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婚 作者:秋李子(晋江金推vip2013.09.30完结)
艿寐锏姆獭!?br /> 曼娘啐丈夫一口:“话里话外把我说成母老虎了,得,明儿就给你置办几个侍妾,让她们服侍你用饭,让你红袖添香,免得说我不贤惠。”皇帝已经笑着道:“弟妹要真是这么贤惠的人,今儿阿远添的就不是一个义妹了。”
陈铭远摊开双手:“瞧,这回可不是我说的,是陛下金口。哎,娶了这么个妻子。”曼娘瞅他一眼:“你后悔了。”陈铭远急忙收敛起脸色:“不敢。”
皇帝已经笑得手里的筷子都握不住,曼娘给皇帝斟了杯酒:“这是自家做的桂花酿,也不知道谁塞在包袱里的,前儿翻出来,就被几个孩子以尝尝的名义喝了半瓶。”
皇帝嗅着杯中酒笑了:“我知道了,定是那几个孩子塞在包袱里的,不过这酒,的确香。好酒。”谈笑饮酒,这顿晚饭用了总有半个时辰,酒没多少,等皇帝离开这里回宫时候还对曼娘道:“下回你要再酿桂花酿,可要给我送两瓶来,不然我要罚阿远。”
曼娘笑着应是,陈铭远已经道:“不成不成,酿的太多,我媳妇会太辛苦,就一瓶,多一瓶都不成。”皇帝哈哈大笑,带了内侍回宫。送走皇帝,曼娘和陈铭远回到屋里,陈铭远才垂下眼,曼娘拍拍丈夫的肩,陈铭远握住妻子的手:“好在有十日的假呢,我们去齐王府在这附近的庄子住几日,那里我去过一回,虽没有温泉,庄里却养了牛羊鸡鸭,还可以带孩子们练练骑射,嗯,睐姐儿愿意的话,也可以教她学学骑射,强身健体也是好的。”
曼娘扶着丈夫坐下:“身子都还没好全,你就想着教他们骑射,等去了庄子上,老老实实的给我待着,什么教他们骑射的,想都别想。”窗外传来睐姐儿的声音:“娘,您就偏心。”声到人到,睐姐儿已经掀起帘子走进来:“我不会乱跑的,就要一匹很乖的马,跟着弟弟他们就好。”
曼娘捏捏女儿的脸:“别想的那么好,你就算学会了,又到哪里跑去,见谁家的闺秀骑马到处跑了?”睐姐儿的腮帮子嘟起,陈铭远最看不得女儿撒娇:“不学骑马可以,学学射箭总没什么,要万一遇到个什么坏人,也不需要等人救。”
睐姐儿在旁连连点头,曼娘狠狠瞪丈夫一眼:“你怎么从来不会说句好话,还遇到坏人,我们的女儿,是要在深闺里平安喜乐地长大,哪能遇到坏人。”睐姐儿的大眼转了又转,知道说服不了娘,等到了庄上,悄悄地去就是。想到这睐姐儿就没继续缠着曼娘要她答应,而是很体贴地要和她一起收拾东西准备去庄子上。
曼娘怎不晓得女儿心里在想什么,不过这场面上的话总要说,免得真答应她去学什么骑射,到时没学到,反让外人觉得,这陈家的千金,是个不娴雅的人。这做娘的,真是为儿女们操碎了心。
去庄里总要预备两日,曼娘在次日就遣人把黄莺送回京城交给陈大太太,并禀明陈大太太,大概在半月之后带孩子们回到京城。收拾好了,曼娘也就和陈铭远带了孩子们往庄子去。
行宫虽美,可宫规森严,几个孩子早就被拘的受不了,这回去庄子上,一下了车慎哥儿就想溜去田里瞧瞧,被冬雪眼疾手快地抓回来:“少爷要去,总也要等换了衣衫,再让小厮们带了去。”
慎哥儿看了看周围,见农家的孩子们穿的,都是那样布衣衫,有些还有补丁,也不怕在那田里玩耍,自己身上穿的都是绸衣,想了想就指着那些孩子对冬雪说:“那我换了那样衣衫,也能和他们一起玩泥巴吗?”冬雪的脸差点都坏掉了,求救地看向曼娘,曼娘摸摸儿子的头:“你就算想和他们一起玩泥巴,他们也不会和你玩的。”
慎哥儿的眉头皱的很紧:“可我和小厮们也能玩。”睐姐儿已经对弟弟说:“你真笨,这些又不是家里的小厮。”是这样吗?慎哥儿哦了一声,陈铭远已经道:“带你们来,也是要你们晓得稼穑艰难,民生艰辛,久居深宅大院,难免会变成纨绔,以为这衣衫都是从柜子里现成拿出,吃食都是从厨房里端出来的。”
谨哥儿已经点头:“爹爹的意思,儿子明白了,纵居庙堂之高,也不能忘江湖之远。况且民为根本。”慎哥儿满脸崇拜地看着自己的哥哥:“哥哥什么时候学会这些道理的?”睐姐儿已经道:“在你调皮的时候。”
这话让慎哥儿的唇撅起:“娘,姐姐又欺负我。”睐姐儿看着慎哥儿:“我有说错吗?你是比阿弟调皮淘气,叫你写大字,你总是想着先去射会儿箭,让你读会儿书,你还想着马圈里那匹新到的小马。”
好像姐姐说的的确是对的,慎哥儿皱起眉:“那也只是这一年,原来不是这样的。”几个孩子叽叽喳喳,这才是一家人过的日子。
庄上服侍的人并不多,每日陈铭远带着孩子们去爬山,去田里和农人们闲聊,询问这几年的收成好不好。曼娘就在屋里做针线,给孩子们缝补衣衫,自从龙岩回来后,这种日子已经离的很远。
算着时候到了,就去厨下做饭,晚饭后一家子在院中葡萄架下歇凉说闲话,绯姐儿走路已经走的很稳,说话也开始往外蹦一两个字,往往到夜很深才各自回屋歇息。
这样的日子比起在陈府里时的养尊处优要辛苦些,可这样的日子曼娘一家子十分喜欢,只是日子总过的飞快,很快陈铭远的十日假期就到,一家子要先把陈铭远送到行宫,然后在行宫歇一日后赶回京城。
慎哥儿在庄上这几日已经晒的黑红,上车后恋恋不舍地望着外面,扯着陈铭远的衣衫问什么时候才再来。这个问题陈铭远不知道该怎么回答,睐姐儿已经摆出一副姐姐样子:“爹爹以后会越来越忙,等你再大些,可以约上阿弟一起来。”
再大些?慎哥儿的眼眨了眨,抬头问姐姐:“十岁算不算大。”不算,慎哥儿还不死心:“那十一岁呢?”曼娘笑了:“总也要等到你会拘束你自己,现在我们看不到一眼,你就不晓得读书写字,哪敢把你放出来一个人来庄子上?到时没人管着,你就是无所不为了。要你哥哥这样稳重,我也能放心让他出来。”
原来要稳重些,慎哥儿看向谨哥儿,可是这样稳重,感觉好没意思,慎哥儿没再说话,只是看向外面,这绿油油的田野,下次再见也不晓得是什么时候了。
一行人回了行宫陈铭远的暂居处,歇息一夜,第二日曼娘就要带孩子们回京,陈铭远舍不得妻儿离去,可孩子们的课业,家里的事情,这些都需要曼娘去照管。而皇帝要过了七月才能回京,此时不过六月底,离回京还有一个月呢。
再舍不得也要分别,曼娘和丈夫说了差不多半夜的话,第二日吃过早饭带了孩子们上车离去。直到车走了很远,都能看到陈铭远站在那里目送他们。
睐姐儿突然叹气,曼娘摸摸她的脸,伤口早已结疤,那小小的疤痕在每日白玉膏的涂抹下,已经越来越小,再过几日就一点也看不到了,这时叹气是为什么?感觉到娘的目光,睐姐儿轻声道:“原来这天下,竟没有一个人是真正能自由自在的。”
曼娘讶异,女儿还这么小,怎么就会说出这样的话?睐姐儿察觉到娘的讶异,偎依进她怀里:“这些日子,和爹爹在庄子里到处走,才晓得的一些道理。原来他们竟也羡慕着我们。”
☆、隐瞒
曼娘讶异;女儿还这么小,怎么就会说出这样的话?睐姐儿察觉到娘的讶异,偎依进她怀里:“这些日子,和爹爹在庄子里到处走;才晓得的一些道理。原来他们竟也羡慕着我们。”
曼娘静静地等着女儿往下说,可睐姐儿说了这几句就没有说了,曼娘看着女儿:“所以你知道了;天下这么多的人,纵贵为天子,也有不得已之时。你也该知道;娘为什么会约束你;怕的就是你以为;天下没有你得不到的东西;一旦失落,就十分难受。”睐姐儿没有说话,曼娘把女儿的手拉紧,这个孩子,已经开始在长大,总有一日,她会离开自己的羽翼,去庇护别的,她该庇护的人。
这种又骄傲又伤心的感觉让曼娘的眼角不由有泪,一时竟也无语,只听着车声辘辘。
第三日傍晚时分进的京城,前后也去了一个来月,京城依旧繁华热闹,车到陈家大门前,刚掀起帘子就听到春雨的声音:“奶奶你们总算回来了。”曼娘往外一瞧,吓了一跳,门口黑压压地一群人站在那,陈二奶奶领头,这么大的阵势,快赶上陈大太太回府了。
曼娘忙下车,对陈二奶奶道:“怎么二嫂亲自迎出来了?”陈二奶奶只拍拍曼娘的手:“我没什么事,来迎迎你们也是平常。”接着拉过睐姐儿,往她脸上左右细瞧才对身边丫鬟道:“你跑的快,赶紧去告诉婆婆,就说大小姐脸上好好的,什么都看不见。”
丫鬟应是就飞奔往里面去,曼娘一看春雨也拉着睐姐儿的手左看右看,这才啊了一声:“原来我是沾睐姐儿的光了。”陈二奶奶挽住曼娘的手往里走:‘少贫嘴,你不晓得消息传回来的时候,婆婆多担心,差点就要往行宫去,我们嘴皮子都快磨破了才总算劝住了她。你想想,虽说我们这样人家,女孩儿不靠脸面吃饭的,可要脸上真有个疤,岂不难看?”
曼娘低头对女儿道:“听见没有,你自己珍重,就是孝敬我们了。”睐姐儿行礼下去:“知道了娘,二伯母,以后我一定不随便乱跑。”什么随便乱跑,陈二奶奶摸摸侄女的脸,浅浅一笑。
一群人前呼后拥走到陈大太太上房,陈大太太已扶了赵氏的手出来,也不管曼娘她们要行礼,就伸手去拉睐姐儿的手,仔细瞧了又瞧才道:“你不晓得,消息来的时候,我差点都吓病了。你一向稳重,怎么会惹了这么大个祸,你今晚可要陪我睡,好好地和我说说。”
睐姐儿笑着应是,又扶了陈大太太进屋,赵氏笑眯眯道:“果然是侄女一回来,我们这些人,没一个被婆婆放在眼里了,怎样的孝顺,都抵不上侄女的一根小指头。我啊,是真的吃醋了。”
陈大太太正把睐姐儿搂在怀里问东问西,听到赵氏这话就望着她:“都做娘的人了,还和你侄女吃醋,睐姐儿,去,给你五婶子行礼赔不是。”见睐姐儿果真起身,赵氏忙扶住她:“说着玩儿的,五婶子这还有好东西呢,等会儿让人送到你房里。”
说说笑笑,丫鬟已经报八姑娘来了,曼娘一时还没想起来,等见了来人才晓得就是黄莺,黄莺已换下宫女装束,改着一般少女的衣衫。进来先给陈大太太行礼,陈大太太这才笑道:“这是你三嫂子,虽说你们之前见过,可这会儿不一样,你要重新见过才是。”
黄莺上前给曼娘行礼,口称三嫂,曼娘忙扶住她,问几句这些日子在家里可还习惯,都是谁在服侍的话。黄莺一一答了,又说服侍的人都好,义母更是待如亲生一般。应酬一番,黄莺在陈大太太旁边落座。
曼娘见她说笑时候也还自然,并不似那样腼腆,服侍陈大太太就似亲生女儿一般,不由淡淡一笑,也就说些别后家常,厨房传上晚饭,大家用过晚饭,睐姐儿留在陈大太太这,曼娘跟了陈二奶奶回房,还要和陈二奶奶说说这些日子家里的那些琐事。
两人已经习惯,用不了一刻就把家里这些事说完,除了多了个黄莺一处的开销,别的地方都照旧,陈铭眉一家子已经搬到新宅子那边住,择了七月二十三的日子遍请亲友让牌位入祠。入祠之后,世杰这支也就正式独立于曾家之外,算是了了陈铭眉一个心愿。
曼娘听完谢过陈二奶奶,这才道:“这黄莺也不小了,今年十九,她的婚事婆婆有什么交代没有?”陈二奶奶笑着道:“还能有什么交代,婆婆想着,明年就是会试之期,到时给黄莺挑一个举子,毕竟她的出身还是有些尴尬,这京城里的世家名门,未必愿意娶。就算要娶,也只会拿出那些旁支来对亲,这样的又觉得辱没了她,毕竟她在宫里,还有几分香火情。况且金美人有一日失宠还好,若是盛宠不衰,定这样一门亲事,难免会惹怒了她。”
配个外地举子倒是正巧,曼娘应了一声,陈二奶奶才笑着说:“你不晓得京了这些日子可热闹了,黄莺进了我们家,就算不上什么事。”热闹,曼娘头一个想到的就是淮安伯,毕竟老夫娶少妻,这少妻又算不上没根基的,而淮安伯的孙女都比这少妻还大,这家子不热闹才怪。
果然陈二奶奶讲的就是淮安伯这家子,王小姐嫁过去,还没过了满月,淮安伯的长孙女就归宁,也不知道说了什么,两人大起冲突,好容易拉开之后。那位孙女怀着三个月的胎,动了胎气,在半路上就腹疼不止,等抬回婆家,已经小产了。
淮安伯的孙女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