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刺客
芷鸹实劾隙氖吕矗腔沟昧恕?br /> 京师与陕西两地,官道中钦使往来奔忙,公文往返费时费事,调查、奏本、查勘……官样文章不绝于途,永无止境,永远解决不了问题。
一切表面工作都是骗人的,唯一真实的事,是皇帝老儿已经打定了主意:不许任何人干预皇帝搜刮天下财物的至高无上皇权。
庙堂上,大学土与一群忠贞的文武百官,发起空前猛烈的攻击,弹劾祸国殃民的梁剥皮。
结果是可以预见的。皇帝老儿大不耐烦,最后是龙颜震怒,把那些大小官吏骂得狗血喷头,几乎搬出祖宗家法“庭杖”,当庭打那些官吏的屁股。
一拖再拖,光阴似箭。月月如梭,春去秋来,信使在途中往来不绝,转眼一年过去了,皇帝老儿终于撕下假面具,由太监主笔的圣旨终于出了宫门。
第一道圣旨,是逮捕咸宁知县满朝荐与蓝田知县王邦才入京师法办。
满知县剐了毒龙石君章和王九功,早就在衙门里等死。可是,皇帝不敢在陕西杀他,要将他解往京城治罪。
可恶的陕西巡抚顾其志事后倒戈,与余御史反目,助长了梁剥皮的凶焰。
缇骑到达西安,当天便聚集了上万民众,包围了钦差府和咸宁县衙,不许缇骑出动,阻止任何人入县衙捉拿满知县,缇骑一看风声不对,匆匆撤走退驻灞上待变。
第二天,两地集结了十万人,西安罢市,民情汹汹,杀钦差的怒吼响彻云霄,连秦王府的三卫官兵也无法弹压,也不敢弹压。
事态严重,眼看要激起惨绝人寰的民变。
满知县不忍见惨剧重演,他派亲信与缇骑取得联系,从衙后化装溜出,在灞桥登上囚车奔向京师,投入虎口。
他是三十五年七月到京的,在天牢饱受酷刑。梁剥皮的在京太监们,咬定他劫掠上贡物,屠杀解贡使。
沈鲤营救无效,另一大学士朱赓联合中外百官上疏营救,章疏数百件之多,但皇帝老几根本横定了心不加理睬。直至万历四十一年秋,万寿节将届,由大学土叶向高出面营救,总算皇天有眼营救成功,带着满身创伤,孓然一身凄凄凉凉回故乡,在天牢整整被折磨了六年。
万历帝死后,泰昌帝即位,他重获起用,任南京刑部郎中。泰昌短命,即位不到一年便龙驾归天。天启帝登基,奸阉魏忠贤当政,从此,他又走上了与太监作对的艰辛道路,在天启二年,他又发动虎口拔牙的豪举。这一年,天下汹汹,朝政已不可为,他上了一本轰动天下的时事十可忧七可怪奏章。
最后被魏忠贤将他打入十八层地狱,不但褫职查办,还把他列入“东林同志录”,他成了“党祸”的受害的人。这次,叶向高用了全力也救不了他。
至于梁剥皮的罪证,也确实天人共愤不像话,满朝文武交相参奏,御史的弹劾本章雪片似的上递众口一词要杀梁剥皮以谢天下。
皇帝老儿羞怒交加,但也知道无法再包庇了,在大骂朝臣一顿后,忍痛下诏召梁剥皮回京。回御马监养马,一切罪状一笔勾销。
召还的圣旨是在满知县逮捕到京后一月所下的,当天钦差尚未派出,梁剥皮在京的党羽,已用飞骑将信息递送出京了。同时,梁剥皮在京的死党,立即展开保护梁剥皮平安回京的准备工作,大批金银向外流,礼聘天下具有奇技异能高手的钱花得最多。
不到半月工夫,实力最雄厚的搜捕集团终于组成,这就是赫赫有名的黑狼会。
黑狼会的目的:保护梁剥皮安全回京。目标:搜捕大刺客林彦。
如果大刺客林彦不事先除杀,梁剥皮想平安回京险之又险。这件事其实在林彦离开陕西之后,梁剥皮便已着手进行招募死土,搜杀林彦永除后患的根本大计,经一年光阴终于筹划成熟。按梁剥皮的估计,林彦绝不会在陕西伺伏,必须到天下各地搜捕,先发制人才能一劳永逸。恶贼认为皇帝老儿不会把他招回,这点点小罪行算不了一回事。可是,他没料到会遭受到满朝文武的围攻,更没料到他会被召回,得到消息便慌了手脚。时候不多,也必须赶紧把林彦置之死地,不然数千里返京长程,必定凶多吉少。林彦胆敢在兵马围绕高手云集时行刺,返京途中没有兵马随行,岂不等于是往鬼门关里闯?
林彦曾发誓要杀他,他也发誓要林彦的命。
恶贼立即积极准备,首先便是争取时间,以便将沿途的安全问题彻底解决,俾能从容布下万无一失的防卫网。其次是人事问题,黑狼会的人已分出一半人事,至天下各地搜捕林彦,必须设法另找一些人增加声势。
这两件事都办得十分圆满,钦使一到,他便借口暴民可虞,不能成行,派人进京疏通,争取了三个月时间。然后是圣旨二次到达,命陕西巡抚顾其志,派兵马保护梁永返京。
顾巡抚晚节不坚,不再支持余御史,竟将五百骁骑勇边军拨交梁剥皮作护军,自己也带兵马亲送梁贼的人马出境,直抵潼关方行辞回。
梁剥皮并不以为五百骁骑勇可保安全,另征调死党乐千户乐纲选带两百名精选的校刀手随行,并指挥沿途征调的地方兵勇。至于那些以重金聘来的亡命高手,则由梁剥皮亲自调度指挥。
这方面的工作,进行得如火如荼,在紧锣密鼓中完成部署,等候岁残春到时动身返京。
而另一方面,时间的因素对林彦也极为有利,有充裕的时间给他安排天罗地网。
暗中主持大局的人,是狂剑荣昌和六合瘟神。
他八月初方获得梁剥皮被召返京的确讯。九月初他便按计带了芝姑娘,仆仆风尘上道,突然出现在山西道上,打破了密云不雨的局面。
一接近太原城,便可以感觉出古朴庄严的气氛。那四丈高两尺宽、四楼八门的雄伟大城,真不愧称踞天下之肩背,为河东之根本。
城有南北两关,北关的居民比南关少。严冬一到,从北面大漠涌来的寒流北关首当其冲,因此每一栋房屋,都是屋大墙厚门窗小,盛夏则炎热如焚。
镇远门外的燕然酒肆也不例外,店堂大,门窗小,设备简陋,但酒菜却是首屈一指的。店门外有座大院子,六株大榆树,下面设了牲口栏、停车场。门廊下有东阶、下马石,专供那些达官贵人摆排场上下车马的设备。酒肆右邻,便是规模宏大,但设备却不是第一流的晋中老店,店前的广场,可停三十部大车,驻百十匹健马。前面,便是自镇远门通向北关门的南北大街。另一条大街,是与这条街并行的拱极街,从拱极门伸展至北关外。
这条街整天都有车马往来,旅客成群结队往来不绝。从北面来的熟悉旅客,大都在附近的酒肆休息片刻,进些茶水或喝两杯,以便进城办事。北上的旅客,天将黑也在附近投宿,以便明日早些上道,不必等天亮开城门,通常关门要比城门开启得早半个时辰,鸡鸣开启天刚破晓,而城门必须等候天亮方能开启。
重九快到了,午后的太原城炎阳正炽,但夜间便得穿夹袄了。
燕然酒肆的店门虽是开得大大地,但店堂中仍然显得闷热,曲廊式的三间食堂通风不良,右面的店堂稍好些,因为三只小窗恰好朝着晋中老店的广场,外面的老槐树挡住了热浪。
三名青衣大汉占住了窗口的一桌,正在酒到杯干食兴正旺,敞开胸襟,露出山丘似的结实胸膛,食相颇为狂放。他们的衣内腰带上,都带了杀人的家伙,还有百宝囊。
“乒乓”两声怪响,面向窗外那位大汉突然目定口呆,酒杯失手掉落桌面,再滚落地面打碎了。
“咦!张兄,怎么啦?酒呛住了?”右前另一大汉讶然问。
大汉张兄当然不是被酒呛住的,满杯酒尚未接唇便失手跌落,桌上地面的酒杯便是明证。
“你……你们看……看……”张兄终于说出话来了,惊恐地用手向窗外一指。
两匹健马刚从大街小驰折入晋中老店的广场,直趋店门左侧的拴马栏。这时不是落店的时光,店前人少车马稀,所以相当引人注目。
“老天!”先前问张兄的大汉惊叫,如中电殛:“我……我是……是不是眼花了?”
“我们都没眼花。”对面那位仁兄倒还沉得住气。“罗贴刑官燕山霸剑罗广,带了狼群穷搜大河两岸去找他,他却神不知鬼不觉在此地出现,有如鬼魅幻形。错不了,他定是为梁公公而来的。”
“赶快将消息传出。”张兄推桌而起。
“慢着!”那位仁兄伸手扶住了张兄:“沉着些,打听清楚再禀报并未为晚。看样子,他们要落店了。”
两骑士正是林彦和芝姑娘,完全以本来面目出现。两匹并不怎么特殊的枣骝,鞍后各带有马包,鞍前挂着鞘袋,显然经过长途跋涉,风尘仆仆但精神抖擞。
林彦头上戴了一顶花阳帽,青色对襟劲装,换佩了从前在陕西夺目神剑孙立的冷虹剑,显得特别威武雄壮。
艺姑娘已换回女装。她成熟了,已经是曲线玲珑的大姑娘。黄毛丫头十八变,丑小鸭已变成了美天鹅。岁月无情,她身心的成熟,已表示她已度过了愉快长成的似水年华,迈入少女的黄金岁月。
她也穿着紧身劲装,但加上了月白云雷图案阔花边。未施脂粉,健康的脸庞泛着天然的红润光泽,妩媚中透露出三分英气,与林彦并肩一站,任何人都会说他们是天造地设的一双壁人。
店伙接过马匹,林彦一面卸马包,一面说:“小二哥,劳驾溜溜缰,好好照料。在下兄妹落店不知要住多久,随时都可能使用坐骑,请费些心。”
“客官请放一百个心。”另一名店伙陪笑说:“在这附近,坐骑比人还重要,小店岂敢大意,两位……”
“给我们来两间相邻的上房,在贵地将有一段时间远留,最好有清静些的独院。”
“独院没有,但上房保证客官满意,请随小的来。”
在店堂办完手续,一切顺利。太原是九边之一,镇守总兵官就有两位之多,是兵力最盛的军事重镇地,布政司衙门的政令推行,皆以支援军方作为施政重点。对商旅的盘查登记,雷厉风行毫不马虎。但真正以军管为主的地域,是始自忻州市面的石岭关,以北出大同直达漠外。
那时,天下乱象已显,流民日众,遍地范行。山西汾阳以南主要的南北交通线上,也不时出现成群结队挺而走险的亡命之徒,线外更是盗贼如毛,各城镇经常处在风声鹤唳中,真所谓鸿飞满野,苌楚无家,政散民流,积薪蕴火。
而皇帝所派的催税太监,仍在天下各地替皇帝大刮特刮多了财宝。撤掉一个,又换上一个,太监们神气极了。
辽东已失,后金(满清)的兵马已兵临边(长城)下。
晋中老店的店东八爪龙翟有信,一看旅客流水簿上出现了林彦与芝姑娘的大名,只感到心向下沉,凉了半截,不由心中暗暗叫苦。
在山西陕西两地,提起大刺客休彦,几乎无人不晓,誉满秦晋。但尊敬赞誉是一回事,被牵连进去又是一回事:翟东主担上了无穷心事。
整座店除了翟东主有苦说不出之外,所有的人皆兴奋地热烈欢迎他们。
燕然酒肆中,三大汉匆匆过城,奔向上马街的一栋大宅院。
不久,宅院中的人纷纷外出,有些乘了长程健马,出城分南北飞传信息。
一位身材高大鹰目炯炯的中年人,带了两名随从,进入三桥街本地名人牛八爷的大宅。
牛八爷牛坤,有一个很中听的江湖绰号:有求必应。当然。并不是请求他救穷他也有应,他这绰号只限于用在江湖人身上。有人说他钓名沽誉,也有人说他确是有求必应。
接到门房的禀报,牛八爷亲自降阶相迎,团团富泰的脸上挂着和蔼的笑意,抱拳施礼呵呵笑,说:“常二爷,怎不先派人知会一声?请恕失迎之罪,里面坐,请。”
“八爷客气。”常二爷回礼,鹰目中的笑意令人打冷战,这种人的笑令人莫测高深:“无事不登三宝殿,来得鲁莽,八爷海涵。”
客气一番,与常二爷相并升阶,在厅堂分宾主落坐,仆人献上香茗。
“兄弟此来,或许八爷已经知道兄弟的来意了。”常二爷开门见山道出来意:“冲咱们的交情,八爷大概不会令兄弟失望的。”
“不错,在下已经知道二爷的来意。”有求必应睑上仍然挂着和蔼的笑容:“二爷,这恐怕不是你二爷的事吧?恕在下直言,事不关己不劳心,管上了不属于你的事,不会有好处的,是吗?”
“这个……”
“二爷的责任,是预先安排钦差的食宿事宜,防范刺客另有专人负责,听说是由京中派来的北地高手,二爷犯不着冒风险,是吗?”
“八爷应该知道,这是二而一?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