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凤宝钗缘
是见过的,但女大十八变,要是现在见面,能不能认得她,这可就难说了。不过江湖上武功
高强的女子没有几人,她更是树大招风,总有一些线索可寻。”
那和尚道:“她今年多大年纪?”那道士道:“大约是十六八岁吧。小时候她长得很标
致,听说现在是越发好看了!”那和尚哈哈大笑,说道:“我不在乎她好看不好看,我是出
家人,也不想采她的花。只是你说她武功高强,这么一点年纪,再强也强不到哪里去吧?”
那道人道:“这倒不然,她是出于名师传授,她的师父你没见过也总听过吧?那老婆子可是
回,等一的厉害脚色呢!所以咱们做事可还得当真谨慎一点才好呢。”那和尚佛然不悦,说
道:“你总是畏首畏尾的,对一个小姑娘也怕得这么厉害?她有一个厉害的师父又怎么样?
难道咱们就惹不起了!”那道人笑道:“师兄不必生气,我只是说要谨慎一些,并非就怕了
她了。
凭你灵山派的威风,就是她的师父出头,也不见得就讨得了便宜。不过多一事不如少一
事,能够不让她师父知道,这岂不是更好。”那和尚喝了一大碗酒,说道:“这也说得是。
咱们受人之托,只是要那丫头,若能少惹麻烦,当然更好。”
那和尚忽地放低了声音,说道:“听说这丫头和家里闹翻,是为了一个姓段的小子,这
是真的吗?”那道人道:“一点不假,我就是担心她和家里闹翻之后,不知是不是与这姓段
的小子同在一起?”那和尚又是拂然不悦,说道:“你也未免担心得太多了,你若是有所顾
忌,你认出了人,我来动手。这姓段的小子要是不知好坏,我就先把他宰了。”那道人笑
道:“师兄,你也忒小觑我了。那姓段的小子虽然比这姓史的丫头更为了得,我也不至于就
怕了他,我想这姓段的小子也不一定就跟着她,我不过是多提防一层而已。”那和尚问道:
“为什么?你不是说那丫头是为了他和家里闹翻的吗?那又怎会不同在一起?”那道人道:
“你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这姓段的小子听说还另有意中人呢!”那和尚大笑道:“这么
说,这丫头为了他抛掉荣华宫贵,这可真是太冤枉了!哈,她那死鬼爹爹……”那道人忙
道:“师兄,喝酒喝酒,她爹爹的名字,你可不能乱提,现在风声正紧!”
后面这两句话说得如同耳语,但虫若梅仍是听得清清楚楚。
史若梅越听越是惊疑,这两个人的说话好像句句都是说她,“姓史的丫头”“姓段的小
子”不是说她和段克邪还是谁?但在他们说话之中,却又似乎有些儿不对,史若梅不禁疑云
大起。正是:扑朔迷离难识破,张冠李戴起风波。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
风云阁 扫校 潇湘书院·梁羽生《龙凤宝钗缘》——第十九回 张冠李戴疑云起 诽语流言意自伤
梁羽生《龙凤宝钗缘》 第十九回 张冠李戴疑云起 诽语流言意自伤 最刺耳的是那道人所说的一句话:“那姓段的小子早已另外有了意中人。”史若梅心里
不禁想到,“此事不知是真是假?若然是真,何以那晚他向我吐露心情,又说得如此诚恳?
现在不过时隔数日,难道就在这儿日之间,他便找到了知心合意的人几?但即使如此,也说
不上‘早已’二字?看来这一定是误传的了!”但随即想道,“空穴来风,其来有自,倘若
是全无影子的事情,又怎会在江湖上传说升来,连这贼道也知道了?”
另外还有两个可疑之处,其一,那道人说在他小时候曾见过她,但史若梅搜尽枯肠,怎
也想不起几时曾见过这个道人。她小时候深藏在薛嵩的节度使衙门内,根本就没有和尚道士
敢上衙门化缘,其二,是他们谈及她爹爹时的语气和神情。虫若梅暗自寻思,“他们说的是
‘那丫头的死鬼爹爹’,这么说应该是指我的生身之父了。但我的生世之谜是个秘密,知道
的不过是极有限的几个人,别的人都以为薛嵩是我的父亲,这贼道却怎会得知我有个‘死鬼
爹爹’的?还有我的爹爹是大唐进士,当年被安禄山害死,在安禄山气焰滔天的时候,不
错,别人是不敢胡乱提起我爹爹的名字,但如今安禄山早已败亡,怎的这贼道仍说我爹爹的
名字不能胡乱提起?还有,他说的什么‘现在风声正紧’,这却又是什么意思?”这些话扑
朔迷离,似真似假,饶她冰雪聪明,就是百思不得其解!
她哪里知道,这一僧一道所说的那个“姓史的丫头”根本就不是她!他们说的是史朝
英。只因史若梅先自起了疑心,听来就似每一句话都说在她的身上。他们说的段克邪的“意
中人”才真正是她,偏偏她又当作是另外的人了。
史若梅留心倾听这一僧二道的谈话,不知不觉的就停下筷子,放下酒杯,眼光也只在他
们身上打转。她这副神情当然很快的也引起了对方的注意。
史若梅这时依旧是书生装束,那和尚道士都是江湖上的大行家,眼光何等锐利,一看就
看出了几分,两人交换了一个眼色,心中俱是想道,“莫非就是这个丫头?或者最少也和那
丫头有些关系,否则就不会这样留心,偷听我们的说话了。”两人一般心思,不约而同地站
了起来,向史若梅这张桌子走去。
那道士打了个稽首,说道,“相公高姓大名,可肯赐告?”那和尚却问得更为直率:
“喂,小哥,你可是姓史的么?”史若梅心中恼怒,发了脾气,大声说道:“我与你们素不
相识,你管我姓甚名谁?”
那和尚窒了一窒,随即冷笑说道:“你不屈意结识我们?好,那我倒要请问你了,你为
什么尽是瞧着我们,偷听我们的谈话?”
史若梅道:“你怎见得我就是看你;你们在酒楼上喝酒不许人家看的么?”邻座那个身
穿粗布大褂的乡下少年忽地自言自语道:“大和尚喝酒食肉,碗是稀罕,怎怪得人家多看几
眼。”那和尚喝道:“放屁,大和尚喝酒食肉又怎么样?你这小子敢管佛爷的闲事!”那少
年慌忙缩了头,哺哺说道:“我只是说稀罕罢了,说说都不许么?”
那道士道:“师兄何必和乡下人动气,咱们先和这位施主谈谈正事吧。你为了我们停下
酒杯,我们实在过意不去,好,我先敬你一杯1”提起酒壶,向前一推,作势就要给史若梅
斟酒。
他这酒壶一推暗藏内劲,是一招很厉害的招式,实是想试一试史若梅是否懂得武功。史
若梅倘若老练的话,尽可以佯作不知,置之不理,那道士试她不出,绝不敢胡乱伤人。但史
若梅早就讨厌这两个人,见他突然向自己袭击,更是心头大怒,一声骂道:“贼道,无
礼!”掌缘在壶边一擦,举起筷子倏的就点那道人的虎口“寸脉”。
史若梅用的是上乘内功的“带”字诀,那道士的功力深湛,本来在她之上,但史若梅同
时用了筷子点脉的功夫,动作又是快到了极点,那道士一时之间难以兼顾,只得连忙缩手,
就在这时,只觉虎口一麻,那酒壶已是脱手飞去!
那和尚正在旁边,酒壶恰恰向他飞来,虽然没有打个正着,却已泼了他一脸的酒,热辣
辣的好不难受。和尚大怒,“呼”的一掌拍出,那酒壶转了方向,向史若梅打去。
史若梅听这风声,心头微微一凛,“这两个恶贼口出大言,果然有几分真实本领!”她
怕接个不住,当场出丑,连忙用小巧的身法闪开,那酒壶飞出了窗子,跌进河中。但酒珠四
溅,史若梅也给溅了满头满面。
那乡下少年这时却伸出了头,啧啧呗道:“可惜,可惜,好好的一壶酒糟蹋了。”
那和尚大吼一声,一手就向史若梅抓来,史若梅筷子点去,“啪”的一声,筷子已断为
两截。原来这和尚练有金钟罩铁布衫的功夫。但史若梅用的是独门手法点穴,却也点中了他
的寸脉,那和尚有金钟罩护身,虽没受伤,也好似被利针刺了一下似的,跳起了半天高!
那道士平素谨慎,他吃了个小亏之后,便暂时袖手旁观。这时看了史若梅与他的同伴对
了一招,心里却不由得大大奇怪。
你道他何以奇怪,原来刚才史若梅的筷子实在还未点中他的“寸脉”,筷尖只是沾着了
他的袖子一下,但他已是手臂酸麻,禁受不起,不由自己地摔出酒壶。点穴功夫最厉害的是
“融空点穴”、那只有内功到了上乘境界才能运用;其次是不必点个正着,也能以内力封闭
对方穴道的功夫。史若梅的点穴功夫似乎是介于两者之间,她的筷子并未触着对方的经脉,
但却又不是距离很远的“隔空点穴”,她的筷子和对方的“寸脉”只是隔着比一张纸较厚的
衣袖。道人就是因为吃了这个亏,所以不敢鲁莽从事,只瞧个究竟再说。
这一瞧却给他瞧出了个破绽,心里甚觉奇怪。要知倘若史若梅真是有他所想象的动力,
那和尚即使有“金钟罩”护身,也是绝不能抵御的。但现在这和尚却并没受伤,只是跳了一
下,而史若梅的筷子却给碰折了。同时,他还看得出来,史若梅的点穴手法虽然精妙,但运
用得却并不纯熟,似乎是个初出道的雏儿。这道士莫名其妙,“这是什么道理?难道她此际
是故意未尽全力么?但为什么刚才对我却又是一出手就是这等厉害的点穴功夫?”
那和尚跳起了半天高,大吼一声,使出“破碑手”的掌力,人在半空,一掌便击下来,
史若梅滴溜溜的一个转身,只听得“砰”的一声,这和尚没有打中史若梅,却把一张桌子打
翻了。
他们在酒楼上大打起来,只打得堂倌叫苦不迭,客人纷纷躲避。那和尚力大招猛,每发
一掌,呼呼带风,杯盘碗碟,碎了满地。乒乓砰砰之声,不绝于耳。史若梅仗着轻灵小巧的
身法,在桌子、板凳之间,穿来穿去,那和尚总是打她不着,打得性起,又接连打翻了几张
桌子。
这道士眼看史若梅遇了几次险招,每一次都是只能闪避,不敢硬接,断定她已是技尽于
此,并非假装,放下了心,一声笑道:“史姑娘,在这酒楼上打架,太不雅观,咱们还是另
找个地方去阶一谈吧。”到了此时,这一僧一道都已认定她是史朝英了。
史若梅又羞又怒,说时迟,那时快,那道士已向她扑来,史若梅掀翻一张桌子,挡了一
挡,倏地拔出剑来,喝道:“你们再上前一步,我的宝剑可没有眼睛!”那道土笑道:“你
的宝剑没有眼睛,我可有眼睛。”长抽一拂,竟把史若梅的宝剑拂过一边。
那和尚大吼一声,张开双臂又来擒拿,史若梅横剑削出,对准那和尚的喉咙,喉咙是
“金钟罩”练下到的地方,和尚连忙抓起一张板凳来挡。
史若梅这一剑却没有用实,一碰板凳,剑尖弹起,倏的转了个方向,就向那道士刺来。
那道士见她变招奇速,招数轻灵,也自暗暗佩服,“这丫头的剑法可比她的点穴还更高明,
只可惜功力未到而已。”当下仍展长袖拂开,但却不敢去抢她的宝剑了。
史若梅仗着一身轻灵小巧的功夫,借那些七横八倒的桌凳作为掩护,一口青钢剑指东打
西,指南打北。居然又抵挡了十来招。那和尚身躯肥胖,虽有一身横练的外功,究竟还未练
到刀枪不入的地步,他的板凳使得又不顺手,险些被史若梅刺中。
那和尚大怒,扔开板凳,脱下袈裟,说道:“道兄,咱们来个网里捞鱼。”他舞起袈
裟,俨似一片红云,向史若梅当头罩下。那道士则在另一头挥动两支长袖,着着进迫,乘暇
抵隙,要卷走史若梅的长剑。他们的包围囵越缩越小,史若梅的剑法已是渐渐施展不开。
酒楼上的客人都已走得干干净净,堂倌掌柜也都已躲了起来,碗碟碎裂,桌子翻倒的声
音混成一片,闹得震天价响。
那和尚大喝道:“看你还往哪里跑?”袈裟舞得呼呼风响,向史若梅迎头罩下,忽听碍
“哎哟”一声,突然有人抱着和尚的腿,大叫道:“踩死人啦!”原来还有一个未曾走开的
客人,正是那个穿着粗布大褂的乡下少年。
那和尚大怒,用力一撑,把少年踢了个筋斗,那少年也已在他的大腿上狠狠咬了一口。
那和尚练有“金钟罩”的功夫,竟然被他这一口咬得鲜血淋漓!
那和尚的袈裟扑了个空,说时迟,那时快,史若梅已是反手一剑,正刺中他小腹的“愈
气穴”,饶是那和尚铁骨铜皮,也自禁受不起,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