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卸甲归公主+2番外 作者:安家(晋江vip2013-12-27正文完结)





  


☆、8喜欢

  几人正话别,突然门外冲进来一个老夫人,踉踉跄跄地小碎步奔到了缘跟前,看样子将近七十岁了:“镶儿,你还俗,随母亲回家吧!”
  原来是了缘大师的俗家母亲温夫人,朱孝宁听说过他母亲性子暴躁,而且讲话急冲,她忙让到一旁去。
  “兰施主。”了缘合十作礼。
  “什么兰施主?我是你娘!”温夫人伸出短臂,扬起手在他低下的光头上就重重地敲了一记。
  “兰施主。”了缘看了看朱孝宁,她竟是一副幸灾乐祸的模样,再看张拓奕和张霓,俱是一脸震惊,他无奈地叹口气,尴尬地挠了挠被敲的地方。
  “温镶,你跟不跟我回去?”温夫人年纪虽大,力道却不小,嗓门更不小,又是一记板栗,敲得了缘直抽气。
  “兰施主,贫僧已遁入空门,法号了缘。”
  “你再给我施主施主地叫,我就砸了你的君子兰!”温夫人气急败坏,不过她也了解自己的儿子,当下就戳中了他的弱点,指着窗下的君子兰大吼道。
  “娘。”了缘无法,委委屈屈地喊了一声娘。
  张拓奕与朱孝宁则退到了院子里,生怕温夫人的火气发起来殃及池鱼,一边他还低声问着朱孝宁:“这位大师年几何?”
  “他今年不过四十有七或八,因为年轻时在外流浪,风吹日晒的,后来又受了些苦,而且他总是故作老态,所以看起来有五十好几了。”朱孝宁笑道。以前除了奶娘从来没有人能降得住他,还经常欺负她。如今他被自己母亲教训了,既不能还嘴也不能还手,瞧那一副憋屈样,真真是解气。
  张拓奕看她笑,再看了缘那副狼狈的样子,扑哧一声也笑了。之前还真被他一副须眉飘飘的样子给骗了,原来大师也不过是个普通人。
  “娘,公主在这儿呢,你给孩儿留点面子!”
  “留什么面子!若非璞光寺住持通知我你躲在这儿,我还找不着你这兔崽子呢。居然还想要我留面子?想得美!”温夫人骂骂咧咧地,看够不着他了,虎着脸将他脖子拉下来又是一记板栗。
  “娘,那是公主,你听清楚,是公主,不是别人。”了缘被敲得无法,一步步往后躲,不过怎么躲都将窗下的君子兰护着,决不能让她毁了去。
  “等等,公主?”温夫人这时才反应过来,诧异回头,正瞧见朱孝宁笑意盈盈,白皙的脸颊上浮起两个梨涡。
  “公主,让您见笑了。”下一刻,温夫人便收了发威的老母鸡样儿,福身作礼温柔娴静与先前判若两人,看得张霓直咋舌。
  朱孝宁忙上前扶了她起身:“温夫人不必多礼,因为了缘大师是孝宁的故人,今日才来拜见。这会儿我们正准备离开,温夫人便与大师好好叙叙旧吧。”
  “孝宁公主?”温夫人听着,脸色微变,更加不好意思。
  “夫人,了缘大师遁入空门是心之所求。不过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责任,夫人不愿他出家,他作为人子,就该听从。孝宁这便离去,夫人若能劝得大师还俗,孝宁定然送上贺礼。”朱孝宁说完,便出了院门,留下了缘在原地急吼吼地嚷嚷。
  “忍冬,你个忘恩负义的!我要出家,你还让我还俗!”
  “兔崽子,父母在,不远游的道理不懂吗?跟娘回家。”温夫人看朱孝宁走了,火爆脾气立马又上来了。
  朱孝宁确实是故意,如今他出家为僧,璞光寺住持又故意放出他在此的消息,消息灵通者便可知道有一能者居于此。可是他若被温夫人和璞光寺住持逼急了,无论是还俗还是逃离都不会再待在此处。逃离是躲,还俗则要避讳这些怪力乱神的话语。
  那么某些居心叵测之人便失去了这预卜天知的人才。而她,凭着对他的了解,只要想找他,总能找得到的。
  他让她防患于未然,这便是防患于未然的一种。
  待得三人出了寺门,恰好遇上从外归来的璞光寺住持,朱孝宁凭借着他的衣饰认了出来,那住持似乎也认得她。不过朱孝宁穿的是常服,摆明了不愿他人认出她的身份,他便只双手合十目送她离去。
  “宁姐姐,你以前的名字叫忍冬?”张霓倒未察觉到朱孝宁和住持之间微妙的情绪波动,好奇问道。
  “是,忍冬是我奶娘给我取的,谓之坚强隐忍,送冬迎春。”
  “宁姐姐以前过得很不好是不是?”
  “是不大好,不过所有的不堪,如今都过去了。而且,那些过往便是我的资本,坚强的理由。”
  张霓听得不是很懂,但还是点点头:“宁姐姐,你现在是公主了,荣华富贵享之不尽,而且你除了皇上疼你,孝旻哥哥爱戴你,还有我哥,我对你好。”张霓本想说“我哥对你好”,结果被张拓奕瞪了一眼,生生加了个“我”字进去。
  张拓奕生怕朱孝宁发觉他那点心思,瞪了张霓一眼之后,看都不敢看朱孝宁,疾步走到马车旁去了。
  朱孝宁与张霓上了马车,想起来朱孝旻前几日就念着要吃城东韩记的盐水鸭,便先往城东去。
  朱孝旻喜吃盐水鸭,张霓则爱吃板鸭,朱孝宁就多买了份板鸭片好,让张霓带走。
  “宁姐姐,你瞧,这是什么猫?”
  朱孝宁瞧着趴在桌子底下的猫,浑身雪白,蜷成一个球状,有人靠近也不怕,只偶尔懒洋洋地抬头瞅他们一眼:“这猫儿白若初雪,而且不似普通的猫,我也不认得。”
  “掌柜,这是什么猫?”张霓好奇心盛,扬声问掌柜的。
  “此乃异国朋友送与小可的狮猫,只是好吃懒做,实在不讨喜。”
  “一只猫而已,需要做什么?怎的就懒了?”张霓蹲下/身子,逗弄着那懒猫。
  “家中有鼠也不捉,不是懒是什么?”掌柜虽然嘴上这么说,可也没拿那猫怎样,显然不甚在意,不过说说而已。
  张霓抚着猫毛,那狮猫似乎也异常享受,眼睛眯成了一条线,听完掌柜的话却撅了嘴:“这猫儿可爱温柔,本就不像是捉老鼠的。要是我有这样一只猫儿,定然好生养着。”
  “霓儿,天色已晚,我们还得赶回去,别玩了。”张拓奕瞅了瞅黑魆魆的窗外,出声提醒。
  张霓本想再玩会儿,看看外边,确实都黑透了,不舍地点点头。
  “霓儿若喜欢,可以自己养一只。”朱孝宁一边走一边说道。
  “我哥哥才不让我养。”张霓撇撇嘴,嘟着腮帮子瞅一眼张拓奕又回头问道,“姐姐也喜欢吗?”
  “嗯,我就爱这悠闲自在的猫儿,不喜整日狂吠的大狗。”
  “那你觉得掌柜那狮猫如何?”
  “虽然懒了一点儿,但是一双眼睛看着极具灵性,不失为一个好的玩物。”
  “我也觉得。”张霓说着又委委屈屈地扁嘴,“可惜我大哥是不会同意我养猫的,要是孝旻哥哥喜欢,宁姐姐肯定马上给他找一只。”
  “那是自然,他是我弟弟,他喜欢又对他没坏处的,我肯定同意。”朱孝宁说着,若有所思地打量着她的眉眼。
  “宁姐姐真是好,有你这样的姐姐,孝旻哥哥肯定做梦都要笑醒。”
  一旁的张拓奕听得直憋气,张霓居然一点点地拆他的台,奈何当着朱孝宁的面,他根本不敢辩驳。
  朱孝宁则对着张拓奕浅浅一笑,踩着脚踏上了马车。
  张霓捧着板鸭,趁着张拓奕不能管她,坐在马车上时便偷偷地啃了几块,一边嘟囔着:“宁姐姐真是好,哪像我哥,这也管那也管的。”
  “他都是为了你好。”朱孝宁瞧她一副孩子气样儿,取出绢帕替她擦了擦嘴角的油渍,“你若喜欢,可以跟着孝旻叫我姐姐。而且,我很希望我们能像一家人一样一起生活,孝旻也盼着呢。”
  张霓嘴里正啃骨头,听完后还有些没反应过来,待得听懂她在说什么,一脸错愕,接下来一张小脸便涨得跟红透的石榴似的。
  “霓儿,如何?”
  “宁姐姐,你别取笑我了。”张霓将手里的板鸭骨头放下,取出自己的绢帕擦了擦嘴,声音如蚊蚋般。
  朱孝宁看她害臊,而且一个小姑娘哪里会好意思跟她说这些,这会儿要是把她吓跑了可得不偿失。她想着来日方长,以后再旁敲侧击问过她的心意即可,便不再套她的话。
  回到太子府,朱孝旻便迎了出来,不过张霓在她自己府门前就已下了,因此二人没见到。
  朱孝宁只浅浅一笑,将盐水鸭递给他。
  朱孝旻好像心情不是很好,出来时还拧着眉,但看到吃的,霎时就眉开眼笑,可也没有张霓那般嘴馋,而是先收了起来。
  “公主,您可回来了。”管家吩咐小厮将马车拉走,恭恭敬敬地上前作礼。
  “怎么,发生什么事了?”朱孝宁一看他神色便知道有事。
  “彦王于未时三刻上门拜访,可惜公主不在。”
  “四叔竟来了?”朱孝宁错愕一瞬,随即转头作质问状,“孝旻,你怎么不说?”
  朱孝旻撇撇嘴,适才还灿烂的脸便收了起来:“他无非就是来关心一下我这身子孱弱的侄子,看看我是不是快死了。然后看看从未见过面的孝宁公主是否真如外边所传,美貌又聪明罢了。”
  “孝旻,不可胡说。”尽管朱孝宁知道彦王心思不纯,但是朱孝旻这样说话,难免被有心人听去大做文章。可是朱孝旻当着她的面,便忘了忌讳。经她提醒,他才知自己说错了话,羞愧地低头。
  “孝旻,四叔来都说了些什么?”
  “没说什么,不过送了两套衣服来,一套给你,一套给我。听说四叔此次要在京中留到过年,所以皇上特许他出城狩猎。”
  “他送的骑马装?”
  “嗯。”
  

☆、9登门

  朱孝宁拧眉深思,脑中闪过诸多想法,不过最终还是强压下来并未开口。
  进得自己房中,她便见一套黄白相间的骑马装置于案上,两个婢女立马上前拜见并报告。
  朱孝宁单手拂过上装,布料倒属上乘,不过也比不上皇爷爷赏赐下来的。马裤也很新奇,似乎有些胡人装束的影子。
  “玉芊、玉芷,并皇长孙的那套,拿去吩咐人洗了,洗干净些。”朱孝宁唤两位婢女。
  “是。”
  待得两个奴婢出去,朱孝宁便摒退旁人,正色问朱孝旻:“四叔既要留到年后,那边境战事如何了?”
  “如今已入冬,若是继续打仗只会两败俱伤,因此四叔等人主和,鞑靼也同意了。边境已停战,听说鞑靼使者正在路上,年前就会到南京。”
  “原来如此,难怪好几位将军都回京了却不再走了。不过天气这般恶劣,士兵百姓都承受不起,不如停战,四叔这事倒是做得不错。”
  “不过老师说,四叔此举有阴谋,只是暂时不知道他在算计什么。”
  “黄大人如此说?”
  朱孝旻的老师是太常寺卿黄识,不过朱孝宁觉得此人过于偏激,观点也片面。她深觉黄识并非良师,奈何朱孝旻极其敬重他,也很听他的话。她暂时找不到更好的老师给他,只能任由朱孝旻跟随黄识念书。
  朱孝旻见姐姐不甚赞同老师的话,继续道:“我觉得老师说的挺有道理的,前几年冬天也一直打,偏偏今年停战了,而且又是在储君之位空缺的情况下。我听说,四叔最近频频讨好皇爷爷,他安的什么心,外边倒夜香的都晓得。”
  “孝旻,这些话在屋内说说便罢了,出去可不许提。不过姐姐想问你一句话,你必须老实回答姐姐。”
  “什么?”朱孝旻难得看她表情严峻肃穆。
  “你想成为储君吗?”
  “储君之位本该就是我的。”
  “不要说该不该是你的,四叔也是皇爷爷之子,他不是没有资格继承皇位。你虽是皇长孙,可皇爷爷还没封你为皇太孙呢!”
  “姐姐……”朱孝旻这么一听,发觉自己理亏,一时被她的严厉语气惊得说不出话来。
  “你老实说,你想,还是不想?仔细想想,郑重想想。”
  朱孝旻沉默半晌,重重地点头:“想。”
  “说大声点。”
  “想。”
  “为什么想?”
  “父王在世时,就与我说,储君是为将来造福百姓做准备。眼下,江山虽大致稳固,可边境时有动乱,许多百姓也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我要成为储君,为了百姓而努力。”
  朱孝宁对他的答案还算满意,颔首道:“你既有志向,那姐姐一定会帮你。”
  “可是姐姐,我之前听说好多人说我不适合做储君。”
  “为何?”
  “他们说我身子弱,指不定什么时候就……”
  朱孝宁也不是不知道这个可能,暗暗叹了口气,可下一瞬就展了笑颜:“我的好弟弟,你是身子弱而已,卓太医正努力为你寻找良方。我也会督促他,让他尽快治好你,别担心。”
  “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