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仪天下 作者:毓澜(新浪2012-06-04完结)





刘娥微微偏头,与赵恒相视一笑,终于还是起到些作用了。楚王妃脸上也露出欣慰的笑容,激动的将手里的绣花丝帕紧紧地绞在一起。旁边的家仆丫鬟,也松了口气。
“月儿,谢谢你!”赵恒说着,伸手去拉她的手。
“啊!”浓重的疼痛传来,刘娥下意识地猛地将手抽出。
方才过来的时候,她是用右手拉着赵恒的,此时只顾劝说赵元佐,却没有注意到,赵恒已经站到了她的左边。
“月儿,你的手怎么了?”赵恒慌忙拉起她的手来查看。
鲜血已经染红了大片衣袖,他慢慢掀开那被血浸湿的绸布,看到她纤细的手腕上,被坚硬的地面碰破大片,鲜血还在不断往外流着,虽然慢,但依然能看得出。
“姑娘受伤了?”楚王妃急忙赶过来,担忧地道。
刘娥忍着疼痛,努力地一笑:“我没事。”
看着那触目惊心的伤口,赵恒却十分心痛,有些责备地道:“受伤了,为什么要隐瞒?”
刘娥依旧笑着,从容地道:“这点儿小伤,没有楚王的事情重要。若是真的伤的重了,月儿一定不会隐瞒。”
赵恒微微沉默,她所说的每一句话,都那么合情合理,让他连反驳的理由都找不到。可是,她到底是怎么想的呢,都流了那么多血,还像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就如方才,面对大哥的箭,那么危险,她却还是笑着的,处变不惊,从容不迫。虽然他见惯了她这样的态度,却还是有些惊讶,到底有没有什么,可以让她大惊失色的。
“刘姑娘,我带你去包扎一下吧。”楚王妃关切地道。
刘娥转头看了一眼有些错愕地看着她的赵元佐,低声对赵恒道:“好好照顾楚王殿下。”然后便在他担忧的目光中随楚王妃去了。
殿宇恢宏的大殿,雕梁画栋,帘幕低垂。
刘娥坐在殿内的红木桌旁,受伤的手放在桌上的软绸上,看着楚王妃为她检查伤口,有些不好意思地道:“王妃,您不用亲自来,让丫头们帮我包扎一下就好了。”
“不行,”楚王妃温和地笑着,“妹妹是为王爷受伤的,又劝服王爷不去拿箭,姐姐感激你都来不及呢,亲自为你包扎也是应该的。”
“谢谢王妃。”刘娥微微一笑,不再说些什么。
但愿她的劝说真的能起些作用吧,看到赵元佐这个样子,她挺同情楚王妃的。
为刘娥包扎好伤口,楚王妃将桌上的白绢药物收起来,犹豫了一番,道:“妹妹留下来吧。”
刘娥有些诧异地抬头看她,以为自己听错了。
楚王妃又道:“王爷他现在都成这个样子了,我也帮不了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这样下去。现在看到妹妹的话他能听得进去,不如妹妹留下来,看能不能帮王爷好起来。”
“可是,我……”刘娥有些为难。
“姐姐知道,妹妹与三弟感情深厚,你就看在三弟的面子上,帮帮王爷吧。”楚王妃恳求道。
“王妃,你还不知道吧,”刘娥看到她这副模样,有些于心不忍,但她还是狠了狠心,道, “皇上在一年前下了圣旨要逐我出京,若是让他知道我在楚王府,一定会连累到你们的。”
在张耆那里无须害怕,那是因为张耆是一个小官,极少有人去他那里。而楚王府不一样,随时都会有人来,说不准哪天,皇帝亲自过来也不是没有可能,若是发现了她还在京城,就不好了。她不能冒这个险,到时候不仅她与赵恒之前的努力会功亏一篑,就连张耆和楚王都会受到连累。
“这个妹妹不用担心,”楚王妃道,“皇上他不认得妹妹,其他人也不认得,到时候就说你是我娘家的表妹,就好了。”
“我……”她说得挺有道理,刘娥不忍拒绝,又不知道应不应该答应,一时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楚王妃突然起身在她面前跪下来,泪眼盈盈地道:“妹妹,你就帮帮姐姐吧,现在王爷说的那些话府里的人都听到了,若是让皇上知道王爷说那样的话,他一定不会放过王爷的,王爷若是出了什么事,我们孤儿寡母的,可怎么活呀?”
刘娥慌忙起身扶她:“王妃快起来,王妃这是折煞刘娥了,刘娥答应就是了。”




第四十一章  失火

答应了,之后也征得赵恒的同意,刘娥便在楚王府住了下来。
每天,刘娥都会早早地起来陪赵元佐下下棋,或者聊聊天,慢慢地开导他。这样,三个月下来,赵元佐已经开始渐渐好转,不再随意杀人,甚至能够认得楚王妃和小世子了,更是把刘娥当成了无话不谈的知己。
这点儿让所有关心他的人都十分欣慰,赵恒和楚王妃更不必说。太宗皇帝听说儿子有所好转,龙颜大悦,下令撤走了守在楚王府外的侍卫,赏赐了楚王府不少东西,并说等楚王完全康复后,允许其官复原职。
秋天来了,黄叶落了,一年一度的重阳节也到了。
太宗心血来潮,一改往日在宫里庆祝重阳节的习惯,决定在宰相李昉的府第大宴群臣,并允许众臣可以携带家眷前往。
这天天色微暮,赵恒便早早地来到楚王府,见到刘娥,十分高兴地道:“月儿,你不是一直很想看看父皇长什么样子吗,随我一起去宰相家吧。”
“可是,若是被皇上知道我还在京城,会害了你的。”刘娥虽然很想见见那众臣云集的场面,但还是有些担心。
“不怕,”赵恒道,“父皇不认得你,乳母已经离开京城回老家了,没有人能认得出你。王妃她身体不舒服,不能前往,你快些换上男装,随我一起去罢。”
刘娥有心想去见识见识,既然没有什么危险,也便不再拒绝,直接回房换衣去了。
换上男装出来,与赵恒一起坐在去李府的马车上,刘娥想到什么,不解地问道:“楚王殿下不去吗?”
“大哥才刚刚见好,父皇怕他在宴会上会惹出什么乱子来,便没有请他。”赵恒想了想,有些忧虑地道,“只是这次,母妃又见不到他了。”
刘娥点点头,问道:“如今娘娘好些了吗?”
“好多了,听说大哥慢慢好转,她的身体也好多了,”赵恒顿了顿,认真地望着她,“月儿,多亏有你了。”
“不,”光线暗沉的车厢内,刘娥对上他盈盈闪亮的漆黑眼眸,道,“这是月儿应该做的,就算不是楚王,与恒无关的人,月儿也还是会去这样做。”
赵恒淡淡一笑,望着她在没有点灯的车厢内有些不太清晰的面容,不再说话。他知道她说得都是真的,无论是谁,只要她有能力帮到,都不会置之不理。
楚王府离李相府不算太远,马车走了没多久,他们便听见外面传来吵吵嚷嚷的人声。
刘娥好奇地掀开车窗帘向外望去,看见一座庄严肃穆的府宅前聚集着一排排的车马轿子,大门敞开着,附近灯火辉煌,不断有人进进出出,心想这应该就是那宰相李昉的府第了。
果然,马车就在附近停了下来,赵恒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适时提醒:“月儿,到了。”
下了马车,赵恒牵起刘娥的手便向李府大门口走去,一路碰上不少朝中官员,他们向赵恒见礼,刘娥无法躲开,只好很不好意思地跟着一起请受了。
大部分皇亲贵胄达官显贵都是携妻带子的,赵恒没有带韩王妃,反而带了个小公子,让他们很是好奇,但是人家是尊贵的韩王殿下,倒是没有人敢走上前去一问究竟。
这时,身后突然传来一个低沉内敛的声音:“三皇弟也这么早就过来了?”
刘娥与赵恒同时转过身去,便看到一个身着华袍的青年男子向这边走来,他的手上还牵着一个美丽端庄的夫人,显然二人是夫妇。
看到来人,赵恒眸子里闪过一丝惊讶,但随后又微微一笑:“二皇兄,二皇嫂,你们也过来了。”
在他眼里,他的这位二皇兄一向是一个沉默寡言,不喜欢与人交往的人,除了做好分内的事情之外,多数时候都是待在陈王府不出门,没想到他竟然带着王妃来参加宴会,难免有些惊讶。
通过赵恒的这声二皇兄,刘娥却知道了来人便是被封为陈王的二皇子赵元僖。只是,赵恒没有像叫赵元佐大哥一样的管他叫二哥,而是二皇兄,刘娥轻轻一笑,不是一个母亲的,果然生疏不少。
“三皇弟为何没带弟妹过来,我都许久不曾见过她了呢。”陈王妃十分热情地问道。
赵恒不动声色地收起惊讶的神色,笑道:“雪宁她身体不适,是以……没有与臣弟一起过来。过几天等她身体好些了,臣弟一定让她亲自去陈王府拜见皇嫂。”
“这倒不必了,”陈王妃温柔地笑道,“弟妹身体不适,理应是我这个做嫂子的过去看她才是。”
“这位是……”赵元僖早就对与赵恒一同前来的刘娥有些好奇,等他们话音一落,便就问出口。
“她是……”赵恒转头望了刘娥一眼,道,“她是我府上的幕僚,刘公子。”
刘娥微微一笑,紧握双手向二人一揖,故意压低声音,不让自己被认出是个女子,道:“见过陈王殿下,陈王妃。”
“刘公子不必多礼,”赵元僖摆摆手笑道,然后看向赵恒,“既然在这里遇上了,皇弟,我们就一同进去罢。”
四个人一起来到李府,穿过亭台楼阁,来到那专门宴客的端粹殿。
大殿设在高出院落的七八级台阶上,殿外有一条十分宽阔的回廊,足有七八步宽,回廊雕梁画栋,红柱朱栏,显得大气雍容,正符合了一国宰相的身份。重阳方进九月没多久,还不算冷,皇帝皇妃与众皇子公主,以及当朝几位宰辅重臣的席位便设置在这回廊里。在殿外的大片空地上,更是摆设了许多席位,那是给朝中其他大臣及皇亲贵胄的地方。端粹殿附近,挂着数不尽的大红灯笼,将殿外照得一片明亮喜庆。
他们来到的时候,宴会还没有开始,但朝中的许多大臣已经到了,皇子公主们也到了不少,所剩的空席并不多了。
皇帝还没有来,宰相李昉正在殿前接待客人,看见赵恒他们,便连忙迎上来请他们入席。李昉看到赵恒没有带王妃前来,也有些好奇,但他身为宰相,又有一大把年纪,问这个似乎有些不合适,便就又去接待其他的客人。
因为赵恒是皇子,刘娥也便随着他坐在了回廊里,这里离太宗皇帝的席位不远,她想,等他来的时候,自己一定能够看得清楚。
时候还早,有些无聊,刘娥便开始打量起回廊里已经来到的皇子公主来。赵恒便随着她的目光在她耳边小声介绍:那是五皇弟润王,那是七皇弟,那是大皇姐卫国长公主,那是三皇妹荆国公主……
皇子身边的女子,不用猜刘娥也知道是他们的王妃,公主身边的男人,自然也猜测到是驸马都尉。

楚王府,溢水殿。
明亮的大红灯笼高高挂起,将殿外的地面花木照得璀璨如霞。
楚王赵元佐坐在殿外的石凳上,一边品茶一边望着天空明亮的上玄月,向身边的侍从问道:“这么久了,刘姑娘怎么还不过来?”
以往每逢这个时候,刘娥都会来到这里与他下一盘棋。如今他棋子都摆好好长时间了,还不见她过来,难免有些着急。
“回王爷,刘姑娘被韩王殿下接走了。”那侍从恭敬地道。
“为什么把她接走?”赵元佐暴躁的毛病还没有完全康复,听到刘娥被接走,难免有些恼怒。
那侍从唯恐惹怒他,小心翼翼地回答:“回王爷,今天是重阳节,皇上在李宰相的府上设宴庆祝,韩王殿下带刘姑娘一起去了。”
赵元佐紧握手中的杯子:“父皇设宴,怎么没有请我?”
“这个,属下就不知道了。”那侍从道。
过了一阵子,看赵元佐脸色不善,又道:“韩王殿下来接刘姑娘的时候,属下好像听到他跟王妃说,皇上顾虑殿下身体没有完全好,怕惹出什么乱子来,才没有相请。”
“怕我惹出什么乱子?他这分明就是嫌弃我!”赵元佐闻言大怒,将石桌上的棋子拂落一地,气势汹汹地望着楚王府的西北方向,那李相府所在的地方,“庆祝,我让你们好好庆祝!”

足足过了一个多时辰,所有的大臣都到了,一袭便装的太宗皇帝才与他的皇后皇妃一起姗姗来迟。
在场的所有人都忙跪在地上,高呼皇帝万岁娘娘千岁,刘娥也便随着一起跪在地上。
重阳佳节,太宗显得十分高兴,道声众卿家平身,便带着皇后皇妃向回廊里的主位走去。
宴会的主角来了,宴会便也开始,一道道精致美味的菜肴被端上桌,殿外特意留下的一片空地上,身穿红舞衣的舞姬也开始了翩翩起舞。
刘娥坐在赵恒身边,不动声色地打量皇帝,但见他目光如炬,面目深沉,虽然不是一副和蔼可亲的模样,却也只是显得严厉了些,不像赵恒之前所说的那样喜怒无常。
不过,有些人只凭第一眼是看不出什么的,刘娥也便没有太过武断的下结论,依旧小心地打量着他。
似乎感受到来自这边的目光,太宗微微转头向这边看过来。
刘娥慌忙将目光移向殿外,装作是看歌舞的样子,避开他的目光。若是因为多看几眼让他起疑,就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