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卷珠帘
送晾铩?br /> 完事后,大家一起回到曹娥秀房里。秦玉楼坐在床前问了一些话,归纳起来,是三个事实,一个推论。
三个事实是:一,曹娥秀并未吃打胎药;二,她的身体并无任何不适,也就是,没有流产先兆;三,在左相府吃过饭后,她的肚子就一直隐隐作痛,但因为是私自怀孕,不敢说,所以才会那么沉默。
因此得出的一个推论是:左相府在给她吃喝的东西中作了手脚,这孩子不是自然流产,而是被人下药打下来的。
不用问了,这事百分之九十九是窝阔台的女儿,也就是阿塔海的老婆叫人下的手,做她丈夫的外室都不能容了,何况还想生他的孩子。
但就算是这样,又如何?别说无凭无据,就有凭有据,也只能吃下这个哑巴亏。
比照左相府的势力而言,这已经是手下留情了,不然,他们完全可以瞅个四下没人的时候把曹娥秀用黑麻袋一套,几棒子打死了直接丢进臭水沟里——再彪悍一点,在大街上当众打死了都没什么,一个女戏子,死了就死了,戏迷惋惜归惋惜,谁还会替她舍命找左相家报仇不成?若说通过官府,只是一出笑话。
秦玉楼自然知道这其中的厉害关系,所以,沉默良久后,他只说了一句话:“娥儿,如果你还想活命,从此后不要再跟那个人有任何关系;如果你想死,那就当师傅什么都没说。”
第二折 (第十场) 争吵
更新时间:2008…9…26 19:21:22 本章字数:2974
秦玉楼走后,秀儿和师姐们给曹娥秀擦身子,换衣服,换床单,又提来好几桶水冲洗房间,但不管怎么冲,还是除不掉那股子血腥味。
等一切都安顿好了,秀儿给曹娥秀揶了揶被子,准备自己去厨房烧点水,忙到这会儿,她还没洗呢。曹娥秀却拉住她的手说:“今晚,你就住在我这里陪陪我吧。”
翠荷秀也起身道:“那我去帮小师妹搬铺盖,有小师妹住在这里照顾,我们也放心些。”
其他的人纷纷附和,秀儿便和翠荷秀一起先去那边屋里取自己的行李。
才走到窗外,就觉得屋子里的气氛不对。挤满了人不说,所有的人都对她怒目相向,看得秀儿心里毛毛的,可又摸头不着脑,这是怎么啦,啥时候得罪这些姐姐们了?
“师姐们还没休息啊?”陪着笑,秀儿硬着头皮走了进去。
众多愤怒的目光中,想不到却是这群人中秀儿最喜欢,外表最俏丽,看起来最柔弱的俏枝儿首先发难:“你为什么要提议让她把那孽种埋在院子里?”
问这话的时候,俏枝儿声色俱厉,用的不是普通的问句,而是正义之师讨伐无道的口吻。
秀儿只得再次耐着性子解释:“我怕痰盂拿出去被外面的人看到了。”当时不是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吗?她们明明也在场的,怎么这会儿又莫名其妙地打上门来问罪了。
马上有人嚷着:“看到了又怎样,丢的是那贱人的脸,又不是我们的。”
“是啊是啊,是她不要脸,跟鞑子怀了孽种,关我们什么事。”
秀儿努力争辩道:“可是真说出去,丢的是我们芙蓉班的脸啊,人家传言的时候,一开口也是‘芙蓉班的某某某’,对吧?”
俏枝儿上前一步,逼近她身边说:“你当别人是白痴啊,是‘芙蓉班的某某某’,重点是‘某某某’,不是‘芙蓉班’。你以为大伙儿不知道你打的什么算盘吗?无非就是想趁机巴结那个贱人,希望她以后多提携你,这样你就可以靠她的名气迅速串红了。”
“岂止,同时还在师傅面前露了脸啊,师傅都不能解决的疑难,她几句话就解决了,多能啊。”
“是啊是啊,现在这世道,才入门几天的小虾米都充能人了,我们还怎么活。”
一群人越说越激愤,几乎要把秀儿淹没在口水里,秀儿一人难敌十口,被她们骂得头都抬不起来。
翠荷秀看不下去了,站出来说:“各位姐妹们,小师妹初来乍到,不懂班里的规矩,如果有得罪各位的地方,我代她向你们道歉。但我相信,她当时会出那个主意纯粹是出于一番好意,只是想尽早解决问题而已,不然那样僵持下去也不是办法。小师妹年纪还小,足岁才十四岁,还是个孩子,哪有你们说的那么深的城府,你们也想太多了吧。”
“她是孩子?如果她当时站出来说话不是心里打着如意算盘,我把我的脑袋砍下来给你。”
“就是,再说,马上就满十五岁的人,哪里还是什么孩子,要在乡下,这么大都出嫁自己生孩子了。”
本来就吵得不可开交了,偏偏还有一个叫玉带儿的唯恐天下不乱,用神秘而又恐怖的声音说:“听说被下药打掉的胎儿,因为怨气太重,有的会变成‘灵婴’,每天在埋他的地方游荡,因为他不是正常死亡,是枉死,不能转世投胎,所以必须找替身。”
有人惊惧的捂住脸:“天那,不会是真的吧,吓死我了。”
有人义愤填膺:“不行,一定要师傅把那个东西迁出去,不能埋在这里害人。”
更多的人指责秀儿:“都是你这个强出头的害人精,这下我们都要被你害死了。”
眼看吵嚷辱骂就要升级为群殴,翠荷秀见势不妙,一个箭步挡在秀儿面前说:“要骂人的人请回你们自己屋里骂,我累了,要休息了;要迁坟的去跟师傅说,迁不迁都是师傅说了算;要打人的请自己掂掂斤两,够不够资格教训小师妹。就算小师妹做得不对,也有师傅教训她,你们这么多人,又都是师姐,怎么,想以大欺小,以多欺少?也不嫌丢人!我数三声,再不出去,我就喊师傅来评理。”说着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那群人骂骂咧咧地走了,翠荷秀担忧地看着秀儿说:“小师妹,在班子里,最怕的是犯众怒,你这次好像犯了众怒了,以后可怎么办?你平时表现得太好,她们早就看不顺眼了,这会儿你又强出头帮师傅解决问题,同时讨好了师傅和大师姐,她们当然要眼红了。”
秀儿长长的叹息道:“我当时只是不忍心看大师姐那样,哪里想到这许多?她们要这么想,我也没办法,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如果真是因为看我不顺眼,不管我怎么做她们都能找到由头对付我的。”
翠荷秀也点头道:“戏班子里就是这样,你没出息,别人瞧不起,拿你当仆役使唤;你有出息,又有人嫉妒中伤,总之做人难那。”
说到当仆役使唤,秀儿忍不住问:“我见师傅一有什么差使就大喊‘黄花’,从不喊其他师兄,是不是黄花师兄比较没出息?”
翠荷秀说:“可不就是,黄花在台上只能跑跑龙套,台下,就成了杂役了。”
那,“曹娥秀大师姐也是因为‘强出头’得罪她们的吗?”
翠荷秀摇着头说:“那倒不是,大师姐本来就不是话多的人,以前住在这里的时候也总是窝在自己屋里,练功排戏才出来,平时什么事都不管的。这两年她已经很少回来了,差不多每次一下戏就有人接出去了。”
“那她们为什么不待见她?”
翠荷秀想了想答:“恨她傲慢,眼里瞧不起人吧。”
秀儿冷笑道:“可不又来?我说话是多嘴,是强出头;大师姐不说话是傲慢瞧不起人,翠荷姐,怎么做都没用的,她们总能挑出刺来。”只要你比她们强,她们就会妒恨。
所以对戏班姐妹之间的勾心斗角,曹娥秀比别人的体会更深,因为她不巧就是那只“出头鸟”。如果够平庸,也许不会有这种成为众矢之的的烦恼,但相比较而言,秀儿情愿选择这样的人生。有人嫉妒,正说明自己有让人嫉妒的优势。
不过,翠荷秀有一点说对了,逞强的确更容易招致敌对,曹娥秀那样高高在上,她们虽然背地里骂,可是不会当面吵嚷挑衅。
想到这里,秀儿走过去诚恳地对翠荷秀福了一福:“翠荷姐,谢谢你帮我解围,秀儿知道错了,以后凡事不再轻易开口。”
翠荷秀轻轻拍抚着她的背说:“这些事,其实不必放在心上,你只要好好练功就是了。等你正式登台,成了班里的台柱子,能为班里挣来名声挣来钱财,她们就算心里再嫉妒,当面也不敢说你什么了。”
“多谢翠荷姐指教。”
这时解语花走进来说:“听说俏枝儿带人进来闹事了?那蹄子,不敢动大师姐,就把气撒在小师妹头上。凭良心说,今日这事多亏了小师妹想出这个折衷的办法,不然大师姐一直这样哭下去,刚小产的身子如何受得住,好了也会作下病。师傅也下不了台,这师徒俩闹翻了,对戏班有啥好处?俏枝儿看起来柔柔弱弱的,成天扮千金小姐,骨子里就是一泼妇,你看哪次的事不是她挑起来的?”
“嘘,你小声点,你还站在门口呢,就不怕她们听见了。”
解语花忿忿地说:“你放心,她们去师傅那边了,隔壁没人。”
见秀儿闷闷不乐地坐在床铺上,解语花走过来蹲在地上对她说:“小师妹,你没做错,不用怕她们,师傅是明白人,不会听她们瞎说的。”
说完她们一起动手帮秀儿把行李归置好,又帮忙抱到曹娥秀屋里。只是地面刚冲了水,还是潮湿的,曹娥秀见了就说:“别睡地上,反正我的床也很大,就跟我一块儿睡吧。”
这样,沾曹娥秀的光,秀儿在地上睡了二十天后,终于睡到了床。
第二折 (第十一场)说戏
更新时间:2008…9…26 19:21:23 本章字数:3629
曹娥秀的孩子到底没迁走,那些危言耸听的“灵婴”之说也没再流传。这一点,秀儿本来也就不是很担心,关伯伯都另眼相看的人,能把一个乡下草台班子带成一流戏班的人,自然有些本事,有些魄力,不可能连这点小风浪都压不下来。
此事之后,俏枝儿和她的那帮人也没再找秀儿的麻烦,估计,还是秦玉楼的警告起了作用。俏枝儿嫉妒曹娥秀,这一点秦玉楼心理肯定有数,只要她不搞事,他不会管,别人的心理活动也管不了。但如果俏枝儿借机闹事,弄得戏班人心不稳,甚至闹出鬼鬼怪怪的惊悚传闻,秦玉楼肯定不会饶她。他那张刀削一样刚硬的脸,让秀儿相信他绝对有这样的气势:谁想一粒老鼠屎搅坏一锅粥,不管她是个什么角,都请她滚蛋!
何况,俏枝儿还不算一流名角——虽然她自己自信地以为她是,以为只要赶走了曹娥秀,她就是芙蓉班的第一块牌。
日子又像以前那样过着,就像一颗小石子丢进水里,激起了一些水花,但很快就平息了。
曹娥秀不能上台,戏班演出锐减,秦玉楼趁机买来一个新剧本,关起门来督导弟子排新戏。
对外就宣称:因为要专心排新戏,给观众一个惊喜,所以近期减少演出。这借口实在太好了,一来可以杜绝外面的人对戏班的种种猜测,二来也可以让曹娥秀好好地休养一阵子。
但新戏本子还是首先交到了曹娥秀手里。都说小产也是坐月子,眼睛看多了字不好,秦玉楼便命秀儿坐在床前念给曹娥秀听。
曹娥秀一看到戏本上的作者名就笑道:“我问师傅是谁写的他还不肯说,神神秘秘的要我猜,原来就是杨补丁写的。他这人,只会打补丁,自己写的戏其实不怎么样。”
秀儿好奇地问:“大师姐,这人明明叫杨显之,为什么你们都叫他杨补丁?”
曹娥秀道:“因为他最会替人修改戏本,经他的手润色整理,戏文无处不善,故而同仁戏称他为‘杨补丁’。”
秀儿也笑了:“原来如此,这外号倒也妙。”
接过戏本,秀儿先快速看了一遍。
这本戏叫《临江驿潇湘秋夜雨》,写的是穷秀才崔甸士中举后弃妻再娶,将远道来寻的妻子张翠鸾毒打、发配,最终受惩罚而改悔的故事。
看完后,秀儿的体会是:文本对负心汉崔甸士的狠毒性格和卑劣面目刻画较为生动,但后来写他改悔就显得匆促、勉强,不是很有说服力。
曹娥秀听了秀儿的评价,冷笑道:“这分明就是唬人嘛,自古痴心女子负心汉,男人一旦变心,九头牛都拉不回来,改悔个屁啦。他写得勉强,是因为现实中根本就没这样的事。”
一面骂,一面又不断地让秀儿把剧本念给她听,边听边骂,边骂边听,越骂越起劲,越骂越解恨。秀儿知道,她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这戏文恰好对应了她目前的心境,引起了她的共鸣。
秀儿试探着问:“等师姐养好了身体,就去演这个张翠鸾吧。”
演一个被丈夫抛弃的苦命女,在台上唱出满腹心酸,对一个有差不多经历的女人来说,到底是好还是不好?是适当的发泄,还是,会越发深陷其中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