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卷珠帘
虻盟卣已啦殴帧!?br /> 十一咬牙道:“她有合适的人,如果对方也像咱家一样有钱,能彻底解决她家的问题,我准撮合。”
菊香冷笑道:“你就死鸭子嘴硬吧,不喜欢她,你干嘛天天跟她在一起?她跟那个禽兽姐夫坐一辆车子没跟你坐,瞧你当时那啰嗦劲,吃醋吃得天昏地暗,活脱脱就是被老婆戴了绿帽子的丈夫的反应。”
“我那是怕她被禽兽姐夫欺负了!”十一气急败坏地吼着。
“是哦,少自欺欺人了,瞒得了别人,瞒得了你的亲亲书童,红颜知己小菊我?不喜欢她,你干嘛整天缠着她?口口声声娥儿娥儿,打着找娥儿的借口,其实是想找她。”
十一狼狈地回避着菊香一针见血的指证,反攻为守地嘲笑他说:“你是我的红颜知己?别忘了你身上比女人多了一条,又或者,少了两个东西,哦,不对,你少了三个东西。”
菊香无奈地叹息:“少爷,说话文雅点,你是大家少爷,不是街头小流氓。”又忍不住嘀咕了一句:“每次被人揭穿心事,恼羞成怒,就开始骂脏话。”
“你说什么?”
“没,我就是提醒少爷要文雅点。”
“去死,对你,文雅个屁。”
“真粗鲁!”菊香直摇头。
十一突然邪邪地一笑:“如果是女人这样说我,我比较喜欢听她少说一个字。
“少爷!”真是大淫贼,越说越过分了
“乖,本少爷听到了,不用叫这么大声哦。”
“秀儿真聪明,幸好没答应嫁给你。”
“不嫁正好,我又不喜欢她,她还带了那么多拖油瓶,世上最大的拖油瓶。”
“可惜,人家带着世上最大的拖油瓶都不嫁你。”
“我又不稀罕!”说这话的时候,某人的牙齿咬得咔咔直响。
“哈,不稀罕,鬼才信哦。”
“你再说看我揍你,快去给我催饭啦。我不去吃,就送都不给我送来了,我这会儿是没劲了,看我明日不揭了他们的皮!”
第二折 (第二场) 入籍
更新时间:2008…9…26 19:21:20 本章字数:2457
几天后,挑了一个黄道吉日,朱惟君父女由关家父子陪着去了锦辉院。
按秀儿原先的想法,是先登台唱几场,反响好再入籍。后来才知道,那样根本行不通,因为不入乐籍是不准正式登台的。在关府之所以能跟曹娥秀搭戏,是因为那只是私人场所的小规模堂会,属于自娱自乐性质,并没有向观众卖票收费。
也就是说,只要你想公开演出,藉此卖票赚钱,就必须有乐籍,那是个执照,是登台资格。官府也是凭乐籍名册收税,乐户每年上税可是很高的,不入籍就唱戏,官府少了收入,当然不干了。
至于为什么最后还是选了芙蓉班,也是朱惟君和关苇航一再商量的结果。起先朱惟君想让秀儿进别的戏班,比如凤仙班,因为芙蓉班的班主秦玉楼在外面名声不大好。关苇航却认为,还是进芙蓉班比较好,原因有三:
其一,芙蓉班是秀儿自己挑的,她在里面有熟人,曹娥秀曾跟她搭过戏,对她也颇为欣赏,这样便于一进去就上手唱戏。若正式登台后能跟曹娥秀演对手戏,比较容易成名,因为曹娥秀最近两年差不多是大都最红的女伶。
其二,芙蓉班的班主绝非如外面传说的那样,这是关苇航的看法。关苇航说,如果秦玉楼真那么五毒俱全那么糜烂的话,他不可能带出这么好的班子。把一个乡里草台班子带成大都数一数二的戏班,不是一般人做得到的。此外,秦玉楼还有个极大的好处,别的男班主容易跟女弟子传出丑闻,他没有,他也许嫖妓,但决不吃窝边草。
其三,芙蓉班跟玉京书会走得比较近,上的新戏也多是玉京书会的才子们写的。就像凤仙班跟元贞书会的关系一样。有这样的感情基础,有什么话也好说一些,做这一行的,无依无靠最容易被人欺负。
在关苇航的分析下,朱惟君便也默认了芙蓉班。其实他本就不是个很有主见的人,一辈子都是别人在为他作主。父亲在的时候是父亲作主,父亲去世了,家里是老婆作主,外面是朋友作主。
这次因为有关苇航作主,签文书也签得很顺利,基本上没费什么口舌。玉京书会的会长亲自出面,秦玉楼自然要买他几分面子。再,像关苇航这样跟戏班如此熟络的人,开出的条件也不会特别苛刻,要的分红是比别人多点,也还在对方能接受的范围内,秦玉楼只稍微争了一下就答应了下来。
当然,秀儿本身的条件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这么好的苗子,一进去就能直接登台,他还有什么可说的?有资本要价的人,不要价才奇怪呢。
接下来就是入籍了,入籍是最容易的,也是最痛苦的。因为朱惟君始终过不了心里的那道坎儿,总觉得这样一来,女儿的一生就完了。乐籍是贱籍,入籍容易脱籍难,而且不能与良家子弟通婚,等于打入了另册,属于一般人眼里的贱人了。
乐籍女子还有一苦,就是要随时支应官府的征召。比如,哪个府衙宴客,一纸盖着官印的诏令一来,你就必须按时前往,为他们吃拉弹唱,甚至陪酒助兴,这是身为乐籍女子的义务。乐籍为何名为乐籍?你可以解释成吹弹之乐,歌舞之乐,但还有一层意思,就是给人们,尤其是给那些达贵官人寻乐子的。
所以,当官的犯了事,抄家灭族之外,就是举家没入乐籍,这是仅次于死刑的惩罚。虽然留下了一条命,却从此为人演舞作乐,在道貌岸然的人眼里,是“羞了先人”了,“不死当何为?”有些高傲的人,为了不羞先人,只好选择自杀。
也就可以想见,当秀儿提出入乐籍时,朱家夫妇的悲伤程度了。在他们看来,女儿这也等于是牺牲了自己的一生,以牺牲一人换取一家人的安康幸福,所以他们心痛,他们不安,他们自责,却又无能为力。
这也是十一仓促求婚的重要原因。秀儿一入乐籍,从此就跟他隔了一道鸿沟,再要结缘就没那么容易了。宫门一入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入籍比入宫好一点,不至于是路人,还可以时常看到,却也人为地增加了许多阻碍,许多变数。
不过十一后来也想开了,等秀儿唱几年,挣到了一定的家产,安顿了父母,了了心愿,就帮她除籍。除籍对别人或许很难,但还难不倒他们父子。到那时候,两个人年纪也不算太大,正好成婚,相信爹这样的人是不会嫌弃秀儿有这段经历的。至于那些整天追女戏子的狂蜂浪蝶,有他在,自不会让他们去骚扰秀儿,他的女人,他会好好守护。
所以,当一切都弄妥当了,一群人去四海楼吃饭的时候,十一的心情甚至是愉悦的,前几天的沮丧早已一扫而光。因为他又从中发现了一个好处,那就是,他以后再要去戏院就有了一个极好的借口:去看秀儿。
这次大家没去三楼,因为秦玉楼说他吃不惯蒙古人的东西,于是一行人在二楼找了个包厢坐下。
整个吃饭过程中,秀儿一直悄悄观察着这个已经成为自己“师傅”的人。虽然他在外面的名声很不好,但,真的面对面坐着时,秀儿却发现,这人的目光一点都不猥琐,而是透着一股子正气。
席间,关苇航和朱惟君轮番向秦玉楼敬酒。若说朱惟君是为了女儿以后在他手底下日子好过些而曲意周旋的话,关苇航就完全没必要了,太医院的名医,那么多高官都对他客客气气的,他何至于要向一个低贱的戏班班主示好。只能说,关苇航对这个人其实是另眼相看的,这也是他力主让秀儿入芙蓉班的原因之一吧。
吃过了饭,秦玉楼问秀儿:“你这会儿是随你爹回去,还是随师傅回南熏坊呢?”
南熏坊是芙蓉班弟子们所住的地方,他们平时除了出来唱戏,其余时间都待在那里。
秀儿看了看爹,如果这就抛下爹跟师傅走,爹肯定会难过的,于是陪着笑说:“师傅,我先跟爹回家收拾东西,晚上再去南熏坊,好不好?”
秦玉楼点头道:“好的,你稍微早点来,就在南熏坊吃晚饭。”
———————致歉的分割线——————————
本来是认真比对了元大都的地图才写出文中地名的,但不知道怎么回事,今天再注意看时,才发现我还是搞错了一个地方。
朱家原来住的清远坊确实在大都的西北角没错,但后来搬去的泰亨坊却不是紧挨着皇宫的,而是在大都的东北角。
既然发现了错误,就只好一章章去改,把原来的“泰亨坊”改成了真正紧挨着皇宫的“和宁坊”。汗死,BS自己的记性,同时向书友道歉。
第二折 (第三场) 师姐
更新时间:2008…9…26 19:21:20 本章字数:2719
和宁坊的午后,就像往日一样的平和宁静,只有朱家门内传出了隐隐的啜泣声。如果你仔细倾听,会听见一个女人在一边哭一边哀哀地诉说:“心肝啊,你从小就没离开过娘,现在这样,像卖给戏班了一样,相公,我们两个无能的人,要靠卖女儿过日子啊。”
听娘子这样说,朱惟君也把头深深埋进手掌里,一副没脸见人的样子。
妹妹们为家里的气氛所感染,一个个脸色凄惶,六神无主,沉浸在无以名状的哀愁中。
秀儿更加不知所措,爹娘一直是淡泊的、乐观的,如果因为自己入乐籍而让爹娘背上这么大的精神负担的话,岂不是罪过?
于是只有一再一再地强调,自己会入籍,真的只是因为太爱唱戏的缘故。可是,爹娘好像不大相信她说的话,单纯如爹娘,怎么就不听女儿解释,非要固执地认为她纯粹是为了家庭牺牲呢?
若要秀儿说出最真实的想法,为解决家庭财政危机固然是最根本的出发点,但本身爱唱戏,也的确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对秀儿来说,这是一举两得的事。这会儿收拾行李的时候,心里固然也有点酸酸的,毕竟,就像娘说的那样,长这么大还没离开过家,但同时也有些雀跃。那个未知的世界,那个多姿多彩的舞台,从此就要在她面前展开,那将会是一段怎样的旅程呢?
“吁!”,马的嘶鸣声和赶马人的吆喝声同时在门口响起,小八妹赶紧跑去开门,嘴里兴奋地嚷着:“肯定是十一哥哥来了。”小七也紧跟着跑了过去。
家里没男孩子,就会特别希望有个哥哥照顾,十一漂亮得过分,又那么大方细致,每次来都要给她们带上一些好吃的东西,当然最受妹妹们欢迎了。
秀儿有时候都搞不清楚到底哪个他才是真实的:是第一次在他家的时候见到的那个冷漠跋扈的少爷,还是现在出现在她家里的这个又礼貌又周到,总是笑得像阳光一样灿烂的邻家男孩。
他是多面的,正如,她也是多面的。谁都说她乖巧懂事,殊不知她心里也藏着一个跋扈强横的影子,又或者可以形容成,不服输的劲头,想要出人头地的愿望,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彻底改变家庭困境,恢复昔日辉煌的野心。
谁说女子不如男!花木兰能代父从军,她也能代父兴家。她要把爷爷和父亲败掉的家业全都收回来,要让爹娘在富丽堂皇的老宅里安度晚年,让妹妹们都带着丰厚的嫁妆嫁个好婆家。
而这些,不是靠嫁人就能做到的。就算她嫁进了家财巨万的关家,能开口让关家帮朱家赎回老宅吗?关家能管朱家一家人的吃喝,让他们不饿肚子,已经是天大的恩惠了。两家感情再好,毕竟也是两家人,总靠着一家养活另一家,是不切实际的想法。
再说,十一现在自己都还是孩子,他还不能当家作主呢。
心里想着十一,抬头看见随八妹进来的却不是十一,而是曹娥秀。
秀儿感动不已,曹娥秀这个时候上门,肯定就是接她来了,她忙起身道:“曹姐姐,你这是从哪儿来的?”
曹娥秀笑道:“我回来拿点东西,顺便接你过去,你还从没去过南熏坊那边吧,怕你找不到地儿。”
“多谢姐姐,我爹本来打算送我去的。”
朱惟君也站了起来,颜如玉赶紧擦干眼泪,亲手端来茶水,曹娥秀双手接住,直说不敢当。朱家夫妇越发过意不去了,这样的名角,不仅亲自上门接自己的女儿,最难得的是还这样谦逊。
朱惟君夫妇的心也因此放下了一大半,女儿有这么好的师姐,在戏班子里也就有了依靠了。于是夫妇俩一再拜托曹娥秀照顾女儿,曹娥秀也满口答应了。
临走前,颜如玉拿出一只压箱底的红玉镯子,亲手给女儿戴上,哽咽着说:“这本是留给你的嫁妆,家里再穷我都舍不得当的。现在既然你要离开家,娘这就给你吧,以后想家了,你就看看这只?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