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姬 完整
素听到卫洛开了口,桃花眼瞬时明亮之极。他本来容色绝美,这一瞬间,竟是美艳得难以用语言来形容。素转过头看向卫洛,他看着卫洛的芙蓉笑脸,不知为什么,看着看着,他的眼眶竟是迅速的一红。
他低下头去。
素没有回答卫洛的问话。卫洛知道,他情绪处于激动中,现在低着头,正是在调适着。
不一会,素抬起头来。他朝着卫洛深深一揖。
卫洛见状,连忙站起,向他盈盈一福,两人行了一个平礼。
素缓缓抬头。
他直直地盯视着卫洛,直直地盯视着,那目光中,隐隐有着痴迷和无边苦涩。他直盯了好一会,才低低地说道:“我自是都好。”
他的声音,沙哑无比。
卫洛温柔地看着他,听到他声音中的苦楚,她不由心中有点难受。
这时,素又问道:“一别经年了,你,你。。。。。”他你你了两声,竟是声音哽咽,说不出话来了。
刚才,他面对泾陵时,言辞侃侃,可一转向卫洛,却是无语凝噎。
泾陵目不斜视地脸带浅笑,看着前方的使者们。
这时,他低沉的声音徐徐传来,“义信君多礼了。”
声音很缓和,却也隐有威沉。而且,他这句话是第二次说出,已是一种警告了。
素听清了他的警告。
他认真地盯着卫洛,不舍得眨了眨眼,花瓣般的唇微微扬起,努力地露出一脸笑容地看着卫洛。
他看着她、以一种渴望的,直是看一眼少一眼的渴望,这般看着她。
终于,他再次向卫洛深深一揖,然后向泾陵行了一礼,再向后退去。
卫洛望着一袭白袍,宛如风中飘絮的他这么低着头,退回到齐人那一席。
她垂下眸来,久久久久,都没有说话。她知道,素是有很多很多话想说的,也感觉到,为了今天,他怕是准备了很久很久。
可是,相见又能如何?相见了,也不过是无言相对而已。对她来说,他实是她的亲人一般,只要他过得好,过得得意,便已满足。
她,不希望他还掂记着自己的。
坐到了塌位上的素,已是义信君了,身为义信君的他,是齐的臣子,是贵族,他不仅要顾着他的颜面,也要顾着身为夫人的卫洛,和身为晋侯的泾陵的颜面。
因此,他呆呆地转过头去,目光无神在盯着前方的空荡处。再也不向卫洛瞟上一眼。
他是在害怕啊,害怕自己的眼神太过强烈,害怕自己控制不了那感情的流露。
这时,使者们均已入席,殿中所有的空塌位都坐满了人。
一阵脚步声传来。
这脚步声,有点拖沓无力,它是从内殿后传来的。
卫洛和泾陵知道,前晋侯过来了。这一次的宴会,最主要的目的是庆贺泾陵成为新的晋国君侯。在这种场合上,老君侯自是应该出席。脚步声缓步传来。泾陵和卫洛,连忙站起来侯着。
不一会,一个脸色削而黑,隐隐有着枯黄,双鬓花白,胡子也是花白的老头出现在内殿入口处。他唇鼻间的法令线向下拉得长长的,一副阴沉之相。那与泾陵相似的五官,除了阴沉和色丄欲过度的黑黯晦涩外,还添了一分从里到处的老朽。
他的眼神已经无比浑浊了。
卫洛只看了一眼,便被站在他身后的年轻少妇给吸引了注意力。
这个少妇脸稍圆,双眼是丹凤眼,薄唇小嘴,皮肤白得仿佛可以掐出水来。她身量高挑,赫然是越嫡公主!
数年不见,越嫡公主并不见老,只是身上那股慈和的气质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隐藏在温柔中的憔悴。她的脸色苍白,眼神中隐含忧郁。
不过,越嫡公主本来便长得美,这几年过去了,她的美色并没有消退,那抹憔悴,反而令得她颇具风韵。
她显然混得不错,在这样的场合,她还能伴在前晋侯身侧。
许是感觉到了卫洛两人的注目,晋侯和越嫡公主都转过头来。晋侯浑浊的目光,在对上泾陵的目光时,闪过了一抹温和和歉意。
这目光,卫洛以前在新田时,从来没有看到过。
越嫡公主也是看着两人。
不对,她是怔怔地看着泾陵。一袭红袍,华艳夺目的卫洛,她压根就没有注意到。
她只是这样看着泾陵,那双丹凤眼中隐藏着一缕渴望,一缕幽怨。
似乎,她在埋怨当初泾陵的绝情,埋怨他把她推到一个老头子身边。也似乎,她被泾陵的俊伟所慑,正自心摇神驰中。
泾陵没有发现越嫡公主的目光有何不对。他只是瞟了一眼,便大步走到他的父亲身边,扶着他的手臂来到塌上坐下。
而这时,太阳也渐渐沉入了天边,只留下最后一缕残红。宫女们布好酒菜后,开始在殿外点起火把,在殿中点起蜡烛。
泾陵站起来,举起酒杯向众人贺到:“诸位君子前来新田贺我,泾陵幸甚!请饮此杯!”
众使者纷纷端起酒斟,与泾陵一起共饮。
泾陵仰头把酒饮空后,转头看向他的父亲。
前晋侯站了起来。
他浑浊的目光,无神地看着众人,疲软地开了口,“诸君。”
前晋侯咳嗽了一声,咳着咳着,他咽下了一口浓痰,继续说道:“我儿泾陵,自幼勇武聪慧,成长后亦机智仁孝,名动诸侯,数月前,我被戾臣所惑,被奸邪所蛊,竟弃我儿子于险境,置家国于绝地。实不堪也。”
泾陵自责的声音在大殿中响起。
众使者认真地倾听着,不止是他们,泾陵和卫洛也在认真地倾听着。
前晋侯的这一番自责,非常重要。只有他当这是人承认了自己的错误,继任晋君的泾陵,才能免去世人的口诛笔伐,才不会被后人唾骂不孝不争。
晋侯说到这里,又是一阵咳嗽。
这一次,他身侧的美姬越嫡公主,连忙熟悉的,迅速地掏出手帕来,接住了他的一口浓痰。在众人的注目中,年轻美丽的越嫡公主,一脸温柔地按在老朽不堪的前晋侯的嘴上。
从她的脸上,压根看不出半点厌恶,半点不甘。明明前晋侯是如此老丑,明明他那腐坏老朽的身体散发出的气味是如此难闻,她却温柔娴静之极。
当然,这并不稀罕,除了卫洛,没有一个人觉得此事有什么了不起。
咳嗽过后,前晋侯疲软无力地续道:“我已老朽之人,不知用贤,偏听偏信,至获罪于天,被强邻侵袭,几至灭国。幸我儿强力,方免得生灵涂炭。”
前晋侯说到这里,朝着泾陵挥了挥手,唤道:“八儿,且近前来。”
“喏!”
泾陵铿锵有力地回答后,大步向他的父亲走去。
前晋侯抬起头来。
他浑浊的双眼,直直地盯着站在自己面前的,这个英武不凡的儿子。
他的这个儿子,满殿灯火,满殿权贵,都无法掩去他的俊美不凡。他一袭黑袍,身形巍然如山,仿佛可以承担时间最大的责任和磨难,可以把他的家国,带到最为繁盛的地步。甚至,他可以使晋国成为霸主,使得晋姬氏,永远书于史书。
相比于他,自己真的老了,老了。是啊,想当年自己年轻时,都不曾有八儿这么雄武的。
前晋侯看着看着,目光中露出了一抹欣慰。
他满足的欣慰地看着自己最得意的儿子,这时的他,都不能想象,自己以前为何不这个强劲的八儿?
是了,就是因为他太强劲了,自己这个父亲,在他的面前总有一种压抑的感觉。是了,以前是觉得,这个儿子的存在,使得自己不再有那种高高在上的快乐,他,影响了自己对权利的欲望啊。
可是,现在自己承认自己老了,承认自己昏庸无能时,再看这个儿子,已是完美之极。他这般背对着满殿灯火站在自己面前,真是威武如天神啊。
陷入了自己思绪中的晋侯,没有注意到,站在他面前,比他还高了半个头的八儿,此时那子夜般的双眸中,隐有晶光闪动。这闪动的晶光中,有快乐,有孺慕。
对上父亲这样的眼神,这样的温和慈爱的眼神,泾陵的眼中,隐有泪意。
前晋侯开口了,他声音一提,喝道:“跪下!”
泾陵单膝着地。
前晋侯伸出右手放在他的肩膀上,鼓起中气,浑浊的眼中闪动着难得一见的精光,大声说道:“八儿,父亲把这祖宗基业交给你,你可能守住它?”
“任何窥探晋地者,需踏我儿的尸体!”
前晋侯很满意儿子掷地有声地回答,他声音再次一提,问道:“八儿,他岁祭祀祖庙时,你能告诉父亲和先祖,晋之一国,为诸侯霸者乎?”
众使者听到这里,悄悄议论起来。这句问话,一般的诸侯国中是听不到的。也只有生了泾陵这样的儿子,才可以要他承诺,在他有生之年中称霸中原。
前晋侯的声音一藻,泾陵已是朗朗回道:“能!”
只有一个字,却是中气十足,气吞山河。前晋侯呵呵一笑。
站了这么久了,他累了,因此笑着笑着,他的身子一软。他身后的越嫡公主连忙扶着他重新坐下。
泾陵向他的父亲叩了一个头后,缓缓退到卫洛的身边坐下。
至此,宴会可以正式开始了。
第304章殿中问对
编钟声再响。
悠扬荡漾的金石之音,奏响着传承了数百年的诸侯会宴之乐。这种乐音舒缓,恬淡,中正平各。在那个时代,中正平各,浩浩荡荡如天地之始,无偏无倚如阴阳之初的自然之音,是最为推崇的。
这时,酒菜都已布好,殿内已是灯火通明一片。
泾陵再次站起来,身着众使者一举杯,高声喝道:“诸位君子,这一酒,请敬周天子!”
在泾陵站起来时,那们中是最显要的位置的一个做卿大夫打扮的中年男子缓缓站起。这人便是周天子的代表。
泾陵向他深深一礼后,把樽中的酒一饮而尽。
众使者站起,同时向周天子的使者行礼,举樽饮酒。
在真实的历史上,称霸天下二百来年的晋国,一直是把周王室纳入自己的保护下的。那时的中原诸国,不管是攻击楚国,还是攻击北狄,打的都是“攘王”的口号。而那王,便是周天子。
后来,赵魏韩三家分晋后,诸侯们便再不把周天子放在眼中。区分开春秋和战国的说法有几种,其中是为世人认可的一种区分,便是以三家分晋为边界线。因为在三家分晋之前,周一定是存在的,三家分晋后,天下再无周王室,诸侯进入了不择手段的混战当中。
那周天子的使者仰头把樽中酒饮完,双手捧着新满上的酒水,向着泾陵朗声传达周天子的封赏。这个封赏,也就是周天子封赏泾陵为晋国国君的书面仪式。
周天子的使者坐下后,泾陵再次举起满的好的酒樽,朗声说道:“这一酒,原敬司慎(察不敬之神),司盟(监督盟约誓言之神),群神,群祀,山神,河神,先王,先公。泾陵今为晋君,终其一生,必壮大晋国,辅助周王室,攘护中原正统!如有违之,诸神充子,父老唾之!亡君灭族,亡国无家!尚飨!”
这是泾陵对他的家园,最慎重的承诺,和最庄严的起誓。
在泾陵起誓的时候,他的身后,走来了一个全副盔甲的剑客。这是剑客,是他的车右,是他的十万甲士中,最威武最强大的高手,也是他最信任的人。
在那剑客动身时,卫洛也站起来了。她和那剑客一左一右,走到了泾陵的身边。
那剑客手中拿一把匕首,而卫洛,则在泾陵话音落地里,把他手中的酒樽拿过来。
泾陵手一反,接过那剑客手中的匕首。他把那匕首朝空中一亮,匕尖一划,把手掌割破。瞬时,鲜血汩汩而下。
就在他的鲜血滴下时,卫洛上前一步,用酒樽接过。
鲜血沁入酒中,迅速地弥漫开来。
约滴了九滴鲜血后,泾陵伸手接过酒樽,头一昂,把樽中的血酒一饮而尽!
随着他把空酒樽向左右一扬,一个极为响亮,极为铿锵有力的鼓声“咚咚——”地传来。
那鼓声响亮沉重,虽只两响,却仿佛响在众人心中。
至此,誓成。
卫洛接过他手中的空酒樽,重新为他满上酒,泾陵把它朝着众使者一晃,笑道:“这一酒,泾陵敬过诸君!”
“不敢!”
使者们整齐的应承声中,泾陵再次把樽中酒一饮而尽,和卫洛一起向后到榻几上。当然,那个车右先一步退下了。
至此,礼成。
泾陵行的这礼,是继君之礼。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