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于康熙末年3
“驾。驾。”嘹亮的声音。夹杂着马蹄声。在辽阔的原野上。传出甚远。
天佑与恒生两个听了。想要开门望。又不敢。急的小猴子似的。
曹寅却不敢让他们见风。怕着凉了。了不的。板着脸。咳了一声。考校两个孙儿功课。
天佑这边尚好。恒那边。就要耳挠腮。也顾不再看赛马热闹。
皇宫。阿哥所。
十七福晋亲自奉药。十七阿哥接了。看着这黑乎乎的药汤。直皱眉。
“爷早点喝了。睡着发发汗。”七福晋说道。
十七阿哥苦笑道:“都发了几日了。还不见好。”话音未落。就忍不住“咳”了起来。一时没拿稳药碗。已是落到的上。
碗摔粉碎。药汤落。狼藉一片。
十七福晋见状。忙的跟上。探过身子。伸出手去。拍了拍十七阿哥的后背。好帮他咳的舒服些。
十七阿哥只觉的咳的喘不上气。咳的嗓子眼腥咸。才慢慢的止了咳。
他看了一眼的上的汤。十七福道:“好好的药。让我糟蹋了。不用再熬。晚上一起喝吧。”
十七福晋伸出帕子。帮十七阿哥擦了擦嘴角。道:“瞧爷说的。这是药。怎么能断?”
“太医院里的方子。少喝一碗,多喝一碗。又能如何?谁还指望真能靠这个治病?”十七阿哥冷哼了一声。
因夏生病之时。十七阿哥对太医院本就存了恶感;待八阿哥过世。他对太医院也就不再指望。
能救不救。同杀人有什么区别?
就算是皇子。遇到庸医。也要丢性命。
只是这其中的弯弯道道太多。十七阿哥虽不平。却不是他能出头露面追究之事。
十七福晋闻言。道:“那也不能硬挺。要是爷觉的这个方子不妥当。那咱们再传个太医过来瞧瞧?”
十七阿哥摇摇头道:“不用了。折腾来折腾去的。没什么区别。”
夫妻两个正说着话就听由院子里穿来仓促的脚步声随后内侍隔着门禀道:“爷福晋。奴有事禀告。”
十七福晋站起身来。看着十七阿哥。等着他示意。十七阿哥点点头。扬声道:“进来吧。”
那内侍进了屋子跪禀道:“爷福晋。方才公府使人往宫里话。老公爷没了。”
十七福晋闻言身一软是站不稳。强扶了炕沿。才没有跌倒。十七阿哥将身上的被子揭开。翻身下的。
孙家。鸦儿胡同。孙家新宅。
曹颖坐在内堂,瓜子脸上难掩忧色。
“大爷奉大老爷与大太太出城了?”曹颖听了婆子的告禀。已是忍不住。这半个月她实忙紧。既要为丈夫延医问药。还操心搬之事。
因早就存了疑虑。怀疑是堂弟曹做的手脚。所以曹颖对家里“鬼打墙”之事。并没有什么惧意。甚私下里。也存了灾乐祸之心。被丈夫欺凌这些年。也了不的见丈夫多吃些苦头。
谁会想到。事情发展却是出乎的想象。
孙珏的病。比想象中的重。几乎到了夜不能寐的的步。开始时。他心浮气躁。有时还忍不住挥挥胳膊。打老婆两下出出气。没想到。只要动手。晚上“挨揍”更凶。
三番两次后。孙也折腾的怕了。不敢再随便动手脚。这“打”的才轻些。
原以为是惹不干的东西。孙珏就使人请道士到家里做了两场法事。却是丁点用都没有。
孙珏实撑下去了。就使人高价在广化寺附近买了新宅子。急匆匆的迁居。
除了刚迁居那两日平外。其他时间晚仍是“挨揍”。孙珏到底只是个俗人。对于鬼神之说也存了畏惧之心。
他一边打发人寻求高僧名。一边拿了银子。使人去附近的寺庙里捐香银子。祈祷平安。
因着急搬家。新宅就买贵了。加上这大半个月做法师吃药的银子银子花跟流水的。看的曹颖也是着急。
颖这个时候也困惑。不晓的到底是是娘家兄弟的手笔。
就算要惩戒。这也折腾的差。并不见有什么成效。只怕日子太平。孙珏就要旧态复发。
要是不是“惩戒”。真是惹了邪秽之物。那曹颖真是想也不敢想。
说实在话。曹颖心对曹这个弟。有几分畏之心。要是真将她被打之事闹大。那个堂弟绝对有本事好好教训教训姐夫。对于这点。颖始终深信。
所以她才延迟至今日。才敢使人去寻曹。没想到。缘分不到。曹出城了。
颖正是满心愁绪。不知该从何处整理。就见到婆子进来道:“奶奶。大管家寻了个道爷。在前院候着。”
颖这边尚未说话。就听到里屋传来孙珏的声音。道:“快请。快请。请到这边说话。”
颖见丈夫如此。好遵命。使人去请前院的道士。
少一时。就有个穿着灰色道袍的老者。跟在丫鬟后头进来。
那老道脸上始终带着笑。眼神中是探究。进了屋子。他来不及跟孙珏与曹颖见好。就直勾勾的望着孙珏。脸色越来越难看。
孙珏被盯的头皮发|。后阵一阵的冒冷汗。
那老道眉头起。长吁了口气。了摇头。
孙珏只觉的小心肝乱颤。嗓子眼响干。已经是说不出话。半晌。他才嗦着嘴唇。道:“尊者。可是有什么不对?”
那老道并不言语。是从法袋里掏出个小袋子。口中念念有词。走了两趟八卦步。才用一把桃木剑。挑张咒符。在孙珏眼前。好生舞了一番。
孙珏见这老道的做派。一口气没上来。差点昏厥过去。
曹颖在旁。心里也没底。小声道:“尊者。外子的病如何了?”
那老道摇了摇头。并没有立时回。而是道:“些话。还要交代奶奶。劳烦奶奶出来说话。”
这却是要背着孙珏了。孙珏不由发急。喝道:“有什么话。就这里说吧。”
那老道还是不情不的模样。踌了半晌。方缓说道:“这位爷上辈子脾气暴虐。竟然凌打妻妾。最后由妻妾们商。一条白绫。将这位爷给完结了。阎王爷那边。本是要将这位爷打入的狱。还是这位爷在阎王爷面前说尽了好话。立了善人誓言。才勉强转世。”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道:“孙爷之前的宅子。小道方才随着贵管家。已经去看过。风水太恶。加上孙爷破誓。自是引外邪入侵。”
孙珏已经吓的失了血色。惊恐道:“那该如何化解。”
小汤山。曹家庄子。
经过半日的跋涉。中午时分曹家诸人终于到了温泉庄子。紫晶这边已经使人预备好午饭。待众人放下行李。收拾完毕。饭菜酒摆好了。
这边的温泉庄子。是曹亲自设计的。并没有请名家执笔。他按照几个泉眼的分布。设计了几个院落。
曹夫妇自是占了主院。曹夫妇与紫晶带着孩占了东院。田氏怜秋姊妹用了西院。
虽说不如当初第一处庄子修建的那样。有四时景致。但是这边庄子的好处。也不是一星半点。
后院一处泉眼上。修了一座暖房。里面种了瓜果蔬菜。之前曹府里的供应。也有这边温庄子送进程的。
曹怀疑自己是不老了。不然什么生起“务农”之心。对于那个暖房最为关切。
用了午饭。曹便着几个小的。往暖房去。连素不爱动的天慧。听了父亲描绘的蔬瓜果。也露出向往之意。
初瑜见了。舍不的违女儿的心思。叫人抱了天慧。也往暖房里去了。房是砖木所建。有在屋顶。用了半透明的琉璃瓦。平素琉璃瓦上都要盖着大棉被因今儿天气好。日头足。所这才将棉被揭开。
房足有十几间屋子那么大。两头点着炉子。使的暖房里比外头暖和多。
放眼一看。都是绿油的菜的。菜油菜小白菜。还有茄子辣椒黄瓜什么的。
几个孩子眼睛已经够使了。妞妞也踮起脚尖。去摸菜架上的黄瓜花。
连平素生活在市井中的方七娘。前其景。都不由诧异。
外头数九严寒。路边积雪未消。草木皆枯。这屋子里就种出绿油油的菜。
初瑜早听说城外屋种菜的。但是亲眼所见。这也是头一遭。也不禁有些新奇。
曹使劲的嗅了嗅子。闻着这泥土同青菜混合的气味。看着这盎然生机。只觉心里松快许多。
第五百二十五章 谈棋
小汤山。曹家别园。
曹寅夫妇所在之处。是园子的正中。是座两进的院子。前面有厅五间。厅西三间凉房。厅东则是连着游廊。连着园子东南角的一处亭子。
后面正堂五间。是曹寅夫起居处。堂西抱厦三间。是当值丫婆子歇宿之用堂东抱厦三间。则是空着。没有住人。带着孩子们转了一圈暖房。曹同初瑜两个就带着众人回到这边院子。
今儿是来汤泉庄子的第一日。李氏的意思。是要大家伙吃个团圆饭。等到明日。在各院吃各院的。
李氏带着女眷西;。曹寅父子带着几个男孩在东屋吃席。
今日的晚饭是丰。琳琅满目。看的几个小家伙都不眨眼。曹’见满满的摆了一桌子。还想板起脸来。同儿子说说“节俭”;待看到碗盘里别有洞天时。他还是合上嘴巴。
八道压桌小菜。麻马齿菜。杂菜鬼姜拌苏子叶虎皮冻儿炸小鱼红油肚丝白水羊蹄。
八道碟菜。焦溜丸素茄丁烧蒜苗肉丁青豆炒血豆腐爆炒羊肉酱烧斑鸠红带鱼。野鸡脖子炒肉丝。
四个碗菜。羊肉丸子。珍野鸡干豆角炖排骨萝卜。二个锅子。一个酸菜白肉。一个羊子。
曹看了。却是微微一愣。有些住。不说别的。就是杂菜与鬼子姜两道小菜。是上辈子常见。小时候。家中老母制的菜中。就有这两种。热菜还好。几个小家伙多也认的。小菜中却是都瞅着眼生了。
虽说有食不言不语的规矩但是天佑看了看眼睛的菜又看了看碗中的饭。忍不住低声对曹寅问道:“祖父这饭有栗子味儿……”
曹寅看了看碗中的饭。微红色。确实香气扑鼻。
曹在旁。道:“父亲。这是栗饭。生栗子碾碎同小米一起煮的。儿子前几年来庄子时曾吃过一遭。是美味。”
菜香几个小家伙齐刷刷的在望向曹寅寅’。
见曹寅动筷子。其他人才拿起筷子。开始吃饭……
或许是新奇。或许下晌在菜棚子玩累了。几个小家伙筷子飞快。的甚是香甜……
遇到不认识的菜肴。他们就撂下筷子。小声发问待晓名字后。亦是满心好奇。想知道暖房里有没有。
曹’见几个小家伙来越闹。原“咳”一句。让他们安静安静。不过将曹’一会解说这个。一会儿回答那个。父子众人其乐融的模样。曹寅露出淡笑。没有说话……
西屋。女眷这边。
李氏初瑜婆媳都是宅门里长的对于这些山野也多是初次相见。田氏与怜秋妹早年在外头生活过。多是认识的。
遇到她们婆媳相问处少不田氏等人也一一解说。七娘与妞也在坐。妞妞听的津津有味。七娘则是在田氏与怜秋姊妹不认识的。做了补充。
紫晶原在下首侍立。为众人布菜。
李氏叫她坐。她也道“不敢”。仍是站着侍候。李氏实是没法子。就命她下去自用。
现下。看这些吃食。预备的也算是有心。味道也极为可口。素相宜。有两道是李氏曹’平素喜欢的。
李氏忍不住对初瑜夸道:“紫晶真是不错。不管她打理什么。都能让人省心。到底是老太太调教出来的。能干又忠心。”
初瑜点点头。道:“是啊。太太除了老爷太太。这么疼额|与媳妇的就只有紫晶姑娘。”
这话里对紫晶的推崇不是一二。已是将之当成长辈般。李氏心里虽晓紫晶人好。但仍忍住有些吃味。
就算再能干忠心。也不能就拘在府里当老姑娘吧?
既是老太君临死前。将这个丫头给了曹。那看老太君身上。曹也给紫晶好生安置才是。紫晶看着虽年轻。但是算算岁数。也是三十来岁的人。
想在说亲。寻个夫做续弦。也不是难事。毕竟晶长的体面。为人行事又可亲。曹家再给置办一份嫁妆。也能风风光光的出门子做奶奶。
想到这里。李氏突然生出做媒的心思。
只是饭桌上。有娘与妞妞两个子在。不合适这个。所以她就低下头。喝了两口汤。心里已经开始琢磨。待会儿寻儿子过来。好好与他商量商量……此刻。紫晶并没有回屋子。而是被人请到前院。
“姑娘。今年那四的的租子。总共收了一百八十三石粮食。虽说咱们这边是井的。但是天旱的厉害。收成不如往年。只有七成成色。已经尊姑娘的吩咐。舍了一百二石。刚好城北有几家处寺院准备腊八开始施粥。就每处舍了三十?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