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婚 作者:秋李子(晋江金推vip2013.09.30完结)
⒆由碜右灿行┎缓谩K淇嗣桑晒紊希贡炔簧纤艿堋!?br /> 叶宁真在为俞隆生下长女后不到一年半,也生下一个儿子,现在俞家两弟兄共有四子三女,徐琴膝下算是孙儿成群,来往的人都赞徐琴是苦尽甘来,两个孩子都养的这么出息,儿媳也很恭敬,一家子这么和睦。俞泠却晓得自己妻子现在是越来越俗气了,为了点芝麻大的小事总是嘀咕个不休,不是说管家们对她不恭敬,就是说厨房不给她做合口饭菜,总之一句,分家单过最好,省的做大嫂的还要在弟媳妇手下受气。
一来徐琴对俞泠有抚育之恩,对绵珠有知遇之恩,二来俞泠觉得,叶宁真管家还是很公平,并无欺凌这些事,自然不肯同意。如此一来,家里就更待不下去,俞泠不由叹气,若,可是再多的如果,也换不回当年了。如果没有见到曼娘,或许俞泠还会劝自己,女子都是这样的,为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就嘀咕不休,可见过曼娘,她当年的落落大方劲,在今日越发浓了。
或者,不是天下女子都这样,而是自己一开始就娶错了人,当初那个娇媚可爱要依靠自己的女子,现在已经完全消失。这些心事,俞泠对着陈铭远怎能讲的出来?只是又和陈铭远讲些别的闲话,睐姐儿和谨哥儿一直乖乖地在旁坐着听。
自己的儿女,绝不会这样乖巧,俞泠心中的疼更加重了,但又不能在陈铭远面前表现出来,面上依旧带着笑和陈铭远谈笑,但心里却在翻江倒海。
不一时晚饭出来,两个孩子也被接了进去,陈铭远招呼俞泠坐下:“来,来,这些都是我记得当年你爱吃的。还记不记得那年我们初识,就是在太白楼?太白楼的醋溜鱼片,做的简直是绝了。我这几年在外面,想着这些吃的,馋的不行,每日就让厨房给我试着做,做了这么些年,总算能做出当年的七八成味。”
说着陈铭远就给俞泠布了一筷鱼,这鱼酸中微微带甜,最好下饭,可俞泠只吃出满口的酸味。君子远庖厨,陈铭远想吃,自然是会告诉曼娘,这一次次的尝试,也是曼娘带了人在那里试。这才是一个妻子该做到的,把家管的那么好,让男人一回家就觉得愉悦,让客人一走进来就觉得这家子和乐融融。
俞泠的手已经在桌下握成拳,心已经被刺的千疮百孔。陈铭远又布一筷鹿脯:“这个是上回他们送来的,我觉得晒的太干,吃起来不大好吃,还是你弟媳妇想出主意,用鸡汤浸了,然后再拿出来,稍微晒干之后切细凉拌,倒比那寻常的吃法好吃。”
这用鸡汤浸过的鹿脯,吃起来比寻常的要鲜的多。俞泠却食不知味,勉强说出一句:“记得阿远你当日不是这样到处寻摸好吃的,反是齐王世子喜欢到处去找吃的。”陈铭远给俞泠倒杯酒:“这县城这么小,事情又不多,不琢磨点吃的要琢磨什么呢?”
说着陈铭远拍拍自己的肚子:“你看,我来这里三年多,反倒胖了,写信回家我娘还不信,非让人亲眼来看过才相信。”说着陈铭远摇头一叹:“你看我儿女都三个了,再不是原来的翩翩少年郎了。”俞泠看着陈铭远,虽比少年时微微有些发福,但眼神灵动,面上没有一点愁苦之色,一看就是日子过的十分舒心那种。
反观自己,只比他大那么半岁,眉间却有无法散去的愁意,媳妇娶错了,实在是一生大错。而这错,还是自己亲自选择,怪不得别人。
“奶奶,爷又让传进去一壶酒,我瞧啊,爷这不是要把人灌醉吗?爷喝酒,可是极节制的。”春雨掀起帘子走进来说,曼娘坐久了有些腰酸,捶一下腰就对春雨道:“难得你们爷高兴,就由他去吧。你啊,怀了也七个月,就没见你闲过。你婆婆都和我抱怨了。”
春雨坐到曼娘身前:“这要在京城,我就回家歇着了,可在这里,奶奶您身边的人就这么几个,我再闲着去,还谁来服侍?”
作者有话要说:哈哈哈哈,气死你气死你。欺负我闺女。
☆、追悔
春雨也算和曼娘一起长大的;在外面这么些年,彼此之间情谊更好;曼娘转着脖子:“你也说了;这比不得京城,繁文缛节那么多;就算是知县太太出门;也不过就是带上那么几个人。这事也没那么多;服侍的人这么些足够了。”
两人正说着话;冬雪走了进来:“奶奶,爷又叫传酒了;我算着;已经送进去四壶了。”四壶;那就是一人两壶;自己丈夫的酒量是知道的,曼娘沉吟一下就对冬雪道:“给他们上壶醋去,就说让他们解酒。”
冬雪领命而去,春雨已经笑了:“奶奶让送壶醋进去,倒让我想起那个笑话了。”曼娘已经把手里的针线比了比,也莞尔一笑就对春雨道:“他们要真醉到把醋当酒喝了,我也就服了。你来瞧瞧,这衣衫做的怎样?”
曼娘手里的衣衫是件外衫,衣襟处绣了几朵梅花,春雨笑着道:“离过年还有一个半月呢,奶奶就给姐儿做过年的衣衫了。”曼娘的手往衣衫上摸,看有没有线头留下,听了这话就道:“你糊涂了?今年过年时候我正在坐月子,不提前给他们做好,到时难道还要穿去年的旧衣?”
曼娘的产期是在下个月,春雨不由摸下自己的肚子:“也是我糊涂了,倒忘了奶奶比我早两个月呢。”曼娘抿唇一笑,又和春雨商量着该给谨哥儿衣衫上绣些什么花,至于那个和丈夫在外面喝酒的人,曼娘早已忘了干净,不过把他当做丈夫的一个旧友对待。
陈铭远见壶送进来,笑着接过拿过杯子给俞泠倒满,刚要说再喝一杯闻见味道不对,抬头去看冬雪,冬雪已经笑着道:“奶奶说了,一人两壶也够了,才让小的送这壶醋过来,若是爷分辨不出来喝下去,那就当做醒酒了。”
陈铭远的嘴巴张一张就对俞泠道:“也是我糊涂了,见了俞兄你就这样高兴,倒忘了明日还要去衙门办公,今日酒也够了,先喝茶醒酒。”冬雪听了,转身出门接着就端了一壶茶进来,陈铭远请俞泠在旁闲坐,冬雪上前倒茶,浓茶平日喝起来会嫌苦,可此时酒后喝两杯,就觉得舒服极了。
俞泠两杯茶下肚,又用热手巾擦了一把脸,觉得舒服的多,也就起身告辞:“等明日我再还席。”陈铭远送了他出去,俞泠走了几步回过头,见陈铭远已进门去了,陈家大门也已关上,此时已是掌灯时分,路上行人都没有了,家家关门闭户,想是在一家团聚。
心底的孤寂又泛起来,一家子在一起,本该是团团圆圆说笑的,妻子温柔儿女听话,长辈慈爱,可只要妻子不温柔,这一切都不复存在。俞泠觉得心头有些发腻,想呕几下还是没呕出来,想到方才在陈家时那两杯恰到好处的热茶,俞泠又叹气了,这是曼娘早就备下的吧?防止陈铭远喝醉。
现在陈铭远进了内宅,定也是妻子儿女围绕,服侍他换衣梳洗,在异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个人在异乡。俞泠唏嘘着,慢慢走进县衙来到住的地方。
推开门迎接俞泠的是一片孤寂,桌上只放了叠已洗好的衣衫,俞泠的酒劲涌上来,脚步有些踉跄地来到桌边坐下,能看到放在最顶上的衣衫前襟处有个破洞已经被补好。俞泠突然哭出来,借居在表兄家里,表嫂还会照顾自己的起居,吩咐下人们洗衣衫的时候记得看看哪里破了,哪里掉了,好缝补起来。
可是回到自己房里,妻子就只会抱怨不休,如同全天下都欠了她一样。更不会看到自己鞋穿衣破,还是弟弟看见,回去告诉弟媳,弟媳让人做好送过来。当年那个灵气逼人,美貌非常,和自己志同道合的少女,究竟去了哪里?
门被推开,小厮走了进来,看见俞泠在哭又往后缩回去,俞林已经听见了,用袖子胡乱擦了擦泪就问小厮:“有什么事,给我沏壶热茶来,我今儿喝多了。”小厮这才上前:“老爷,方才上房婶子把衣衫送了来,还说有两封信,小的怕丢了,给您压在枕头下面。家老爷还说,过两日他就让人送节礼回去,老爷您要有信或者东西带回去,也好一并收拾了带回去。”
听到来了家书,俞泠没有欢喜而是更添烦恼,见小厮还站在那,顺手从枕头下面抓出一小把铜子给小厮:“晓得了,你先给我沏壶热茶来,等我看完信再说。”小厮也不客气,谢过赏就乐颠颠走了。
枕头下除了散碎银子还有两封信,最上一封一看就是绵珠写的,字迹依旧娟秀,但俞泠心里已经没有原先看见她字迹时候的喜悦,而是冷着脸把这封信拿开,第二封应是俞隆写的,他们弟兄这些年感情越发深了。
俞泠扯开封皮拿出信来,里面竟是徐琴的字迹,问俞泠应该已到了福建,还说福建山水很好,要俞泠多多练习,成大名者,必不仅只会画容像梅花。婶娘还是和原来一样,一提起作画就说个不停,落后才提到家事,我不问世事久矣,汝妻原本我之弟子,和汝青梅竹马,情愫已生,终成眷属,也属佳话。然人心思变,汝妻近年来常有口舌纷争,不如等你归来,索性各立门户。
俞泠看的心里发冷,徐琴的个性俞泠是再清楚不过的了,不问世事的婶娘都写信提出分家,可想妻子闹到什么程度?放下这封信,俞泠又打开另一封妻子写来的,果然是不出所料的抱怨,到最后总算问候了自己一句,但又带上一句,前日大儿生病,遍寻不到良医,甚急。
俞泠的眼越来越冷,妻子她,还真以为自己不晓得大儿子的身体吗?生生被她拘坏了,想到今日陈家那对玉娃娃,俞泠的伤心更深,小厮已经端来热茶,又给俞泠打来洗脸水也就退下。
俞泠提笔要写信,可拿起笔竟不知道要写什么,告诉婶娘自己不要分家,还是劝说妻子要和睦相处,可是都难以说出来,娶妻不贤啊。俞泠心里叹一声,况且又要过年,总要带些银子回家,放下笔俞泠打开柜子,里面整整齐齐码放着这一路收的礼物润笔。
俞泠也算小有名气,这一路听的有他同行,也有人送礼物请他做画。俞泠点一点,共有一百六十多两银子,总要给自己留下一点花用。俞泠取出二十两,想了想又放回去十两,给妻子带回去五十两,剩下一百两交到婶娘那边,暂时应该会换来妻子几日安静吧?
俞泠打算站起身,可蹲的太久竟站不起来,索性就着坐到地上,陈铭远的笑脸又出现在眼前。这样的好运气原本是自己的,可现在只能瞧着他暗生羡慕,而自己,追悔莫及。
曼娘这次的产期在十二月中,恰好逢到过年,陈家来的人恰好连节礼和等着曼娘生产一起做了。今年的礼物里,更多的是衣料,曼娘检视着这些衣料,发现不少都是给小儿备的,不由笑着道:“婆婆想的真周到,我们原本也带了些衣料来,可这些年孩子长的快,渐渐要用完了,还想着干脆就在这里买上一些,谁知就送来了。”
这回来的还是刘婆子,依旧恭敬地道:“这还是五奶奶在旁边提了一句,太太吩咐四奶奶备的。”今年年初陈大太太就把家事委托给韩氏处理,听来往的人说,韩氏处理家事雷厉风行,赏罚分明,无人不服。
曼娘听到竟是五奶奶在旁边提的,不由笑着道:“五婶子我还没见过呢,听说她教养很好?”刘婆子见曼娘坐下有些不方便,忙扶了一把:“五奶奶过门也有八个多月了,现在也有五个月的身孕,说要找料子给肚子里的孩子做衣衫然后就提了一句。要说为人吗?也不是我夸口,府里面的这几位奶奶,哪个不好呢?”
赵妈妈端着一盘桔子进来,听了这话就笑了:“瞧你说的,等下只怕要把府里面几位奶奶给夸上天去。”刘婆子来往过几回,晓得曼娘的脾气,顺着赵妈妈的话就道:“我们也认识这么些年了,你还不明白我,哪句话是虚的?我还没恭喜你,又要抱孙了。”
赵妈妈呵呵一笑:“听说你儿媳今年年头就给你添胖孙子,我还特地给你备了东西呢,你倒好,在这说我。”曼娘靠在椅子上,这样的插科打诨只要不伤大雅,曼娘也很喜欢听,能消磨一些时光。至于新进门的那位五奶奶,她脾气如何,为人如何,和韩氏之间又如何,自有别人去打听。
曼娘这胎已经是第三胎,又是瓜熟蒂落水到渠成。刘婆子他们来了没几日,曼娘就进了产房,两个时辰后就抱出个白白胖胖的娃娃,见娘生了弟弟,乐坏了睐姐儿,抱着襁褓叫弟弟。气坏了谨哥儿,扯着金嬷嬷的裙边说要妹妹,让金嬷嬷再进去给自己抱个妹妹出来。
忙得奶娘忙上来哄,谨哥儿怎么都不肯放,一叠连声要妹妹。陈铭远捏儿子胖脸蛋一下:“记好了,你弟弟叫慎,你叫谨,谨慎谨慎,这才是兄弟们,真给你生个妹妹,叫慎不是很难听?”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