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囚凰
楚玉方才又想了一遍刘子业如今性情的形成原因,一来大约是他的爹上梁不正,二来,也大约是那教导他的人教不得法。
刘子业的性格偏急躁,经常会不耐烦,而教导他的人,恐怕不懂得什么因材施教的道理,只会一条一条灌输刻板的教条。
叛逆期的小孩都有这样的毛病,那些大道理他半个字都听不进去,越是教训,反而越是逆反,以至于道路越走越偏,最后一条道走到黑,假如把想要说的道理不着痕迹的溶入故事之中,也许反而有些效果。
楚玉并不期待,自己说个故事,刘子业便会立即大彻大悟改邪归正重新做人了,那不现实,也决不可能,江山易改,本性却要慢慢的潜移默化。
她不辞辛苦的说故事,只是想告诉刘子业这么一个大致的概念,什么是善的,什么是恶的,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
所谓的故事,不过是在刘子业心中种下一颗种子,这颗种子什么时候发芽楚玉不知道,也许永远都不会萌发,可至少是个希望。
楚玉是这么想的。
这一说,就说了大半日,直到夜色完全降临,楚玉才疲惫不堪的走出永和宫,刘子业还依依不舍的拉着她的手,反复叮嘱:“阿姐,你明儿一定要来继续给我说,要是你不来qi書網…奇书,我便到你府上去听故事。”
楚玉反手拍拍他的手,微笑哑声道:“那陛下便来吧,最好是午后再来,我也好令人做些准备。”
所谓连续剧,便是以长为特点的,更别说楚玉自己又加进去不少情节,估计没个一两月说不完,这样也正合了楚玉的心意,至少一两个月刘子业惦记着她的故事,便没空去做混世魔王了,也好安稳些少惹事。
好容易告别了依依不舍的刘子业,楚玉踏着夜色,慢慢的朝宫外走去。
接近宫门时,迎面走来天如镜,这回楚玉没有避开,目不斜视的与他错肩而过。
你有天师道,我有电视剧。
各凭手段,阳关道独木桥,大家走着瞧。
第二卷 红了樱桃绿芭蕉,流光容易把人抛
第八十六章 你看过天书
到府上,楚玉虽然疲累,却并未睡下,她穿着单衣,便简要的将今天所说的故事给记录下来。
虽说是瞎编,但也要编圆了,一个漏洞百出的故事,即便是故事,也没多少人愿意听的。
鉴于她已经让纪晓岚穿去了康熙时代,楚玉想了想,又把唐宋元明清五代的有名人物都穿到了康熙手下,从魏征到魏忠贤,忠臣奸臣文人名士,个个顶尖角色,
整理完讲过的故事,又顺便给明天要说的部分编了个大纲,把写下来的文稿放在床头,楚玉才揉着酸涩的眼睛放心睡下。计划是想得不错,可是楚玉高估了自己的身体,第二天她醒来,竟是被嗓子的不适唤醒的,喉间麻痒隐痛,张张嘴,只能发出低哑得变调的声音。
原来昨天楚玉在宫中给刘子业说了一整个下午故事,嗓子一直没得到休息,已经是伤着了,回府之后又不曾调养什么的,写完故事便躺下,睡一觉便恶化成现在这个状态。
拍门把幼蓝粉黛传进来,楚玉比划着让粉黛去叫容止,说一下自己的情况。在幼蓝的服侍下洗漱完毕,坐在床边,楚玉看见容止从门口进来,顿时露出松一口气的神情,她伸手指自己的喉咙,无声的张张嘴,随后露出无声的苦笑。
容止走过来,站在楚玉身前,原本站在一旁的幼蓝立即自动退开,给他让开空间。尽管已经受过教训,但幼蓝依然丝毫不敢对容止有半分不敬。
嘴角挂着浅笑。容止静静的看着楚玉。却迟迟没有动作。楚玉等得不耐,又拿手指了指咽喉,才见他低笑一声。耳边轻飘飘的擦过三个字:“失礼了。”
容止微微倾身,伸出手来轻扣楚玉下巴,漆黑地眼眸里却有些好笑地意味:“公主,你不张开嘴,叫我怎么瞧呢?”他声音依旧是如方才一般的轻,轻得好像羽毛的尖端。若即若离地划在心尖。
楚玉有些窘迫,想要挣开他的手,却又怕动作过大显得可疑,她犹豫一下,最后还是顺着容止的动作扬起投来,慢慢的张开嘴,可嘴张开了,她又忍不住回想她刚才漱口有没有漱干净。恨不得立即回头再漱一遍才能放心。
仰起来的目光只能看见容止额际以上的头发,漆黑不带半丝杂色,好想他地眼睛一般。看不见容止此际的神情,楚玉的其他感官分外的敏锐起来。她能感觉到容止低下头,由于赶来得太急。他连头发都没仔细梳理,几缕如丝柔软的发丝顺着他的动作垂在楚玉脸颊上,发梢有点刺人,而容止的呼吸很近,温暖的气息吹在她地颈脖上,那部分肌肤好像冒出了细小的疙瘩。
而楚玉的呼吸,则吹拂动容止额前的头发,微微地飘开来,很快又落在她脸颊上,楚玉几次忍不住屏息,可过一会儿又憋不住,反而让呼吸更加的剧烈了。
时间瞬间被无限地拉长,每一秒都慢慢的数着过去,楚玉仰着头,双手放在腿上,尽管容止扣着她下巴的动作很轻柔,轻柔得随意便能挣脱开,可她却好像被施了定身法,任由他摆弄着。
感觉上好像是过了许久,楚玉深呼吸一口气,伸手扯扯容止的袖子,以行动示意问他什么时候结束,接着便听见容止的笑飘过:“公主你昨日究竟做了这么,喉咙里肿成这副模样?”楚玉感觉到下巴上的手松开,立即如蒙大赦的朝床里坐了一些,直起仰得发酸的脖子,目光正与后退半步的容止对上。
容止凝望着楚玉,温声安慰道:“公主不必忧心,我这便去开药,只需调养三五天,便可恢复如常,不过这些天要留神别再说话,以免伤上加伤。”
楚玉已经吃到可苦头,哪里还敢任意乱来,连忙闭嘴点头,虽然遗憾这两日不能继续给刘子业播种,但她也要先保住这嗓子,才能今后继续作为。
粉黛送走容止,楚玉又比划着让幼蓝取来纸笔,给刘子业去信,说明自己的情况,故事暂时停止连载,等她什么时候嗓子恢复了,再继续说。
容止先去了尚药司取了医治咽喉的药,写明用法用量后令人给楚玉送去,他却一个人回了住处,在书阁中将自己关了足足大半日。
一直到傍晚,容止才缓步的步入修远居,坐在一旁静静的看着桓远与墨香忙碌,直到桓远忙完了歇下来,问他来此何事,才带着点困惑不解的神色,问道:“桓远,你可知道,古诗有个叫康熙的皇帝?我阅遍典籍,也未曾找到有关康熙帝的记录,你学识渊博,想必知道的典故比我多些。”
今日给楚玉看喉咙时,他不小心瞥见楚玉放在床头的文稿大纲,纸上写得密密麻麻的。他倒也不是存心偷看,只是他目力极佳,又兼记性惊人,只瞟了一眼便记住了七八成,好奇心下又多看了两眼,虽然不耽误给楚玉看病,可心里却记住了那个名叫康熙的皇帝,以及纸上所记载的有关事迹。
那纸上所书的断断续续,甚至有些文理不通,但容止心思灵敏,很容易便通篇理解,然而他搜遍记忆,却想不起史上什么时候有这么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皇帝。
桓远自然也不记得什么时候有一个叫康熙的皇帝,然而他知道容止不是一个会在这种问题上胡闹的人,思索片刻后道:“也许我所学也有不足之处,不知你房中书典可有记载?”
容止摇摇头道:“我来此之前,已经将有关的文稿翻阅遍了,自然是没有,才来求助于你的。”
两人默然对坐一会,没什么话可说,容止站起身道:“也许我有所疏失,错过了什么也未可知。”
接下来的一连好几天,府上两位学识最渊博的人,都在为了同一个问题在困扰:康熙是谁?
而几日后,楚玉嗓子痊愈再入宫中,却看见天如镜就站在一座偏殿门口,楚玉本想眼不见为净,目不斜视的从他身边走过,然而在走到天如镜身侧时,却听见他清澈无波的声音:“康熙。有没有乾隆。”
就算是问话,他的声音,依旧没什么起伏,说得好像陈述一番。
楚玉陡然停步,过了好一会儿,才慢慢的转过身去看天如镜,眼神好像见了鬼。她对刘子业说的故事,是有胡乱编造没错,可是她敢发誓,她绝对未曾从嘴里吐出过乾隆这个名词!
楚玉还没来得及深思,天如镜的第二句问话又来了:“你看过天书?”
第二卷 红了樱桃绿芭蕉,流光容易把人抛
第八十七章 袖里藏乾坤
书?
什么是天书?天如镜为什么要问她这个?凭什么判断她看过那什么天书?
楚玉面上不动声色,心里却在飞快的思索盘算着,联系天如镜的前一句话,他说出一个“乾隆”,康熙与乾隆都是一千多年后,不可能被这个时代的人所知的角色,她知道康熙,是因为她本身来自一千多年后,那么天如镜呢?
难道他也是穿越而来的?
不对,这并不能解释他身上那圈蓝光的来路,而所谓的天书又该怎么说?
天书天书,顾名思义,便应该是书了……楚玉面无表情的看着天如镜,胸口却好似有波浪在翻滚,一波又一波的,连灵魂都跟随着泛起了涟漪。
天书……天书……
天如镜认为她看过天书,是因为她说出了康熙,而天如镜说出来乾隆,其原因是否是……他也看过那什么天书?
而所谓的天书,上面记载的,竟然是超出这个时代的历史?
短短几分钟的功夫,楚玉心里面已经做出了几十种设想,她双眼一眨不眨的看着天如镜,反问道:“在我答话之前,你也该先告知,你是如何知道,我说过康熙此人的?”
其实不用天如镜说,她也能大致猜出来经过,无非是刘子业将她说过的故事又告诉了别人,也许是直接让天如镜听到了,又也许是经过几人之口的辗转。楚玉问这个问题,并不在乎天如镜的回答,只是想给自己一个缓冲地时间。让思路更加清晰些。
她要怎么说。才能在不暴露自己来路地前提下,获取更多的讯息?
经由天如镜,楚玉才知道她养嗓子的这些天。刘子业闲着没事,又记挂着她地故事,便将从她这儿听来的东西向后宫妃子显摆,直接在宫中开个说书馆,而那些妃子听了之后,又彼此相传。偶然被应召前去“驱鬼”的天如镜听到,便又顺藤摸瓜的找到了故事的源头,也便是楚玉。
绕了一个圈,终于又回到她身上,于是天如镜就在这里等着楚玉,等她前来,问个分明。
楚玉凝视着天如镜的眼睛,微微一笑。慢慢地道:“天如镜,我忽然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想法,我们来对上一对如何?看我所知的,与你所知的是否一样?”天如镜应该与她不同。并非穿越而来,否则他不会问什么天书。而是直接问她来自什么时候,现在的重点,便在那“天书”身上。
不意楚玉会这样说,天如镜微微一愣点了点头,两人撇开官宦,在宫中一条安静的小路上并肩徐行。
楚玉先开口:“三国之后是两晋,两晋过后南北朝,隋朝一统南北,唐取隋而代之,而南北朝中,南朝又分四代,宋为第一代。”
楚玉所说的,是自己所在的这个年代前后地历史,她所处的南北朝位于隋朝之前,三国两晋之后,是天下南北两分的局面,这段时期超级混乱,混乱到楚玉甚至记不清一共换过几个朝代,只能泛泛的简述,对于南边这半边儿地地盘,她大致知道分为四代,第一代刘裕所立的南宋,不是唐宋元明清地那个宋,而是南朝宋。
至于今后的三代,楚玉只记得接下来的那个朝代皇帝姓萧,其余的,完全没印象了。
楚玉说完后便扭头看着天如镜:“之后又是什么?”该他说了。
天如镜也侧脸看向楚玉,目下无尘的清淡眼眸里,头一次真正刻印了楚玉的身影,他莹润的眼睛里浮现微微的讶色,好像才看清楚玉的模样。惊讶转瞬即逝,天如镜很快恢复了冷漠,接着楚玉方才说到的地方,道:“唐,宋,元,明,清,帝制结束。”
这是……今后真实的历史。
楚玉合上眼又飞快的张开,她扯了一下嘴角,感觉自己笑得有些勉强。
天书?天书!
这分明是,今后真实的历史!
虽然不知道具体到什么程度,但是至少可以肯定的是,天如镜从什么地方看来了今后的历史记载,甚至的,这份记载也许就为他所拥有。
所以,他才会直言这个朝代气数已尽,因为就楚玉所知,刘宋这一代,确实是距离覆灭不远了。
又细细的想了想,楚玉稳住自己的心神,问道:“我们继续来,历朝的更迭你我都已知晓,那么你可知道,康熙帝下一代的帝王雍正,乃是康熙的第十四子?”
天如镜一怔道:“分明是第四子,怎会是第十四子?”
楚玉眼角不着痕迹的弯了一下,狡猾的反问:“怎么会是第十四子?分明是第四子,你记错了呢。”
被?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