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落燕云梦





我们在东宫住了几日,宁国公主已经全然无恙,我无事时就陪常妃聊天,给她讲一些有趣的小故事逗她开心,常妃也越来越喜欢我。 
我正在东宫的一座雅致的小八角凉亭中给常妃讲赵本山的那个“杀猪还是杀驴”的段子,因为“朱”是明代的国姓,我就把那个段子改成了“杀羊还是杀驴”。 
一个小太监傻乎乎就回答:“奴才觉得当然是先杀羊,驴可比羊希罕着呢。” 我摇头问另一个小太监,他摸了摸脑袋说:“奴才也觉得应该先杀羊。” 
我眨眨眼睛说:“对,那驴和你们两个想得一样。” 他愣了愣说:“那奴才改杀驴。” 我面无表情说:“那羊也和你想得一样。” 
常妃和宁国公主笑得前仰后合,常妃将手中的茶盏放置在桌上,对我笑嗔道:“两个笨奴才,也亏你想得出这样的题目来考他们!” 
那小太监忽然明白过来,笑道:“原来不管奴才怎么回答,都是要做笨奴才的。姑娘真聪明,能让娘娘开心笑一笑,奴才再笨几次也值得。” 
常妃点头道:“我的确好久没这么开心过了,蕊蕊这孩子真是对我的脾气。” 
宁国公主看了看我,又看了看常妃,笑道:“皇嫂别怪我多嘴,我倒是觉得她与皇嫂有几份相像,若是她自己愿意,何不把她诏进宫来?” 
常妃抿嘴一笑道:“这么聪明灵秀的姑娘,来做宫女岂不是委屈了她?” 宁国公主说道:“皇嫂既然喜欢她,不做宫女,收她做女儿也无不可,父皇一定会应允的。” 
常妃这才满意,视我说道:“你可愿意做我的女儿吗?” 她们两人言来语去,几句话就决定了一件事情,然后才来问我的意见。 我怀疑我的耳朵是不是听错了。 
这个消息太过于突然,简直让我无法接受。 常妃的女儿就是太子朱标的女儿,朱元璋的孙女。 我的天啊!! 
我怔怔望着她们的时候,却看见常妃和宁国公主一起离座盈盈下拜,宁国公主称道:“儿臣恭迎父皇。” 
来不及多想,香云已经拉着我一起跪下,我偷偷看了一眼面前的皇帝朱元璋,只见他面容呈现黝黑之色,虽然年过花甲,双目却流露出湛湛精光,威武雄壮,相貌虽不出众,却透出雄霸天下的威武之气。 
朱元璋赐起她们后,问道:“朕听说公主前日去皇陵受了点轻伤,可好些了?” 
宁国公主快人快语,答道:“儿臣托父皇洪福,巧遇神医早已药到病除。她们如今就在父皇面前,儿臣肯请父皇嘉奖她们。” 
朱元璋扫视了一下亭中,我正好抬头看他,与他的目光相遇,连忙低下头去。他对我说道:“你把头抬起来我看看。” 
我仰视着他,脸上挂着一丝微笑,朱元璋说:“你是如何想到自荐救公主的?” 我朗声答道:“民女启禀皇上,民女当时并未想到救的是公主,只是想尽力帮助别人解除痛苦。” 
朱元璋点了点头说:“公主也好,百姓也好,都是大明的子民,你这想法很对。你想要朕奖赏你点什么吗?” 
我摇头说:“功名利禄于民女而言都是身外之物,民女从未想过要有什么回报。便如皇上驱除鞑虏平定中原,我族威名远扬海外,可曾想过要什么回报吗?” 
我并非有意奉承他,只是在明代的皇帝中,朱元璋确实是比较有能力的一位,我一直都很欣赏他的胆识。 
朱元璋拈须微笑道:“你这几句话说得不错,朕的确没有得到过什么回报,也没有好好享受过几天清闲日子。我这辛苦和累,可不都是为了别人?” 
朱元璋以为自己辛苦把所有的事情都安排好,后代子孙就可以安枕无忧,大明江山稳固永享太平,却没有想到祸患正是起于萧墙之内,未来的燕王和建文帝同室操戈,战火绵延长达四年。 
如果我告诉他历史事实,他会改变自己的决定吗?如果他改立燕王为太子,靖难之役是否可以避免?历史会不会因此而改写? 我回过神来,却被自己异想天开的想法吓了一大跳。 
宁国公主快人快语说道:“父皇觉得这孩子如何?皇嫂与她很是投缘。” 朱元璋看了我一眼,默然而视常妃。 
常妃款款拜倒,对朱元璋说:“儿臣想恳请父皇赐儿臣一个女儿。”她的眼神随即向我望来,我不知道该说什么,脑子里乱哄哄一片,心里只希望朱元璋不要答应她,我根本不希罕在东宫里做什么皇孙女。 
我清楚地听见朱元璋爽朗的大笑声,说道:“这是好事,朕怎会不答应?有这样机灵的孩子陪伴着你,你在宫中也可以不寂寞了。” 
常妃大喜谢过,拉着我的手,到朱元璋面前跪下,示意我叩首谢皇恩。我却迷迷糊糊不知道说什么好,只得勉强说道:“民女唐蕊,谢皇上隆恩。” 
朱元璋笑着说道:“以后你就是朕的孙女儿了,朕赐你朱姓和皇家玉牒,封你为永嘉郡主,以后你就不可以再自称民女了。” 我只得重新叩谢道:“谢皇爷爷隆恩。” 
朱元璋金口玉言一出,唐蕊成了朱蕊,唐门圣女摇身一变成为东宫里的永嘉郡主。 我好不容易才理清楚头绪。 朱元璋是我的皇爷爷。 
那么,秦王、晋王、燕王、楚王等等藩王,甚至包括宁王,我都要叫他们一声叔叔! 这简直是我有生以来遇到的最好笑最不可思议的事情。 是我有问题,还是这些明代人有问题? 
微风拂面,我静静地趴附在石桌上,一群侍女们上前行礼道:“奴婢们参见永嘉郡主,皇上有旨请郡主去仪华殿拜见诸位皇叔,常妃娘娘已在等候,请郡主更衣。” 
她们的手中拿着郡主的衣服和钗环。 拜见诸位皇叔?我心中暗自叫苦,看来那尴尬无比的一刻即将来临。 
我穿着湖水蓝色的郡主服饰,纤腰高束,肩挽飘带,额前用小金链悬挂着一颗璀璨蓝宝石,耳环和手镯也都是蓝宝石镶嵌而成。 
青黛柳眉弯弯如新月,长长的睫毛覆盖着大而明亮的眼睛。 我已经被她们打扮成了一个雍容高贵又不失纯真的皇家小郡主模样。 
常妃看了我半晌,神情似乎很满意,笑着说:“以前我常说,京城里最美丽的小郡主当数浣宜和紫玉,如今我们的永嘉郡主可把她们两个都给比下去了!我以后一定带着你在宫里四处走走,让娘娘们都看见你。” 
福清郡主朱浣宜和南康郡主朱紫玉,都是朱家宗族之后,她们的辈分也都是朱元璋的孙女。 
我想到那些纷繁复杂的宫规就开始头痛:“母妃恐是对我过于偏爱,我只不过是个民女,举止都不合宫廷规矩,在宫里一定会让人笑话的。” 
常妃不以为然,拉着我的手,温柔说道:“你一定要忘记自己以前的身份,如今你既是我的女儿,这一辈的郡主里你的地位最为尊贵,谁敢笑话你?” 
我不好多言,只得乖乖跟在常妃身旁随她前往仪华殿。 
走出常妃所居的宫院没多远,我的视线里出现了一个浑身缟素的少年,面庞清秀,肌肤如玉,浓眉大眼,文质彬彬,眉宇间尚有些稚气,眼睛晶亮而深邃。 
他是一个英伟男儿,但更象一个温润如玉的谦谦君子,他的身上由内而外散发着一种儒雅端方的气息。 
他手中持着一枝画笔,随侍的小太监们分别捧着砚台和桌案画轴,他的眼睛专心致志远眺东宫湖水中种植的荷花,画卷上的墨荷濯清涟而不妖,楚楚动人,却只完成了一小半。 
他身旁的小太监看见我们过来,轻声咳嗽示意,他才回过神来,急忙挽起宽大的衣袖,放下画笔至常妃面前行礼:“允炆参见母妃,刚才一时出神了,请母妃容谅。” 
常妃微微一笑道:“我正好要带你妹妹去见你,倒是碰得巧。” 他闻言一边抬头,一边说道:“我早已听说皇爷爷御赐给母妃一个女儿,只是不敢贸然去见……” 
在他看到我的那一瞬间,他的眼神中露出一丝惊讶的神色,却又在片刻间平复了情绪,还是以平静柔和的语气说道:“你就是永嘉郡主吗?我是朱允炆,你以后就要叫我哥哥了。” 
一见面就开始占我便宜,我无法控制地露出笑容,说道:“你多大了?要我叫你哥哥?” 
朱允炆生于洪武十年,今年不过十六七岁而已,林希唐蕊都不会比他小,他居然要我叫他哥哥。 他顽皮地笑了一笑说:“无论我多大,你看起来还是比我小,母妃觉得呢?” 
朱允炆的确比他的实际年龄看起来成熟,常妃笑道:“这个你们就不必争执了,蕊蕊就叫允炆哥哥好了,以后你这个哥哥可要多照顾着她。皇上在仪华殿赐见你妹妹,你要不要一起去?” 
朱允炆道:“皇爷爷让我尽快将墨荷图完成,我就不陪母妃和妹妹去了。”然后他又默默看了我一眼,侧身让道。 
常妃点了下头,带着我从他身边经过,我依稀闻到他身上有一种兰麝之香,虽然很淡很淡,却是清新怡人,十分特殊。 
我跟着常妃走进仪华殿的时候,已经感觉到了几道炽热的目光,四周空气的温度随之上扬。 
我向朱元璋行礼参拜,说道:“儿臣参见皇爷爷,愿皇爷爷万岁万岁万万岁!”我踌躇了半天才鼓起勇气,看向殿中的诸王。 
燕王的紫眸死死地盯着我,那眼神仿佛要把我吞噬掉一般,他身着皇子朝服,英姿挺拔的态度与以前毫无分别,但是全身却透着一种阴冷的气息。 
晋王也在看着我,他的眼神却很奇怪,看不出是喜是忧。 代王神情已经显露出异常,不由自主地向燕王看了一眼。 
其他的几位首次谋面的皇子,年纪都很轻,既没有娶亲也没有就藩,他们看我的眼神只是略微有点惊艳的感觉。 朱元璋哈哈一笑道:“永嘉郡主来了,还不快去拜见各位皇叔?” 
我硬着头皮依序先走到晋王面前,说道:“给三叔请安。” 晋王的脸上浮现一丝诡异的笑容道:“郡主免礼,你还是去拜见你四叔吧。” 
我走近燕王,还没有开口,燕王已经抢先说道:“永嘉郡主不必拘礼。”我愣了一下,看见他那双幽深的紫眸中无限伤痛和无奈的眼神,不知道为什么,心里轻轻颤抖了一下。 
他阻止我说话,分明是不想听到我亲口叫他那声“四叔”。 晋王却不肯放过我们,在旁边说道:“郡主既是拜见皇叔,怎么连称呼都没有?似乎于理不合。” 
我知道晋王是存心想看好戏,等着燕王当场发作。 我索性豁出去了,大声叫道:“给四叔请安!” 
晋王完全低估了燕王的隐忍能力,燕王是何等样人,在朱元璋面前,他无论如何都会伪装成一个温和慈爱的叔叔模样。 燕王看着我,轻轻说道:“自家叔侄,郡主不必如此客气。” 
我成为永嘉郡主,常妃带着我住在东边殿阁,这里还住着太子的侧妃江氏“映柳阁”是我的居所。西边殿阁住的是朱允炆的生母吕妃和朱允炆兄弟四人。 
太子朱标专宠吕妃,在宫中早已不是秘密。 
常妃和江氏都是品貌出众的美人,却长年累月得不到朱标的关注,吕妃进宫以来已经先后为朱标生下了夭折的长子朱雄英、次子朱允炆和朱允炆的三个弟弟,足见专宠之盛。 
常妃与吕妃先后封妃,太子尚未登基就拥有两个相同地位的妃子,实在不合惯例。朱元璋与马皇后或许觉得心中愧对常妃,对她异常优待,吕妃为人温和恭谨,对常妃也十分尊重。 
我每天跟在常妃身后,就象她的小跟班一样,总是能哄得她开心不已,常妃也对我视若己出,处处关心照顾我。当我是林希的时候,爸爸妈妈爱护之余却对我管教很严格,我还是首次体会到这种全方位的呵护与溺爱。 
映柳阁中的小太液池内,我用手掬起一捧冰凉温润的泉水,长发飘浮在水面上。 
二十一世纪可以开空调,明代却不能,八月金陵的天气依然闷热,香云捧着梳子和衣服等候我起来,我很喜欢泡在水中的感觉,将手中泉水洒了几滴到她身上,笑着说:“你要不要下来陪我?” 
她轻轻躲闪,摇头说道:“小姐别闹了,常妃娘娘赐给小姐的东西,奴婢怎敢享用,您不是要折煞奴婢吗!” 
我住进东宫已经有半个多月了,唐茹见事成定局,只得自行返回唐家堡。燕王滞留京师已久,我却还未听说他返回北平的消息。 
燕王率兵打败蒙元丞相一事令朱元璋龙颜大悦,不但赏赐他“钞一百万锭”,还委任他统领北边防务,全面负责对蒙元防卫事宜。 
晋王这次的表现一定让朱元璋相当失望,朱元璋对他并没有任何嘉奖,相较燕王的满载而归,晋王不可能无动于衷。 秘密关押的秦王被释放出来以后,一蹶不振卧病不起。 
谋害太子的居然是一名曾经救过朱元璋性命的御医,朱元璋御赐他一面免死金牌,锦衣卫正要追究原因,那名御医却已经畏罪自裁。即使无人谋害,太子身体也有难愈之疾,不会久于人世,那名御医下毒不过是加速了太子的死亡而已。 
我总觉得这件事不会如此简单,是谁如此迫不及待希望太子赶快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