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婚 作者:秋李子(晋江金推vip2013.09.30完结)
八小姐已伸手挽住曼娘的胳膊,用手在脸上画了两画:“呸,呸,十三妹妹这等乖巧会说话,我啊,宁愿十三妹妹是我的亲妹妹,而不是你这个促狭鬼。”九小姐自然不依,伸手过来捏八小姐的脸,姐妹们嬉笑着往大太太屋里走去,人刚走进院落里面,就有嬷嬷掀起帘子笑着迎出来道:“老远就听见九小姐的笑声了,太太还说,定是九小姐又得了什么好东西。”
这是徐大太太的陪房柳嫂子,小姐们都要称她一声妈妈,八小姐已笑着叫过,伸手捏一下九小姐的脸:“妹妹在说笑话呢,祖母已经起了?”柳嫂子嘴里说话,手上就打起帘子。
曼娘从大到四的四位堂姐都已出嫁,五到七那六位堂姐是二房的,八小姐算是这房现在的长姐,面上已现出端庄神色,带了妹妹们鱼贯而入。
屋里已坐了不少人,除服侍的丫鬟婆子之外,徐大奶奶带了自己儿媳已早早在那伺候,徐大太太今年也六十了,虽做了曾祖母,可是一头黑发连根白的都寻不出来,而徐大奶奶面色人长的瘦,面色上有些难以察觉的愁苦,恍惚一瞧,和婆婆倒更像姐妹。
小姐们依次行礼,徐大太太笑着让小姐们起来,见曼娘发上只戴了根银钗,忙叫身边丫鬟:“把昨儿十一爷送来的那套首饰拿来让十三丫头挑两样,虽说在守母丧,可也未免太素净了。”曼娘正要推辞,徐大太太已经对徐大奶奶道:“你十一叔越发没个算计了,昨儿让人远道送来一套首饰,说贺我六十一岁的礼,可打开一瞧,不是绿的就是红的,我这把年纪,再戴这样的首饰岂不让人笑话。”
徐十一爷是徐大太太的幼子,徐二爷在广州知府任上,徐十一爷跟了堂兄做个幕友,间或也做些生意,日子过的煞是逍遥。想到此徐大奶奶不由有些呕,虽说自己丈夫是长子长孙,但读书着实不成,靠了祖父和公公的荫庇入了仕途,二十多年勉强得了个同知的位子,一听说公公拒绝皇帝的夺情旨意丁忧回乡就辞了官,美其名曰是回乡养亲,其实是为了自己逍遥,况且,丈夫虽在公婆面前规矩,但在外头也是花头不少,徐大奶奶瞧着自己婆婆,偏自己还要在公婆面前帮他隐瞒。
丫鬟已把那首饰拿来,徐大太太接过匣子打开先送到曼娘面前:“挑两样素净的,你在孝期好戴,八丫头九丫头也过来挑两样,这里有对红宝石耳环,我瞧着,八丫头戴了最好。”九小姐已经走过来,往匣子里面瞧了眼就笑嘻嘻地道:“祖母果然偏疼八姐和十三妹妹,这素净的和红宝石耳环都去了,剩下给我的可就不好了。”
徐大太太把匣子往桌上一放就笑着道:“这嘴啊,越来越猴,你放心,那还有对镶绿宝的金镯,正好衬你今儿的松绿衫子。”徐大太太这样说,九小姐伸手就把那对金镯拿出来,笑着往手上一戴,微微啊了一声:“果然好看,祖母您配衣衫首饰,真是别人挑不出的好。”
徐大太太被逗的又是一笑,八小姐也戴了那对红宝石耳环,徐大太太又从里面拿出一个镶红宝的华胜给她,曼娘已挑好首饰,一样镶了米珠的钗,另一样是玳瑁的簪,那钗虽是金的,珍珠镶的连一丝金光都看不见,那玳瑁的簪上镶了小小一颗蓝宝石,孝期内戴也毫不显眼。
徐大太太见曼娘挑了这两样,摇头叹息道:“你这孩子,总是这么老实,叫你挑两样就真只挑两样?”曼娘的眼微微垂下,八小姐看一眼正在那叽叽喳喳和徐大奶奶说话的九小姐,忙笑着开口道:“十三妹妹从不辜负祖母的疼爱,这才叫慈孝。”失母孙女总是要疼一些的,徐大太太从匣子里拿出一对压发来,那压发用银丝密密缠绕而成,只在顶端用了一点金子做点缀,把这对压发塞到曼娘手里,这才对八小姐道:“真不愧是快出嫁的姑娘,这话说的那么妥帖,可是呢,我听着,你还是怨我多疼了你十三妹妹。”
八小姐的嫁的也是同乡望族,婚期就在今年八月,此时听祖母这么说脸不由微微一红,身子一扭就撒娇道:“祖母又来笑话我。”徐大太太尚未说话,九小姐已经凑过来笑着道:“祖母,孙女可从来没吃醋过。”徐大太太故意脸一板,接着就笑了,一屋子的人也跟着笑了。曼娘脸上也有淡淡笑容,母亲去世之后,祖母等人对自己更是加倍的好,可这样的好总让曼娘觉得有些怪怪的,如果还像从前一样,或者曼娘会更自在一些。但这样的好意曼娘也不能推辞,只有照样还回去,努力做一个让娘在地下安心的孩子。
随着说笑声,徐三奶奶已掀起帘子走进来,嘴里还道:“刚在外面就听到婆婆分首饰了,也不晓得有没有我的?”徐三奶奶是徐大太太的表侄女,在徐大太太面前和别的妯娌都不一样,徐大太太瞧见她进来笑的更开心,但故意道:“我给她们小孩子家分呢,连你大嫂都没有,偏你爱说。小十过来,这块玉佩给你。”十小姐正待和八小姐说话,听到被唤忙上前接过玉佩,十六小姐见状眼睁的大大地问:“祖母,那我呢?”徐大太太摸摸她的脸:“你才八岁,这首饰也戴不上,等你留了头,祖母啊,给你重新打一副头面好不好?”
作者有话要说:章节题目真是难起啊。。。,徐家是个很大的家族,所以人也会多些。
☆、姐弟
十六小姐点头时候不忘记提醒徐大太太一声祖母可千万别忘了。徐大太太笑的眼都合成一条缝,屋内比方才更加热闹。丫鬟见首饰已经挑完,匣子中还剩下几样正待上前收拾时候,徐大太太这才眼一抬道:“连匣子给十五姑娘送去吧。”说着徐大太太顿了顿,她一停下,众人也就等她说话,徐大太太顿住后才望向徐三奶奶:“你十五妹妹的嫁妆,预备的也该差不多了。”
徐十五姑娘是上一辈女孩里唯一的庶出,出生时候,徐大太太都早做了祖母,对这个庶出女儿,徐大太太心中难免有些膈应。十五年前徐首辅辞官回乡时候,徐大太太就让徐三爷和徐八爷带了这个妹妹一起回家乡,用的是代自己尽孝的名义,但实情众人都晓得,徐大太太是不满丈夫没经过自己的允许就宠幸了丫鬟生下了这个女儿,既不能把孩子杀了,那也只有打发了离自己远些。
不过十五姑娘渐渐长大,徐大太太再不满也要为她婚事着想,挑了几家,挑的一家祖父做过知府的秀才,门户不高不低,配徐十五姑娘也算恰好,原本定的婚期是去年九月,但那时还十五姑娘还没出孝,改在今年七月。
此时听的徐大太太这么问,徐三奶奶忙笑着道:“一应嫁妆都已齐备了,只是少了几样首饰,我正想来问婆婆寻一些呢,没想到婆婆就先想着了,这些送去恰好能用。”恰好能用?一直没说话的小大奶奶瞧一眼匣子里的东西,几位小姐都挑了,里面只剩的一对金臂钏还算能上眼,别的不过就是几样戒指金折花这些零碎。
但小大奶奶自然不会说出什么,既然徐大太太要表现出做嫡母的宽容大方,她做孙媳的也要凑趣,忙开口笑着道:“既如此,这趟差我就接了太婆婆的,由孙媳带人送过去。”小大奶奶这话徐大太太极其受用,毕竟内里再不喜欢,这面上也要做足,点头道:“你虽是个小辈,却也是做娘的人了,和你十五姑姑年纪差的也不大,有些我们不好说的话,你说才最好。”
小大奶奶忙连声应是,带了东西下去,小姐们又规规矩矩坐了一会儿,徐大太太也就让她们各自回屋歇息一会儿,等吃午饭时候再来。和姐妹们出了门,又说笑几句,八小姐约了曼娘去她屋里瞧扎的花,话刚出口九小姐就笑了:“姐姐你要做嫁妆,可十三妹妹还不到做嫁妆的时候,你这么急做什么?”
八小姐眼里的笑意有几分深意,瞧着九小姐道:“你晓得什么,大姑母要回家省亲,到时我们那位十三妹夫也要跟了来,我觉着吧,只怕等十三妹妹一出孝,就要嫁到俞家去了。”曼娘不到三岁时候就被徐尚书做主许给徐大姑娘夫家的侄子为妻,听了这话,曼娘先是一喜,再一听到后面那句,脸不由红了下啐八小姐一口:“尽胡说,前面还有这么几位姐姐呢,要嫁,可也要她们先嫁。”
九小姐掩口一笑:“我们虽是姐姐,可也是隔了房的,你可是八叔的长女,前面可没人拦着你。”曼娘的脸不由更红,伸手就去扯九小姐,姐妹们正在嬉笑,夏风气喘吁吁跑过来:“小姐原来已经出来了,京里来了五姨奶奶的信,八爷已看过,让小姐回去准备准备,五姨奶奶再过些日子就要来探望小姐和两位小爷。”
听的五姨母要来,曼娘收了嬉笑,忙要回去准备,九小姐瞧着她的背影笑嘻嘻地道:“五姨母来,只怕是要和大姑母商量商量你的婚事,十三妹妹,可别这么慌张。”曼娘听的脸更加红,回头狠狠瞪了九小姐一眼,那脚步却一点也没停。
夏风扑哧笑出声,曼娘的唇不由撅一下,白了夏风一眼扶着她急急往自己院子去。刚走到院子门口就瞧见两三个婆子聚在门口说些什么。虽说下人们背了主人常有偷懒说笑的,但大白日的院门口,这样说笑实在太不像样子,夏风脸一沉就喝道:“吴婶子,小姐方才走的时候让你去大厨房领些豆腐回来好给小爷做煎豆腐吃,可领来没有?”
吴婆子是曼娘院里做粗使的,正和人讲的兴,听了夏风这话不由吓的一抖,但又想到自己听到的是要紧话,只怕曼娘也是要知道的,忙小跑到曼娘面前福了福:“十三小姐好,原本小的早早的就要去领豆腐,可是刚出门就听说昨儿四太太家的迎春姑娘昨儿不知怎么的在池子边滑了一跤,动了胎气,这会儿正在生呢。”
不等她说完夏风就一脸涨红地道:“该死该死,这样的话哪能在小姐面前说出来,还不快些去领豆腐?”吴婆子登时就叫起屈来:“这是要紧的话,迎春姑娘要生个儿子还好,要生了个姐儿,只怕……”
曼娘的心忽地一跳,但面上神色没变,眼抬一下就淡淡地道:“昨儿我见那丛竹子旁边生了些青苔,等领完豆腐回来,你去把青苔铲了吧。”说着曼娘就进了院子,吴婆子还待要再偷奸耍滑一番,可人已进去了,只得先去厨房领豆腐,心里还嘀咕道,这会儿不急,等生个姐儿下来,把难哥儿过继了,我看你怎么对得起死去的八奶奶。
走进屋子的曼娘接过秋霜递过来的信,可一点也没打开的心绪,方才吴婆子的话一直在心头绕。迎春肚子里的是男是女不过是一半一半,能生个儿子自然皆大欢喜,可若要是给自己添个堂妹?想到四太太这些日子总是来寻自己祖母,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若迎春生下的是个堂妹,那就要把自己的幼弟抱去养活,为九叔接上这股香火。
祖母也只能打着圆场,没有把话说死,况且五姨母全家要从京中来的消息是早就有的,只是没有具体时日,祖母未必没有打着等五姨母到了后问问她的意思的念头。想到这曼娘觉得头疼欲裂,若是娘还活着,四太太就不会用自己的爹总是要续弦,两个大的还好,可是小的后娘总难以照顾到的理由要过继弟弟了。
怎么偏偏就那么巧,怎会滑了一跤动了胎气?曼娘长叹一声,耳边已有婴儿的啼哭声,拉回曼娘的思绪。接着一个面容和蔼的年轻妇人抱着个孩子走进来,对曼娘福了福才把孩子送到曼娘身前:“哥儿一醒过来就哭,小的想着,定是今儿还没见到小姐的缘故。”
果然这孩子一见到曼娘就露出嘴里的小白牙,曼娘接过孩子捏捏他的脸,这孩子笑的更开心,小腿在曼娘身上蹭来蹭去,一副想要下来走的样子,曼娘刚把他放到地上,这孩子就迈开步子走了两步。
奶娘在旁边笑起来:“哥儿走的竟这样稳,这些日子哥儿都想下来走,小的只敢牵了他慢慢地教他走,没想到在小姐面前,不牵着也能走这样稳。”话没说完,难哥儿就一屁股坐下去,不等奶娘去抱,曼娘已把他抱到怀里,用手摸着他的脸:“阿弟乖,不哭不哭。”
这孩子果真不哭,眼转的咕噜噜,一副还要下地再走两步的样子。看的曼娘心疼的慌,又往他脸上狠狠亲两下,娘临终前最不放心的就是这个弟弟,不管怎样都不能让他过继出去,从此唤自己的娘为伯母。曼娘心中暗下决心,把弟弟放下来让他在地上慢慢练习走路。
午饭时候,姐妹们又到徐大太太那边用午饭,四房那边的情形早已传遍全家,不过未出阁的闺女们自然只能装不知道,徐大太太有些心不在焉,沉默地用完午饭徐大太太才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