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卷珠帘
平心而论,姨妈们说的也都是好话,只可惜爹娘都是世上少有的洒脱人,对银钱真的不在乎。有就尽着性子花,没有了也没见他们互相埋怨过,照样恩恩爱爱,整天不是哼着戏就是互相打趣,的确就是亲戚们口中的“一对活宝”。
有活宝爹娘,家里是很温馨,很快乐。秀儿和姐妹们从小到大,别说挨打了,连骂都很少挨过,爹娘永远和颜悦色,心肝宝贝地叫着哄着。
如今,家里真的已经“车到山前”了,可也真的没见什么路。爹口里说出去找事做,但依秀儿对爹的了解,若遇到哪里有戏看,有热闹凑,他保准又高高兴兴地流连一天,把什么都忘在脑后了。
无聊地独坐在院子里,想一会,愁一会,那股刺槐花的清香又幽幽地传了过来。秀儿左右瞄了瞄,没看见哪里有刺槐树。
反正也是无事,她起身顺着刺槐花的香味在巷子里走,顺便看看周围的环境和邻居们的情况。
看得出,这和宁坊的住户比清远坊的确实要富裕得多。首先,房子就比那里的大,也比那里的考究;其次,院子里多半停着马车,大门口还设有门房。而这在清远坊是很难看到的。
走了大约有五、六家后,终于在一家的院子里看到了刺槐树,上面开满了一串串铃铛似的、雪白雪白的刺槐花。秀儿深深地呼吸了几口,果然清香扑鼻。也许以后跟邻居混熟了,可以求这里的主人给点种子,在自家的院子里也种上一棵。
借住也好,租住也好,住在哪里一天,哪里就是家,就要把家尽可能布置得舒适一点。其实,家从来不是房子,而是人,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就是幸福的日子。
这也是爹娘从大宅搬到小宅,从奴仆成群到凡事亲力亲为,从住自家屋子到借住别人的房子,依然能笑容满面,互相打趣的原因。
想到这里,秀儿理解了娘为什么总是由着公公和丈夫的性子来。还是那句话,他们开心就好。
这世间不是只有一种活法,尤其当今之世,异族当道,汉人被贬到了前所未有的卑贱地位,科举不能科举,投笔亦无处从戎。于是,那些才子们只好镇日泡在戏曲里,也惟有在那里,他们才能找到一些快乐,暂时安放他们无处安放的灵魂。
看着刺槐花出了一会儿神,秀儿正打算转身回家,耳朵里却听见了压得极低的唱曲声,没错,就是唱曲。夹杂在唱曲声中的,还有一个男人的说话声,好像在抱怨唱得太小了。
于是唱曲的女人就说:“大清早的,唱那么大,把邻居都吵醒了。”
男人说:“你操些多余的心,他们还专门花钱跑到戏园子里听你唱呢,现在让他们免费听,还有意见了?”
女人说:“这是两码事好不好?就说你吧,不管你多爱听戏,可是大清早你睡得正香呢,有人非要这会儿唱戏打搅你,你不烦啊。”
男人说:“别人打搅我,我也许会烦。但如果是大名鼎鼎的曹娥秀打搅我,我还求之不得呢,立刻抱到床上去,让她躺在我怀里细细地唱给我听。”
一阵嬉笑打闹声,然后那女声说:“好啦,别歪缠了,我唱给你听就是了。”
于是,唱曲声再起,比先前大了一点,站在门口也能听清唱词,不过也还没大到吵到邻居的地步。
秀儿眼里尽是惊喜,想不到搬了一趟家,竟然与曹娥秀姐姐为邻了。原来曹娥秀姐姐已经嫁人了。
呃,不对呀,好像听爹他们说过,行院中人,都是有乐籍的,不能随便嫁人。要嫁人必须先“除籍”,否则就是犯法,若被人告发的话,是可以一绳子押到官府去的。
难道,几天不见,曹娥秀姐姐就除籍嫁人了?
那可真是太遗憾了,这样,以后就听不到曹娥秀姐姐唱戏了。
不过,大家既做了邻居,以后可以常常往来,常常搭戏唱着玩儿。
想到这里,秀儿又高兴起来。
第一折 (第十六场)外室
更新时间:2008…9…26 19:21:15 本章字数:2951
自从朱家搬到泰亨坊的房子后,关家的太太们就把这里当成了关家的另一处宅第——本来就是关家的另一处宅第——时时造访,天天串门,走马灯似地往来不歇。
那天早上,朱家人刚吃过早饭,关府的四太太和六太太就结伴而来。再过一会儿,七太太和九太太也来了。
要说起来呢,她们也真的很无聊。家里统共就一个孩子,还经常不在家,关苇航忙的时候也是几天不见人影。家里平时就只剩下十几个女人守着一群仆人,也实在没什么意思。
于是,打牌、看戏、串门就成了她们打发日子的方式。
她们走后,也到吃中饭的时间了,颜如玉和秀儿去厨下忙活。秀儿一边摘菜一边说:“娘,你有没有发现,关家的伯母们总是单数的太太跟单数的太太好,双数的太太跟双数的太太好。”
颜如玉别有深意地一笑道:“你还小,长大了就会明白的。”
“嘿嘿,女儿我现在就明白了。”
“那你说说看,为什么呢?”
秀儿不紧不慢地说:“打个比方,四太太本来是新来的,也就是关伯父当时最宠爱的姨太太了。可是过两年,五太太来了,关伯父忙着陪着新娘子去了,肯定就会冷落她,对不对?所以,五太太是四太太的情敌。再过两年,六太太又来了,五太太一下子从新人变成了旧人。这样,六太太等于是帮四太太出了一口窝囊气,虽然她抢的同样是她的丈夫,却不是从她手里直接抢过去的,而是从她情敌手里抢过去的,这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了,她甚至会有‘你也有今天啊’那种痛快感。”
颜如玉看了女儿半晌,才呐呐地说:“我的秀儿真聪明!”
话虽这样说,可是那语气和表情,却颇为叹惋,大概,还是觉得女儿太早熟了吧。
她也不想想,就她和朱惟君这种天真烂漫的夫妻,女儿能不早熟么?
只有在成熟老练的父母羽翼下,才能生长出天真单纯的孩子。若父母本身就跟那贪玩的孩子似的,他们的孩子势必得早熟,不然,怎么生存?
吃过饭,娘和妹妹们都睡午觉去了,秀儿再次走出家门,几乎是循着本能来到曹娥秀住的屋子前。
自从那天后,已经好几天过去了,秀儿再没有听到屋里有任何动静。她确定那天听到的是曹娥秀的声音,她和曹娥秀同台唱过戏,不会听错的。
站了一会儿,正打算转身回家,巷子那一头驶过来一辆大马车。秀儿赶紧就近避到曹娥秀家的门楼底下。
驾车人“吁”地一声,马车在不远处停下,一个女人推开车门走了出来。秀儿眼睛一亮,正准备喊“曹娥秀姐姐”,却见曹娥秀将手指竖在嘴边,做了一个噤声的动作。
秀儿赶紧闭嘴。然后,曹娥秀回身,扶出一个喝得有几分醉意的男人。
他们互相搀扶着从秀儿身边走过,曹娥秀就像不认识秀儿一样,径直和那男人走进门,然后砰地一声把秀儿关在门外,差点撞到了秀儿的鼻子。
秀儿呆瓜一样看着紧闭的屋门,无计可施,只得闷闷不乐地回了家。
大概一个时辰后,那辆马车又从秀儿家门口经过。秀儿心里正想着:曹娥秀怎么才回来没多久又走了啊,回头,却见曹娥秀就站在她家的屋门前,朝秀儿勾了勾手。
秀儿欣喜地跑过去,曹娥秀牵起她的手一起走进了自己的屋子。
“你家什么时候搬来的?我今天来的时候就注意到那家终于搬进人了,原来一直空着的,只有一个看房的老头。我怎么也没想到搬来的竟然是熟人!”
听曹娥秀的口气,似乎跟熟人做邻居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
秀儿不明所以,只能照实答道:“就前几天搬来的。我们事先并不知道曹娥秀姐姐也住在这里的。”意思就是,我们可没有故意跟踪你哦。
曹娥秀也听出了秀儿的话外之意,笑着摸了摸她的头说:“我不是这个意思啦。”
秀儿忍不住问:“曹娥秀姐姐,你现在不唱戏了?”
曹娥秀一愣:“没有啊,我这几天在唱堂会,吃住都在别人家里。那家老太太八十大寿,点名要我去唱。连着唱了三天三夜,把我累的,手脚都唱软了。”
秀儿想给她倒茶,见水壶空空如也,就站起来说:“那姐姐先歇一下,我去给你烧水。唱戏的人,嗓子是命根子,家里怎么能没水喝。”
曹娥秀忙说:“那怎么好意思,我自己去烧就是了。”
秀儿按住她道:“你别动,我家里现在反正也没事,烧个水有什么?我可没有连唱几天几夜戏,手脚也没软。”
曹娥秀也就由着秀儿去了,自己浑身无力地倒在床上。
烧好了水,秀儿给曹娥秀沏上一杯,又凉了一会儿,这才扶她起来说:“茶好了,你先喝两口润润嗓子。你肚子饿不饿?饿我去给你做点东西吃。”
曹娥秀感激地说:“饿倒不饿,吃的东西多的是。走的时候,因为我提起那府里的点心好吃,老太太还特地叫人给装了一大包呢,我哪吃得了那么多?等下你回去的时候拿一些回去吧,我看你家孩子多。”
秀儿也不推辞,只是欠身致谢道:“那就多谢姐姐了。”
“不谢,本来也是别人给我的。秀儿,你家到底有几个孩子啊,从大门望进去,好像好几个小姑娘。”
“我有四个妹妹,还有三个姐姐已经出嫁了。”爹娘总是说家里有“九仙女”,可惜现在只剩下八个了。
曹娥秀感叹道:“真好,我什么都没有。”
秀儿随口问:“姐姐是独生女?”
曹娥秀轻轻一笑,带着一丝忧伤和落寞:“我是师傅收养的孤儿,不知道父母是谁,连曹这个姓,都是取艺名的时候随便取的,我根本就没姓的。”
“姐姐”,秀儿难过地看着她,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曹娥秀一拍床沿说:“你坐下来啊,老站着干什么。还有,不要用那种怜悯的眼光看着我好吗?其实真的没什么,没亲人,也就没牵挂,一人吃饱全家饱,还落了个清闲自在。”
秀儿安慰她道:“姐姐现在就不是一个人了啊,姐姐有相公了,以后还会有孩子的。”只是,不除乐籍也能嫁人,也能生孩子吗?
曹娥秀好笑地看着她:“谁告诉你我有相公的?”
秀儿结巴起来:“刚……刚……刚车上的那个人,不就是姐姐的相公吗?”
如果不是,那就是野男人了,天那!
“憨宝,如果他是我名正言顺的相公,我还会怕见熟人吗?那又干嘛要装作不认识你?”说到这里她自嘲地一笑:“其实,不是我怕见人,我怕个鸟啊,老娘反正就一戏子,是他怕见人。”
“姐姐的意思是,他是有家室的?”
让秀儿惊讶的不只是这个消息本身,还有曹娥秀说话的方式。原来那么优雅的曹娥秀,背地里也会爆粗口,还自称“老娘”。
曹娥秀点了点头:“所以他怕人知道,我不怕!我还想会会他家那母老虎呢。”
“千万不要”,秀儿急得拉住曹娥秀的手摇晃着说:“蒙古女人凶得很。她们的家奴又随身带着刀,一时气恼了,可以拔出刀来当场就杀了你,官府也不会管的。姐姐,你千万不要去招惹那样的人,我家已经有一个姐姐死在蒙古女人手里了。”
秀儿之所以会这么急,是因为今天跟曹娥秀一起出现的男人,也是个蒙古人。
曹娥秀忙问详情,秀儿就把蕴华姐姐的死以及家里搬到这里来的原委都说了一遍。
曹娥秀听了冷笑道:“一个都总管府的小小推官家里就这样无法无天起来了,真是好笑。他们是没见过真龙,小小的虾兵蟹将就想翻天了。秀儿,别难过,你家既然搬到这里跟我做邻居,我又和你这样投缘,这个仇,我一定会替你报的。”
第一折 (第十七场)秘闻
更新时间:2008…9…26 19:21:16 本章字数:2565
“忍之一字岂非常,一生忍过却清凉。常将忍字思量到,忍是长生不老方。”
“你在念什么经?”曹娥秀好笑地看着秀儿。
“《布袋和尚忍字记》,这一出戏,姐姐没唱过吧。”
“没”,曹娥秀大摇其头:“你姐姐我别的都能演,就是这癞头和尚没办法,最起码的一条,我不能为了演个和尚,就把自己剃成光头吧。”
秀儿笑了,但很快又敛容低眉道:“刚才姐姐说要替我家出头的时候,我就在想着这出戏。”
其实并没有刻意要想,而是这出戏的戏文自动出现在脑海里。
乍一听到曹娥秀说要给她家报仇的时候,秀儿是振奋激昂的,因为姐姐真的死得很冤,很不值,而姐夫勃勃家又欺人太甚,所谓“是可忍,孰不可忍”。可是,再往深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