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主沉浮
α艘恍Γ有渥永锶〕鲆徽判绰撕谧值闹剑焓值莞屎蟆?br /> 袁皇后呆呆地坐在地上,看着云涟把羝递给她。袁皇后接过纸张,展开来看,只见上面用苍劲有力的字体写道: “皇后,我恨你,我恨你的弟弟袁浩杰,我恨你们袁家。我曾经所遭遇的总总,都是袁家带给我的。从失去一个幸福完整的家,到眼角这条沧桑狰狞的疤痕,再到失去两个平生最好的朋友,直至失去自己的声音。皇后,你无法想象我对你的恨意有多么深。”
这张纸上的内容看完了,袁皇后嗤笑一声,抹了抹自己的泪水,说道: “你恨我?对,你是菇恨我!你以为我不恨你吗?我告诉你,我对你的恨绝对不亚于你对我的恨!”
云涟摇了摇头,从袖中又取出一张折好的白纸递给袁皇后。
袁皇后摆了料,说道: “我不想看了,我累了。”
云涟便从袖中取了好几份折好的白纸,交到蓓奴手中,示意她念给袁皇后听蓓奴不放心地看了云涟一眼,见云涟又肯定地点了点头,蓓奴才又展开第二份纸张,念道: “皇后,在我恨你的同时,我又怜悯你,因为我们同是女人,因为我们同病相怜。我想我们是可悲的,我们有着相同悲惨的命运,可是我们却不能相互关心相互体谅,我们甚至还要自相残杀,这是人性的弱点,也是人生最最可悲的地方。”
念完这一张,在场的所有人都倒抽一口气,这个云宸妃,竞能当着众人的面,让她的T头念出这样的一番话来云涟没有顾及别人的反应,她只是静静地站在人群中央,静静地看着跌坐在地上的袁皇后。
蓓奴接着念下一张: “皇后,我无法形容此刻我自己的心情,我想你与我是一样的,你也无法形容你此刻的心情,我们在这幽深的大明宫里都经历了太多太多的事情。皇后,直到此刻我也不能对你说我赢了,因为从我决定留在皇宫里的那一刻起,我们两个就谁也赢不了谁,我们水远都是一样的,这幽幽深宫里的女人也水远都是一样的,除非,她离开了深宫。”
“皇后,我想我们之中有一个极幸运的女子,她彻底脱离了深宫,她能够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她是自由的,所以在我们之间,我想只有她一个人赢了。人心是很奇怪的,我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是多么希望你死,可是当一切成功以后,我反而不是那么希望你死了,你有一个善艮忠厚的好儿子,可惜他爱错了人。”
在场的人都惊了一下,还没有将那话中意思反应过来,蓓奴已经开始念下一张了:“皇后,无论将来会发生什么事情,无论我的命运会不会与今天的你一样,我们都是别无选择的,但至少我敢肯定,我会和你做不一样的事情,也许天下人会认为那是错,但是我还是会继续做下去。皇后,我不会杀你,但是我会杀了你的弟弟袁浩杰,我对他也没有了任何恨意,我之所以要杀他,只为了一个‘义’字,为了那两名在我生命里留下深刻记忆的挚友。”
“冤冤相报何时了,这句话看拟轻松,其实沉重得很!我杀死了你的弟弟,如果你还活着,只要你愿意,你可以找我报仇,你可以杀了我,我向你保证,我一定不会再让我的后代向你报仇的,这是我的承诺,不管你信不信,我一定可以做到。”
蓓奴终于将云涟写下全部的话都念完了,在场的所有人都恍如大梦初醒一般,仿佛听了一个亘古绵长的故事,随着岁月的流逝,一点一点的沉积在人们的脑海之中。
没有人会去计较这故事背后有这多少不为人知的苦楚,那些相伴她一起走过来的人们都知道,她承受了许许多多的痛苦,她经历了许许多多的折磨。此刻眼眶中流出的热泪,不知饱含了多少感慨迷茫过,彷徨过,无措过,先意过,痛苦过,心酸过,无奈过,但是,以后还有一条很长的路要走,不管陪伴在身边的人是谁,也不管将来还要经历多少坎坷,路 是水不停息要走下去的因为,还有天下……
春秋一晃六载去
章武十五年的夏天,袁家因为袁浩杰与袁皇后谋反一案,统统入狱,所有涉及在内的人全都判了斩立决,除了袁皇后的儿子赫连楚艾和袁豁达。袁家这一次几乎算得上是诛连九族了,除了赫连楚艾和袁豁达,其余人统统被杀。
谋反便是诛九族,即使赫连恒君乖云涟不忍杀了袁家那些无辜的妇孺,但是法令如天,袁浩杰谋反是卫国有史以来第一次谋反案,所以始作俩者袁家必须被诛九族,以儆效尤。
至于袁豁选之所以能够活下来,一方面是由于袁豁达并未参与其中,且袁豁达曾为朝廷立下汗马功劳,另一方面,朝廷一半以上大臣为其求情,其中包括最具威信的晋王赫连孤和太傅严齐,因为这样,袁豁达才得以存活下来。
太子赫连楚艾,因母舅是主谋,他又是他们拥立的对象,所以他是脱不了干系的。但是赫连楚艾毕竟是赫连恒君的亲生儿子,加上他没有同意母舅的改立行动,也没有参与进来,所以赫连恒君免除了他的死罪,但废除了他的太子之位,贬为庶人,发配到了偏远的甘州。与赫连楚艾一起发配甘州的还有太子妃以及曾经的晋国公袁豁达。
云涟派到东宫嫁给赫连楚艾的那个素奸,也甘心陪着赫连楚艾,与他一同去了甘州。云涟这才知道,原来明花教青龙长老的女儿素奸已经爱上了这个被廑黜的太子,当天在东宫前拿剑抵着赫连楚艾,也仅仅只是为了在袁皇后面前演一出戏。只是,赫连楚艾心里真正的所思所想,除了他自己知道,奎天下恐怕只有另一个人知道了。
当一切都尘埃落定之后,云涟在章武十五年的九月,如愿以偿地登上了皇后的宝座,雍王赫连楚岚也真正的入主东宫,成为了卫朝的太子。
时间一晃又是六年过去了,天下格局也在一点一点的发生着变化,谁也没有想到当年那个狼狈离开长安的吴国三皇子景习幕竟然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自己的势力,一举打败他的哥哥景孜幕,成为了吴国的第二个皇帝。
这一年,景习幕四十三岁,云涟三十七岁,赫连恒君五十岁。
章武二十一年的冬天,整座长安城都显得有些颓败,一连下了数月的雨,在冬季降临后,终于转成了雪。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一句三十二字的箴言渐渐在长安城内流传开来。长安城中,上至入十的老者,下至三岁的孩童,都将这三十二字朗读背诵,甚至有人将其编成歌,在民间广连传唱。
街边玩雪的孩童,一边碡闹,一边唱着: “苍龙吐瑞,晦日有避。地之所对,上之不至。盛阴之体,天下为大。石落于水,木起于浪。”
似乎没有人知道这三十二字的意思,百姓们只是将其当作一首明朗上口的歌谣反复传唱,也有好事之徒解析这三十二字的意义,然而多种多样的解意,有的符合,有的不符合,也没有太多的人去理会这三十二字的真正含义。
当然,除了这一切,百姓们还津津乐道于当今的卫朝皇后是个哑后,传说中她长得极美,已近四十岁的年纪,脸上仍然没有一丝皱纹。凡是见过这名哑后的人,都说哑后是奎天下最美丽的女人。也有人说,哑后长得奇丑,因为她的眼角有一道长而狰狞的疤痕。
人们不明白,皇上为什么要封这样一名哑女做皇后。百姓们只知道,这名皇后虽然是个哑巴,但是她有着很大的权利,朝廷中很多大臣都要听哑后的吩咐,也许皇上是惧怕哑后的势力,所以才让她一直当皇后的。
百姓们对这些朝廷政治并不怎么关心,他们只想过安居乐业的生活,皇上爱民如子,是百姓们最大的愿望。所幸的是,无论是皇上还是皇后,他们都很关心天下百姓的安危。所以,不管是皇上的权利大,还是皇后的权利大,只要他们都关爱百姓,百姓们也就没有任何怨言了。
在那幽深的大明宫里,在皇帝的御书房内,一名身着风袍高贵典雅的女人端坐在书桌上用她那苍劲有力的字批阅着朝中大臣递上来的奏折,站在她身后的是掌管后宫数千宫人的女总管蓓奴。自从两年前总管刘福吉病逝之后,这个职位便交给了蓓奴。
这名批阅奏折的女人就是权倾整个卫国朝野的皇后云涟,卫国的大臣们折服于这名皇后所散发出来的权利光辉与政治思想,私底下仍有反对她的大臣,她的存在,让整个赫连家族的权}怦地位受到了威胁。但是,目前仍然没有人敢与她做对,因为她不仅在朝廷中拥有极强的控制力,暗中她也有许多不为人知的势力云涟将大臣们呈上来的奏折批阅完,捶捶酸麻的颈部,疲惫地闭上眼,靠在龙椅上假寐。
蓓奴命一旁的宫女将热茶端上来,蓓奴道: “娘娘,喝口热茶,暖暖身子吧云涟睁开眼,目光有些呆滞,似乎正在思考着什么问题。
蓓奴又说了一遍:“娘娘,喝杯热茶吧!”
云涟这才点了点头,接过蓓奴手中的茶杯,递到嘴边呷了一口。喝过茶后,云涟盯着窗外飘下的白雪发愣,好半晌才拉了拉蓓奴,在纸上写道: “蓓奴,还有多少日就过年了?”
蓓奴道:“娘娘,还有十三日就过年。”
云涟听了,又开始发愣。
蓓奴暗暗地叹了口气,云涟哪里是在问还有多少日过年,她是想知道还有多久皇上才从华清池回来。蓓奴心里默默地伤感,即使云涟做了皇后,她与皇上的关系也没有得到改善,两个人不见面的时候又相互思念,见了面却又冷眼相向。
蓓奴真的不希望他们两个人如陌生人般生活在一起,但是云涟与皇上心底的隔阂已经非常深厚了,即使仍然相爱,心也不可能再紧紧贴在一起了。
窗外的雪似乎越下越大了,云涟茶杯里的茶也已经变得冰冷了。
帝有新宠彭昭仪
赫连恒君每一年的冬天都会去华清池,朝廷里的事情全部都交给云涟。原以为一切都将如此进行下去,谁也没有想到,今年的冬天,赫连恒君竞带了一名新进的妃子一起去了华清池,并且住进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那座爱情宫殿飞霜殿.云涟知道后,只是淡淡地笑了笑,什么也没有表示。
从那一天起,卫国的皇帝赫连恒君便有了新宠彭昭仪要说这个新进的彭昭仪,还得从章武二十一年夏至之日说起。
那一日,烈日当空,空气沉闷得仿佛随时可以爆发出来,约到傍晚之时,太液池畔刮起了凉风。赫连恒君在宫女和太监的陪同下,来到蓬莱岛上吹吹湖风。
正要离开蓬莱岛的时候,却有一名小宫女站在湖心走廊上痴痴地遥望着远方,即使赫连恒君走到她身边,她也不知道向赫连恒君行礼。
赫连恒君轻咳两声,希望提醒这名小宫女向自己行礼。宫女见到皇帝不行礼,是要受到重罚的。赫连恒君并不想见她受到重罚,便好心咳嗽两声提醒她。
这小宫女一惊,转过头看到赫连恒君,瞬间就呆了,只是睁大了一双顾盼生辉的眼睛,使呆呆地望着赫连恒君。
一旁有太监低声提醒: “还不快快向皇上行礼。”
小宫女如梦方醒,急忙跪下说道: “奴婢叩见皇上!请皇上恕罪!”
赫连恒君怔了一下,刚要开口,那小宫女又开口说道: “奴婢没有发现皇上,是奴婢之过,请皇上恕奴婢不敬之罪。”
赫连恒君一惊,这话好生熟悉,记忆中似乎在遥远的过去听人曾经说过。赫连恒君再一看这名小宫女,稚搬的脸鹿,虽然请罪,但是眼光却是毫无畏惧的,就和记忆中的她一样。说一样的话,会是她吗?是她又戴上了真皮面具故意站在这里引起他的注意吗?赫连恒君一颗心抽得紧紧的,口中流利地说道: “朕都站在这里好半天了,你居然还没有发现朕,是不是有意不把朕放在眼里啊?”
那小宫女道: “奴婢不敢,奴婢只是触景生情,想起奴婢的家人了,所以没有注意到皇上,恳请皇上恕罪!”
赫连恒君的心又是一抽,竟然又说一模一样的话,难道真的是她吗?她愿意和他重新开始了?赫连恒君急切地道: “朕看你恐怕不是触景生情,而是因人忘我了吧?说吧!看见当今天子而不施礼,这是大不敢之罪,你想朕会怎么处罚你”
谁知那小宫女竟然真的抬起头毫无畏惧地与赫连恒君平视,说道: “奴婢以为,皇上不应该处罚奴婢!皇上贵为天子,肚量自然与众不同。奴婢是无心之过,倘若皇上因奴婢没有施礼就处罚奴婢,未免显得皇上有些小气。不过奴婢相信,皇上是一代明君,更加善听忠言,所以奴婢才胆大包天说出这番话。须知,当年能有魏征这样的谏臣,也是因为有唐太宗那样的明君。今日连做奴婢的也敢在皇上面前直言,岂非?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