定这金色小剑,就是武当派的本门暗器,因为通常各大门派,都禁止门人使用暗器,以崇
尚正大光明,但是,实际上暗地里,各门各派,仍然有独门暗器传授。但是,用剑来作睹器
的门派,舍去武当,尚有其谁能得相配?
尤其最后肖承远看到无极仙子的坟塚墓碑,心中一惊之余,几乎断然肯定,千山之麓这
一宗血案,是武当派所为。武林之中,虽有“人沉债了,罪不及死”的规定,但是,也断然
不会将自己的仇家,筑墓置碑。然而如果此事是武当派所为,便又不足以惊奇了。因为武当
派毕竟是一个正大门派,尚不致做到斩尽杀绝的地步。论冤仇,无极仙子有别于无极消遥生;
论地位,无极仙子毕竟是一派掌门,如果弃尸山野,天理人情,都难以自圆其说。
够了!就凭这些可以为证的事迹,再参证过去的一段恩怨,肖承远小侠便决定了武当之
行。
若论武当与无极两派之间的宿怨而言,能了结时便了结,肖承远也不是兴风作浪之人,
至少不愿再将两代怨仇,重新扣结。但是,这其间却还夹杂着另一宗重大的事件,肖承远则
不能息事宁人。
武当派报怨无极门,尚有因可说,武当派暗袭少林掌门,那是既悖人情,又背天理。武
当派本身历代清誉远播,不应有此大悖人情有逆天道的举动,如果他是受益惑于人,那不仅
是武当派的不幸,何尝又不是武林之大不幸?
无论是为少林掌门雪恨,抑或是为无极伸冤,或者是为武林消弭一次大劫,肖承远的武
当之行,势在必须,而且是任重道远。
从千山到武当,关山阻隔,千里迢迢,无如肖承远心急似箭,少不得日夜兼程。在途中,
肖承远也曾想到,趁便道经南海,探望怡红的伤势,但是,一经想到月后崂山之约,便横心
而过,直奔鄂境。
尽管肖承远小侠对于武当派的猜疑,业已具体而微,尽管肖承远昔日在扛湖上也是名震
迩远,但是武当派毕竟是当今武林举足轻重的一大门派,这“礼”之一字,不能落人以口实,
何况肖承远此行,用心只在查证,还不是大兴问罪之势。
所以,肖承远在抵达武当之日,先在附近客店,稍作休憩,平静下心情,使之心平气和。
再则,此次武当之行,好则握手言欢,宾主执礼相待,否则难免要兵戎相见,肖承远不能不
先作调患,以恢复关山跨涉之辛劳。
翌日,肖承远整顿衣衫,飘然离开客店,登山就道,缓缓而行。
肖承远久闻武当一宫五观,各有主持,而其中三清宫,则为武当掌门所在之地,当时便
朝着当中一座建筑宏伟,气象庄严的观院,一直走去。
在乍登山道之初,肖承远便察觉到武当山上,有一种异样的气氛,那便是在庄严肃穆,
在宁静中,又仿佛有一种山雨欲来之势。
肖承远止不住心里暗自忖道;“难道是武当派早有所觉,知道迟早会有人寻找上门,便
如此戒备森严,严阵以待吗?”
想到这里,肖承远禁不住自己又摇摇头,自语说道:“那岂不是自露马脚,引人注意吗?
武当派人才辈出,岂能如此愚蠢?”
但是此时肖承远已经登临半山,也已经清清楚楚看到许多观院之外,间或有道人匆匆走
过其间,但是都是行止紧张,煞有其事。肖承远又不禁想道:“武当派自然不乏识我之人,
难道早已发现我的前来,如此故作姿态吗?”
这个想法未经想完,肖承远便禁不住自己笑出声来,摇头说道;“我为何如此自抬身价?
凭我肖承远一人前来,即使武当派早早知道,无论对我友善欢迎,抑或是敌意接待,都不致
如此全观出动,紧张一似如此。”
肖承远虽然对于目前的武当山,知道必定有其特别情形发生,但是,一时他也无法判定
究竟与他有关与否,他只是慢慢地沿着登山石道,缓缓地向上登临。
三清宫业已在望了,在金璧辉煌琉璃耀目的门头上,肖承远已经清清楚楚地看到了“三
清宫”三个龙飞蛇舞的泥金大字,忽然,眼前人影一闪,一位中年道人。极其迅速地从路旁
转了出来,拦住肖承远小侠的去路。
肖承远停下脚步,抬头打量着对面那位中年道人,只见他两眼神光充足,太阳穴坟起,
武功极为不弱。只是此刻他脸上流露着一种浓厚的忧郁,微锁着双眉,仿佛是心里有着沉重
的心事。
肖承远这一阵打量之后,退后一步,拱手说道;“道长有何见教?”
那中年道人朝肖承远打着稽首,口中宣称“无量佛!”低沉地说道:“请施主暂留大驾,
或者改日再来,敝观有一场隆重法事,暂时不接待香客。”
肖承远本来要说出前来拜候掌门人卿云道长,但是转而一念,何妨先探听一下,他们究
竟是为了何事?
肖承远主意打定,便依然拱手说道:“贵观盛大法事,正应该让善男信女,进香了愿,
同祈平安,共禳天福,为何反而不接待香客? 小生乍来贵地,实为之不明。有道是:出门三
五里,各处各乡风。道长可否见告,让小生稍长见识。”
那中年道人皱起眉头,还没有答话,肖承远又一拱手说道:“小生远道而来,除了瞻仰
道家圣地,另有一事也要趁便请教。如今既然贵观设坛祈天,盛做法事,请教二字暂且不提,
道长何不让小生到贵观瞻仰法事,礼拜三清?”
说着话,拱一拱手,便要从中年道人的身旁穿过去。
那?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