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卷珠帘
降胤缮膊皇俏颐强肆胁啃枰娜耍颐切枰氖悄艽蛘蹋芰斓颊霾孔迥酥琳龉易呦蚍比俑磺康娜耍∠衲悖簧髡搅硕嗌倩兀颐谴笤蛳铝硕嗌俪浅兀绱擞⑿鄣母盖祝趺茨苡懈鑫涯曳系亩印!?br /> 窝阔台急了,面红耳赤地嚷道:“帖木儿才不是窝囊废!你看他好像很文弱吧,其实他的功夫厉害得很,连我都不是他的对手。”为证明自己所言非虚,他把那天在四海楼儿子轻易躲开自己的事说了一遍。
太后听了也很诧异:“你说他能躲开你?”她知道自己的弟弟,虽然已经是七十岁了,但身手依然矫捷,一般人都不是对手的。
“嗯”,窝阔台重重地点头,绘声绘色地比划着、模拟着当时的动作:“他闪得比野豹子还快,我根本看不清他的步伐,他人就已经站到一边去了。”
太后总算笑了起来,然后兴致勃勃地说:“要不,我们在宫里来一场摔跤比赛吧,也让大家看一看武威候的本事。我不说你也应该知道,帖木儿本身带有一半的汉族血统,他的长相又极像他的母亲,乍一看可能还以为他是纯种的汉人,要认真看眼睛鼻子才有几分像你。他的身板子也过于单薄秀气,已经有人在背地里议论,我们克列部就要后继无人了。”
窝阔台瞪圆了双眼:“谁说的?谁在背后嚼我儿子的舌根?要让我查到了,我非宰了他不可!”又忙不迭地向太后解释:“帖木儿不单薄,他娘问过侍候他洗浴的仆役,说他脱下衣服,里面的身子可结实得很,他只是不像一般的蒙古汉子,不是那种特壮实的彪形大汉。还有,他穿的衣服也总是宽袍大袖,风一吹飘飘荡荡的,人家就以为他单薄,其实一点也不。”
太后“哦”了一声,像突然想起了什么似地说:“我差点忘了提醒你,不能再让帖木儿穿那种道袍一样的衣服了,他是皇上册封的武威侯,要按爵位穿官服,不然,克列部的人不会真心拥戴他的。他长得像汉人这一点已经让族人觉得遗憾了,如果还整天一身道袍,他们会认为他不是真心想领导他们,根本就不配做克列部的首领。”
窝阔台点了点头:“这一点我会提醒他的,今天进宫的时候,本来他自己是穿的一件道袍,我在车里给他准备了一套衣服,他二话不说就换了,帖木儿其实很乖,很孝顺的。”
“很乖,很孝顺?哼!就是因为有你这样无原则的阿爸,才把儿子宠得无法无天的。今天我让他带图雅姐妹出去玩,你还不高兴,你不高兴个什么劲?只知道一味地顺着儿子,你以为你这样就叫爱儿子,这样就叫对他好吗?你大错特错了!我教养了四个儿子,有两个成了大汗,要都像你这样一味的溺爱,我们母子几个现在还不知道混到什么田地了。儿子不比女儿,女儿可以宠,儿子不能,就比如他的婚姻大事,你不看着点,万一他又看上了一个汉人姑娘,你也由着他?他已经是蒙汉混血了,如果再娶个汉人,那生下的等于是纯汉人了,克列部的人会拥戴他吗?”
窝阔台低头听着堂姐没完没了的数落,开始还比较耐心,后来就有点烦了。唉,这年纪大的女人就是啰嗦,以前还温柔谦恭的,现在大概太后当久了,什么都要插一杠子,总以为只有她才是对的,全天下的人如果不听她的那就肯定没好结果。
而对窝阔台来说,帖木儿肯娶亲,让他有孙子抱,太阳都要打西边出来了,还挑什么蒙汉,还讲什么纯种不纯种。窝阔台心想:只要是老子的种就行了!老子的孙子,管他什么女人生出来的,克列部的人哪个敢有半句不敬之辞,老子叫他死无葬身之地。
最后,还是那句话:千不该万不该,不该进宫来,可怜的帖木儿,明明你不想进宫,都为了顾全你阿爸这张老脸,勉强进来尽尽礼数,想不到只落到了一箩筐数落,外加两只缠人的蜘蛛精。
窝阔台在太后宫中担心着儿子,被两个女孩缠着的帖木儿倒没他想的那么烦恼,最初的不适之后,他很快就把自己调整了过来。现在三个人相处的局面变成了:两个女孩只管叽叽喳喳说她们的,帖木儿只管神游物外,对她们的话充耳不闻。
按理,这样彻底的无视该让她们知难而退了吧,恰恰相反,她们越发沉迷,越发痴心了。因为,她们发现,他沉静地看着窗外的样子,实在是没有言语可以形容那种气韵,其他的蒙古男人根本无法跟他相比。就算他不说话,只要能坐在他身边看看他,她们也觉得:呜呜,真的真太幸福了!
他们的车子经过锦辉院时,见门前竖起了巨幅招牌,一大群人围在那里叽叽喳喳,热烈讨论。索布德叫车夫停下,定睛一瞧,原来这里明天将上演一部新戏,当即眉飞色舞地提议:“帖木儿,我们明天来看戏好不好?”
帖木儿还在想找个什么理由拒绝呢,索布德已经跳下车说:“我去看看,要是戏好我就买票了哦。”
图雅看帖木儿一脸的无可奈何,温柔地笑着说:“她就是这样,性子急,做事只凭自己的兴致,从不管别人喜不喜欢的,所以跟家里的兄弟姐妹关系都处不好。我阿爸烦了,把她打发到京里来,就是想把她嫁得远一点,免得将来老是回家惹是非。她额吉跟我额吉关系好,千求万求,求我陪她走一趟,让我在外面看着她点,别让她闯祸。其实我哪看得住她呢,前几天她就同时约了两个男人陪她骑马,中途那两个人还争风吃醋打起来了……”
帖木儿的眼睛看向窗外一颗蓊郁的树,此刻,大师傅和二师傅肯定又在院子里那颗大松树下摆开棋局了吧,以前都是自己去山里为他们取来最清澈的山泉水泡茶的。现在自己滞留大都,道隐师弟那个懒虫,肯定就用井水打发了。可惜了那么一盒上好的云雾茶,当时采摘的时候爬了整整一天才爬到山顶,在山上的大石上打坐了一夜,第二天蒙蒙亮时才采下带着露水的茶叶,回来做好后一称,刚刚一斤,也只够两个师傅喝半年的。
以后不能再只是采野茶了,要自己学着种,山里适合种茶的地方多呢。
“票买好了,前面三排都卖光了,这是第四排的。开始那南蛮子还想给我二十几排的,我家的下人一亮刀子,吓得手直哆嗦,赶紧把藏在最底下抽屉里的票都拿出来了。”索布德一阵风似地冲到车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手里的票全部塞到帖木儿怀里:“我老爱丢三落四的,这票你帮忙拿着吧,反正明天你也要先去宫里接我们。图雅你快下来,陪我去绸缎庄看看。”不由分说地扯下姐姐,同时吩咐车夫:“侯爷好像有点困了,你先送他回府休息吧,完了再来接我们回宫就行了。”
帖木儿呆呆地看着手里的票,等没回过劲来,姐妹俩已经跑远了,车夫也在“吁吁”地赶马掉头。
图雅虽然很嫉妒妹妹的机灵,但也不得不承认:这个办法好,这样才万无一失。把三个人的票都给他,他就不好意思爽约了,他若不来,不是让另外两个人也看不成吗?
第二折 (第二十三场)临场
更新时间:2008…9…26 19:21:26 本章字数:2598
勃勃那天“伤心欲绝”地走后,再也没在芙蓉班出现鸟,也不知他是真的因为太伤心而放弃了,还是因为怕上都总管府而暂时按兵不动。不管怎样,他不来,秀儿就谢天谢地了,不然,三天两头被带刀的蒙古人恐吓,每天闹得戏班鸡飞狗跳的,那还排什么新戏?就算师傅不开赶,秀儿自己也不好意思待下去了。
又十来天后,曹娥秀身体好些了,开始跟着排戏对台词,在她的大力推举下,秦玉楼点头答应让秀儿饰演戏中贡官赵钱(此人表字孙李)的女儿赵小姐。赵小姐在戏中是个搽旦角色,依秀儿的理解,这搽旦就是操蛋的意思——当然这是玩笑话了——搽旦在戏中的角色分配,“或扮捍妇、或扮虔婆、或扮刁泼尖刻、品性不良的妇女”。总之不是什么好人就是了,性格要么恶毒、乖戾,要么冶荡、滑稽,用以衬托女主角的贤良淑德,高洁美好。
这样的角色,自然不可能是主角,但也是戏中一个重要角色,是活跃场上气氛的人物。虽然这样,还是有好些人不愿意演,比如俏枝儿,听到赵小姐由新来的秀儿出演时,她的反应并不是很大,这让秀儿大大地松了一口气。
刚开始听师傅当众宣布由她出演戏中第一女配角时,秀儿紧张地看着戏班众人的反应,尤其是俏枝儿的。倒也不是有多怕她,而是这人比较难缠,嘴巴也尖酸刻薄,属于班子里的“事儿头”。结果还好,她只是无声地冷笑着,满脸都是鄙夷,看来,即使师傅要她演赵小姐她也未必肯演的。
秀儿也明白她为什么会有这种反应,搽旦角色,越演得好,越演得活灵活现,就越是招人恨,招人骂。俏枝儿是扮千金小姐成瘾的,会挨骂的角色她绝对不会演。但秀儿恰恰认为,新人就是要演搽旦这样的角色,才有可能在最短的时间里让观众记住你。
一个戏子,上台有人赞,有人拼命鼓掌叫好固然是求之不得,但如果暂时达不到那个境界,退而求其次,最起码也要有人恨,有人骂。最怕的是根本就没人注意,你上了戏跟没上一样,那就糟透了。观众不会记住可有可无的角色,如果你在一处戏中的表演让观众恨得牙痒痒,那恭喜你,你离成名不远了,他们一边恨着骂着一边就记住你了。
当然秀儿也考虑过,如果角色从此定性,在观众心目中你就是个挨骂欠扁的主,那不是挺郁闷的吗?人家可还是花朵儿一样的大姑娘呢。后来她想开了,不管那么多,先混出点名气再说,就算一辈子演搽旦,能演成最出色的搽旦,金牌搽旦,照样是名角。她也可以凭这个本事和名气达成自己的目标:让一家老小过上衣食无忧的日子,再贪心一点,把老宅赎回来,让爹娘得偿所愿,在祖居里安度晚年。
当然这个目标很远大,远大到让她以为几乎是不可能的。但,先姑且这样想着吧,没事作作白日梦也挺好的,这样吊嗓练功的时候才有干劲。人若不靠梦想支撑着,每天混吃等死,也怪无聊的。
曹娥秀能起床排戏了,戏班便进入了紧张的排练期,每天日也练,夜也练,到晚上睡觉时腿肚子总是涨的,腰总是酸了。既然秀儿在新戏中担负了重要角色,师傅对她的要求便额外严格起来,每天拿一根竹板子站在她旁边,哪里的动作不标准、不到位就敲一下。敲得并不重,远未到体罚的地步,只是被盯着的人心情紧张,一招一式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到曹娥秀休息满一个月的那一天,锦辉院门口已经挂出了大大的预告牌。
因为芙蓉班闭关了整整一个月,这可还是史上头一遭,老戏迷们一听说芙蓉班有新戏上演,立刻奔走相告。秦玉楼还怕冷场,又自己出钱买了几十张票请人去捧场,这些人除了看戏之外,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负责调动场中的气氛,带头叫好带头拍巴掌。
这是戏班的惯例,尤其是新戏上演的时候,那肯定、必须这样安排的。如果遇到第一场戏观众反应冷淡,票卖不出去,班主买的人情票可能会更多。总之不管怎样,一定要把气氛炒起来,要让戏院外面走过的路过的听到里面热烈的鼓掌声和喝彩声,就算不能让他们当场掏钱买票,最起码也要传出个“场子爆满”,“唱了个满堂红”的好名声。有了好名声,一传十,十传百,就不愁没观众了。
所以新戏开锣之前的几天,秦玉楼就忙乎起来了,不再盯在排练现场,每天早去晚归的。反正戏差不多排好了,弟子们在家反复演练、熟悉就行,他要去忙别的了,作诗的工夫“在诗外”,唱戏的,也有一套戏外的工夫要做。戏班班主可不是一般人都能当的,除了懂戏,还要懂人,既要术业有专攻,又要八面玲珑,能打点好各路菩萨。
新戏开场的那天,秀儿一大早上起来就慌里慌张地对曹娥秀说:“大师姐,怎么办?我昨晚差不多一宿没睡着。”
曹娥秀先“嘘”了一声,再悄声说:“小声点,别让师傅听到了,小心他临时把你换下来。别忘了,你这角色,玉带人是替补,她可巴不得第一天就把你替补下来呢。”
秀儿又感激又羞愧地低下头,曹娥秀笑着安抚她:“没关系的,我演第一场的时候两天两夜没睡着。”
秀儿惊讶道:“那你在台上还能唱,不会忘词?不会站着就睡过去?”
曹娥秀摇了摇头说:“等你真上了台就知道了,在那种紧张和兴奋的状态下,你哪里还睡得着,下了场回来照样兴奋得不能睡,我就是先一天后一天都没睡着的。”见秀儿一副紧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