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卷珠帘
这些秀儿当然知道,只是如果他们非要跟来,拦也拦不住的。
不过话又说回来,就算窝阔台的身份暴露,帖木儿只要不在现场露面,也不会受多大波及。因为他一贯神秘,认识左相公子的人很少,即使通州被左相的突然驾临闹得人仰马翻,只要戏班转移阵地,帖木儿也就跟这事没什么关系了,他照样可以像以前一样,自由自在地四处走动,做潇洒的“柯公子”。
看得出,家里人的突然到来,他也很不适应的。他长期离家,已经习惯了安静单纯的隐居生活,偶尔回大都,也是住在四海楼地密室里,并不与家人住在一起。
关于这一点,秀儿一直都有点想不通,故趁势问他:“你为什么要把隐居之室设在四海楼呢,那可是大都最繁华最热闹的地方。”
帖木儿告诉她:“这个地点不是我挑的,是我阿爸和师傅替我选地。你肯定也听说过了,我是因为生了一场重病,家里请师傅来给我治疗,这样才认识他的对吧。”
“嗯”,这事好像是乌恩其说地。
“他们是不是说,因为师傅治好了我地病,我才拜他为师的?”说这话地时候,帖木儿在微微笑着,笑容里却分明有些凄楚。
“嗯”,秀儿的心已经提起来了,他要说什么?
“其实,我根本就不是病!”
秀儿心里隐隐想到了什么,可是她不忍心自己说出来,故而只是看着他。
帖木儿摇头苦笑:“所有的人,包括我娘,都以为我得了重病,其实不是,我是中了毒。”
“天!”虽然已经差不多猜到了,秀儿还是惊呼出声。因为,这已经不是过着平淡安稳生活的老百姓所能理解的了。
“师傅没查出病因之前,我就已经有点怀疑了,因为知道家里有人一直想我死。后来听到师傅问我的那些话,还有他的表情,我越发肯定了这一点,就抽个床前没人的时候,直接问他,我是不是中毒了?,师傅说好像是,我当时就求他不要说出去。”
“为什么不说出去?”这一点秀儿就想不明白了:“你中了毒,应该尽快告诉你的父母,这样他们才知道你到底出了什么事,才能及时找到凶手,去掉祸根保护你。”
“去不掉的”,帖木儿再次摇头:“因为那祸根,扎得很
“什么?”,秀儿听不懂了,“祸根扎得很深?你的意思是,下毒之人很难查出来?”
“也有这一层意思在里面,但主要不是因为这个。”
秀儿叹息:“你家的事,好复杂!但下毒之人藏得再深,也总有经手人吧。毒又不能凭空下,必须通过吃的喝的东西给你服下去才行啊。”
帖木儿道:“是的。师傅告诉我,我中的是慢性毒,下毒之人在我吃的饭菜,喝的水里,每天放一点点,这样一开始没事,要过一段时间才会有感觉。表现出来的症状,就是身体虚弱,胸闷,气喘,吃不下饭,睡不着觉。一开始还撑着每天起床,听先生上课,后来就卧床不起了,请了无数大夫,都说是弱症,我娘就给我吃补药,结果越补越虚,最后都瘦得不成人形了。”
秀儿默默地看着他,眼里尽是痛惜,显赫的出生,却受这样的苦,比贫苦家庭长大的孩子还不如,人家起码不会中毒,然后被慢慢毒死吧。她想到自己,虽说家道中落,可是父母疼爱,家庭温暖,也算无忧无虑地活到现在。
素来钟鸣鼎食之家,就是藏污纳垢之地,难怪帖木儿后来情愿隐居深山,也要远离这些所谓的荣华富贵。
网友上传章节 第五折(第十二场) 凶案
更新时间:2008…10…26 12:32:26 本章字数:2800
听到帖木儿的话,秀儿叹息良久。不过她还是认为,他应该把那场彻底改变他人生走向的“重病”真相告诉父母。一个人挑起这份精神重担,对他来说是不公平的,何况那时候他还只是个孩子。
帖木儿沉默了一会儿说:“我怀疑师傅已经告诉他们了,只不过毕竟是家丑,他们也不好到处张扬,对外人依旧只说是重病。”
秀儿简直难以置信:“左相大人知道了真相,知道有人下毒害他的儿子,而且几乎成功了,他还是一味地和稀泥,不肯下决心处理?”如果这样的话,那她要开始怀疑窝阔台平时表现出来的对儿子的爱都是惺惺作态了。
“我阿爸你也看见了,他在外面再狠,可就是拿家里人没办法”,帖木儿的口气有些无奈,也有些感伤,“而且,查出下毒的人是谁,他能怎么办,杀掉还是休掉?我毕竟还没死,以命抵命谈不上。何况我阿爸的女人中,完全没背景的不敢动我,有背景的,一旦处死或休掉,破坏的就是两个部族之间的关系。”
“当时你爹早就权倾朝野了吧,他还怕得罪别的部族?”这个理由,秀儿觉得完全讲不通,一切都只能归罪于窝阔台在处理家庭问题上的软弱无能。
这回轮到帖木儿叹息了:“阿爸有他的顾虑,我自己也不想再追究了。从小到大,我早就厌倦了那种提心吊胆的日子,所以我当时就跟师傅提出想拜他为师,然后跟他进山修行去,再也不回那个家了。可是我娘知道后。死活不同意,整天以泪洗面。最后提出折衷方案,同意让我修道。但不能去外地。起初,他们说要在家里给我设一间静室。但师傅怕这样还是会出问题,就单独跟我阿爸谈了一次,正好那时候家里在建四海楼,阿爸就让人把四楼辟成我的静修室,又专门从外地请来厨师单独给我做饭。以确保我的饮食安全。”
“就是陈师傅?”
“不是,早换了好几个了。”
可即使这样,“你后来还是走了,不会你躲在四海楼那些凶悍的姨娘们还是不肯放过你吧?”
帖木儿总算轻轻笑了起来:“那倒没有。我那时候刚开始修炼嘛,心不静,有点受不了老关在一间屋子里,很想出去走走,看看山,看看水。这样。师傅下次来看我地时候,我就求他带我走了。”
原来最初离家出走的原因是心不静,想出去游山玩水。还以为是看破了红尘一心归隐山林呢。想到这里,秀儿又起了一点逗弄之心。笑眯眯地问他:“那你现在心静了吗?我看你在那密室里挺自在的嘛。”
“嗯。后来就好多了,修行总得有所成嘛。”看样子。帖木儿地心情已经好转了。
只是,真的有所成吗?如果后来真地心静了的话,“那,我被掳去你那里,你每天给我喂饭的时候,为什么不敢看我?”
“我哪有不敢?离得那么近,大眼瞪小眼很尴尬的。”
好嘛,才打了几天交道,谦谦君子就蜕化成小赖皮了?秀儿一翻白眼:我就不信这个邪!
于是再次出击:“还有每天帮我解裤裤的时候,你为什么手直抖?”
帖木儿惊讶地看着秀儿,确定她是真地在问他这个问题后,又无奈又宠溺的一笑:“秀儿,你是姑娘家。”
意思是,“解裤裤”这种话题,你是姑娘家,怎么能随便说出口呢?
可是某人的邪恶因子已经被激发得一发不可收了,越说越来劲:“哦,我明白了,我是姑娘家,你给一个姑娘家解裤裤,所以手直抖,对不对?”
帖木儿终于顶不住如此强大的攻势,宣告全线崩溃,低下头去不再吭声。
秀儿看他这样,也不忍心再“逼问”了他,只是吃吃地笑着。
也许是她的笑声刺激了帖木儿吧,他勇敢地抬起头说:“我早就承认我的心乱了,我并没有掩饰啊。我说的心静,是指遇到你之前。”
啊?明明是主动进攻的胜利者,怎么对方突然反戈一击,她就成了被动迎战的那一方了?
“等你以后跟戏班分开了,回到襄阳去隐居一段时间,就恢复以前那种状态了。”秀儿地心一阵乱跳,再也不敢说俏皮话逗他了,只能且战且退,先把话题引向正确的方向,以后再伺机反攻。
“不会的,动心了,就是动心了!”帖木儿这话,说得简洁明了,毫不拖泥带水,只要不是傻瓜,都能听懂是什么意思。
秀儿左望望,右望望,扯扯衣服,搓搓手指,“呃,这个,那个……”
“什么这个,那个?”帖木儿笑得眉眼弯弯地。
再扯扯衣服,搓搓手指,惹火上身的滋味不好受啊,这回,轮到她自己窘死了。
“快来人那,死人了,死人了!”突然,一声恐怖地叫喊惊散了他们之间地暧昧气氛。
“怎么啦?”秀儿差点吓得跳了起来。最近也不知道怎么搞的,每次跟帖木儿坐车出去,总能遇到一些意外。
帖木儿伸手抚了抚她地头发说:“你坐在这里不要下去,我出去看看。”
“你也不要下去吧。”假死了人没必要看,真死了人最好是不要看。
“放心,只是去看看有没有帮得上忙的地方,马上就回来。”
帖木儿下去了,秀儿倚在窗口观看。
事故发生的地点在离马车尚有一段距离的一条小巷子里,因为拐了一个弯,又有点远,所以也看不清楚那边到底是什么状况。
但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奔去案发现场的人流中,秀儿也不由自主地跟了过去。
好不容易挤到最里面,仵作已经抬出了一具用草席包裹的尸体。紧跟在他们后面的,就是刚刚秀儿看到的人,她轻轻喊了一声:“卢大人。”
卢挚的眼睛转向她,眼里盛满了深深的自责和悲愤,他用沉痛的声音告诉她:“珠老板,那天晚上你专程送去我那儿的人,死了,我真没用,保护不了我的证人。”
“你说的是张……张先生。”自始至终,秀儿都不知道那人的名字。
卢挚点了点头,随仵作衙役等离去。
秀儿呆呆立在原地,直到帖木儿过来找到她,告诉她到底是谁死了。
这个张先生,跟她本是毫无关系的人,可是她来通州不到半个月,就遇到了他四次。她忍不住想:就算这个人每次出现都是偶然的,这事本身对她有什么意义?若完全没有意义,为什么会一而再,再而三地遇到他呢?郁闷的分割线…
今天码字好慢,现在才码完第3更。
果然是3更呢,多名副其实啊,半夜三更的“3更”。
网友上传章节 第五折(第十三场) 乱了(一)
更新时间:2008…10…27 17:37:24 本章字数:2901
因为受到了张先生遇害之事的影响,这天晚上的演出秀儿一开始总是无法集中精力,好在她并非主角,台词和唱词都不多,也还糊弄得过去。
戏演到第三折时,她突然瞥见左相一家就坐在第一排的包桌上,这才悚然一惊,赶紧收摄心魂,全情投入演出中。所以,后半段倒也赢得了不少掌声。
散戏后,刚回到后台,黄花就喜滋滋地告诉他,刚才又收到了堂会的邀请,而且不是一个,是两个,都是点名要珠帘秀去唱的,一个明天白天,一个明天晚上,问她到底选哪个。
秀儿想了想,刚好明天晚上轮到她歇场,于是一咬牙说:“两个都接了吧。”
黄花当然巴不得了,堂会越多戏班赚得越多,可他还是问了一句:“你吃得消吗?这两场可都要你从头到尾唱下来呀。”
秀儿笑道:“多谢大师兄关心,若是怕吃苦,要舒服,不如索性就留在大都别出来了。又不是天天有人请两场,偶尔一次,就拼拼吧。”
其实,主要还是上次胡家的堂会让秀儿尝到了甜头,她发现,有些富有的乡绅,比大都的某些高官家还大方。也许是大都戏班多,请堂会也很普遍,大概给多少赏钱都约定俗成了,每家都差不多的。不像乡下,难得请到一次京城来的戏班,格外重视,赏钱也给得格外丰厚,生怕给少了大地方来的人看了笑话。像胡家这次,单是胡老太太独赏的,就抵得上大都唱好几家了当然,左相府又另当别论。
“小财迷。你入行到现在,挣多少钱了。不提别的,光左相府那次。就给了你一袋银锞子,起码不少于这个数吧。”刚想到左相府。立刻就有人提到它,秀儿一转头,就见翠荷秀比着两根手指走了过来。
“翠荷姐,你就别取笑我了”,秀儿被她弄得有点不好意思了。呐呐地说:“我家的情况你又不是不知道。”
虽然上次娘口口声声说,她以后会把钱管好,不让爹瞎花。但她自己那理财水平,本身就不敢恭维了。所以秀儿准备以后挣地钱只适当拿一些回家,其余的先自己存着。想到那遥远的美景,居仁坊地祖宅,林木葱茏的后园,青石铺成地小路,一蓬蓬芙蓉花树。雪白的海棠……爹娘在里面度过快乐的晚年,妹妹们从立着两个石狮子的大门里风光出嫁,真好!只是五妹和六妹只比她小两岁。恐怕赶不及了,七妹和八妹应该是没问题的。她有这?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