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于康熙末年3
要被新皇厌恶,怎么会自毁前程?
再说,从热河随扈回来后,他十月初一还曾到曹府吊祭。
当时,这十四阿哥要领兵出征的消息就已经穿得沸沸扬扬。曹顒颗不放心。还专程同姐夫来了番密谈。确认他确实没有请战的想法,曹顒才算安下心。
七阿哥府那边。闹腾得最欢实的是弘悼。
听说三阿哥府同五阿哥府几个同世子位无缘的皇孙阿哥中,也有几位递了请战折子。
战场上,谁能真让皇子皇孙送死?
西北溜达一趟,不过是“镀金”罢了。
但凡捡点功劳,就能来个功封,爵位指定比恩封强。要不然,身为王府、郡王府庶子,按照规矩只能封二等或者三等镇国将军,连个公也捞不上。
弘倬那边,曹顒劝了两次,实是劝不动,只能由他。
弘倬性子直,这十来年被曹顒这个姐夫摸默默输了不少不利于十四阿哥的想法,使得他压根就不亲近十四阿哥。
对于小时候视之为偶像的小叔叔,弘倬只剩厌恶之意,认为他假仁假义。对不起已故的八阿哥;若不是他丧了良心,自立门户,八阿哥也不会那般凄惨地病故。
见弘倬已经将十四阿哥厌恶到骨子里,曹顒则暗暗松了口气。
其实,就算十四阿哥会拉拢人。也没什么,毕竟弘曙是弘悼胞兄。往后也能有所照拂。
没想到,这名单出来没有弘倬。名列在上的反而是淳郡王府早已默认的继承人弘曙。
曹颐心中虽惊诧莫名,但是他在热孝中,没有四处钻营打探的道理。要不然落到有心人眼中,说不定有闹出什么是非。
他只能等着这两人上门,才能解了心中疑问。
幸好不用等太久,三日后,是曹寅烧“五七”之日。
按照习俗,“五七”是大祭,由女儿女婿主祭。讷尔苏同曹佳氏、塞什图同曹颐都早早就过来。就连曹颖同孙珏夫妻,都赶到曹府随祭。
韩江氏晓得自己身份,没有资格同曹佳氏、曹颖姊妹同祭,昨儿就亲自过来说过,要下晌再过来拜祭。
淳郡王府那边,来的不是弘曙。而是弘悼同弘听两个。
待到吊祭完毕,众人闲话,曹顒才晓得弘曙替下弘倬的原由。无它,就是十四阿哥保举。
就算弘曙对十四阿哥也不亲近,但是他是郡王府内定继承人,又性子平和,待长辈自然恭恭敬敬的。
十四阿哥保举弘曙,换下弘悼,就是因觉得弘绰“性子桀骜、不好统辖”实际上就是嫌弘悼不同他亲“‘讷尔苏这边,则是纯属运气不好。
虽然现下没旨意没有下来。但是已经有消息出来,这次十四阿哥代天子出征,其毒用正黄旗之森,照依王嘉式样。
十四阿哥。品级没有封王,倒走出征仪仗已经是亲王样式。
既是皇子代天出征,那宗室诸王也得随行,才能以壮声色。宗室诸王,老的老,小的小,青壮也多是酒色之徒,有几个拉得了弓、跑得了马的?
讷尔苏就是羊群里的骆驼,不点他点谁?身份够贵重,年青够折腾,真是跑也跑不掉。
除了晓得讷尔苏同弘曙出征的真相,曹顒还晓得一事,那就是十四阿哥还曾保举过塞什图。
因家中老母已经年近古稀,这几年身子不好,所以塞什图得了消息后。亲自寻了十四阿哥辞过,有没有将他算上。
若说拉讷尔苏同弘曙未必同曹顒有关系,毕竟他们两家身后的郡王府都不是白给的;那单子上个名不见经传的红带子国公,十四阿哥算计的确实是曹顒。
谁让最早在御前商议出征人这时。还是在塞外,谁也不会想到曹家家妾曹寅会突然病故。
十四阿哥就算不是水晶心肝,也不是傻子,自是看出皇父将曹顒搁在户部,用意不在六科,而是户部本堂。
待曹顒熟悉了户部事务,说不定就要“幸进”
要是曹顒肯出力帮他。那西征大军的粮草又多了几分保障。
没想到算计得好好的,曹寅病故。曹顒丁忧,一切成空。所以塞什图寻来时,十四阿哥就卖了他个顺水人情。
讷尔苏同塞什图尚好,说起此事。不管心里如何想,面上都是淡淡的。只是同曹顒视线相对时,露出几分无奈同苦笑。
弘悼提起这些。却是越说越恼。忍不住同曹顒抱怨道:“姐夫,您说说,这就什么事儿!五伯府上的老二弘至十九,与我同岁。还算凑合。平素也同我一起拉过凡次弓;这三伯府上的老六弘曦有十七,跟个大姑娘似的,最是单薄,哪里能打仗了?”
“咦?不是大阿哥的次子弘昉么?”曹顒听着有些不对劲。问道。
弘悼撇了撇嘴道:“弘曦都不够瞧,还弘昉?前儿消息出来,我就带着弟弟往大伯府那边去了,隔着门瞅了眼弘昉。说是十五,看着跟十二、三似的。
这不是后来换了弘曦!不晓得是皇玛法拿的主意,还是十四叔的意思。”说到最后,他仍是难掩愤愤之色。
倘若这名单真是按照十四阿哥的意思拟的,那个四阿哥真是费心思量了。
这几个皇孙阿哥不说,就说简亲王子永谦。是简亲王已故嫡福晋留下的嫡子,排行为三阿哥,实际是简亲王府的嫡长子,是王府世子的不二人选。
拉了这一个,简亲王在京城。就不会坐视别人太算计西征大军。
若是康熙决定的人选,那就是给十四阿哥画了一个大饼,让他以为自己拥有了“天时、地利、人和”
只是这永谦,倘若是同十四阿哥关系疏远些还好;要是关系亲密些,以四阿哥的心性。怎么会容忍他往后顺利封世子,袭和硕亲王爵?
连带着雅尔江阿,也得不到好去。
这父子两人的前程,怕是就要断送在这次西征上…”
第十卷 游龙舞—第十一卷 定风波 第八百零三章 坐夜
金玉胡同,十三阿哥府。
炕桌上摆放着热乎乎的铜炉火锅。酸菜白肉的锅底冒着鱼鳞泡,屋子里都是火锅的香味,沁人心肺。
见四阿哥难掩乏色,十三阿哥夹了一筷子吃食,送到四阿哥面前的盘子里,道:“这是前门豆腐刘的豆腐皮,最是劲道不过,四哥给弟弟面子,多吃两口才好。”
四阿哥夹起送到嘴里,点点头道:“味道确实不错。”
十三阿哥撂下筷子,仔细打量了四阿哥几眼,道:“就算四哥礼佛心诚,但是也不能都茹素。到底身子要紧。这自打点兵的消息出来一个半月,四哥要瘦得要脱形了。”
“三起兵马,下个月陆续出京,后勤补给是大事,户部银钱又不宽裕。可能还要忙上一眸子。”四阿哥用调羹盛了两调羹菜汤,搁在碗中。一小口一小口地喝着。
十三阿哥见状,唤了个小厮进来,低声嘱咐了两句。
少一时,小厮端了个托盘进来。里面放着两只白底蓝花缠枝莲小小碗。里面红彤彤的,是两碗蒸好的血羹。
“鹿血最是滋补,用高汤紧的,四哥快趁热吃,凉了就腥脖了。”十三阿哥亲自送了一碗到四阿哥身前。
四阿哥这几年茹素惯了的,见了这红彤彤的,胃口不禁翻滚。不过见十三阿哥满脸关切,不好却了他的好意,就低头用了一调羹。
却是入口滑嫩,还没有丁点儿异味儿,四阿哥几调羹用完,只觉得额头已经帖出汗来。
十三阿哥见他用的欢喜,将自己的那碗也推上前,道:“四哥用的好。就多用几口。”
四阿哥已经撂下手中调羹,摆摆手道:“用好了,今儿托十三弟的福。用得已经比往日多。我的胃。十三弟是晓得的,吃多了,反而不舒坦。白白地呕出来。糟蹋东西。”
十三阿哥晓得他说得是实情,便不再劝他,自己喝了血羹,又就着火锅里的白肉吃了两个芝麻烧饼,才放下筷子。
待小厮撤了桌子,上了茶饮,十三阿哥抬头瞧了瞧外头天色,已经是黄昏时分,就唤了个管事。吩咐道:“明儿曹府出殡,发引的时辰同路线该定下来了,去曹家看看,将时辰线路抄一份回来。”
管事应声下去,四阿哥端起茶来。饮了两口,方慢悠悠地问道:
“十三弟明儿要设路祭?”
“嗯,就算不看在忠正公的面子,单看曹顒颗,这路祭棚子也得设。
皇阿玛如今想起我来,外头晓得我老十三是谁了,之前除了四哥同曹顒。还有谁记得我?”
说起往事。十三阿哥带着几分辛酸,几分感慨。
四阿哥叹息一声,道:“都过去了。往后少提吧。省得引得小人生事,在皇阿玛跟前搬弄是非。”
“不过是当着四哥唠叨一句。别人面前,弟弟也不会说这个。倒是四哥府上,明儿的路祭棚子设不设?”十三阿哥自嘲地笑了两声,岔开话来。
四阿哥似乎还没有考虑到这个话题,摸索着茶杯把,喃喃道:“路祭设不设?”
他像是有所顾忌,皱眉道:“我出面。不太方便吧?皇阿玛会不会多心?”
十三阿哥闻言,摇摇头道:“四哥。不至于这般小心。你与曹顒有救命之恩,曹顒进京这十来年。待四哥恭敬有加,皇阿玛哪样不知道?再说,就是卖曹顒人情又能怎地?他如今丁忧,又是实打实的和硕额驸,这私结皇子的污水也泼不到他头上。”
四阿哥听了,这才坦然些。道:“也罢。也算全了我同忠正公的半师之谊”
曹寅早年没到江宁前。曾在御前当差,指导过几位阿哥的箭术,所以四阿哥这般说”今日十月二十八,是曹寅出殡的前一日。
灵棚棚口,已经用整幅黄毛边纸。写了明日发引的具体时辰以及线路。有不少曹府姻亲故旧家的晚辈或者管事的,过来抄写。
只见上面写道:“明日已初(早上九点)准时发引。出堂到鼓楼西大街正式起扛,经由地安门大街。西皇城根,出菊儿胡同西口至西四南大街、西四牌楼、羊肉大街、卓成门大街、阜成门至海淀三家窝子安葬。”
除了标出大殡经由的街道、路口。还标明了已经确定下来的路祭棚、路祭桌、茶桌的地址。
如此一来,使得众人对明日上午的行程心里有数。路祭棚与路祭桌错落开来。省得扎堆不美。
曹顒同几位管事商议完明日出殡大事,见天色将暮。眼见着灵棚里掌灯,才回内宅用晚饭。
回梧桐苑前,他先到兰院探望母亲李氏。
丧期冗长拖沓,加上李氏丧夫心痛,坚持到“三七”时便顶不住病倒。如今调养了旬月,精神瞧着仍是不足。
曹顒进屋子时,初瑜正给李氏布菜,侍候她晚饭。
李氏瞅着怏怏的。不过是在儿子媳妇面前硬挺罢了。
曹顒坐在母亲对面,见她面前的粥碗就去了浅浅一层,几样就粥小菜也纹丝未动,不由皱眉,道:“母亲还是没胃口?明日起风,要降温。母亲身体不好折腾,看来还是的请太医过来,给母亲再瞧瞧。”
李氏听着不对,忙摇头道:“不碍事,明日是老爷正日子,可耽搁不得。”
曹顒态度却很坚决。道:“就算是要顾虑父亲,也不能不管母亲,要不然儿子岂不是成了不孝子?”
“知子莫若母”李氏可是晓的儿子拧起来,自己这个当娘的也没治。
她叹了口气,端起眼前的粥碗,带着几分无奈道:“好了,我吃还不行么?”
李氏原本看着甚是年轻,年近五十,看着跟三十几岁许。这次曹寅病故。使得她一下子苍老了许多。眼角的皱眉,已经密密麻麻的。
越发显得几分老态。
曹顒颗怕母亲一个人用饭没滋味儿。让初瑜帮自己盛了一碗粥,陪着李氏一道丹了。
待用了晚饭,丫鬟端上药碗。曹颐坐在炕边,亲自服侍李氏用了。才同初瑜两个回梧桐苑。
这会儿,就有丫鬟来报,道是东府几位爷同几位奶奶过来坐夜。
初瑜着急,连晚饭也顾不得吃。用了两块饽饽就起身往前院去。曹顒要随着前往,被初瑜止住:“方才忘了一件事儿同额驸说,紫晶姐姐像是有事寻爷,打发人来“紫晶,她的病如何了?”曹顒止步,问道。
紫晶月初也病了,如今在蔡院将养着。天估与恒生两个,则都被接到田氏院子照看。
“请了两次太医,只说是操劳过度、外感风邪。”说到这里,初瑜带着几分愧疚道:“还是我无用,绮仗紫晶姐姐的地方太多,生生地累坏了她。”
“谁又乐意生病?紫晶不会埋怨的,你先去看弟弟、弟妹们,我过去蔡院转一圈。
说话间,夫妻两个到了二门。初瑜带着丫鬟、婆子出?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