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婚 作者:秋李子(晋江金推vip2013.09.30完结)
鋈耍渴遣皇牵俊甭镄Φ氖中呱恍齑筇Φ难劢堑闹逦贫际嬲箍耍骸罢庋埠谩W鋈艘┓缋耍獾萌蘸蟪钥嗤罚簧踔脸粤丝嗤坊沟貌坏浇萄怠N艺獗沧樱詈蠡诘氖戮褪敲挥邪涯愦蠊媚负湍愦蟛附毯谩D愦蠊媚缸苁羌蕹鋈サ呐热⒁环亢孟备荆蝗兆右膊荒压?赡愦蟛福桓瞿腥耍驼庋狭恕!?br /> 说着徐大太太又长叹一声,那回在陈府时候,陈夫人曾经说过的话又在曼娘耳边;当初你祖母若不和你曾祖母之间,你大伯父也不会教成这样。曼娘瞧着徐大太太点头:“孙女知道,以后就算再怎样,孩子也要教好。”
徐大太太笑了:“你这孩子,怎么这么聪明?”说着摸摸她的脸:“我乏了,你们这两天准备迎接我,也困了吧,和祖母睡一会儿,等晚饭时候再起来。”祖母有命,曼娘当然听从,服侍徐大太太躺下后也就和衣躺下,本只想随便闭会儿眼,可年轻人总是好睡的,不过一会儿曼娘就进入梦乡。
醒来时已经被宽了外衣好好地卧在被子里,外头的帐子也放了下来,曼娘一时不知道这是傍晚还是早上,自己总不会在祖母这里睡了一夜吧?曼娘正想把帐子掀起就听到外面传来说话声,声音很低但很耳熟,一听就是徐大太太和徐琴的。
徐琴的话里还是有那么一点委屈:“娘,难得遇到有情人,我不成全他们的话,未免就太……”徐大太太叹气:“是,你是成全了他们有情人,你觉得自己做的很对,可你有想过,他们是真的有情不是别人的算计吗?绵珠那丫头,生的是很美,你怎么知道爱慕的是美色不是她别的?而绵珠就真的只是为了情吗?说句你不爱听的话,她要真只为了情,只为和那男子在一起,何不索性做了妾?难道曼娘容不得人?”
徐琴登时不满起来:“娘,我的弟子,怎能去做妾?”徐大太太一指头点在徐琴额上:“你都知道这个道理,难道绵珠不知道这个道理?她既知道,偏偏要和定了亲的男人在一起,不是从一开始就想着要这男人退了婚娶她?”徐琴被说的哑口无言。
徐大太太见她低头不语,头有些微微地疼起来,可这毕竟是自己的女儿,怎么舍得撒手不管,拍拍她的手:“琴儿,你从小聪明伶俐,你祖父祖母疼你,我也舍不得说你,下人们更是捧着你。你不知人间疾苦地长大,从来也只把钱视为阿堵物。就算穷了,也比不得那样别人家要去挣钱养家。你这一生太过顺遂,你和我爹都舍不得你到晚年辛苦,这才把曼娘许到你家,有她做媳妇,你晚年也会过的很好,可是天不从人愿,这事既已成今日这样。隆儿的婚事就要好好筹划。”
徐琴的嘴张一张没有说什么,徐大太太又叹一声:“隆儿今年已经十七,这个年纪也不小了,该议亲了。我晓得你是不擅长做这些事的,那是我的亲外孙,这件事就在我身上。怎么说我也有几分面子,也不要人家多富贵,最要紧的是能管家能吃苦,你也别对媳妇挑拣,必要个有才的。到时我说定谁就定谁,聘礼婚礼的钱,都从我这里出。等隆儿娶了媳妇,你就安安生生做你的婆婆,别因为绵珠是你弟子,你就要多偏袒她。琴儿,你这后半生,还是要靠隆儿和他媳妇,别去想别的。”
徐琴嗯了一声,但还是小声说:“娘,绵珠这孩子,我瞧着也好,他们婚期定后,对我也很恭敬。”徐琴鼻子里哼出一声:“你啊,怎么还是这样,这件事你不用管。等各自成婚后,我会让秋嬷嬷再去伺候你,你可不能像原来一样把人给送回来。”
徐琴哦了一声,徐大太太知道女儿心里的弯没转过来,但这件事由不得她,再说等她转弯,还不晓得要到什么时候,索性直接安排好,至于她喜不喜欢那个媳妇,横竖不是她当家,只要有秋嬷嬷在,女儿的吃穿用度也少不了。
曼娘听着徐大太太母女走出去,这才掀起帐子唤人,进来的是徐大太太的丫鬟,见曼娘起了忙扶着她下床,又把衣衫给她披好:“小姐想是太累了,竟这样好睡。”曼娘往窗外望去,虽没掌灯天色已晚,哎呀了一声:“我竟睡的这样晚,还不晓得晚饭开过没有?”
丫鬟接了小丫鬟送进来的水伺候曼娘梳洗才道:“晚饭已经开过了,太太见您睡的香,吩咐别打扰您,还让厨房做了您爱吃的菜,等您梳洗了就端过来。”想到方才徐琴的声音,曼娘故意问道:“我方才要醒时候,恍惚听见大姑母的声音,想是大姑母来探祖母?”丫鬟应是:“大姑奶奶来了好一会儿了,和太太说了好一会儿话,这会儿是带太太去瞧隆表少爷。”
说着丫鬟声音压低一些:“小姐您放心,凡事有太太呢,再说手心手背都是肉,您是太太亲亲的孙女,太太怎不疼您?”曼娘对着镜中的自己一笑,有祖母在,哪有什么不放心的?
徐大太太是个说到做到的人,和俞隆谈过他娶媳妇的事,好生教育了俞隆一番妻子是内宅之主,生儿育女侍奉老人管理家务劳苦功高,一个妻子做到这些就已不错,休要以妻子不擅琴棋书画就觉得她没有才,要晓得天下事从无两全,既要琴棋书画诗酒茶又要茶米油盐酱醋茶这样的人是寻不到的。
更不能因此就不敬重妻子,甚至纵妾室为患,这是居家的大忌,你从小没了父亲,你娘一个人带着两个孩子也十分辛劳,岂能为此就让她不安度晚年?有的道理俞隆听过,有些没听过,但外祖母训话,哪能不听?只有唯唯应是,徐大太太趁热打铁,第二日就让秋嬷嬷跟了徐琴回去,让秋嬷嬷好好地帮着料理家事,免得俞家一团糟。
接着徐大太太就为俞隆寻一房合适的妻子,虽说俞家族小人少,但俞隆终究是徐家外孙,况且徐大太太早早就放出话,俞隆娶妻,一应都是自己承担。徐大太太出身宁国公府,在闺中是千金万金的小姐,出阁后又是掌家的夫人,比不得那没有多少银钱的人家,自然有不少人想攀这门婚事。
这些人家中自然没有那些高门望族,这也是人间常事,徐大太太细细挑选,最后择了个父母已亡,寄居叔叔的姑娘,这姑娘年纪也不小,比俞隆还大一岁。长的姿容俏丽,性格却算不上温顺,听说她那叔叔婶婶为人十分刻薄,常常克扣她的吃穿,她方到十岁就要自己做活养着自己和娘的奶娘,等再大些,叔叔婶婶的女儿都已出阁,偏她还在闺中,外面人私下议论,都说只怕这叔叔婶婶想着这姑娘一张俏丽脸庞,想拿着攀高枝又怕攀上去后这姑娘翻脸不认,这才不给她择婿。
徐大太太要的就是这样姑娘,没爹娘可依靠,叔叔婶婶也不成,奶娘年纪已大她也不肯放她走,还要顶着叔叔婶婶的刻薄养着奶娘,说明这姑娘分得清是非好坏,又见识过人间冷暖,纵没学过当家理事,到时娶进门来让秋嬷嬷教上一两年,也能上手。
心里定了,徐大太太还是趁去庵堂上香时候,又细瞧了那姑娘,见那姑娘虽则衣着朴素,礼仪还是学的不错,等出来装作偶遇,问答之时也颇伶俐,并不是那样无知无识的。于是遣媒人去下聘,并带去五百两银子给那姑娘的叔叔婶婶,说这五百两银子就算是酬谢叔叔婶婶的养育之恩,至于以后,大家只做一般亲戚来往,若想别的,那就休怪这边不客气。
那叔叔婶婶见了那许多黄白之物,觉得也算卖了个好价钱,再说也明白这姑娘的性子,晓得指望不上她,于是点头应下这门亲,婚期就定在这年七月。
徐大太太帮女儿料理了外孙的婚事,心头一个重担落下,此时徐启和新安郡主的吉日已到,曼娘已搬到那边宅子居住,服侍的下人等也都安排妥当,只有主院的下人要等新安郡主带来。
喜日子头一天,是发嫁妆的日子,一大早徐大太太就带了人在那等候,不一时头一抬就来了,接着足足两个时辰,才把新安郡主那一百二十八抬嫁妆发来。押送嫁妆的是王府的长史官,自不能似平常看待,等嫁妆发齐,徐尚书接了单子,请长史官到厅上用茶。今儿是徐府和福王府上结亲,长史官十分客气,拱手道:“除了这些,还有八个侍女是服侍郡主的,明日跟了花轿过来,这里有十二房下人,名单在此,还请送到里面去请尊夫人一览。”
这是要给徐大太太磕头认主人的意思,徐尚书自然明白,客气几句就让人接了名单带了人去给徐大太太认认。这十二房仆人看起来都是精明能干,也很会看眼色的,等徐大太太受了礼,领头的一个婆子就恭敬地道:“小的们来之前,王爷就吩咐过,郡主既嫁了徐家,以后就是徐家的人,还请太太把府上的小姐少爷请出来,让小的们见见,认了主人日后才好服侍。”
徐大太太本还打算这些原本是王府下人的人来了后该怎么对待,听这婆子这么说就笑了:“这主意很好,这主仆尊卑的事,是极要紧的,千万不能乱。”婆子更加恭敬:“太太说的是,太太出身大家,见识哪是我们这些下人可比?”
作者有话要说:其实之前就提过,徐琴和徐大爷,是因为徐大太太和婆婆之间有问题才导致没教养好这两个孩子。
☆、宴客
这样吹捧的话;徐大太太听得多了,自不会似平常人样因为吹捧的是王府的人就得意洋洋;只笑着道:“尊府叶妃娘娘在这京里出了名的会调理人,到时若我们府上有些规矩和王府不一样;可别笑话。”那领头的婆子笑的还是那么恭敬:“容小的说一声放肆的话,既来到徐府,自然是从徐府的规矩。”
说话时候,曼娘已和两个弟弟走出来;难哥儿已经三岁,早不需要奶娘抱进来。徐明晋也不小了;十三岁的他已有翩翩美少年的姿态;姐弟三人先来到徐大太太面前行礼,晓得这几日和平常不一样,面前又多了许多陌生人,难哥儿并没像平日一样行礼完就要徐大太太抱,而是牵着姐姐的手站在那里好奇地看着这些人。
徐大太太轻轻地拍拍曼娘的手:“这些都是你母亲带来的人。”曼娘了然,丫鬟已经搬来三把椅子,曼娘对徐大太太又行一礼,这才带着弟弟们坐下。福王府过来的陪房们恭敬行礼后,曼娘又一人赏他们一个荷包,里面装了一对金银锞子,众人谢赏后退下,自有徐府的人带他们下去安置。
难哥儿这才滑下椅子扑到徐大太太怀里:“祖母抱。”徐大太太抱住他亲了亲:“乖孙儿,方才拘住了吧?”难哥儿嘻嘻一笑,徐明晋已经开口:“祖母,孙儿觉得,这回祖母还是带走难哥儿吧。”徐大太太哦了一声,徐明晋的脸有些红:“祖母,不是孙儿对新母亲有什么成见,只是难哥儿毕竟还小,孙儿是怕……”
徐大太太让孙子坐下,拍拍他的手:“你护着弟弟,有心了。”徐明晋被夸的脸一红,徐大太太缓缓地道:“但那日你姐姐和我说的话也很有道理,一家子,总是要团圆在一起的。我若带走难哥儿,外人瞧着我是心疼孙子,但在别人瞧来,或者又是我是不信任你们刚过门的母亲,甚至以为她有害人之心我才把你们弟弟带走。长此以往,难免有些人会造出谣言来,渐渐地,原本亲的人也不亲了。”
徐明晋一张脸越发红了,小声说:“祖母料的是,孙子未免想的太不周到。”徐大太太握住他的手:“你会这样想也是难免的,说来这各人家的事,不外就是一桩,为银子闹的。可我仔细想过,一来新安郡主嫁妆够多,徐家这点产业她还不用放在心上,二来我们徐家虽比不上福王府富贵,但日子也尽过得去,不必仰仗着新安郡主的嫁妆。半路夫妻,又各自有儿女,本就该互相客气谦和着过日子。若刚进门我就急急把你弟弟带走,不是给他们心上扎刺?”
徐明晋嗯了声,徐大太太眼里更加慈爱:“你是你爹的长子,以后不管是你姐姐还是你弟弟,包括你爹以后新得的孩子,都要靠你来支撑这一支。你凡事都想的周到才是。”徐明晋起身对徐大太太作揖:“孙儿多谢祖母教诲。”
徐大太太扶起他:“你们弟兄姐妹和和睦睦的,祖母就欢喜了。怕的,就是偏偏有些人在中间作祟,让本来和睦的人家也变得不和了。”曼娘已经笑着开口:“祖母就这样信不过孙女?别的不说,不轻信人言,也不轻易疑人,孙女这点是做得到的。”
徐大太太把怀里的难哥儿再抱紧些,笑的越发开怀:“你们姐弟都能这样想,我还有什么不好放心的。”难哥儿虽听不大懂,但还是跟着徐大太太一起笑了。
次日就是正日子,徐府从上到下都起的很早,各项事情都安排妥当,新安郡主虽是二嫁,但地位高,徐启又是新科进士,上门来贺喜的人比当日徐启娶陈氏来的还要多?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