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扇神剑续 作者:曹若冰
就在他们四个人如此迭次惊诧,心神微分之际,肖小侠已经飘然下落,毫不为意地走去。撇下那四个和尚,惊慌失措,站在那里,呆然而望。
肖小侠虽然轻松谈笑之间,过了这第一道关,他深深知道,如果不能早一时见到元济大师,往后的和尚,会一个比—个厉害。
表面上虽然是神情潇洒,丝毫无备,暗地里却运行“九天玄门大乘神功”护住周身。
前去不到十数步,道旁松树丛中,衣袂飘风,徽微响处,两个中年和尚,手持烂银戒刀,气势汹汹地当道而立。对肖小侠迎面用刀一指,说道:“你再次扰乱少林寺,视少林寺如无物,今天若再让你逃去,那还了得。”
肖承远小侠此时已经确认少林寺是错认了人,事到如今小侠索性也不辩白,只是说道:“在下只是专程前来拜见元济大师,别无恶意。”
两个和尚怒叱之声.双双戒刀搅起厉风银光.双扑而上。
戒刀泼风作响,闪起耀眼光芒而且刀势变化极为快速,虚实兼顾,攻守俱佳。肖小侠被裹在两把戒刀当中,既不还手,也不脱围,就如同影之随形,飘忽无定.每次都是以一丝之差,脱险而过。
两个和尚联手枪攻,转眼十数招过去,不但没有能沾上肖小侠的衣襟,甚而把自己闹得头昏眼花。
正是两个和尚眼花缭乱,已经看不清肖小侠人在何处,忽然一声清越悠长的佛号,响在身后。两和尚一听佛号,双双收刀敛势,撤步停身,然后撇刀合掌,闭目垂眉。
肖小侠也趁势稳下身形,一打量对面,站着一位年约五十岁外,手拄掸杖,身披深黄袈裟的和尚,两眼神光慑人。
肖小侠安步上前.拱手问道:“在下乍来嵩山贵寺,不知道贵寺是以如此行径来相待游山进香的香客吗?抑或是由于在下是来求见元济大师的原故?大师父可否告我?”
和尚单掌立胸,高喧一声佛号,声如洪钟似的说道:“小施主神功无敌,贫僧已经瞻仰过了,小施主游戏态度亦应适可而止。”
肖小侠微微一笑道:“在下句句实情,只是未能见容于贵寺的师父而已。”
和尚低声问道:“小施主与敝寺长者有何关连,可有长者的信物?”
这两句一问,可把肖小侠问住了。他与元济大师有何关连?不仅一时说不清楚.就是能说清楚,这等事也不宜于公开当众宣扬。至于说到信物,更是没有。当初在沂山海惠寺,只是一句话为定,还需要什么信物?,肖小侠当初也断没有想到,来少林寺见元济大师还要信物。其实他哪里知道这几天情形的不同呢?
肖小侠如此略微—怔之际,对面和尚立即冷笑一声,朗声说道:“小施主!你居然胆敢挟着一身武功,独闯少林寺,这份胆量与豪气,为数十年来所仅见,开创少林寺未曾相闻之事例。贫僧今日有幸.要领教小施主盖世武功。”
肖承远小侠知道事到如今,要想不动手来说明真相,已经是没有办法了,当下也冷笑一声说道:“大师父,这可是你逼在下动手,若有得罪之处,可怨不得在下。在下仍愿再三相告,前来专程拜见元济大师,别无他意.。
和尚—听肖小侠言下之意,不觉顿时脸上突然变色。冷然地说道:“小施主太过猖狂,请接贫僧一掌。”
右手掸杖一顿地,左手遽然一翻,劈出一股内家罡劲,直向肖小侠迎面撞来。
肖承远小侠脚下一闪,避开迎面一招,没有还手,心里却说道:“在下与大师父远近无仇,动手过招,如有伤损,太过无辜,但就一些小技,就请教于大师父如何?”
人在说话,右手却向旁边一掠,把路旁松树,粗如手臂的一根树枝,折在手中,对着和尚一晃,接着说道:“大师父如果不介意,在下就在这根松枝上,领教大师父手下绝艺。”
和尚出手一招,暗藏“金刚大力手法”,劲道刚猛,较之平时—般劈空掌力,有截然不同之处。和尚也看出肖承远小侠功力非凡,才敢只身硬闯少林寺。这一掌提足八成以上的真力,狂飙起处,走石飞沙。
可是,他没有想到,肖小侠淡笑之间,起步腾空,让过这凌厉刚猛的掌风,竞而趁落下之势,随手折断一根树枝,粗如手臂,断处如削。这一份功力令这位少林寺的高手为之震惊。
和尚虽然心里暗暗吃惊,却依然不动声色,沉着说道:“小施主挟枝上门欺人,贫僧少不得要勉力奉陪。”
肖承远小侠颠了颠手上的树枝,忽又缓着语气说道:“大师父!在下再度说明;专程前来嵩山,进谒贵寺元济大师有事相商。方才几位少师父破脸相向,已为不得已之举。大师父清修有道,奈何还要苦苦相逼?”
和尚圆睁着两只眼睛,迸射着慑人的精光,对肖小侠盯视了半晌,他觉得肖小侠是言词出乎真诚。但是,以肖小侠这样一个年轻后生,与元济大师有何交往?何况,元济大师为少林寺三太长老之一,几年来少出江湖,更何况来人既说不出原委,又无信物可以凭信,和尚职司知客.不能如此贸然引导一个来历不明的人物,去见本寺长老,如有闪失错误之处,他如何能担当得起?
尤其令他放心不下的,还是由于前几天,少林寺发生了一个足以令少林寺蒙羞的事,他越发地不能信任肖承远小侠的片面之词.和尚看了肖小侠半晌,高喧一声佛号,说道:“小施主诚心有意要见本寺长者.请解佩剑,随贫僧入客室相待,待贫僧回禀方丈,再作定夺。”
肖小侠此时拂然不悦,说道:“大师父!你擅动疑心,殊属欠当。在下再三说明,仍不能获得大师父的相信,在下只好独自前往,求见元济大师了。”
说着话,抬步起身,就要前进。
和尚一声:“阿弥陀佛!”右手禅杖一横,起势“韦驮献杵”,蓄势以待,便说道:“小施主如耍挟技硬闯.贫惜仍如前言,只有遵守职责.力阻小施主在少林寺前施威了。”
肖承远小侠停步说道:“在下若要拳脚兵刃相见.如有失手,颜面攸关,还是用这根松枝,来领教大师父。”
说着话,一顺手中的松枝.拄于地上,暗用“九天玄门大乘神功”,手掌一用劲,“嘶”地一声,三根达两尺的松枝竞齐头没于地下。尤其令人吃惊的,肖小侠所站的地方是青石砌道,插枝入石,而且深入两尺,这是一种何等功夫,令人未见乃至未闻。
和尚在少林寺职司知客,为少林寺一流高手,内外功力俱臻精境,可是像肖小侠这样插枝入石,面不改色,也只有瞠然以对。
换过旁人,定要以为这是邪门幻术,和尚自然知道这是一种极高内功的表现。可是,他怎么也不知道,像肖小侠这样年轻的后生,如何有这种惊世骇俗的内力。
肖承远按枝没石之后,向和尚沉着脸色说道:“这种插枝入石的手法,是一种内家功夫,大师父自问若能如法炮制,在下便遵照大师父所言,解除佩剑,随入客堂。”
和尚注视良久,缓缓地放下禅仗,左掌当胸深深打着问讯.低喧佛号,深沉地说道:“小施主神功盖世,贫僧自问不敌。”
说着话,竟不等肖小侠答话,便径自回头,向山门走去.举步迟缓,神情沉重。
肖承远小侠一见和尚突然如此转身就走,倒是为之一愕,立即朗声叫道:“大师父之意,容许在下独闯贵寺山门了。”
言犹未了,突然少林寺内玉磬传音,响彻群山,清越悠长,余音袅袅,历久不绝。玉磐响罢三声,少林寺正中大门霍然而开.从大门里走出一十八位身材魁梧,脸色红润,而都是年高六十以上的僧人,一式黑色禅杖,拄在右手,粗逾鸭蛋,分量沉重。
这卜八位僧人出得山门之后,方才那位知客僧人突然身形飞快的一闪,疾如流星—样地,落到十八位僧人左手第一人的面前,低头合拿,说道:“来人功力高强,知客僧不敌。”
顿时这十八位僧人也齐立左掌,沉眉闭日,低诵佛号,一时和南之声,不绝于耳。山门前顿时祥和一片。
肖承远小侠不由地立下脚步看着这个情景,不知是进抑或是静待其变。
就在肖承远小侠如此—顿之间,和南之声突然停止,咻、咻,接连人影行空快如闪电。再一看时,方才站在山门前的十八位僧人,竟以飞快的身法.在一瞬间,腾身而起,落在肖承远小侠的身旁,团团围住。
肖小侠也暗暗徽觉一惊,心里不禁赞道:“好快的身法!”
再留神一打量四周,十八个和尚各按方位,四面站住,手持惮杖宝相庄严。肖小侠自出江湖以来,也遭遇过不少阵势围攻,却从没有此刻感觉到有一种威严气氛。
忽然,当中一位老和尚缓声说道:“小施主身怀盖世武功,分明出自高人,何故寻衅少林寺,落入轻浮之流。请解佩剑,随老僧入寺,小施主若有所求,老僧等定然以礼相待。”
肖小侠环视一周,立即看出这十八位老和尚,都是内外兼修的高手,较诸方才那位知客僧,又要高出许多。但是,小侠心里总觉得少林寺无端如此以敌对态度相视,而且不容分辩,心里颇不以为然。虽然这老和尚语气和缓,但是,如此列阵以待,令人无法心平气和相谈。
当下,肖承远昂然扬头说道:“在下以只身远涉关山,专程前来求见于元济大师,并无恶意,贵寺再三为难,是可忍孰不可忍!解剑之事,方才已经说过,在下歉难从命。”
老和尚低喧一声佛号,说道:“小施主如此固执,老僧职责在身,就只有得罪了。”
话一说毕,十八位僧人,立即同时发动缓移脚步,倒提禅杖,慢慢向肖小侠逼近而来。
肖小侠知道,眼前之情势,正是山雨欲来之势。一旦发动攻势,必然是猛烈无比.一十八位少林高僧的围攻,虽然肖小侠未必稍有惧意。但是.这毕竟是他出道以来,第一次面临如此高手联攻的场面,自己也不敢稍有大意。当时从容行功周身,右手反探,碧雪神剑应手出鞘,左手一抽描金白玉扇.左扇右剑,气停山岳,昂然说道:“各位大师父如若赐教.在下正好借此机会瞻仰少林寺高僧的联手攻招绝艺。”
周围老和尚都不禁脸色为之一变,停下脚步,微抬掸杖,只要一举手,便是一场震天撼地,惊心动魄的武林高手拼斗.正这千钧一发,一触即爆的情形之下。
突然,少林寺内玉磬之声又起,当当连敲五下。
这玉器一响,十八位持杖待攻的老和尚,倏地一收禅杖,飘身后退五尺,一齐拄杖于地低喧佛号。
肖承远小侠一见周围的老和尚都收杖退回,不禁抬头向少林寺山门看去。只见当面而立,—位白发白须,宽袍大袖,法相庄严的老和尚。肖小侠不觉大喜,立即回剑入鞘,玉扇入袖,抱拳齐顶,高声说道:“武林末学肖承远,专程前来拜见元济大师老前辈。”
元济大师高喧弗号,合掌当胸,说道:“善哉!善哉!肖小侠真是信人,老衲一步来迟,以致发生误会,老衲至感不安。”
肖小侠朗声说道:“晚辈来得太过鲁莽。开罪各位之处,谨此谢罪。”顿时,周围一片佛号.和南不绝,无限祥和。十八位者祁尚向两边一分,让开道路,肖承远小侠规行矩步,走向山门之前,元济大师也迈动步伐,迎上前来,肖小侠枪上去落地一躬,元挤大师伸手一把挽住,笑着说道:“肖小侠专为武林苍生,不辞千里奔波,老衲当延为上宾相待才是正理,小侠若如此执礼相见,老衲倒是于理难安。”
肖承远小侠恭谨地答道:“大师武林前辈,肖承远末学后进,礼不可废.”
元济大师低喧一声佛号,朗然说道:“肖小侠!神功盖世,而毫无倨傲之气,天之奇才诚属难得.老衲今日但以武林同道相交,小侠不要过于拘泥才好.”
肖小侠也朗然道:“如此恭敬不如从命,晚辈遵从大师法谕就是。”
元济大师这才呵呵一笑,伸手挽住肖承远小侠,走进山门。
少林寺真不愧是十方香火,敕建丛林,规模之大,建筑之宏伟,令人叹为观止。寺内僧人少也在数百近千之众。可是,此刻静悄悄一片,极少有人走动,纵或有人走动,都是井然有序.列默无声。遇见元济大师,都远远地合十退立一旁,让道为礼。僧人举止行动,与其执礼之恭,都说明少林寺之所以领袖武林,有其原因。
元济大师携着肖小侠不走正殿,转入侧边,穿甬道。过天井,走了一段路.突然进入一个别具风光的天地。
绿柳已成荫,修竹三五竿,浅草池塘,巧堆山石,另有竹椽茅舍,掩在柳荫深处,俨然少林寺中另有一个世外桃源。
肖承远小侠随着元济大师来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