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女嫡妻 作者:君念瑶(潇湘2012-07-20完结)





  “嗯。对呀,可是现在不想找了,我要找你。”
  “格格有什么吩咐?”
  “不要总是格格、格格的,太客气了。”
  琼裳打开门抱怨说:“哪里来的鸟?一大早叽叽喳喳地,吵死了!”
  天高向琼裳赔不是,“打扰到郡主休息了,属下是奉了和怡公主之命来找郡主的。”
  琼裳问霖琳:“你呢?母鸟?”
  霖琳挽住天高的手臂,高兴地说:“我是陪天高来的。”




☆、046

  琼裳邪魅地说:“没想到天高侍卫还有这一手啊,能泡到我们多罗格格真是无上的荣耀啊!”
  天高被琼裳说得有些羞涩,“郡主不要轻言了,属下与格格没什么的。”
  天高轻轻推开霖琳的手说:“格格,属下还有话要向郡主汇报,您请回避一下。”
  霖琳想了想,“那好吧。”离去。
  琼裳问:“什么事?”
  “郡主请借一步进房间说话。”
  在天颜房中,天颜睁开眼睛,不祥之感涌上心头。
  伊人慌张地跑进房间跪下,“十三爷,公主被蝴蝶帮的人带走了。”
  天颜立马起身穿好衣服,从窗户飞向蔷薇山。
  天颜这次行动实在是太鲁莽了,他竟没想到,伊人是蝴蝶帮的易容女扮的,目的就是引他入帮。
  在涵诗房中,南宫详来到涵诗的房中,涵诗正欲去找天颜,见南宫详来了,便问:“三公子,何事啊?”
  南宫详答:“方才十三爷独自去了蝴蝶帮,说是不想拖累你,还不让我告知你,但我又唯恐他会有危险,所以特地差人绘了这蔷薇山的地图,蝴蝶帮就在这地图中。”
  涵诗立马结果地图,“多谢三公子。”
  “跟我还客气什么?外面备好了马车,快些出发吧!我本想与你一起去的,可非蝴蝶帮的弟子不能入帮,我也是爱莫能助,只能祝你平安了。”
  涵诗出门,上了南宫详为她备好的马车。
  涵诗此行也是太鲁莽,她没想到南宫详竟是蝴蝶帮的人。
  哎,在情爱面前,不管是心狠手辣的天颜还是稍有心计的涵诗,都会变得鲁莽而冲动。
  天颜来到蔷薇山上,不想,中了蝴蝶帮的埋伏。
  空气中弥漫着蝴蝶帮专有的毒瘴,无色无味,当天颜意识到时,已经身中奇毒,窒息晕倒了。
  涵诗坐在马车上,正出发去蔷薇山。
  涵诗打开地图,地图竟是白纸一张!
  涵诗这才意识到,大家都只知蝴蝶帮会烧杀抢夺,只有南宫详知道得如此详细。
  可惜涵诗知道得太晚了,像天颜一样中毒窒息晕倒了。
  天颜与涵诗醒来时,已陷在一个阴冷的山洞中,没有绳索束缚亦没有人看管,是逃离的好时机,可惜天颜与涵诗身中奇毒,不得动弹。
  天颜关心地问:“涵诗,你没事吧?”
  涵诗怒视前方,“我们中计了!南宫详一定是内鬼,是蝴蝶帮的人。你为何也在这儿?”
  “伊人告诉我,你被蝴蝶帮的人抓去了。”
  涵诗埋怨道,“你如何会这般莽撞?完全不知道思虑片刻?”
  天颜看着涵诗的眼睛说:“我说过要让你相信我、爱上我,若我自己还存有疑心,如何让你信任我?”
  突然,一支箭滑过天颜的眼前,射入墙壁中,涵诗大惊,“不要再说这些话了!”
  涵诗见天颜一脸不怕死的样子,也只好忍痛把话说绝,“二十一年前皇阿玛用这些话骗了仁诗额娘,六年前你又用这些话骗了柳涵依,今天你又要用这些话来骗我不成?我不喜欢听也不想听!”
  突然,千里传音指山洞中,“丫头,你刚刚管仁诗格格叫什么?”
  涵诗问:“谁?”
  “你是仁诗固山格格的女儿?”
  涵诗听那人声音很温柔,应该没有恶意,于是问:“是,你是?”
  千里传音消失,一位古典美人甩袖进入山洞,背后还跟着两位标致的随从。
  领头的美人就是蝴蝶帮的帮主陈青园。
  青园的年龄大概35上下,青春已逝却还具风骚。
  青园走到涵诗面前,见涵诗手上带着仁诗的手镯,立马跪下行礼,“奴婢参见小姐。方才小姐喊皇阿玛,皇上可赐了小姐什么封号?”
  “和怡公主。”
  “和怡?这个位名倒也新奇。”
  “你与仁……额娘是何关系?”
  “回主子,奴婢是固山格格的姨娘,固山贝子的侧福晋。固山格格是贝子的嫡女。”
  “我不明白……”
  “主子请移驾帮内厢房,奴婢再慢慢告诉主子。来人,还不帮公主解毒!”
  涵诗立马说:“他是我的朋友,也帮他解毒吧。”
  青园十分为难,“恕奴婢难以从命,此人乃是那狗皇帝的阿哥,有人买下了他的项上人头,奴婢要在五日之内杀了他。”
  “可是……”
  天颜打断涵诗的话,“你不必管我。”
  “傻瓜,现在不是逞强的时候。姨奶奶,求求你了,救救他吧!”
  青园不理会涵诗的求情,只对后面的随从说:“还不带公主去厢房?”
  涵诗被带到厢房。
  涵诗有些生气,“有话快说吧!”
  “奴婢遵命。”
  22年前,仁诗14岁,那时,仁诗之父曹德是皇上亲封的固山贝子,仁诗是嫡福晋的女儿,自然就是固山格格。
  14岁的仁诗被人称为京城第一美女,自然也就成了选秀名单中的一名。
  那时,皇上的正妃中有贵妃,嫔中有昭仪(就是现在的德妃),属两人最爱争风吃醋算计人。
  那时,贵妃已有了一个3岁的儿子,天颜。
  昭仪并无所出。
  贵妃来到景仁宫偏殿。
  昭仪焦急地抱怨,“娘娘,不妙了,曹固山贝子的格格曹仁诗被选入了秀女的名单,一年后就要入宫了。”
  “就是那个京城第一美女?她进宫了我们该如何争宠?不行!本宫决不允许此等风骚的女人入宫!你马上想办法!”
  昭仪本想着贵妃会有社么好主意,没想到也是位只懂抱怨的深宫女人!
  昭仪将眼神放空,下了个大决定,“娘娘,唯今之计,只有除了固山贝子,才可根除仁诗!”
  “如何除?”
  “这就要看娘娘的本事了。”
  “本宫?”
  “娘娘与刑部的陈大人是亲戚,只要让陈大人找个理由参贝子一本,贝子定受贬!”
  “光是参一本是不够的,受贬也不代表仁诗不能入宫。依本宫看,解铃还须系铃人,必先打消仁诗入宫的念头,再对付固山贝子。”
  “娘娘英明。”
  “随本宫去承乾宫,来人,传仁诗固山格格去承乾宫。”
  昭仪随贵妃去了承乾宫。
  仁诗被传召入宫。
  “仁诗给贵妃娘娘请安,昭仪娘娘吉祥。”
  仁诗第一次入宫,难免有些紧张,声音都是颤抖的。
  贵妃嘲讽道,“这般胆小,怎会有资格选秀?就是当个普通的小宫女也不见得有资格!”
  昭仪在一旁附和道,“娘娘说的是。连行礼的姿势都没学会还想入宫,痴心妄想!”
  仁诗被说得一无是处,开始不安,“仁诗一定认真学习宫中规矩。”
  在我们看来,仁诗是在忏悔自己没有认真学习规矩,但在贵妃和昭仪看来就是向她们表明进宫的决心,向她们示威、挑战。
  奉茶的宫女将茶献给仁诗,仁诗正欲伸手去接,宫女却故意将滚烫的茶水倒在仁诗的玉手上,烫红了一大片。
  贵妃并不责怪宫女,反而破口大骂仁诗,“贱蹄子,你以为自己是什么人,连本宫给的茶都不接?胆子不小啊!来人,掌嘴!”




☆、047

  仁诗刚起身,一听贵妃的掌嘴令,又跪倒在地,“贵妃娘娘恕罪,仁诗决无不受之意。”
  贵妃大怒,“那你的意思是我宫宫女的不是了?”
  “仁诗不敢。”
  仁诗捂着烫红的手,紧张得不知该如何应对。
  贵妃对昭仪使了一个眼色,让昭仪去刺激刺激仁诗。
  昭仪眼神领命,“娘娘息怒,何必与这小小的固山格格计较,伤了凤体就不妙了。”
  昭仪起身走到仁诗面前,将仁诗扶起,“皇上对贵妃娘娘宠爱有加,这是任谁也不可能夺走的圣宠。自娘娘被册封以来,有过一次选秀,尽管秀女个个绝美,仍是娘娘独领风骚,秀女们无一个受封,皆过着冷宫般的日子。马上又要选秀了,不知这次的秀女们会如何寻死。”
  仁诗虽然紧张不安,但也听得懂昭仪的言中之意,仁诗亦非没有心计之人,斗胆说:“昭仪娘娘此话已出,料想心知肚明这次的秀女将不得宠,那为何要召仁诗入宫?莫不是仁诗对娘娘们的地位产生了影响?”
  贵妃不屑道,“天大的笑话!一个目不识丁、只会弹琴和画画的人,连做秀女的资格都没有,怎会对本宫产生影响!”
  仁诗有些担心,但也不想示弱,“娘娘把仁诗的情况调查得如此清楚,还说不担心?”
  昭仪用力扇了仁诗一巴掌,“大胆仁诗,敢用这种语气跟娘娘说话!不想活了?”
  仁诗的嘴角流出暗红色的血液,受掌的脸上微微发烫。
  只听外面的太监大叫,“皇后娘娘驾到。”
  刚满28岁的皇后还没有失宠,与现在的德妃一样目中无人。
  贵妃、昭仪迎出大殿行礼,“臣妾给皇后娘娘请安,娘娘吉祥。”
  皇后不瞅贵妃、昭仪一眼,“免礼吧。”
  皇后抬头挺胸,从昭仪身边走过,用力踩了昭仪一脚,昭仪不敢吭声,皇后反说:“承乾宫怎还设绊脚石?故意想绊倒本宫不成?”
  贵妃故说:“臣妾没有绊倒娘娘之意,方才娘娘踩的是昭仪的脚。”
  皇后反问:“依贵妃的意思就是本宫的错了?”
  “臣妾不敢。”
  “不敢?你的胆子真是越来越大了,连本宫的侄女都敢招惹!”
  “臣妾只是诚挚邀请,决无招惹之意。”
  “诚挚?让本宫的侄女委屈地跪着就叫诚挚?那好,本宫也要诚挚待你。给本宫跪下!”
  贵妃不情愿地跪下。
  皇后恶狠狠地盯着昭仪说:“还有你!”
  昭仪也跪了下来。
  “在这儿跪满两个时辰再起来!”
  皇后走到仁诗面前,扶起仁诗,仁诗因跪得太久膝盖受损,走路不便。
  贵妃轻声嘀咕,“如此娇弱,如何服侍皇上?”
  皇后带仁诗离去。
  贵妃心想:“仁诗不除得,本宫就要打倒曹固山贝子!”
  次日,皇上亲临固山府。
  曹德行礼,“臣曹德参见皇上。”
  皇上眉开眼笑,“曹固山,朕是来一睹你拿宝贝女儿的芳容的。都平身吧。”
  曹德引皇上来到大堂,仁诗戴着面纱走进大堂,“仁诗给皇上请安。”
  仁诗的体香袭人,隔着面纱也能看出仁诗的美貌。
  皇上并没有册封仁诗,他想在选秀的时候给仁诗一个惊喜。
  贵妃召刑部的陈大人入宫,本想让他参曹德一本,谁知他懦弱无能,不敢参国舅爷的本。
  贵妃大怒,本想另想办法,恰好遇上太平军队进犯,那时陶温尔的父亲卧病在床,无法带兵打仗,东方游竺经验尚浅,需要一位贤臣辅助,曹德被贵妃推荐上了战场。
  那场战役,满军大败,曹德受贬,仁诗亦被取消了秀女资格。
  半年后,太平军被陶温尔的父亲打退,陶家又为国家立了战功。
  曹德被贬后,心情失落,休了自己的夫人,就是仁诗的母亲。
  仁诗的母亲远嫁去了赵,过着平民的日子。
  半年后,皇上微服出巡遇到了15岁的仁诗,仁诗变得越来越倾城,皇上提出要册封她为贵人。
  她拒绝了,因为皇上贬了阿玛,阿玛才会休了额娘,额娘也不会被外公逼着远嫁来赵!她恨皇上,可也不能多次违抗圣旨,于是受皇上的邀请来到一家酒楼,替皇上弹琴,不想中计被皇上临幸。
  仁诗流着眼泪回到家中,向母亲诉苦,被母亲毒打了一顿。
  继父知道仁诗与皇上的关系后,开心地不得了,自以为能靠着仁诗坐上国丈爷,于是将仁诗送给了皇上。
  皇上行至赵,那时的赵并不是东方游竺的封地,是皇上的大皇兄多罗亲王的封地。
  皇上是篡位坐上的皇帝,多罗亲王是他最大的竞争者,皇上本想除掉他,但念在他手上有先皇留下的遗诏,所以才他回封地。
  虽然皇位已经有了定论,但多罗亲王一日不除,皇上就一日都不得安宁。
  此番出巡,意在多罗。
  正当皇上深虑该如何除掉多罗时,仁诗拿着遗诏回到皇上的行宫。
  仁诗利用美色杀了多罗亲王,夺回了遗诏。
  她本不想帮皇上,但她怀上了皇上的孩子,她不得不为了孩子争宠。
  皇上遇仁诗之事传入贵妃耳中,承乾宫的古董被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