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婚 作者:秋李子(晋江金推vip2013.09.30完结)
和阿睐,比我还小,我要叫表姑。”阿颜听了这话就笑嘻嘻地说:“你这一说我就忘了,竟还没去给皇姐问安呢。”
阿昭这时候也不管辈分不辈分的事了,伸手打阿颜一下:“你瞧,又来怄我,仙游表姑,您辈分最高,大人有大量,别挑我的刺了。”阿颜嘻嘻一笑,侍女们已端上茶水点心,还把作诗要用的那些东西都备好。
不一刻镇国公府的敏姐儿也来了,除弦歌外,她是年龄最大的一个,今年十二,个子比弦歌还要高些,披了件貂裘,那件貂裘连一根杂毛都没有。一走进屋,敏姐儿就把貂裘脱掉,走到火炉前伸手去烤火:“哎呀,昨儿那么大风,我还以为今早要下雪,想着咏雪最好,哪晓得只听见刮了一夜的风,起来连雪点子都看不到一点,偏偏还这么冷,真是扫兴。”
睐姐儿伸手捅敏姐儿一下:“难怪你穿这么厚,我本来也想穿的,可见没下雪,就不好意思穿。”敏姐儿笑了:“穿来才好,我们才像两姐妹。”睐姐儿歪一下头:“我怎么觉得,敏表姐你和弦歌表姐,更像两姐妹?”
众人往她们身上看去,可不是,弦歌今儿是因在孝期,穿的月白色袄白绫水波纹裙子,那袄上面还绣了梅花。敏姐儿是为了配那件白貂裘,穿了湖蓝色袄,上面也绣了梅花。敏姐儿仔细瞧了就笑了:“还是睐表妹眼尖,说起来,家母和弦歌姐姐的娘,当年也是闺中密友,还一直说,曾伯母嫁到外面去,通信多有不便,现在我们也在一起起诗社,家母十分欣慰。”
弦歌本是聪明灵秀的女子,不过平日心事太重而已,初时的拘谨已经慢慢消失,做陈家的外孙女,也不能给陈家丢脸才是,笑着道:“家母也曾说过,还说不方便出门,等再过些日子,要请你们母女过来坐坐呢。”
两人说的文绉绉的,琦姐儿已经笑了:“两位表姐,你们说的这么文绉绉的,是不是欺负睐妹妹?”睐姐儿正和阿颜说话,听到这话就拿起一个梅子往琦姐儿那边打去:“叫你笑话我。”琦姐儿抿唇一笑:“得,你们大姑子弟媳妇合伙欺负人。”
阿颜的脸顿时红起来,阿昭笑着打圆场:“怎么不见阿歆?平日她来的最早。”话音刚落侍女就来报,歆姐儿来了,接着走进来的却不是一人,而是三人,除了歆姐儿,还有和歆姐儿年纪相近的一对男女。
看见那对陌生男女,座中姑娘们都惊讶,歆姐儿已经上前对她们道:“各位姐妹我来迟了,这是我姨母家的表姐和表哥,昨儿我哥哥说起起诗社的事,表姐就说在家时候也是喜欢作诗的,想带契来。”
表姐来也就罢了,可这表哥,弦歌和敏姐儿已不小,各自侧过身子,两人四目相对,都有些许不满。再小也是过了十岁的外男,又不是平日间见过熟悉的。歆姐儿也心里叫苦不迭,本来是欢欢喜喜想来起诗社,可谁知道自己姨母非要把这对表姐表兄塞来,还说他们诗才不错,其实不过是明摆着想来攀附。若不是看在自己娘的面子上,歆姐儿都把这两人赶下马车了。
屋内陷入短暂寂静,那位表姐是个自来熟的,已经笑着上前做了自我介绍,还道:“本知道来的鲁莽,可我想着,能借此多结识几个人也好。”
伸手不打笑面人,阿昭刚打算答应,睐姐儿已经拉一把她笑嘻嘻开口:“这位姐姐倒罢了,可我们这个诗社都是女孩子,不如这样,我出个题,这位朱兄能做到,那就入我们诗社。”
☆、题目
睐姐儿生的俏丽;又穿了件大红织金绣牡丹的袄子;发上戴了一个小小的攒珠金冠,腕上是九阿公送的那对金环;手腕一动上面的铃铛发出清脆声音,看的小朱有些目眩,如见了观音驾前玉女一样;此时再听她要出题,想着这样女娃娃;就算出题,也不过是些对子;一口应道:“还请这位妹妹出题。”
睐姐儿伸出一根雪白手指:“朱兄是男子,自然比我们女儿家看书看的多;那想请问朱兄;双首四足又能在天上飞的,是什么奇物?”小朱原本已在肚内搜索枯肠,寻出一些典故来,为的一鸣惊人,可谁知道睐姐儿问的竟是这样的话,顿时呆在那里,说不出来。
几个少女也在那皱眉细思,可想了半日都想不出来,阿昭让侍女去拿山海经来。睐姐儿看着小朱好整以暇:“朱兄,想出来没有?”小朱摇头,他妹妹和他是双生子,双生子之间总比别人多些默契,已经开口道:“陈家妹妹这是刁难人,别说山海经了,把那些奇异怪志都翻出来,也翻不到这么个东西。”
睐姐儿转头看她,一副孺子不可教的神情:“朱姐姐你这就错了,这么浅显的道理你怎么不晓得呢?书上说,乌鸦有反哺之德,这乌鸦老了,不能飞了,要去哪里,不是该它的子女托着它飞,如此不是双首四足?先生常说,读书要举一反三,不能拘泥于书。”
竟还有这样的道理?朱表姐的眼都快瞪出来,却反驳不出来。敏姐儿见状笑着说:“平日姐妹们在一起玩耍,就喜欢编些书上的事来互相考校。这种不过是小技,和你们男子平日的大事不一样。”敏姐儿说的婉转,话里的意思却很明白,小朱的脸红了又红,对睐姐儿作揖道:“姑娘的聪慧,在下领教了,既答不出来,就出外等候妹妹们就是。”
他妹妹还想再说话,可看大家没一个愿意帮忙的,只得闭嘴不说。睐姐儿全没把这事放在心上,已经笑嘻嘻对阿昭道:“阿昭,人齐了,你说我们今儿起个什么题目,诗社叫什么名字?还有,要拿什么彩头出来?”
琦姐儿掩口笑了:“睐妹妹你说慢些好不好?说那么急,也不怕舌头打结?”歆姐儿已经把睐姐儿拉过来捏捏她的耳朵:“这样刁钻古怪的,还不晓得以后嫁到谁家,不如我回去和我娘说说,把你娶回去?”
睐姐儿吐下舌:“歆姐姐你又和我开玩笑了,谁不晓得你上个月才定了亲,我听娘说,这人一定了亲,就喜欢给人做媒,原来歆姐姐你也是这样。”歆姐儿伸手捏下睐姐儿的脸:“好利口,不过呢,这话,可是把你弟媳妇也说进去了。”
说着歆姐儿秋波一转,看向阿颜,阿颜正和弦歌她们商量今儿要出什么题目,见歆姐儿这样就道:“歆姐姐是晓得我口笨,特地来欺负我。好姐姐,你可要多帮我几句。”这下众人都笑了,阿昭笑完才又和大家聚在一起,商量诗社叫什么名字,要起什么题目。
因是冬日,应景叫了腊日诗社,每月开两次,初三十八,按年龄大小轮换着来,下回就是弦歌做东,再下回是敏姐儿,依次排下去。社日谁要请假,下回的彩头就要她来出。商议已定,也就出了题目,作了点评一回,用过午饭,又玩耍一会儿,各自告辞回家。
睐姐儿今早起的早些,一上车就有些昏昏沉沉,靠在弦歌肩上打算睡去,弦歌摸摸她的脸:“你啊,非喝一杯酒,瞧瞧,这会儿脸红了吧,等回去,舅母又要说你。”睐姐儿把眼皮支起一边瞧着表姐,撒娇地说:“那酒甜的跟蜜水样的,再说表姐你喝的比我还多呢。”
弦歌瞧着她娇嗔地小模样,手竟舍不得从她脸上离开:“难怪人人都喜欢你。”睐姐儿摇头:“不呢,娘总说我,没有表姐你沉稳,可我觉得,人人都沉稳了,岂不不好玩了。”
弦歌不由噗嗤笑出声,马车已停下,春雨带人上前来扶她们姐俩下车,睐姐儿困的很,用手掩住口打个哈欠,巴不得赶紧回屋睡觉。曼娘管家管的严,春雨也不敢让丫鬟进去抬轿子过来给睐姐儿过来,只有扶着她往前走。
睐姐儿困的眼皮都快合上,只是任由春雨扶着,听到耳边有靴子响,下意识想避开,抬头睁眼看见来人,立即笑出来:“小舅舅,你怎么来了,哎呀,要晓得你来了,我就该早些回来。”
徐明楠没有平日见到外甥女的欢喜,只是摸摸她的发:“看你这困的,快睁不开眼了,赶紧回去吧。”睐姐儿刚想说自己不困,忍不住打了个哈欠,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舅舅,你不在家吃晚饭吗?”徐明楠摇头:“不了,我还有事呢,这是你冯二叔,你见见。”
这时睐姐儿才看见徐明楠身边还有一个年轻男子,难怪表姐都不说话了,睐姐儿后知后觉地想,对冯毅道个万福:“冯二叔好。”冯毅的神色比起徐明楠好不了多少,勉强点头道好,春雨对徐明楠说了一声,也就带着她们继续往里面走。
徐明楠见冯毅往另一个方向望去,那个方向就是陈家合族买的宅子,也是刘吟梅现在住的地方,不由叹气拍一下他的肩:“走吧,我姐夫已经说的很明白了,阿毅,仔细想想,我姐夫说的也对,你已成了家,纵有再多不甘,也要全放在心里,不然对现在的冯二嫂也不公平。”
成了家,冯毅苦涩一笑,跟着徐明楠一步步往外走:“可我,只是想见她一面。”徐明楠手一摊:“可你今日见到了啊。”那怎么一样,今日见面,是在下人们的陪伴下,连一句贴心话都不能说,只能问几句她可好。
还有,今日的她,对自己更加礼貌客气,看着自己如看一个陌生人,这不是冯毅想要的结果。徐明楠可不知道冯毅心里转着的念头,自顾自道:“你也晓得我姐姐的脾气,只要说帮忙照顾,定会妥妥帖帖,再说那宅子,虽是合族而居,可等闲的人也进不去,下人们也会细心照顾,比住柳树胡同好多了。等过了年,我再去求求姨父,让把刘兄从牢里放出来。”
说着徐明楠四处一瞧凑在冯毅耳边:“姨父上回说,按例是该放的,不过汪家那边,来打过招呼,说多关几日,等过了年,就把人放出来。你放心吧。”冯毅的眼还是没有转回来,纵然举案齐眉,到底意难平,新妇虽好,却难忘旧人。这一回,就是彻底地再无重见之日,冯毅重重地叹了口气。
徐明楠没识过情滋味,不懂得冯毅的纠结,嘀嘀咕咕又说了些别的,不外就是连刘大爷也不用担心,牢里有人打点,过的比普通犯人好多了。
冯毅一个字都没听进去,一路上愁绪万千,到了家才和徐明楠道谢进家,徐明楠调转马头回家,别人已经忙着过年,可锦衣卫过年是没有假的,还要去衙门走一趟,总好过回家听徐启和新安郡主唠叨他该寻房媳妇的话。可原来不是说让自己寻吗?怎么这会儿又要唠叨,哎,长辈们就是这样变来变去。
睐姐儿睡醒的时候已经日头偏西,听到曼娘在那和秋霜说晚饭的事,这才一咕噜爬起来,鞋也不穿就摇摆摆上前:“娘,您怎么也不叫醒我?”
曼娘把女儿的发丝往旁边拢一下:“睡够了?以后还这样早起吗?你表姐都还没走,你就已经开始打呼噜了。”睐姐儿不好意思地笑笑,往曼娘手上瞧去,见是今日诗社作的诗,立即喊起来:“娘,今儿敏姐姐赞我作的好呢。”
曼娘见她没穿鞋,让珍儿上前给她穿鞋,听了这话就点她额头一下:“你作的除了比阿颜好些,我瞧比谁的都差,而且阿颜还比你有灵气。你啊,可别仗着自己有点小聪明就以为人人都不如自己。”
小聪明?睐姐儿顿时想起为难小朱的事,眨眨眼:“娘,表姐和你说了?”曼娘嗯了声:“就算你表姐不说,今儿这么多人呢,总会知道的。睐姐儿,娘晓得你从小聪明伶俐,可是你有时不免失于刻薄。要知道,精明和刻薄,只差了那么一线,却完全不一样。此时你是陈家女,你爹又得重用,纵然刻薄些,旁人也只赞你精明,可人这辈子,纵是公子王孙,也没有顺遂一辈子,没有挫折的时候。”
睐姐儿乖乖地听自己娘的教导,等听完了才问:“娘,那刻薄和精明,有什么区别?”曼娘知道女儿好奇心重,点一下她心口:“一呢,是本心要宽厚,二呢,是要有阅历,经过的事多了,就自然明白,你现在还没经过多少事呢。”
睐姐儿的眉皱起,用手托住下巴问:“所以娘让我学的沉稳一些?”曼娘点头:“虽说你不必像我一样,泰山崩于前而不言,可是也不能咋咋呼呼。”睐姐儿不由吐一下舌,曼娘摸摸女儿的发,母女俩没有再说别话。
转眼就过了年,初二日要回娘家,今年陈铭眉回来,曼娘也能带着孩子们回去娘家,果然把三个孩子留给新安郡主,等过元宵节再回来。还没过正月,一个消息就震惊朝内,陛下驾崩。陛下驾崩比起太后驾崩来,虽同样是国丧,牵扯更广一些,好在太子已立了日子不短,驾崩第二日,就在皇后和群臣支持下,于灵前即位。
曼娘夫妻照例要进宫哭灵,忙个不停时候,家乡又传来消息,陈阁老在正
作者有话要说:写长文往往就会遇到这种时候,哎,所以这是我不愿?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