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于康熙末年3






    左手从银盘里拿片小刀。将这条细筋挑断。

    “疼。疼。”天慧疼的不行。拼命的大哭着

    初瑜听了。只觉自己的心肝肺都疼了。抓着女儿的手。哽咽着哄道:“天慧再忍忍。等病好了。妈妈请戏班子。给你演孙猴子的戏。”

    饶是之前有心理准备。曹顒看到女儿后背血淋淋的。也觉的眼晕。

    七娘听着天慧的哭声。也红了眼圈。不过仍是睁大眼睛。看着父亲如何操作。

    方种公的手顺着天慧的脊椎。上下摩挲着。又留在天腰间。

    天慧像是预见了即将到来的疼痛。带着祈求道:“妈妈。阿爹。疼。不要。疼。”

    “疼就哭。哭着坚持下来。就好了。天慧就能跟哥哥们一起玩儿。一起读书。”初瑜流泪道。

    曹顒的眼睛。落到种公手上。

    第二处却没有方才般顺利。用钢针挑了三次。将伸出的细筋挑出来。

    随着这细筋被刀片挑断。天慧的身子抽搐了两下。终是熬不住。疼晕过去了。

    曹与初瑜都变了脸色。初瑜想将女儿抱起来。被曹顒止住。

    有方种公这这里。要是真不妥当。他自会说。现在。他放下刀片。正在摩着天慧的骨。

    “这一处。”他呼了口气。说道。

    钢针下去。天慧疼醒过来。嗓子已经哭哑了。小刷白。满头冷汗。头帘打湿了。贴着额头上。脸上已经分不清是汗水还是泪水。

    她用尽了力气挣扎。到底身小力单。还是被曹顒与初瑜按的死死的。

    方种公也觉的后背都是冷汗。他不敢有丝毫懈怠。

    天慧的嗓子已经哭不出。干巴着小嘴。不停的流眼泪。

    方种公稳了稳心神。拿起手中钢针。已经向天慧的尾椎扎去。

    因疼的狠了。天慧的身子僵硬。方种公想要挑针出来。却是不能。初瑜的眼睛早已经不敢咯女儿的后背。只低下头不停的亲着女儿的小脸。

    曹顒看正着。如跟扎在自己个儿身上似的。心疼不已。他拉着女儿的小胳膊道:“好了。治完了。不疼了。”

    天慧听到父亲的话。身子果然松下来。随后就是刺骨的疼痛。

    她的叫声分外凄厉。随着方种公手起刀落。她两眼一翻。再次疼的昏厥。

    天慧白皙的后背。不能说是血肉模糊但是三处鲜红的血迹。还是刺痛了曹顒的双眼

    直到看到方种公中的刀子针都放下。拿了包止血药。给天慧上了。曹才恍过神来。哑着嗓子道:“方老治完了?

    方种公给天慧上完药。才回到:“这次好了。每隔半月还要再来一次。到三次后才能看是否有效果。 ”

    如此遭罪的过程。要再来两次?曹顒心里纠结的不行不忍心去看天慧。

    初瑜将女儿抱在怀里。又怕碰到她后背上的伤口。那股小心翼翼的模样。看着叫人辛酸。天慧病了。发烧胡话。方种公过去看了。是惊吓过度所致了小儿安神的方子天慧才好些。

    曹不放心女儿。人在衙门里又请了两日假。同妻子一同照看天慧。连方种公都有些后悔是不是不应该在孩子身施用这个法子

    两日后。天慧烧退了。小脸却失了笑模样。不管初瑜与曹怎么哄。小家伙都是寒了脸。不吃他们喂的饭。知女莫若母。初瑜晓的女儿脾气大。这定是恼那日强迫她治病。哄了又哄。还是不行。因怕饿着她。只得请紫晶出面。

    天慧抓了紫晶。就开始不撒手。吃饭坐卧。都要紫晶陪行。就是晚上睡觉。也要侧着身子。挤到紫晶怀里。才睡的踏实。

    在她幼小的心。亲生爹娘。已经是扯谎的大坏蛋。一一不可信。

    终究是没有奇迹。那种扎了一次。眼睛就见光明的故事。还是没有发生。天慧眼睛上的纱布已经取下。直等着半月后第二次治疗。

    紫晶这边。抱着天慧。嘴皮子都说破了。天慧是没有原谅父母的意思。

    曹顒与初瑜两个。被女儿无视。好不可怜。虽说心疼女儿遭罪。但是他们夫妻两个的意见一致。那就是要继续第二次第三次治疗。

    或许这就是女儿唯一的复明机会。要是错过这个…。夫妻两个会恼一辈子。

    连着请了四日“病假”后。十六阿哥上门了。

    见曹顒脸色黄。脸瘦了一圈。十六阿哥吓了跳:“怎么会病成这样?原好以为你嫌装病。还想着带不带太医损损你。看来真的请太医了。”

    从听了方种公讲述了治疗手法后。曹顒就没睡过一个安稳觉。他来自几百年后。当然晓人体除了骨头与血肉外。还有“神经系统”。

    方种公动手的的方。又是人身上最重要的脊椎。万一有失手什么的。那后果不堪设想。曹顒心里不是没想过私下里找几差不多的病例。让方种公练练手。但是天慧患并非寻常眼疾。想要找类似的病人。也是没影的事。

    再说。他终究是在法治社会长大的。对人命充满畏惧。还没有冷血到觉得自己女儿是宝贝。他人命都是草芥的地步。

    在天慧治病前。他只是让曹方寻了个空屋子。而后寻了好多条猫。他将猫毛刮了。按照方种公所说的。在猫的脊椎处。用钢针在不同位置挑筋。

    一连挑了十几只猫。终于在其中一只猫的尾椎骨处挑出比头发丝粗不了多少的细筋。再看这只猫的眼睛。面果然浑浊不堪。瞳孔发散。

    多少有些印证方种公的话。这种眼疾在脊椎上。不是单独的个案。曹顒才咬咬牙。安心让方种公用这个法子给女儿治病。

    第一次治疗结束后。天慧发烧。曹顒与初瑜守了两日两日没敢阖眼。等天慧烧退了。曹这边有些受不住。加上被那些猫叫的。他连着失眠。

    因此。不过几日功夫。曹顒就成了这个模样。“不碍事。已经请大夫开了方子。睡两日就好了。”曹顒说道。

    看到十六阿哥上门。倒是真很高兴。因为身子在乏。想要再歇两日。正有些不好意请假。要是假十六阿哥之口。也算便宜。

    看着曹顒的黑眼圈。六阿哥疑了一下。道:“孚若。莫非你有什么心事?是怕四哥误你投了十四哥?还是担心十三哥趟浑水拖累你?不至于惶恐成这般模样吧?”

    曹顒听了。直翻白眼。

    难道他曹顒的人生就是为了给那几位皇子阿哥凑趣的?跟他的宝贝女比起来。那几位子爷。实不什么。

    十六阿哥与他厮混多年。看他这个神情。就晓的自己想左了。讪笑两声道:“若不是为了这个。还是什么?瞅你这愁肠不解的样儿。跟遇到什么天大的事似的。”

    十六阿哥不是外人。女儿治病也不是什么见不人的。曹顒就将这几日发生的事情说一遍。

    的十六阿哥目瞪口呆。指了曹顒。半晌说不出话。

    曹顒明白他的意思。是说他好大的胆子。让女儿用这么凶险的法子治病。

    曹顒也不晓自己怎么。就是觉相信方种公。会比太医院里的那些太医强。

    过了一会儿。十六阿哥方叹了一口气。道:“要是天慧真治好了。还是想个妥当说辞。要不然太医院里的太医就再也没脸到曹家看诊了。”


第七百五十五章 光明

 眼看着就要到端午。京城里的卖馍馍的铺子。都卖开了“九子粽”不少商家都关注着稻香村。寻思不晓的今年那边要出什么新花样。

    稻香村开业这几年。年年都有新花样。逢着三节。更是年年出新。今年却是意外。直到四月底了。也没稻香村有什么静。

    经过几年磨砺。韩江氏已经褪去少年浮躁。沉稳许多。她已经想。就算稻香村想出更多花样。也不可能垄断京城的买卖。

    随着曹家家主曹寅的辞官。曹顒的降职。也使韩江氏行事越发谨慎起来。加上九阿哥态度晦暗不明,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出来插一手。使的韩江氏行事越发求稳。

    到了四月末。就有几个铺子的掌柜问询。是不是今年多加工些粽子。去年的粽子只卖到端午节早晨就没了。使不少主顾失望而归。

    初瑜没有同意个提议。因为作坊那边工人有数。逢了端午。已经是加班加点在赶制。要是想要再提高生产的话。就要耽搁别的馍馍的制作。

    再说。物以稀为贵。

    稻香村的粽子被一扫而空。总比剩下少存货要强。

    如今就是保持馍馍的味道。使铺子运行越加规范。稳定稻香村在京城的市场与的位。

    听说初瑜回京。她还专程到曹府求见一次。初瑜的全部心思都在女儿治病身上。对于铺子里的生意。则是任由韩江氏做主。

    韩江氏看出她的心不在焉。也不好多问。

    待出了府。她也寻思是不是曹家有什么事。要不然大奶奶怎么憔悴这么许多。再说。要是曹家没有事。大奶奶做媳妇的。也不会将公婆扔在西郊。带着女儿回府。

    回到家中韩江氏使了个心腹去打探。听到曹顒“病休”的消息。

    韩江氏听了消息。不由怔住。心生出一个古怪的想法。要是曹家的顶梁柱真倒下。那她当如何?

    当年从江宁迁居前。与韩江氏两姓族人已经决绝。原本在扬州留了后路。杨姐姐又来了京城。

    韩江氏想着。又觉自己太没良心。

    曹顒虽待她淡淡的,但是这些她却是受了其不少庇护。现下还胡思乱想这些没用的。

    真是羞愧自责。转反侧。她竟是一夜未眠。天亮才沉沉睡去……

    端午是大节。亲戚交往。少不的礼尚往来一把。

    在官场上。尤其讲究“三节两寿”。是专门收礼的日子。不晓是曹今年做了科道官。还是以为曹寅退了,曹家没有之前显赫。这门庭冷清了不少。

    曹顒并没有放在心。该送礼的送礼。该回礼的回礼。叫人挑不出半点错处。

    十三阿哥到尚书府参加了玛尔汉的寿宴。在京城也算是引出不小轰动。不少人都搞不清这些皇子爷的用。不是说“被圈”了么?

    世事就是如此。以传的多。说的多了。后来便也不知谁是谁非。

    宗室有晓的内情的都在冷眼旁观。寻思消息到御前。会不会引出什么雷霆之怒。不想。终是不了了之。

    十三阿哥没有做什么。只是使唤管家将城里几处卖烟叶的铺子都收购了。听说。他还使人去几处产烟的的方。将产的烟的给买下。一时之间。大家寻思着十三阿哥是不是转了性子。开始学九阿哥。开始敛财。

    只有曹顒。晓十三阿哥的用意。就是想为朝廷为老百姓做实事。

    这是十三阿哥自己选择。曹顒虽不赞同。但是也能够理解。都说是人生百年。实际上能活多大。谁能知道?

    八阿哥的离逝看对十三阿哥的触动也很大。不愿成为废人。想要在有生之年做点实事。这何罪之有?

    曹顒与初瑜还寻思端午怎么过。也不好一家人两处。有心想要带天慧去西郊园子。但是端午那日。是二“手术”之时。

    没想他们夫妻两个出法子曹寅与李氏急匆匆的回京了。

    原来是李氏被其他园子的官家女眷请过看戏。听到儿子前些日子“病休”数日的消息。

    李氏闻言想起前日子紫晶被请回城。看来是媳妇要照看儿子。无法理事的缘故。

    李氏哪里还坐住。回到园子。就同丈夫说了。老两口当日就坐车回城。

    曹顒在休了七日假后。终是回衙门当差去了。所以并不在府里。初瑜听说公公婆婆回来。带人到二门迎候。

    待见了初瑜。李氏唬了一跳。莫不是外头传差了。这病的不是儿子。媳妇?儿子为了照看媳妇。才休了假?

    初瑜要拜。李氏忙伸手扶住。仔细打量又打量。带着几分关切问道:“媳妇即是不舒坦。还出来做什么?都是一家人。不讲那些个虚的。”

    不怪李氏误会。为女儿。曹与初瑜夫妻两个些日子吃不好睡不好的。都瘦了一圈。

    初瑜连道没事。服侍公公婆婆回兰院。

    她只是瘦了。说话动静并没有什么不足。李氏才稍稍安心。忙问曹请假之事。

    事到如今。既是李氏相问。

    不好扯谎。低着头将天慧看病之事说了。

    惊的曹寅与李氏目瞪口呆。说不清是该欢喜。还是该担忧了。

    老两口顾不的回兰院换衣就直接到梧桐苑探望孙女。

    天慧原本圆乎乎的小脸。也瘦了下来。耷拉着小脸。没有半分欢喜的模样。听到初瑜的声音。她就躲到晶怀里。不肯出来。紫晶给福了福。给几位请了安。而后就低眉顺眼的站在一旁。见了儿媳妇憔。李氏心里是担;见了孙女成了这般模样。李氏自然越发心疼。

    “好孙女。是祖母。母同你祖父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