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姬 完整
侍婢连忙走到他身后,盈盈一福,轻声说道:“公子,欲食否?”
公子泾陵没有回答。侍婢听不到他的回答,有点不安地悄眼向他看去。
正当她越来越不安的时候,公子泾陵的声音低低的,沉沉地传来,“如此狡诈百出的小儿,怎可能轻易死去?那义信君对她温善迥异常人,更不可能下此毒手。哼,狡黠小儿,又想欺骗天下人乎?”
侍婢愕然之际,公子泾陵缓缓回头,他用那双深沉不可测的双眸,盯视了她一眼后,道:“传诸臣入内,便说我想知道这数月间,齐,楚,秦之所有举动。”
“然。”
那侍婢刚走到门口,身后突然传来公子泾陵森寒的声音,“若泄我言,死!”
杀气腾腾。那侍婢连忙回过头来,重重地跪在地上,应道:“绝不敢泄。”
事实上,如她们这种侍婢,从来便知道,主人不管说了什么话,也不能向任何人说起,否则就是死罪。因此,公子泾陵的这番吩咐纯粹多余。
泾陵公子头也不回,冷冷地喝道:“速去。”
侍婢连忙应道:“然”
第二更奉上,要是觉得最近的情节满意的话,赏两张粉红票吧。
第二卷晋都新田第175章阴谋现
不一会,书房中便济济一堂。
在座的,都是负责各国的交际,细作安排的贤士。
公子泾陵跪坐在塌几上的身姿,威严而沉稳,这使得担了一夜心的贤士们心情大好。
半响,他抬起头来,历目扫了一眼,道:“说罢。”
“诺。”
负责联系秦国诸班适宜的贤士站了起来,朝着公子泾陵双手一叉,朗声说道:“二月前,秦侯染恙,公子衍日夜伺候。”
这贤士说了他自以为重要的话后,便坐了下来。
这时的消息传递慢,而且对安排在异国的细作和刺探,也没有如后世那么重视。一个国家有什么举动,最快也要一个月才能传达回来。
而且,时人讲究贵族风范,就算要功击对方,也会先致礼,先容你做准备。然后双方才会摆下战车,准备交战地点,以堂堂正正的方式交锋。
这个情况,要到战国时,到战争不再由贵族主持后才会改变。
上一次,泾陵公子对秦之战,可以说是突然袭击。他时在致礼的同时发兵的。不过上次他时遇了刺,算是含恨出击,所以世人还是可以理解的。
不一会,书房中便济济一堂。
在座的,都是负责各国的交际,细作安排的贤士。
公子泾陵跪坐在塌几上的身姿,威严而沉稳,这使得担了一夜心的贤士们心情大好。
半响,他抬起头来,历目扫了一眼,道:“说罢。”
“诺。”
负责联系秦国诸班适宜的贤士站了起来,朝着公子泾陵双手一叉,朗声说道:“二月前,秦侯染恙,公子衍日夜伺候。”
这贤士说了他自以为重要的话后,便坐了下来。
这时的消息传递慢,而且对安排在异国的细作和刺探,也没有如后世那么重视。一个国家有什么举动,最快也要一个月才能传达回来。
而且,时人讲究贵族风范,就算要功击对方,也会先致礼,先容你做准备。然后双方才会摆下战车,准备交战地点,以堂堂正正的方式交锋。
这个情况,要到战国时,到战争不再由贵族主持后才会改变。
上一次,泾陵公子对秦之战,可以说是突然袭击。他时在致礼的同时发兵的。不过上次他时遇了刺,算是含恨出击,所以世人还是可以理解的。
可以说,在这点上,出身卑贱的义信君的做法,便有点另类了。因为他在各国密布细作,像一只警惕的狼,时刻都在盯视着各国的风吹草动。
这时,负责齐国的贤士站了起来,说道:“楚使于一月前到达临淄,贺齐公子轶回国。齐人以为,楚使此行诡异,恐有所图。”
泾陵公子手指在几上扣了扣,他的五指都有点僵直,因此这动作便显得很不自然。
不一会,他沉沉的说道:“义信君之姬,死于两月前?”
那贤士一怔,半响都没有说出话来。
对他来说,一个妇人死了,实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因此,他想也没有想到加以关注。
公子泾陵对上这贤士有点愕然的表情,摇了摇头,心中有点烦躁,隐隐觉得这种禀事方式实有不妥。
他把目光从众臣身上收回,手指开始规律地‘叩叩’起来。
低而弱的叩击声中,众贤士见他一脸沉思,便都住了嘴。
直过了好一会,公子泾陵才抬头目视那负责楚国的贤士。
那贤士站了起来,他大步走到泾陵公子的身前,双手一叉,朗声说道:“四月前,楚王曾问嬖人怀勿,道‘齐可攻否?’当时有臣言,‘晋刚于秦战,国疲而民劳,君何舍晋而取齐。’楚王怒,道‘公子不离方贺于晋,又再攻之,君欲令孤成无信之人否?”
公子泾陵垂下眼眉,听到这里点了点头。这些话,这贤士曾经向他报告过。
那贤士说道这里,略顿了顿,道:“至此,楚无异动,直到此番楚使于齐。”
公子泾陵叩击着几面的手指募地一僵。
他挥了挥手,示意那贤士退回。
众人看到他一脸沉思,再次安静下来。
半响半响,公子泾陵叩击几面的声音再次响起。
响声中,他缓缓说道:“楚王欲攻齐,知齐因否?”
那楚国贤士怔了怔,连忙说道:“言使蔡使被辱一事。”
公子泾陵听到这里,薄唇微勾,俊美的脸上露出一抹冷笑。
冷笑中,他的声音沉沉的传来:“鸪!(原创这个字我不认识,左边是谷,右边是鸟。)”
“然!”
“以后楚王所言,无论大小都需传于我。”
鸪闻言一怔,这,这可不是一个小任务啊。
公子泾陵抬起头来,双目如刀,森寒地盯了他一眼,沉喝道:“若有所需,尽管说来。”
鸪马上明白过来了,公子泾陵这话不是说假,连忙应诺。
这时,公子泾陵的声音再次沉沉传来:“此事立刻着手!”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也颇有点劳民伤财的命令,中贤士虽然不解,还是同时朗声应诺。
公子泾陵的手指依然在几面上叩击着,在‘叩叩叩’的脆响中,他有点冰寒的声音沉沉传来,“蔡人何德?一使被辱竟令楚王迁怒?哼,分明是另有所求!此番楚使前往齐国,居然使贺庶公子轶归国?何其可笑也!鸪,你的细作安在楚国,实是无能之级!连普通齐人都知道楚王另有所求,这四月间,你说安插之人却茫然无知,无片子回复!”
他的声音不大,可是那种冰寒,却令的众贤士刷刷地一凛。
鸪脸色一白,他走上前来,朝着公子泾陵一跪,颤声说道:“是臣无能。”
公子泾陵挥了挥手,示意他起身后,声音转为和缓,“我亦有错,从不曾对此种事情深责。下去吧,日后不可择犯。”
“诺。”
听到鸪的应诺声,不知为什么,公子泾陵的脑海中,却出现了半年前的那一场宴会上,那小儿曾经说过什么,“明君者,只需令臣下各守其位,各忠其职!财赋出入,列军排阵,应对诸国,处理争斗,自有专事之臣。而统率群臣,协调内外,责之丞相!”
当时,因为自己知道她是妇人,虽然觉得有道理,却也不曾重视。现在看来,这话实是大有道理啊。不过是一些细作收集信息的事,自己不说出来,这些人便一副放任的姿态。这事无巨细,样样都要自己过问,怎可能做得周全?
想着想着,不知为什么,他的胸口又是一阵闷痛难当。这闷痛,令得他又喘不过气来。
他狠狠压下那股令他痛恨的情绪,迅速地抬起头来,声音一提,目视着众贤士,突然问道:“楚王好色乎?”
众贤士只是一怔,鹞首先反应过来,他双手一叉,朗声回道:“楚王好色!他后宫中美人近千。”
“楚王好色之名,天下皆知。”
“楚王老矣,心思全在美色之上。闻其于国事上多有懈怠。”
。。。。。。
也许是刚才公子泾陵的不满,令得他们有点惶惑。现在众贤士都争先恐后地回答着。
公子泾陵静静地听着,听着。半晌后,他的嘴角浮起一抹笑容来。这笑容,有点无奈,有点伤感,也有点叹息和欢喜。这种种情绪太复杂了,众贤士从来不曾想过,公子泾陵也有这么丰富的表情。不由一个个都收了声音,面面相觑。
直过了半晌后,公子泾陵才幽幽叹道:“然也。楚王好色,世人皆知。他欲攻齐,使便突然至齐。然到得临淄,却说为庶公子秩归国而贺。在此之前,齐义信君之姬卒!此间种种,只有一说。楚王之所以攻齐,乃其欲得此美姬,或,还有那义信君。派使前去,只为求姬。
使闻姬卒,临时而变辞,故漏洞百出。”
在众贤士都在沉思的时候,公子泾陵说到这里,却是一顿。
他盯着前方,深如子夜的双眸渐渐凌厉起来:卫洛小儿居然在楚使到达前的一个月便假死,这说明什么?这说明那义信君早就知道了楚使出使齐国的用意!真没有想到,那个卑贱童男出身的义信君,竟然有着如此准确的消息!此子,果然不可小看啊!
他实在对卫洛太了解了,因此现在的他,已完全肯定卫洛的死是假死。这种肯定,令得那颗压在他胸口,几乎令得他窒息的巨石,终于完全放下了。
他想着想着,开始在房中转悠起来。
转了一会后,他脚步一刹,俊脸一沉。
他嗖地转过身来,盯视着鹆,问道:“曾有臣向楚王言,或可攻晋?”
鹆连忙应道:“然。”
公子泾陵沉着脸,又问道:“此言由何人道来?”
鸽回道:“似是楚大夫共。”
公子泾陵听到这个回答后,在殿中走动的脚步更加急促了。
他走着走着,突然脚步一刹,低喝道:“事有不妙!”
众贤士连忙向他看去。
公子泾陵薄唇紧紧抿成一线,道:“如楚王有意攻齐,此次出使之时,国内或已备战!楚使自齐无功而返时,备战之令必然已发放各地领主。此令一收,对楚王威信有害。齐即不可攻,晋危矣!”
‘晋危矣’三个字清清朗朗的在殿中传荡开来。
众贤士面面相觑,他们看向公子泾陵,直觉得他有点大惊小怪了。
鸽上前一步,严肃地说道:“公子何出此言?楚若攻我,必会致表!再则,晋姬深为楚王所宠,执政子范亦是晋人。公子过虑矣。”
公子泾陵大步走到几前,他持起毛笔,在竹简上书写起来。众贤士都知道他的习惯,也没有吭声。书房当中,只听得他‘沙沙’的笔尖摩擦声传来。
一阵安静中,一阵急促地脚步声传来。
那脚步声匆匆而来,转眼便来到了书房外。紧接着,一个剑客有点急促的朗叫声传来,“公子,有急事相禀!”
“说!”
“楚王致表周天子和君侯,言晋姬私通巫盅,欲谋害于楚王。晋姬之子公子吾房中,搜出公子泾陵与公子吾之密信。信上言,楚王年老,然偏信公子及。恐百年后传位于公子及。公子及为人性毒而狭,难以容人,需先下手为强!待楚王一死,外有公子泾陵,内有执政子范,楚王位非公子吾莫属。”
一片鸦雀无声中,那剑客缓了一口气,道:“公子泾陵与公子吾所通之私信,楚王已呈交周天子。据言,言中文笔绰绰,确实是公子泾陵所书!兹事体大,君侯已震怒,令公子速速回宫。”
第二卷晋都新田第176章两城归原主
楚将于第二年开春攻晋!
这个消息,在第一时间传散到了各国。
本来,以楚王的震怒,他是巴不得马上就发兵攻晋的。可是一来此时已是秋天,稍一准备就立冬了。二来他境内的各领主,都是准备第二年春天开战的,当然,这个春天开战,是楚王准备对齐出使时就定下的。
楚强晋弱,楚强霸诸国多年了。这一次楚王含怒出击,事态十分严重。
因此,第一时间中,晋使纷纷派出,除了一些小国外,他们主要来到齐秦两国,请求相助。
如能得到这两大国的相助,那么晋楚这一战,便是势均力敌了。
义信君府。
卫洛悄悄地从他的书房中溜到后苑中。她记得,现在落叶纷纷,天高云淡,正是好眠时。
卫洛喜欢偷溜到后苑睡觉的毛病,义信君早就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