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囍 作者:桂仁(起点vip11.8.04完结)






    “你看你还小么?一大清早的玩这些”赵成材急忙抖着衣裳上的雪花,嘟囔着抱怨。屋外干冷,屋内却是温暖如春,雪花很快就融入衣里,染出点点湿意。

    章清亭咯咯直笑,“谁叫你不躲来着?”

    “你们乐呵什么呢?”方德海在门外听见了他们的笑声,“说出来大伙儿一起乐乐这么个大雪天,你们上路可得抓紧了”

    “可不是么?”赵成材已经收拾停当,出来开了门,回头催章清亭,“就你最慢每回偏还事最多,总是磨磨蹭蹭的”

    外人面前,章清亭现在再不跟赵成材拌嘴了,男人总是好面子的。反正便宜已经占到,自己偷笑着洗漱打扮。这回能跟商船一起走,不用刻意的朴素,穿适中的衣裳就好了。至于新做的那几套,要留着回家的那天穿一套,过年穿一套。这做衣裳买卖的能亏待自己么?当然不能绝对不能

    赵成材陪着方德海站在院子里呼吸一早的新鲜空气,天空中静静飞舞着大片雪花,虽然清冷,却也有一股沁人心脾的爽意。远远的,不知是哪里的梅花开了,传来阵阵幽香,让这个肃然的冬季显得不那么孤寂。

    “老爷子,我们昨儿去济世堂时,已经跟黄老大夫说好了,过两日让玉莲陪您去那儿一趟,找他也瞧瞧。黄老大夫比您年纪还大上不少呢,人家那身手可比您灵活多了。他说有一个什么五禽戏,让您跟着学了,就在家里早晚练练,很是强身健体,比吃药都管用的”

    “呵呵,好啊难为你们又费心了。”

    “这可是您又客气了我们这一走,家里可就全拜托您了,要您费心的地方才更多呢”

    “是是是都别客气了,成材呀,回去之后好好读书,别挂念这里。再跟牛婶子带句话,家里要是事多,也别着急上京,只要有我在,包管给她把这姐弟俩看得好好的。等你来年进京春试,咱们再一路回去,让我老头子跟着你也衣锦还乡,那才叫有面子呢”

    “那恐怕明珠妹子该着急了”

    “她有什么好着急的?让她好好跟着你媳妇学着,等我回家,要是不长进,我可是要恼的”

    二人正说笑着,赵玉莲已经把早饭准备好了,“哥,叫嫂子一起来吃饭吧”

    “听见没?”赵成材回头冲屋里又催了一嗓子,“就等你一个了”

    “来了来了”章清亭快手快脚的收拾停当,也出来了。

    一家子正吃着早饭,院门外头有人在喊,“赵先生,你们一家吃饭了没?再过一会儿车就来接,行么?”

    “行啊马上就好”

    赵成材应了,一家子吃饭的速度明显加快了。方德海见牛得旺噎得直翻白眼,忙道,“别着急,没那么快的”

    虽如此说,但想着要上路,还是有些无心饮食,匆匆忙忙都只吃了个六七分饱,便都放下了筷子,打点行装。

    赵玉莲手疾眼快拿了油纸,到厨房包了热乎乎的馒头和卤菜,单独装了一大篮子,让他们带着路上吃。

    正忙乱着,庄子上的马车已经到了。几个大小伙子三下五除二帮他们把行李都搬了车去,闻着卤菜香气,不觉赞了两句,赵玉莲忙给他们一人也抓了两只新鲜的卤鸡蛋。

    正忙活着,隔壁的邻居姜氏,姜绮红听到动静也出来了,拿了一个小布包,噙了两分淡淡笑意,“你们要走,我这家里有人走不开,就不送了。这几样针线是赶着做的,可别嫌弃粗糙,留着做个念想吧。”

    这几天,他们搬来做了邻居,见她家老人着实磨人,章清亭经常没事就过去帮忙,和这姜氏也略熟了些,知晓了她的芳名。

    “红姐可真是太客气了”章清亭知道,就这几样针线,可不知姜绮红在家是怎么熬油点灯才做出来的。见她眼圈都有些红肿,弄不好昨晚都没睡。

    “你们知道,我这人不大会和人应酬。也不多说了,快走吧,没得叫人等着,一路平安”

    章清亭握着她手,暖暖一笑,“你在家也要保重赶明儿有机会,再来京城相聚也欢迎你来我们扎兰堡做客。”

    姜绮红点头笑笑,已经算是她最和善的态度了。

    收拾齐整,车马先走,一家子步行把他们送到庄门口。阎希南已经整好了护卫队,横成排竖成列,三十个小伙子在漫天风雪中犹如根根标枪般笔直挺立。等着他们到了,一起上车去码头。

    赵成材回头对一家子道,“就到这儿吧风大雪大的,赶紧回去,别吹病了。”

    真要离别,一家子都有些不舍了。牛得旺先忍不住红了眼圈,拉着他的衣角,“大表哥……”

    “旺儿已经是大孩子了,可不许哭的”赵成材拍拍他的头,“在这儿要听方爷爷的话,听姐姐的话,好好吃药,好好学习,知道么?”

    “嗯——”牛得旺使劲揉揉酸溜溜的小鼻头,把眼泪憋着,“那你回去了,帮我跟娘问好让娘放心还有我给她的信,给银宝元宝他们带的东西你可别忘了”

    赵成材点头,喉头微有哽咽,要说这孩子笨吧,偏偏比谁都有心。在京城里买了许多小玩意儿,都以为是给他自己的,没想到这一走他才拿出来,这是给谁的,那是谁的,一份份分得不知道多清楚。

    “放心,大表哥肯定不会忘的,等回去了,还叫他们也都给你写信,好不好?”

    “好了好了”赵玉莲红着眼眶上前,“哥嫂你们快上车吧,旺儿你也要准备上学了,可不能耽误功课,知道吗?”

    “嗯”小胖子重重点了点头,“大表哥,我会好好读书,好好练拳,好好跟着师傅学手艺,以后长大了不叫你们担心”

    赵成材努力维持着笑容,掩去眼角的湿意。只要他努力了,将来不管做到哪一步,都足以令他们为之骄傲

    挥一挥手,再不停留,相信再相逢时,大家一定都会变得更好

第二卷 (二七六)迟来的口信

    (二七六)迟来的口信

    冬日的码头,随着年关的逼近,丝毫未见冷清,反而比平时更见忙碌。乌黑的木船在稀薄的阳光下闪着岁月打磨的光润,伴着役工们的号子进进出出,有的归来,有的离去。

    通红的面颊,冒着白气的口鼻,拉大嗓门的喧嚣,整齐挥舞的船浆,给这黑白灰的天地增添了异样的活力,连沉闷的河水也显得不那么忧郁,泛着活泼的浪花,欢快吟唱。

    乔仲达的商船并不算大,却很是坚固。有上下两层,还仗着皇商的腰牌,配备了些弓箭兵器,在一片大舢板当中算是鹤立鸡群。

    章清亭起初见人都把这船坐满了,还奇怪怎么就这么个小船出海。后来才知道原来这船只是送他们到出海口,到了那儿再换大船。

    京城为了安全防卫,当然不会设在海边,只有一条浅浅的内河通着水运。想要送货进京,还是得以车马运输为主。要不然,上回乔仲达的货也不会走山路时遭劫了。

    这大小两条船虽挂在船老大名下,却也有乔仲达一半的股,平常除了接他的货,闲时也可以自己跑跑短途,这部分收入却尽归已有,乔仲达从来都不会过问,反而还会主动帮着他们拉些生意。正因他平日里对船工们甚是关照,所以即便是这回赶上了过年,还是很快就召集到了足够的水手。再加上自己庄子里的护卫,跑这一趟长途应该是没什么问题了。

    可是,这人都到齐了,那正主儿呢?

    高逸急得在码头转来转去,所有的人都已经到齐了,可就差乔仲达不到,迟迟开不了船。不是说离了乔仲达就办不成事,而是这开船回航都是有讲究的,要由东家亲自敬香送行,方才显得对龙王爷恭敬,才会保佑这一路顺风顺水,平平安安。

    在大风大浪里打滚的人最是讲究这些规矩,谁也不愿意这临近大过年的出门反弄个冷冷清清。乔仲达平日最是谨慎细心,不可能把这么大的事情都给忘了,那究竟是被什么事绊住了?

    船老大姓易,是位壮实老练的中年人,起初半天没言语,可等了半晌,看看天色,紧锁着眉头发话了,“高掌柜的,要不你派个人去二爷家里瞧瞧吧,若是他实在走不开,咱们就不等了,若是误了好时辰就不大好了”

    可现在全是一个萝卜一个坑,让高逸打发谁去?万一这个走了,他又来了,岂不又误了事?

    阎希北是跟着来送行的,见他为难,便道,“我去吧,骑马跑个来回也要不了多少工夫就是错开了,也不必管我,只管走你们的便是”

    “那就辛苦阎二哥了”

    阎希北走了一会儿工夫,却见乔仲达匆匆忙忙的赶到了。来的方向似乎不是府上,跟他当然也就错过了。

    马跑得气喘吁吁,人也累得满头大汗,跳下马来连连连道歉,还好没误了吉时,赶紧开始祭祀。

    办完了正经事,他又让人开了箱子,一份份的给出行的人提前打赏过年的红包和东西。还一个个的赔不是,纵然是之前对他迟到有些怨言,此刻却都烟消云散了。

    最后来到赵成材两口子面前,乔仲达亲自奉上一匣子书,“赵先生,您这回去,来日必是要金榜提名的。我也没什么好送的,就请人抄录了太学院几位老师的一些读书心得,希望对您有所裨益”

    这东西可是有钱也买不着啊赵成材连忙双手接过,“二公子真是太费心了客气的话在下也不说了,来日若有差遣,但请吩咐便是”

    乔仲达谦逊两句,却更近一步,“请借一步说话”

    赵成材两口子一愣,跟他退到船舱里。

    乔仲达面有难色,未曾开口先摇头苦笑,“我实是不知,原来你们竟还认得晏博文”

    此言一出,小两口都脸色微变,这是什么意思?难道晏家不仅跟孟家有仇,跟乔家也有仇?听他说得如此笃定,不似试探,却是肯定了。

    这乔仲达不同于晏博斋,晏博斋于他们不过是萍水相逢,有所保留也是人之常情。但乔仲达却与他们算得上是半个朋友了,对于朋友再欺哄下去,就非君子所为了。

    赵成材略一思忖便坦然应承了,“我们和他相识于偶然,于他的事情所知的并不多,但紧要的几处他却从来就没有欺瞒过我们。他在我们家的日子虽然才一年不到,但着实帮了我们许多。他这人有情有义,我们信得过他。至于一直没有提起此事,想来二公子应该也清楚个中缘由,实在是不忍再给伤心人添伤心事”

    乔仲达摆了摆手,“你们误会了虽说我和孟府关系颇深,但不管从前的晏博文还是孟子瞻都是我的朋友。我这人的行事你们应该也略有所闻,从来不掺合朝政之事。他们两家遇到那样的事情,也实在是出人意料。不过今日,若非你们要走,我也不知道你们竟然还认得他。”

    他从怀中取出一枚红宝戒指,“今儿一早,晏府忽地打发下人来,说是园子里的梅花开了,请了好些相熟府上的夫人小姐少爷们过去赏花。还指名要我一定带着轩儿过去逛逛,我推脱不了,只得一同去了。本想点个卯就走,却不料丫头上茶时,却把轩儿的茶碗给打翻了。晏夫人不仅好言相哄,还赏了一个戒指给他,说了句话,‘这又不是你的错,纵有错也该是我的不是。’听得我好生奇怪。直等实在耽搁不了,要走的时候,那祝嬷嬷送我出来,说谢谢你们帮她带话,还说他对夫人的孝心,夫人心中明白,很是安慰,只盼他好生照顾好自己就放心了。我细想想,才明白这应该说的是博文。这东西和那句话,也都是要带给他的。”

    乔仲达把戒指递到他们面前,却微微叹息。都说王孙公子,豪门千金的日子是最值得羡慕的,可哪曾知,一个母亲要给亲生儿子带句话,还得费这许多周折来掩人耳目。这还幸好乔仲达是个明白事理的,若是个糊里糊涂的,那这番苦心不就付诸流水?

    赵成材自也明白,接了戒指却只觉心里头沉甸甸的,“此话必定带到。那晏夫人气色可好?府上情形如何?我们回去也好跟他说说。”

    乔仲达眼前似乎又浮现出晏夫人的容颜,分明是四十许人,从前京中出名的美妇人,却在儿子当年事情的打击下华发早生,纵是再厚重的脂粉,再名贵的衣裳,也不能掩饰那美眸中的黯然忧伤和日渐憔悴的精神。还有晏太傅……

    可告诉晏博文又能如何?他还能出现在父母面前么?不过徒增伤悲而已,倒不若如祝嬷嬷所说,让他过好自己的日子就足够了。好不容易远离了京城里的这些是是非非,又何必非扰得他心绪不宁,一定要回来淌这趟浑水?毕竟晏府已经不是从前的晏府了,他也不再是从前那个名震京城的晏二公子。

    “都还尚可。”乔仲达简简单单用四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