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堂医女的短命夫_派派小说
这,已经是极大的惊喜。
“老天,寿儿,你越来越重了”。他,已经抱不动儿子了。
“寿儿已经长大了嘛”。当然会重啊,而且他已经没有让爹抱了,都是让叔叔抱,二叔和三叔好轻松就可以抱起他的。“娘,以后去哪寿儿都要去哦”。跟着娘,爹才不会把他留下来。
“你把自己弄成了什么样,像个小可怜似的”。玉佛一捏儿子的脸,“不准哭出来哦,寿儿不是说自己已经长大了吗?大人是不会随便乱哭的”。
呃——
呜呜声立即中断,“人家才没有哭”。手背一擦,半滴泪都没有了。
谁说他有哭嘛。
“娘,你看错了了,寿儿才没有哭”。
“哼”。还真当她眼花,这小子真是越来越精了,“行了,你们父子也不需要在这里恩恩爱爱的,先回房里去,寿儿,自己走,扶着你爹”。
“好”。寿儿乖乖点头,自个儿站着,“爹,寿儿扶你哦”。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第3卷 第40章
那一日之后,长孙无病入宫完全皇所交付的任务,一家人没多做停留便直接赶回临安,与爹娘阔别了些日子,寿儿变得更加的粘人,时时刻刻都要看到父母人在哪里,若是一下子看不到,便会像只乱了阵脚找不着方向的蚂蚁一般的四处乱窜。
回到长孙家,寿儿的情况也不见好转,不过,终究是自己熟悉的环境,寿儿多多少少也能放开一些,至少,一下子不见了爹娘还不会大哭大闹。
长孙浩心疼不已,怎么这一趟京城去的,他的孙儿一回来就跟变了个人似的。可是儿子儿媳又舍不得打骂,只好疼在心里。
“寿儿这是怎么回事?”
“不知道,大概是找不着爹娘,怕大哥大嫂丢下他一个人不管害怕了吧”。
“可这也怕得太久了,三个月了”。
“嗯”,长孙无我认同的点头,的确有点久呢,“也可能会有五六个月”。才三个月而已,虽说小孩子的记性不大好,一件事一会就忘,在他看来,小孩子的记忆才叫好,一记起来就舍不得忘掉,上一次真的该把小家伙一起带上万莲山,省得他在汝南王府里感受着阵阵的不安感。
“那可难办了,让大哥替寿儿瞧瞧,想想办法吧”。长孙无我,长孙彻两两相望,最后还是摇了摇头。
家人的未来,除非是必要之时,长孙无病是不会再去看的。
顺其自然的过一生就好,若然提前知晓,前途也未必会变得多美妙,他已经尝过其中的酸甜苦辣了,半知半觉的就好了,太过清楚的人生,便失了味儿,没了方向。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寿儿七岁,终于是好了些,不好也没有法子,那一年,玉佛替他添了一个粉嫩嫩的小妹妹,取名长孙贝儿,意即是长孙家的小宝贝,这名字可是长孙家的当家长孙浩取的。
虽然,仍是有人不同意,却仍是大不过当家作主的权力。
有了妹妹,寿儿分散了注意力,终于不再那么喜欢缠着爹娘了,他变得爱缠着妹妹,若是贝儿还在睡觉,他还会乖乖的守在贝儿身边,若是贝儿醒着,他就像个小疯子一样非但要跟妹妹玩儿。
天知道,一个才几个月大的小人儿要怎么跟他玩儿。
长孙家,书房。
长孙浩与长孙无病父子对望,虽瞧不见长孙无病眼中神情,不过,长孙浩知道,这件事情,可不容易,光是他自己这一关就过不了。
“无病,有件事,爹必须要跟你提一提”。犹犹豫豫了半天,该说的话,仍是要说的,躲也躲不掉。
长孙无病的表情安祥多了,“爹有话直说,不必瞒着无病”。
“是关于寿儿的”。长孙浩开始坐立难安,他也不同意的,只是——若是他的坚持让寿儿长大之后后悔,那可怎么办,到时候他一把老骨头的可负不起这个责任,孩子们有孩子们的生活要过,有他们的未来,当大人的不过是替他们指点指点方向,真正要在人生的道路上行走的,仍是他们自己。
“寿儿的事?”,长孙无病微一挑眉,“寿儿有什么事?寿儿该不会又闯祸了吧,那小子——”,一阵摇头,“都是大家把他给惯坏了”。
“不不不”。他的孙儿可乖的很呢,“寿儿没有闯祸,前些日子,长善老人来了一趟”。
师父?
无神的双目,猛然一瞪,虽然看不到什么东西,却也如正常的双眼一般,让人心头一颤。
“师父何时来过,为何不来见我”。
“你师父说了,他还没有找到治好你眼睛的方法,无颜见你,虽然你与玉佛早就不在意,他还记在心里呢,没有找到治好你眼睛的方法,他这辈子都不会来见你了”。
固执,一向是长善老人的优点。
正因为他的固执,年纪一大把了还非得活在这个世上,且是活得好好的。
“那,师父来与寿儿何干”,一抹了然滑过心头,长孙无病料及长善老人出现,也唯有可能是那一件事了。
儿子脸上的表情,已经说明一切,长孙浩点了点头,一声叹息,“没错,无病,就是你想的那样,长善老人想将寿儿带在身边从小开始教育,当时你还小,又身染异病,没有办法随他一起,长善老人看中寿儿也有潜质,想要好好的栽陪他”。谁能舍得呢,“爹也舍不得,却无法替寿儿做主,江湖上有多少人做梦都想着投身长善老人门下”。却也一直都在做梦不曾清醒过,也不曾真正的实现过,“你的意思呢?或者,爹该问的人是玉佛”。
“不,爹,该问的人不是我,也不是玉佛,是寿儿自己”。
“寿儿还是个孩子”。才七岁而已。
“他已经够大了”。长孙无病并未把寿儿当成什么事都不懂的人儿,七岁,人生的一个阶段,寿儿大部份时间是懂事乖巧的,“爹,这事,让我去问问寿儿的意见,如果寿儿答应,就让他随师父去”。
“这一去,可不是一两年啊”。
“我知道”。长孙无病点头,八年十年的少不了,到时候,小小人儿也成了大人,说不定,他都不认得寿儿了呢,“各人各命,能蒙师父看中也是寿儿的命,若然寿儿应允,也是冥冥中安排好的”。
命啊。
儿子的命如此,如今,连孙儿的命也如此吗?这让长孙浩如何安然的接受呢,他揪着心看着儿子长大,盼着有了今天,会没有明天的日子,如今孙子又要离开他了。
“爹去问”。长孙浩抢先一步,他去问寿儿,若是寿儿不愿意,那就是谁也不能带寿儿走,反正长孙家也够风光的了,不必再锦上添花,寿儿也可以安安乐乐的过上一辈子,他若要说,有外公外婆,有娘,有爷爷和叔叔们,够他学得满脑子都是。
长孙浩找到了寿儿,很苦口婆心的打算劝说,呃,其实是想着如何劝说寿儿不愿意跟长善老人走。
结果,他一开口,寿儿便答应了。
眨着眼儿,小脸一片的正色,“我要去,爷爷,那是爹的师父,爹说了,他是个很厉害的人,寿儿也想变成跟他一样厉害的人,他救了爹的命,寿儿跟他学会了,就可以治好爹的眼睛”。小孩子的想法,终是单纯了些。
“寿儿,你爹并不在意”。
“可是爹说过想看寿儿长得什么模样,现在有了妹妹,爹也一定想看妹妹长得什么模样,寿儿要是看不见爹,看不见娘和妹妹,还看不见爷爷奶奶和大家,一定会很伤心很伤心,爹也肯定很难过,只是爹不说出来而已”。
呃——
长孙浩有片刻的哑口,现在的孩子可真是越来越聪明了,七岁的孩子就懂这么多了吧,他七岁的时候,可就真的只是个孩子,再有才能那也是长大以后。
“你,真的决定了吧,跟了老人家,你就好久好久都见不到爹娘和妹妹哦”。他不是一直舍不得离开爹和娘吗?不是一不见了他们就开始到处找的吗?
肯定舍不得。
寿儿小脸一僵,这的确是个问题,他不想离开爹娘和妹妹还有大家,“那寿儿要去多久?”。
“爷爷也不知道”。长孙浩摇头,这个恐怕只有时间到了才能回答,“会很长很长,有好几年”。
好,几年吗?
那真的好长,那个时候,他都长大了。
“那——那——”。
“寿儿可以不去的”。
“不,寿儿要去的,寿儿说过要治好爹的眼睛,娘也很努力替爹找药,寿儿怎么能不努力,只要寿儿去,娘就不必那么辛苦,爹的眼睛就可以治好了”。
老天,老天,老天啊!长孙浩只差没有锤心肝了,这是他长孙家的孙子啊,这是多大的骄傲啊,懂事,乖巧——呃,除了偶尔稍微的顽皮些,孩子嘛,这是难免的。
“那爷爷陪你一起去”。
“不行哦,爷爷,你还得管着家里呢”。
“有你叔叔,还有叔公伯公,不怕的”。
“才不要”。寿儿坚决的摇头,“寿儿是去学东西的,不是去享福的,等寿儿学成回来,治好爹的眼睛,到时候再陪爷爷好不好”。
好好好,还有什么不好的呢。
就是有,也得硬生生的吞回去啊。
长孙家所有的人都不赞同,却没有一个人能找到一个全然妥当的理由把寿儿留下来,这一年,长孙寿延七岁,随长善老人去了不知明的地方,就要是寻,他们也不知道要上哪儿寻。
长善老人可是有言在先,除非是他死了,不然,寿儿是不可能提前回来的,没有学成,没得回。
若是寿儿真的不没用,一点也学不进去,那这辈子,他们就见不着寿儿了。
当然,后话虽然让人挂心却也不至于真的成真,若然寿儿真的没有慧根,长善老人也不会大费周章的把寿儿带走。
那,太麻烦,太费事。
“爹,你要等寿儿回来,不会太久的,长善公公说要十八年,寿儿会努力说,不需要十八年,寿儿十八岁就回来”。
这是小小人儿,临行之前的承诺,充满着稚气,却也让人动容。
长孙无病无言额着,心头的不舍揪得他说不出半个字来。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第3卷 第41章
长孙无病坐在院子里,一双无神的眼,望着天际,他这样呆坐着已经快一个时辰了。没有人唤他,他的神智便要飘到天边去不知道自己回来。
他以为是玉佛不在院里,其实,玉佛已经看着他的呆样很长时间了,寿儿走了之后,他便时不时的出现这个模样。
以前有寿儿在的时候,寿儿可不会让他闲着,没事就缠着他,不是说这就是说那,还要长孙无病讲故事给他听。
如今,寿儿不在,也没有人闹着他,就算有人来陪他亦不可能是一整天。贝儿还小,还是需要人照料的年纪,还没有到可以哄爹的时候。
他,是太寂寞了吗?
玉佛其实并不明白什么是寂寞,只知道,他这模样看得的确是挺让人心酸的,若然他的眼睛看得到,哪怕是一个人也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
他总是拒绝别人的帮忙,然后,一个人在黑暗里沉寂。
这些年是太让他习惯了吗?
抱着贝儿,小家伙睡得正熟,却不能让她躺下,小小的身子只要一沾到床,不需要人唤着她,便马上就醒过来了。
晚上还好些,特别是白天,这个时候的小娃儿最爱睡。
大多时候,贝儿是跟着她奶奶的,晚上也是跟着爷爷奶奶睡,只因晚上,她爹需要她娘来照料。
“夫人——”。奶娘静静的站在玉佛身边。
“抱着她吧”。玉佛将怀里的女儿交给奶娘,奶娘小心的接过,半哄着晃悠出去了。每一个长孙家的小辈出生都会特别的给他们请个奶娘,只希望他们可以得到一心一意的照料,健康的成长。
哪怕在他们的身后其实还有很多人疼爱他们。
玉佛没有急着上前,反倒自个儿到厨房去弄了小茶点,才端回院里,果不其然,他还是原模原样的坐在那儿。
玉佛也曾怀凝,若是没有人叫他,让他一直这样坐着,总有一天,他会变成一具化石而不自之。
缀着细花的托盘落了桌,声音不大,却很近,惊回了长孙无病飘远的神智。鼻间扑来的是他最熟悉的气息。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