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卷珠帘
低头想了一会,秀儿突然眼睛一亮,急急地说:“那就不租戏院的台子嘛,或者,不租大都这边的大戏院。咱们到小地方去,或者干脆到乡下去,好多草台班子从没登过大都的戏台,人家也活下来了呀。就是我们芙蓉班,早先也是从草台班子唱出来的。”
秦玉楼哼了一声道:“你年纪还小,这些事不是你考虑得了的。一个大都数一数二的戏班,跑到乡下去唱戏,那不是自贬身价,又活回去了?好了,时候也不早了,我要睡了,你出去吧。”
秀儿福了一福,跟师傅道过晚安,转身走了两步,到底不甘心,又转过去说:“师傅对不起,秀儿知道自己没资格跟师傅讨论这些,秀儿只是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比如,就拿秀儿来说吧,好端端地良家女儿,自愿入贱籍是为了什么?肯定不是为了在戏班烧火打杂,以此来混一口饭吃,要这样,何必入乐籍?我想班子里绝大部分的师兄师姐都不是为了这个来的,这一点无需隐晦,因为这是事实。可是我们现在每天只上一场戏,只有十几个人上台,还大部分是龙套,根本没什么分红。有的师兄师姐,明明已经混出了一定的名气,可一年下来轮不到几场戏,师傅不觉得,这是人员的巨大浪费?至于师傅说的,下乡怕降低了戏班的等级,这个,依秀儿看,一个戏班的等级,不是以最低的为标准,而是以最高的为标准的。”
“你知道什么!小小年纪,就对戏班指手画脚起来了,这些事还轮不到你管,给我出去!”秦玉楼终于失去了耐心,手往门外一指,脸上怒气勃发。
秀儿在门口跪了下去:“师傅请息怒,秀儿只是心里太着急了。一个伶人,不能登台演戏,天天在家烧火做饭,与其这样,还不如去乡下搭草台班子。师傅如果嫌我们丢人,我们就偷偷下乡,不打芙蓉班的招牌,师傅照样在大都带大师姐她们,好不好?”
秦玉楼沉默了,过了半晌,才伸手做了一个手势。秀儿一开始还以为还是要赶她走,可认真一看,不对呀,师傅的意思,难道是,请她坐下?
第三折 (第二场) 排戏
更新时间:2008…9…26 19:21:30 本章字数:2883
“师傅?”秀儿喜出望外,又生怕自己误会了秦玉楼的意思,故而试探性地喊了一声。
“你坐下,我再把十一少爷写的这个戏本仔细看看,要真好的话,排着试试也可以。”秦玉楼说这话的时候,脸上的表情谈不上很和悦,但至少,之前的怒气不见了。
秀儿满心欢喜地坐了下来,她也不知道到底是自己的哪句话打动了师傅,竟让他的态度发生了转变。
不管怎样,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只要他肯同意排戏,接下来的事就比较顺理成章了。虽然他口里说“排着试试”,可戏班排戏就是要公开上演的,不然,谁会吃饱了撑地排着玩儿?
见秦玉楼一面看戏文一面伸手去拿茶几上的空茶碗,秀儿忙站起来给他添上水,然后双手奉上,秦玉楼接过去喝了一口,这才发话:“你刚有一点说到我心坎上了,我们戏班,吃闲饭的委实太多了。没办法,开一场戏用不了那么多人,开两场又开不起来,大都不比别的地方,戏迷刁得很,随便开戏怕砸了招牌。所以,你看我这些年已经很少收徒弟了,我以前一年收几个呢,最多的一年收了十三个,今年,就收了你。”
“多谢师傅收留。”秀儿赶紧道谢。
秦玉楼又说:“那是因为你底子好,已经可以上台串戏了,要是你啥都不懂,进来还要从头教起,你长得再漂亮我都不会收的,我开的又不是妓院,只要盘儿亮就行。”说到这里才意识到自己说了什么,不好意思地向秀儿解释:“我不是那个意思,我就是说,戏班不比别的地方,除了要色,还要艺。色艺双全固然好,如果二者只能择其一的话,我情愿要艺。有了艺,好好装扮一下还能上台,演不了正角还可以演丑角。没有艺,光一张脸,有什么用?观众进戏院是来看戏的,不是来买笑的,要买笑他去别的地方了。”
跟秀儿说话的时候,秦玉楼把十一的戏文再从头到尾翻了一遍,末了点了点头:“是还不错,越看越觉得有味道,我先拿去给杨补丁补补,弄得更好一点,再排着试试。不过……”他摸着自己的下巴衬度了一会,“真要离开大都去别的地方巡演的话,就有个问题了:谁领队去呢?我不能总跟着啊,这里也离不了我的。”
秀儿提议道:“黄花师兄就可以啊,他演戏不行,但处理这些杂事倒很在行的。师傅平时有什么事也总喊他,他做事勤快,人品也好,又靠得住。秀儿一直就觉得,黄花师兄不适合上台演戏,但适合帮师傅带班子。这样一好合两好,师傅有了帮手,黄花师兄也算是英雄有了用武之地。”
秦玉楼放下茶碗,认真打量了秀儿几眼说:“想不到你小小年纪,就有这般见识。好,就依你的,我先找杨补丁改本子,改好了咱们就排起来,然后就把班子拉到下面去演。到了哪个地方,把你们安顿好了我就回来照管这边,那边让黄花看着。过段时间我再抽空去看你们。”他一边说一边点头,脸上也出现了难得的笑容,似乎很满意这样的决定。
第二天秦玉楼就把本子拿给了杨显之,杨显之找到十一,和他一起互相切磋,把戏文又从头到尾认认真真地修改了几遍。
改好的戏本是十一亲自拿来的,杨显之也跟着来了。挑演员的时候,两个人在场亲自把关,最后确定秀儿演王瑞兰,紫花郎演蒋世隆,翠荷秀演瑞兰之母,俏枝儿演瑞莲。当秦玉楼提到演员的行头怕不够的时候,十一马上表态:“秀儿的行头我包了,秦班主你只要把其它人的行头打点好就行了。”
秦玉楼听了,笑得嘴巴都快裂到后脑勺去了。一部戏,女主角的行头解决了,等于省去了至少一半的花销,其它的演员能要多少行头呢?男主角了不得三、四套衣服;其它几个配角,不多的头面首饰,两套衣服;跑龙套的,一套就够了。
待一切商量妥当,十一笑道:“但我有个要求,这个戏排好后,第一场要到我家去演。一来,这是我平生的第一场戏,我想请亲戚朋友好好聚聚;二来,下月十五正好是我娘的生日,往常这个时候也是要请戏班的,不如就拿我的这部戏去给她祝寿好了。”
秦玉楼忙不迭地点头:“这个没问题!十一少爷写的戏,十一少爷置办的行头,第一场当然应该到贵府去唱了。”
秀儿在旁边掐指一算,今日就是二十七了,下月十五,那不是连二十天都没有了?于是迟疑地问:“师傅,一共只有十七天时间了,来得及吗?”
之所以会担心,也是因为秀儿把这场戏看得很重,不想仓促上场。对她来说,锦辉院上演的那出戏是没指望参与了,现在她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新戏上,想靠新戏出头。她可不想永远在乡里演草台班子,所以,即使是下乡演出,她也丝毫不敢怠慢,总想做到精益求精,先在下面演出名,再杀回京城。其实,如今大都有名的戏班,哪个不是在下面演出了名再上来的?本土两个老字号的戏班,倒没落了。
秦玉楼听了秀儿的话,沉吟了一会说:“要说时间是短了一点,但关家十一太太的生日就是下月十五,十一少爷的戏必须要赶在那天上演。你们抓紧一点,一天多排两场吧,早上也别吊嗓练功了,以后每天早上起来就开始排戏。”
“是,师傅”,弟子们齐声应诺。
也只能这样了,人家的生日就是那天,不行也得行。
这时十一又开口道:“秦班主,我还有一个不情之请。”
“少爷只管说。”能慷慨到包揽女主角全部行头的人,在戏班班主眼里自然是头号巴结对象了。
“下月十五的那场戏,能不能由我来演蒋世隆?我想亲自上台给我娘贺寿。”
“当然可以。”秦玉楼立刻点头。
杨显之也乐呵呵地凑热闹:“不如索性我也串一把,由我来演一次王家那个糊涂爹吧。这几天跟十一在一起,一句句推敲修改,唱词也记得八九不离十了。”
秦玉楼还未开口,秀儿已经鼓起掌来:“好啊好啊。”能跟写《临江驿潇湘秋夜雨》的杨显之演一对父女,她觉得很荣幸。
既然要串戏,就必须随班排练。杨显之还只是偶尔来一来,反正他的戏份不多,又不是重要角色,唱词记得住,到时候会唱就行了,不需要什么复杂的动作。十一却是男主角,要从头唱到尾的,戏份仅次于女主角,自然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了。
一开始秀儿还担心十一没那个耐心,毕竟他是玩惯了的人。想不到自从那天后,他每天一大清早就来了,起床比戏班弟子还早,排练起来也比谁都认真。尤其是,在排练的过程中,一旦发现有不尽完善的地方,还能随时做一些修改。
排戏的间隙里,他还抽空看了一些别人的戏本,希望对自己的这本戏有所助益。当看到《秋夜雨》的脚本时,他对秀儿大为赞赏;“我还以为后面那些词都是书里的呢,原来是你现场编的,真厉害!秀儿,你以后演我的戏,也不必拘泥于本子,演到哪个地方你觉得可以加一些花样,尽管加就是了。”
秀儿笑道:“那不成了我每次都篡改你的本子?”
“改吧改吧,那样观众会更期待,每次都等于看新戏啊。”十一好一番鼓励。
正好那天杨显之来了,听到他们的对话,插嘴说:“那些经典戏文,还是不要改吧,老戏迷都差不多记住唱词了,你再改,他不习惯,还以为你记不住词乱唱呢。”
十一忙表示:“经典戏文当然不改了。我是说,我的戏文,秀儿唱的时候可以适当地加些花样。我的戏都是新戏嘛,本来就有缺陷的,一边唱一边改,等过几十年,我的戏成经典了,也没人敢改了,哈哈。”
网友上传章节 第三折(第三场) 置装
更新时间:2008…9…26 19:21:35 本章字数:4627
“十一,你现在天天往戏班跑,伯父都不说你吗?”
这是午饭后的休息时间,仲夏时季,难得遇到一个未晴未雨的阴天,秀儿和十一坐在他的车子里,十一说要带她出去挑选头面衣裳。
菊香抢着替主子回答:“说,怎么不说,但老爷也就说说而已。他只管说他的,少爷只管玩少爷的。”
十一立刻反驳:“我哪里玩了?我最近忙得要死,每天早去晚归,晚上回去腿肚子都是酸的。”
秀儿看了看他,这段时间,他的确很认真很勤谨,演起来也有模有样的,比科班弟子丝毫不差。要是他肯登台唱戏,肯定能成红角的。又会写戏,又会唱戏,人也长得这么标致,只怕会红透半天,成为整个大都乃至全国喜欢那调调儿的大老官们眼里的最佳小倌,一个个口水流满地。想到这里,秀儿忍不住笑开了。
“你笑什么?”也许是秀儿的笑太诡异,太暧昧,十一忍不住狐疑地问。
“没,我没笑什么。”秀儿从袖子里扯出手绢捂住嘴。
十一还要追问,那边厢,他的小书童已经在重申老主子的意旨:“在老爷眼里,排戏就是玩。”
尽管书童的话言之凿凿,掷地有声,十一还是理直气壮地说:“我排戏是给娘祝寿,去年爹生日的时候我也上台串戏了的。”意思就是,俺是孝顺的孩子,这么辛苦只为了让爹娘开心。那老莱子还彩衣娱亲呢,你能说他天天不务正业,天天都在穷玩吗?
菊香嗤笑:“明明是你自己想唱戏。如果不是老爷不允,你巴不得也像秀儿这样入了乐籍才好呢。”这小书童,最近也不知怎么回事。老是语带挑衅,不遗余力地揭自家主子的老底。
难得的是。十一最近也心情奇佳,不仅不生气,反而乐呵呵地说:“真地耶,不如我也入籍,跟秀儿一起进戏班吧。”
啊?秀儿张开嘴呆掉了。大都有名的巨富关家的独子要入乐籍?那会成为大都最震撼地新闻,关家的医馆以及遍布全国地药铺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因为人们会想,关家的十一少爷都入了乐籍,那肯定是关家没落了。关家为什么会没落?肯定是关太医医死了人,或药铺卖假药捅娄子了。
不过十一很快就打起了退堂鼓,因为,“假如我入了籍,也进了芙蓉班,那秀儿不就成了我的师姐?不行不行。那我亏死了。”
介个理由嘛,还别说,真是个理由呢。秀儿笑坏了:“对呀。你不仅成了我的师弟,还成了戏班所有人地小师弟。以后你也不能再喊你心爱的曹娥秀娥儿了。要喊大师姐。喊我要喊秀儿师姐。”
十一吁了一口气,“所以我不入乐籍。不入戏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