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刺客
所有的旅客皆登上码头,立即被四名官兵堵住,然后来了一位军官,用洪亮的大嗓门说:“诸位往来客商听了:本关奉命戒严,有过境路引的人,不许在本关投宿。需要在本关逗留办事的人,限明晨离境日后再来。擅自潜伏者,军法从事。”
一位身材高大,满面病容,背了一个大背囊的中年人,随在议论纷纷的人丛后面,步履维艰离开码头。
他看到鸿宾酒肆前的光景,眼神一动。
常百户带了一名随从,直趋柜台。酒肆的主人魏福,肥头大耳一脸福相,疾步绕出柜外欠身陪笑着说:“常总爷你好,失迎失迎,请里面坐。”
“魏福,我不是来坐的,来谈公事。”常百户脸上没有笑容:“听说你有时候四海得很,不时收留一些好朋友住宿。从今天起,本关所有的客栈酒肆全部关闭,明天不要做生意了,知道吗?”
“总爷……”
“再收留朋友住宿,可不要怪我。”
“不敢不敢。总爷,到底为了何事戒严?桃林的土匪出来了?何时可以解禁?”
“我也不知道。至于解禁,恐怕不是三五天的事。”
“老天爷,那不是要吃老本吗?”
“大概是的。老魏,那是无可奈何的事。”常百户掏出一本流水簿:“三个月前你收留的那两位伙计,好像是周阿牛和吴十一,对不对?”
“是呀,总爷,你们不是调查了好几次吗?”
“把他俩叫出来好不好?”常百户皱着眉头说。
“好,好。”魏福怎敢不遵?立即吩咐伙计去叫人。
片刻,年纪已经不小,傻兮兮的周阿牛,与高大健壮的吴十一被带到。
“总爷好,唤小的有事吗?”一脸聪明像的吴十一恭谦地欠身陪笑问。
“有事。”常百户说:“你俩人的身家,经过调查尚算清白,迁徙的手续也齐全,可是,我们一直就想不透你们前来落户的原因所在。你们在魏福的店中干活,老实说也赚不了多少钱,所以,你们必须回避。”
“回避?总爷的意思……”
“本关宣布戒严,有顾虑的人必须离开管避。”
“这……”
“有两条路。-,跟我走,暂时羁押,戒严解除便释放。二,明早立即离城暂避,解禁后再回来。哦!你们有地方投奔吗?”
“没有,但……那我们明天离开好了。”吴十一无可奈何地说:“牢里面的饭吃不得,我也没坐过牢。”
“也好。还有,记住:不要往西走,也不要过河,最好往南到山里面去暂住几天。”
“为何不能往西?我可以到华阴……”
“往华阴走,说不定真要被抓去坐牢,何况本关已停止换发西行的路引。后天起,西行的道路全部封锁。好了,你们好好准备吧。记住,明早一定得离开,不然我就来抓你们。”
身材高大满脸病容的旅客,连跑三家客栈,皆被拒绝收留。最后,只好孤零零地出关,踏上了东下河南的大道。但一到五六里外的暗门隘,他往路旁一窜,蓦而失踪。
天一黑,全市戒严,所有各街的栅门全部封闭,断绝交通,没有军方的特别通行证,寸步难行。
只要知道街各处的岗哨所在地。与及官兵巡逻的路线,加上身手高明,仍然可以来去自如,只是辛苦些而已。
三更天,蓝家的后院,幽灵似的出现一个人影。
半掩的后门悄然而开,传出两响弹指声。人影拉开门,一闪而入。
柴房内一灯如豆,扮蓝老人的六合瘟神,与鸿宾酒肆的吴十一,相对席地而坐。
“爹,卫所的管制真厉害,已奉到口头通知,明早孩儿要和荣叔离城暂避,爹有何打算?”
这位吴十一,原来是六合瘟神的儿子符瑞。那位傻兮兮的周阿牛,赫然是武林十一奇人之首狂剑荣昌,屈身跑堂之列,伺候那些贩夫走卒,一代奇人能屈能伸。
“只好撤至禁峪待机了,这一步棋我们失败了一半。”六合瘟神苦笑:“现在,必须用第二计划。我担心的是你娘和你表妹……”
“这点爹不必担心,宾馆人手不够,卫所已下令征召十位名厨至宾馆听候差遣,娘和表妹不至于被遣出来。”
“我担心的不是被遣出,而是担心梁剥皮那些手下。他们势必派专人监厨,用自己的厨子,万一看出破绽,你娘无人策应,后果……”
“这……爹,依孩儿之见,还是改用第三计划比较安全些。”
“不可能了,哪有时间准备?没想到这恶贼如此嚣张,竟然比皇帝出巡还要神气,这时想走已经来不及了。从明天起,渡口严禁北渡,要等那恶贼远出百里外方能解禁,也许会两百里方许北行旅客渡河的。那时,咱们在后面赶,哪有工夫在前面领先布置?”
“这个……”
“我们准备了半年,才能造成如此局面,仍然出了意外。事已至此,我们唯一可做的是听天命尽人事。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咱们已答应了林小哥,绝无畏缩之理。林小哥在太原搞得有声有色,他做了他该做的事,我们也要做我们该做的。回去转告荣老,改用第二计划。”
“好。”
“你们可以先到前面远远地察看动静,便可知道恶贼到达的正确时间,以后千万不要再来看动静。恶贼身边高手如云,到达后夜间戒备必严,一露形迹,大事休矣!”
“好。天色不早,孩儿回去了,明早与荣叔南走禁峪藏身,恢复本来面目待机。”
“你走吧,千万小心。”
符瑞刚返店,便碰上大队官兵查夜,官兵逐户盘查搜索,查对丁口毫不马虎,灯球火把亮得满街通明。
两个夜行人被阻在街尾,直到五更初官兵仍未撤走,只好悄然退去。
一连三天,潼关成了一座死城。东关和码头皆已封锁停渡,非本关的人一律勒令离境。东面,旅客被官府留阻。西面,除了信使之外,可说完全断绝了交通,平日车水马龙的大官道寂静如死。
信息传到了,钦差在华阴投宿,明日午后可抵潼关。而先遣人员,已在当天未牌左右到抵潼关,宾馆立即加派官兵加强警戒,与外界完全隔绝。
街上,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巡查人员往来不绝,所有的门灯皆奉命彻夜点亮。
二更天,夜黑如墨。
两个黑影从上游向下游漂,利用河岸的阴影慢慢接近了码头西侧。
码头的警戒比较松懈,三组警哨布在码头上端,另有一组三个人看守三艘渡船。其实码头这一面根本不需警戒,夜间绝对没有船只靠码头。
两黑影在码头西端不远处爬上岸来,伏在一座巨石后察看附近的动静。
久久,一个黑影低声说:“无论如何,我得进去报讯。记住,里面一有动静,你得准备现身接应我出来。小心了。”
“这样进去是不行的,岗哨太多了。”另一黑影说。
“我有的是耐心,总会有空隙可以潜入的。哦!别忘了,不能伤人,除非万不得已,不可用暗器。当然,为了保命有时不能不下重手,但只要你不远离河岸,从水中脱身是不会有困难的。”
“我知道。你千万小心珍重。”
黑影伏地爬行,逐段爬上了一处陡坡。他行动是那么缓慢,简直是在蠕动,以至左侧在坡侧警戒的两名警哨,相距不足三丈居然毫无所觉,虽有一支火把发出明亮的火焰,仍难发现乱石与丛草中蠕动的人影。
火光照亮了涂黑了脸的黑影,原来是那位满脸病容的旅客。
一个更次过去了,好漫长的一个更次。
街上是不能行走的,门灯与火把照耀下,老鼠也无法通形。从屋上行走,却不是容易的事,下面的警戒可以监视屋顶,不能使用快速的轻功提纵术。因此,必须利用屋脊后的暗影慢慢爬行,耐心与体力,方是成败的关键。
四更天,街尾城根的一栋破败废屋,突然发出一声轰然巨响,整个关城都可听到这声爆震,全城气氛一紧。
蓝家侧院的一座明窗,本来每天晚上都可看到隐约的灯光,随着这一声巨震,灯光突然隐没。
第四十四章 马失前蹄
卸任的钦差有如落水狗;但梁剥皮不是落水狗。
毕竟,他仍是皇帝面前的红人,在陕西八年,把陕西刮得民穷财尽,遍地哀鸿,三次激起民变,血流漂杵。直接死在他手下的大小官吏,不下五十名之多,其他无辜的百姓的死伤可想而知,直接破家的恐怕不止上万户。每年,他呈献给皇帝的金银珠宝,数量多得令皇帝也大感意外,难怪皇帝把天下各地的官吏骂得一文不值,把常管天下税收的户部大员,逐一撤换、革职、叱责、甚至打屁股;这一班不知道拼命增加税收的糊涂官要来何用?还是那些派出去的太监靠得住。
召回梁永,当今皇上心痛得不得了。因此,圣旨直接下达给陕西、河南、山西、京师四地的方面大员,必须全力保护钦差的安全,务必安全护送到京,任何地方出了意外,地方首长须负完全责任。因此这四省的大小官员人人自危,只好尽所有的力量,与各地卫所配合,出动可动用的卫军、丁勇、巡捕民壮,沿途警戒严密防范利客,闹得民怨沸腾,鸡飞狗走。
从西安至潼关;三百余里大道上不见行人。
末牌正,空前绝后波澜壮阔的大军,到达高耸入云、雄伟壮观有如天阙的潼关门外。那是秦王府三卫中的西安右卫,先行官所领的一千二百名骑军。
潼关卫本身。也派出了一千二百名步军列队相迎,军容壮盛,一个个盔甲擦得雪亮。
潼关成了一座死城,家家闭户鸡犬皆不敢放出乱走。
三十余名船夫的家属,皆被集中监禁在码头的一座货栈内,如果渡船在河中出了意外,这百余名男女老幼全得在码头砍头水葬。
整整三天,钦差的人马终于平安到达彼岸。对岸风陵关,早就戒备森严,断绝交通。
次日一早,陕西巡抚顾其志,御史余懋衡,方随同护送的数千名官兵,如释重负地返回西安。这段路本发生意外,陕西与潼关卫的文武官员,尽管把梁剥皮恨入骨髓,但也不得不感谢老天爷保佑。
潼关卫解禁,但码头仍然关闭,只许旅客东西往来,不许过河北上。梁剥皮离开风陵关的第三天,码头终于开放,恢复往昔的风貌,渡船开始在波浪起伏的河口往来。
梁剥皮过河后的第二天晚间,潼关仍在封锁状态中,但居民已可外出走动,岗哨已撤除大半,街道上已不见荷枪佩刀的官兵,仅偶或走过一队巡逻的兵勇。码头的戒备仍然森严,三艘渡船与两艘正在大修的渡船,皆由官兵严密看守,严防有人盗船偷渡。
夜市虽未完全恢复,客店与茶楼酒肆皆已恢复营业。梁剥皮人马太多,渡船往返不便,三天方将人马全部送过彼岸,这三天中,居民真是吃尽了苦头。因此,不论军民人等,无不满腹怒火,怨气冲天,街头巷尾咒骂之声不绝于耳,有些人更肆无惮忌地站在河边向对岸破口大骂,公然大骂皇帝是昏君王八蛋,站岗的兵勇不但不加干涉逮捕,反而跟着起哄附和。
鸿宾酒肆中,掌灯时分已有了六成座,都是本城的常客。
店伙计周阿牛(狂剑荣昌)和吴十一(符瑞),他俩是看到关楼降下禁旗时返店的,午间方返回鸿宾楼上工。
近窗口一桌,食客是在码头打野食的冯柱子,受雇收渡船钱的陈三,在税所负责验货的许兑,大型渡船的捆载夫卫武,小型渡船号称第一把手的飞锚渡夫朱印,与马市的二手经纪尤金宝尤二爷。
六个人已有了五七分酒意,飞锚夫朱印的嗓门特别大,一口喝了半碗酒,一开口就是他的口头禅五字经:“他娘的浑球!那位三八羔子说的,说是太监都是没卵子的娘娘腔废物,鬼话!那狗娘养的梁剥皮,就比我所看到的任何旅客都强。”
吴十一送来两壶,笑笑说:“老朱,你看到他了?”
“他娘的浑球!轿子上了船,他能不出来?船一翻,他岂不要困死在轿里面?当然看到他了。”
“五辆车,五乘轿,完全相同,每车每轿都有一个梁剥皮,也可能是木人,你怎知你看到的梁剥皮是真的?”
“他娘的浑球!”朱印的口头禅冲口而出:“尖脑袋、高颧骨、猪眼尖嘴、白面无须,完全与传闻中的说法一样。而且那十个保护他的人,都称他为公公,当然是他。”
“你又怎知道他强?”
“他姐的浑球!船在波浪中颠簸,水花溅得有丈高,十个狗娘养的脸都吓青了,浑身是水不住打哆嗦。而那个王八羔子坐在船上丝纹不动,脸上不住阴笑,手上还玩弄着两枚铁胆,磨动时吱嘎嘎怪响,镇定得很。他姐的浑球!要不是我那烧锅的和两个孩子被押在栈房等杀头,老子?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