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仪天下 作者:毓澜(新浪2012-06-04完结)
匀徊荒苊娑悦娴乃浩屏忱闯晌腥恕?br /> 不过一些不太好听的嘲讽不时传入耳中还是常有的事,大抵还是说她老,对于杨锦华,无可挑剔,便是不断的提起已经过世的四皇子祉祈,一次又一次的揭她的痛处。
这样说得不仅是杜凡儿一个人,她还煽动陈才人戴才人一起与她为敌。陈才人与戴才人虽然不愿意得罪杜凡儿,但这样做却也不是完全听命于她,她们都是大家千金,认为刘娥凭年龄或者出身,位分都不应该在她们之上,再加上如今颇得皇上喜欢,就更加天理不容了。
虽然被一次又一次的提醒自己已经老了,刘娥心里是有那么一丝不舒服,但是看她们都是十几岁的小丫头,也便没有计较,每次听到她们说,总是置之一笑。
倒是杨才人杨锦华,从丧子的痛苦中走出来,觉得她们这样欺负刘娥实在是不应该,便出面为她鸣不平,还多次提出要把这件事情告诉皇上。
刘娥总是微微一笑,制止她:“皇上忙于国事,就别让他为这件事情分心了。”
杨锦华十分不服道:“姐姐,你这是怎么了,当初为锦华解围时的勇气哪里去了,怎么如今反而怕起她来?”
刘娥摇摇头:“不是怕,我只是不想给皇上添乱,妹妹,还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我们去嘉庆殿陪陪太后吧,也好避开她们。”
杨锦华思索了一番,觉得她说得有道理,便点头答应了。
不曾想,即便是瞒着,赵恒还是知道了此事。那晚他留在聚绣殿,向刘娥提起此事的时候,刘娥十分惊讶,向他问道:“皇上怎么知道?”
赵恒摇头笑了笑:“在皇宫,根本就没有秘密。”
刘娥赞同地点点头,同时有些惆怅,是啊,偌大的皇宫,怎么可能藏得住秘密呢。
赵恒见她不说话,又道:“受了这么多委屈,为什么瞒着?”
刘娥微微垂眸,低声道:“臣妾不想让皇上为难。”
一声疏远的臣妾与皇上,让赵恒的心微微泛凉,他那么极力地想要拉近这个距离,她却一再刻意地保持着。无奈地叹了口气,他也不再迁就的以“我”自称,道:“杜凡儿仗着是皇祖母的侄孙女,这几年来没少欺负过其他几位才人,甚至连皇后都不太放在眼里,朕不是不知道,一直以来都是看在皇祖母的份上,容忍过去了。只是她现在如此对待你,朕实在忍不下去了,朕明天就下旨废了她。”
“皇上,您不能!”刘娥急忙阻止道。
“为什么?”赵恒定定地望着她。
“因为……”刘娥想了想,道,“因为皇上是一国之君,为了一个女人去废掉另一个女人,传出去不好。”
赵恒眼睛眨也不眨地望着她:“还有呢?”
“还有……还有就是臣妾不想让人们认为臣妾是褒姒妲己那样的妖姬祸水。”看他好像有些不悦,刘娥谨慎地说道。
他们之间的那个距离是她故意隔开的,这样做对于他的江山社稷以及她在宫里的处境都相对来说好一些。但是这样也有不好的地方,说不准保持着保持着就真的远离了,以至于说话都要小心翼翼。
赵恒似乎对于她的回答并不满意,就那样定定地凝望着她,仿佛要把她看透,许久,轻轻开口:“找出一个能够说服朕的理由。”
可以说服的理由么?
刘娥抬起眼眸望着他,这个被自己深深放在心里的男人,她真的不想与他彻底的远离,真的不想与他之间产生一个永远无法弥补的隔阂。或许按照心中所想,认认真真地生活,顺其自然,什么都不要顾虑才是最好的,至少不会觉得心头积压了一个负担。想到这里,她说道:“真正的理由是,月儿好不容易能与恒在一起了,真的不想再因为任何原因而分开。若是恒为了月儿而废了杜才人,那些大臣们肯定会认为是月儿蛊惑恒去废了她的,说不准会逼恒把月儿赶出宫去。月儿不想离开恒,也不想恒为难,所以要与其他妃嫔和睦相处,受一点儿委屈,能忍就忍着吧,再大的委屈,还能比那十几年的等待更艰难吗?”
“月儿……”这样的一席话,让赵恒十分错愕,他方才让她给出一个理由,说得是赌气的话。可现在听她这番话,才发现一直以来故意保持着的距离,不是真的远了,而是她有所顾忌。有顾忌,是真的在为他着想,还是不太信任自己……赵恒不愿意再想下去,也没有必要想下去,只要没有真的远了就好。他轻轻将她搂入怀中,低声道,“月儿,不要想那么多了,好不好?那样会让恒觉得自己很没用,连自己心爱的人都保护不了。”
刘娥窝在他的怀里,第一次像个小女人一样,什么也不去想,觉得他就是一个依靠,点点头:“好。”
“那,杜凡儿?”赵恒微笑着提起。
“放过她吧,”刘娥慢慢起身,对上他漆黑的眼眸,认真地道,“恒要是真的心疼月儿,就为月儿找个依靠吧。”
小女人的模样只是一瞬间,转眼,又成了以往那个果然从容冰雪聪明的女子,那么有主意。
赵恒无奈地笑了笑,无论何时,两个人以什么样的心境相待,她都不会成为那种离开男人就不能活的女人。他知道,她是爱自己,但绝对不是离不开自己。
心中一边这样想着,对于她的要求,下意识地问道:“什么依靠?”
刘娥笑道:“让龚美改姓刘,给他封个官,让他做月儿的兄长吧。”
“好,就依你。”她的要求不过分,赵恒没有多想,便答应了。
赵恒从来都是一个言而有信的人,答应了,第二天便下了一道圣旨,让龚美改名为刘美,给他封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官,并赏赐了一座府第。
这样,有了自己的依靠,刘娥便觉得自己不再是孤身一人了。她也不是那种喜欢争来争去的人,为了躲避杜凡儿,为了让老人家的晚年过得快乐一些,刘娥大部分时间都与杨锦华一起留在嘉庆殿陪伴李太后。这样留在宫里的日子,过得还算愉快。
不觉间,夏天便来了。回首细数岁月,刘娥才发现,自己进宫已经半年了。
这些天来,赵恒一直在为以后施行什么施政方针而苦恼。关于将来施政方针,开创新局面的问题,朝中出现了两种意见,一种是以吕端、李至、李沆等人为代表的守旧派,另一种是以张齐贤、田锡、王禹僻等人为代表的革新派。
其实,赵恒真正苦恼的不是该采纳哪种意见的问题,他心中早已更倾向于革新。只是那些守旧派的核心人物不是他的恩相就是他的恩师,他不知该怎样拒绝守旧。另外,守旧派的吕端、李至、李沆,如今都位居宰辅,权势非常大,而革新派普遍官职不高,带头的张齐贤,也只是个户部尚书,单是力量上就不能与守旧派抗衡,如要任用,还要花时间扶持。
赵恒是在与刘娥下棋的时候把这个在心中困扰了多日的难题告诉她的。刘娥拈起一枚白子轻轻落下,笑道:“皇上,你输了。”
赵恒低头望着棋子密集的棋盘,沉默不语。
刘娥手指轻轻抵在棋盘上,微微沉思。通过多年读书积累下的经验,以及赵恒所说的目前国家的发展状况,她敏锐的发现,革新的确对国家的发展更好,于是道:“皇上,革新吧,变法吧。”
“那该怎么做?”赵恒问道。
刘娥垂眸思索了一阵子,道:“先把革新势力扶持起来。”
赵恒却有些顾虑:“若是将来得以革新,对于守旧势力,无疑是要削弱的,可李至、李沆都是朕的恩师,宰相吕端更是在朕登基时帮了朕的大忙,朕该怎么忍心贬斥他们呢!”
刘娥轻轻抓起一把棋子,又让它们慢慢滑落在棋盘上,听着那相撞发出的清脆的声音,抬眸望向自己面前这个比任何时候都要优柔寡断的男人,道:“皇上,你知道你为什么会输吗?那是因为你不知道取舍,顾虑的太多,想要尽可能多的棋子留下,却忘了,最终的目的不是要保住棋子,而是要赢了这盘棋。”
赵恒望着散乱的棋盘,沉默地点了点头:“或许你说的都对。”
“治理国家,就像下棋一样,要想成大事,就不能顾虑太多,而必须要有所取舍。皇上这是在为大宋百姓谋求福祉,根本就没有错。”刘娥望着他,认真地道,“皇上如果怕被人说成是忘恩负义,就把一切责任推到臣妾身上来吧,说是臣妾鼓动皇上改革的。”
“月儿……”赵恒有些不可置信地看着她。
他怎么也不会想到,这个一直强调不想被认为是妖姬的女子,此时却让他把责任往她身上推。
刘娥轻轻抚上他的手背,温和地一笑:“他们不曾有恩于月儿,所以月儿不会被认为是忘恩负义。”
“可是,月儿……”虽然她说得句句有理,但赵恒还是感觉有些怪怪的。本来是想让她帮自己拿个主意的,怎么就成了让她承担了呢?
刘娥轻轻倚在他的臂膀上,低声道:“月儿只希望恒能如愿,不管其它的。”
这样的回答让赵恒极为震撼,望着她那张波澜不惊的面容,他懂她了,终于懂她了。在这个女子心里,情意永远比恩怨重要的多,她愿意为情意付出很多,却不愿为恩怨付出丝毫。所以,她不愿意为了对付欺负她的人而被认为是妖姬,却觉得如果可以帮他解决问题,被认为是妖姬也无妨。这样的抉择,只是因为她认为值得,或者不值得……
第五十三章 落水
赵恒本是不愿意采纳刘娥的建议的,他不想自己最心爱的女子因为帮助自己而为人所不容。但是思来想去,再也找不出更好的办法,加上刘娥的一再劝说,只好同意。
在刘娥精神上的支持下,赵恒开始暗自培植革新派的势力。到了十月,觉得时机已经成熟,便在朝中进行了一次重大的人事调整。罢吕端、李至宰相之职,擢升户部尚书张齐贤与李沆并为宰相。罢参知政事温仲舒为礼部尚书,擢升枢密副使向敏为参知政事。擢升翰林院学士杨砺、宋湜为枢密使,共参国政。
这些人中,得以提升的都是主张革新的,而罢免的则是守旧势力。升降当天,赵恒待宣旨太监读完圣旨之后,未免那些守旧派不服,闹出什么事来,便按照刘娥的意思,在文武百官面前当众说出这是他和刘美人共同商议的结果,从而分散他们的注意力。
果然,那些守旧势力对赵恒这个做主的皇帝不说什么,却在妇人不得干政的根深蒂固的思想的影响下,一致认为皇上之所以决定革新,完全是受了刘美人的蛊惑,几天里纷纷上折子要求废了刘美人。在被赵恒一再拒绝后,甚至闹到皇后郭妙怡那里,聚众跪在重华宫外请求她说服赵恒同意费了刘娥。
郭皇后虽不知道事情原委,但经过大半年的相处,知道刘娥不是那种妩媚祸主的祸水,猜测其中兴许有什么内情,便关上宫门不予理睬,任由他们去跪。
跪了十几天,依然得不到回应,那些大臣无奈,只好作罢回去。不过,自此,刘美人是*君主的妖姬的事情,很快在汴梁城中传开,传言并不好听。
宫里,郭皇后虽然没有说什么,但此事却被杜凡儿抓住不放,时不时的就出言讽刺她几句。
这些,刘娥早在决定牺牲自己帮助赵恒的时候就已经料想到了,也并没有觉得有多么难过,尽可能的躲着她,躲不过的情况下,不论她说出多么难听的话,她总是置之一笑。
“姐姐,见到姐姐一面,可真难啊!”这天,当刘娥看过李太后,从嘉庆殿出来时,便远远看见一袭红衣的杜凡儿向这边走过来。
刘娥心知这次躲不过了,便微笑着迎上前去,道:“真巧啊,妹妹也来探望太后。”
“姐姐错了,”杜凡儿拈着手帕掩唇笑道,“妹妹可是特意来这里寻姐姐的。”
“找我?”刘娥故作惊讶,“不知妹妹找我有何事,还特意这么大老远的跑到西宫来?”
“妹妹来找姐姐,自然是有要事要提醒姐姐的,”杜凡儿继续皮笑肉不笑地道,“姐姐每日让人在聚绣殿门口守着,不让任何人进入,又不常出来,妹妹想见上姐姐一面也很难啊,妹妹听闻姐姐今日来探望太后,只好来这里寻姐姐了。”
“不知妹妹有何事?”刘娥耐心地听她说完,微笑着问道。
“当然是关于姐姐怂恿皇上革新的事了,”杜凡儿柔柔一笑,“姐姐可是成了这汴梁城里的名人了呢!”
刘娥不以为意地笑道:“妹妹过奖了。”
“姐姐都这把年纪了,没想到还这么爱折腾,真是人老心不老啊!”杜凡儿娇笑道。明明是嘲讽,却以恭维的语气说出口。
“杜才人,你怎么能够如此无礼?”跟在刘娥身后的纤紫实在是有些看不过,便出面大声说道。
“哟,还挺忠心的嘛!”杜凡儿瞥了纤紫一眼,又转回头来看向刘娥,“姐姐可是要看好自家的狗,别时不时的就放出来,咬到人可就不好了。”
“你……”被说成是狗,纤紫实在是气不过,忍不住又想说些什么。
刘娥伸出一只手阻止住她,依旧笑着看向杜凡儿:“谢谢妹妹提醒,妹妹的话如果说完了,姐姐可就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