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于康熙末年3
初瑜这边。亦是开口想留。
弗江氏无法,只愕留下。左右这边庄子大,客房甚多,初瑜想着明日耍回来的曹颐,就让人下去收拾两处干净屋子。请韩江氏住了一处,给曹颐留着一处。
曹顒这边。成了孩子王,带着一帮孩子,在山上摘了几筐桃子下山。
听初瑜提及韩江氏的舅舅想要过来请安,曹顒颐随口应了。
程家他认识程梦星、程梦昆两个,都是不俗之人,使得他对程家这个两朝不倒的江南第一豪族也生出几分好奇之心。不知这次的程家子弟。是像程梦星那样洒脱,还是像程梦昆那样大智若愚。
“些斤到曹颐明日过来,曹顒这边。心中一软,道:“出来达也好。也让她散散心。要是二姐姐也能出来。就好了。
初瑜服侍他换了衣服,笑着说道:“方才我也同太太这般说呢。
这次要多留三妹妹几日,让她也享几日姑***福。
等到晚饭时,曹顒才见到韩江氏。
见她穿着素锦。头上也只插了根白玉素警,曹顒微微一愣,看了同样素净的初瑜一眼,才明白过来。
虽说从李氏认女,至今已经一年。但是曹顒看到韩江氏,还是觉得不自在。
早年的合作对象,后来的手下掌柜,成了“义妹”却是亲近不起来。就算晓得这个女子命运多歼,但是韩江氏那好强性子,又让人生不出怜惜之心。
韩江氏这边。面上淡淡的,礼数半分不减,同过去一般无二。
曹顒见状。有些释然,忍不住自嘲两句。自己怎么还着相了?
请母亲庇护韩江氏,不过是权宜之计。韩江氏心里也有数,说不定也是带了几分无奈。自己这边倒是为了没有将她当成家人纠结,实在好芜曹顒出去,带着几个小小子吃饭去了。
韩江氏则被李氏留在这边用饭。因她来了,李氏还专程让初瑜吩咐厨房那边,添了几个淮扬菜。
旁人还灯,兆佳异对于曹家这位“义”却是没怎么入眼。
听到李氏让四姐儿、五儿两个唤韩江氏为“姐”时,她蹙了蹙眉。想要说什么,但是碍于初瑜在旁,还是闭了嘴巴”
晚饭后,曹顒出去在田地边遛弯,心里想着孙珏那边。
昨儿晚上同今儿中午,孙珏从曹家取了九千两银子,不知道这银子到底流向何方。
日落西山,暮色沉沉。
因下午上山下山的缘故,曹顒腿有些发酸。溜达一会儿,就觉得乏了。他便转回内院,要了热水跑澡。
明日就是二十六虚岁生日,就是二十五周岁,他来到这个世上已经将满十八年。
上辈子看的演义小说中,总有大侠不惧生死,振振有词道:“脑袋掉了,碗大的疤,十八年以后又是一条好汉!”
要是他有这种不怕死的魄力。活的会比现下自在吧?
曹顒眯着眼睛。泡在水里。脑子里出现的都是当年在织造府初醒来的画面。老太太院子里,那满是福字的影壁,那两只仰着脖子,不爱搭理人的白鹤。
老太太的宠溺。紫晶的关切。父亲板着脸的严厉,母亲将自己当成命根子似,如烟往事,环绕心头。
如今,老太太、紫晶、父亲已经离世,剩下母亲,既要悼念亡夫,又要照顾幼子,只有等着别人安慰的份。
曹顒叹了口气,只觉得有些疲惫。
他也是个依赖性很强的人啊。不管是上辈子,还是这辈子,他一直在亲长的照拂下。
如今,却是再也没有大树为他遮挡风雨。
而他,也成为母亲、妻子、儿女们心中的大树。
不知不觉,曹顒睡了过去,迷迷糊糊中,就听初瑜轻声唤道:“额驸。额驸醒醒!”
曹顒睁开眼。摩挲把脸,从浴桶里起身。
水已经温了。
初瑜拿毛巾给曹顒擦了头发。道 “额驸,郑管事从城里来了,才到庄子,求见额驸。”
曹顒听了,不禁摇头,道:“这老虎,多大了,还是急性子。都这黑了,还骑马赶路,真是打好好骂他几句。
初瑜犹豫了一下,问道:“额驸,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儿?是热河那边,还是朝廷有不对的?。
曹顒颗穿了衣服,道:“胡思乱想什么,不是那个。是有点事儿,如今我也晓得的不多,一会儿回来告诉你。
说完,他也没有使人编辫子。披散着头发,往前院去见郑虎。
郑虎的脸上却有些沉重,对曹顒道:“大爷,那九千两银子,,那九千两银子在什刹海转了一手后。运到东直门李舅爷家宅子去了曹顒这边听了,却是隐隐地松了口气。
或许是之前就想到李家,所以他并不感觉意外。比起李家,换做不知道的人算计孙接,更让他不安。
“到底是什么情形,坐下来仔细说说。曹颐指了指椅子,道。
原来,自中午孙珏打发郑虎他们出来后,他们就隐匿在暗处。
分作两处,一处盯着程宅那边,一处尾随孙珏。
程宅那边,待孙琢走后半个时辰。就有马车出宅子。看着那马车缓慢。压得青石板路“咯吱咯吱”直响,就是负重极多。
马车在城里兜了两圈,最后的落脚之处,就是东直门李宅。待从李宅出来时,马车轻盈,负重已经卸去。
李鼐进京数月,曹顒叫人盯着李宅这边,李宅里也布了沿线。消息一核对。郑虎确认了,那马车运的确实是银子。
“程宅,程梦显么?”曹顒听完郑虎讲述。想到这“中间人”的名字,微微地皱眉”
要掉到历史第五了,大家就点下支持月票吧,那是命根子啊,
第十卷 游龙舞—第十一卷 定风波 第八百二十四章 流言
避暑山庄热河的天气本就凉快,在海子边上,更是全无暑气。清晨时分,在海子边行走,则要披上件衣服才行。
十六阿哥坐在海子边的凉亭里,望着眼前的水波,脸上早没有往日的嬉笑,不知是不是晨风的缘故。竟是带了几分让人不忍相看的清冷。
十五阿哥见状,叹息两声,走上前去,扶了十六阿哥的肩膀,轻声唤道:“十六弟
十六阿哥转过头来,看看来人。颇为意外:“十五哥起得好早”
他身上穿着宝蓝色绉绸长袍。十五阿哥只觉得入手冰冷,不禁皱眉道:“你这是坐了多久?到底是水边,潮气大,仔细伤了身子。
十六阿哥笑着起身,道:“今儿起得只了些,没事儿就到这边转转。这海子边的晨景儿,也别有一番滋味儿。”
十五阿哥坐在亭子里的木凳上。余兰一声,道:“心里难受,就别笑了。咱们同胞手足,在我跟前,你还装,累不累?”
十六阿哥的笑容僵住,神情木木的坐下来,喃喃道:“弟弟没事儿。只是惦记福晋福晋那边。连折了三个嫡子,哪个女人能受得了。”
十五阿哥见他失魂落魄的模样。心里也为他难过,嘴上还劝道:
“弟妹还年轻,你又新添了六阿哥。还是想开些。不说百姓人家,就说各位皇兄,谁府里没有夭折过小阿哥小格格?”
“弘脊已三岁了”会叫阿玛,会叫额娘,都会哄人了”十六阿哥低头说道。
十五阿哥听得心酸,就听十六阿哥低声道:“要是大阿哥还在世就好了,她就算次子、三子早天,想着长子,也能少疼几分”
十五阿哥听了,有些不耐烦,道:“你怎么还钻起牛角尖来,像个娘们似的腻腻歪歪?你心疼福晋,就不疼弘普了?你不走向来宠李氏。又最宠弘普么?”
他虽同情弟弟的丧子之痛,但是对于十六福晋却是无甚好感。
十六福晋是宜妃的侄女,宜妃早年得宠,在后宫跋扈,风头一般无二,就是德妃也要退避三舍。如今即便上了年纪,宜妃也是执掌宫务的这话说得诛心,十六阿哥心头一颤。
难道自己真因宠爱弘曹,就不待见嫡子么?不是的,不是的。
就算他疼爱弘普,也是因为大阿哥出生之日即夭折,弘普算是他实际上头一个孩子,才视若珍宝。
即便如此,在他心中,也记得嫡庶有别。嫡出的长子、三子都天折。他心中,对嫡出的五子,也是格外珍视的。
许是因之前两个嫡子的早天,使得十六福晋对于这个嫡出的小阿哥当成眼珠子似的,恨不得十二个时辰守着x小s说ち屋ち手ち打没想到还是没能抵抗得了命运。
命运么?老天爷的安排?
十六阿哥用双手摩挲摩挲脸。脑子里突然想起十五阿哥方才提的自己“最疼弘普”的话。
他慢慢地放下手,想到这几年待自己越来越恭敬的李氏。不知不觉中,早已没有年少时的任性,已经是成熟的侧室。
她向来是温柔的性子,对嫡福晋更是谦卑有礼。
十六阿哥同十六福晋虽然琴瑟相合。也没有忘了旧爱,要不然也不会只有十六福晋同李氏轮流产子。
李氏越发守礼,就是素爱挑剔的宜妃,也挑不出她毛病。
不知何时,李氏已经是合格的皇子侧福晋,在众姬妾中,低眉顺眼。
为何,想到这些,会让人遍地生集。
十六阿哥放下手,面色惨白,想起三子夭折后,赵丰提及的蛛丝马迹。当时,他还以为不过是误会,怕别人疑到李氏身上,怕郭络罗氏心里生嫌隙,给压了下来。
真的”只是误会么”
十六阿哥还失魂落魄,就有人上前,是十五阿哥个近侍寻来。
十五阿哥起身,对十六阿哥道:“不早了,还要到皇阿玛御前点卯,十六弟也回去更衣吧。”
十六阿哥点点头,站起导来。兄弟两个,相背而去。
到了辰初(早上七点),随扈热河的几位皇子、大学士、尚书、侍郎。都齐聚御前。
什么西北军情,什么工部工程。还有河南、山东的白莲教,十六阿哥低着头站在几位年长阿哥身后听着,身子却是一阵冷、一阵热,眼前一阵阵发黑。
他对十五阿哥说是今早到的海子边,实际上昨天晚上辗转反侧,没有睡着,半夜里踱步出来,在海子边坐了半宿。
吃了冷风,身子有些受不住。但是他还是勉强听着。
幸好,议事儿的时间不长,不过大半个时辰,康熙就挥手叫他们跪安。
十六阿哥跪下,再起身时,身子不稳当,差点跌到,还好九阿哥起身回头,见了一把扶住,他才没有跌到。
十六阿哥自己也不清楚为何,抬头看了一眼,想要寻十五阿哥的身影,就见十五阿哥跟着三阿哥大踏步离去,看也没有看他们这边一眼。
这边,九阿哥已经皱眉,问道:小十六这是怎么了?跟个蒸熟的虾米似的?”
七阿哥、十阿哥两个见十六阿哥不对,也暂缓脚步,到他 七阿哥已经探出手去,摸了摸十六阿哥的额头,道:“滚烫,十六弟烧着呢”
十六阿哥还没来得及说话,十阿哥已经大嗓门道:“听说你折了咋。
阿哥,还是想弄些他说到一半,就见九阿哥瞪了自己一眼,剩下的话又吞回嘴里,心里已经后悔,不该哪壶不开提哪壶。
七阿哥这边,到底年长,轻轻地拍了拍十六阿哥的肩。
看着眼前几个兄长,关切地看着自己,眼中没有平素的算计,十六阿哥竟然什么话都说不出。只觉得鼻子一酸,险些掉下泪来”
从御前下来,三阿哥再也掩饰不住,嘴里恨恨道:“老十四还正当自己是王了,实是欺人太甚x小s说ち屋ち手ち打”
十五阿哥跟在旁边,斟酌了一下,说道:“未必都是十四哥的缘故。色尔图原是八哥的人,后来倒向三哥这边,九哥、十哥也甚不待见他。”
原来,今日一早议政时,提及十四阿哥在军前弹劾吏部侍郎色尔图等人扣克军粮之事。
说起这弹劾,已经是旧事。
十四阿哥到了西北后,就将在西宁主持后勤供给的吏部侍郎色尔图弹劾了。罪名是“不实心办事、任意迟延推谭。”而且还克扣银两,对绿旗兵苛刻,应将他严审,换能员接替他的差事。
他初到西北,正是立威之时,康熙这边,自不会驳他的面子,一切。
这“严审”数月,罪名落实,按照失误军机律,拟了斩,解部监候秋后处决。还好,康熙只是准了一半,没有要命的意思,下令将色尔图锁禁西宁,遇苦差之处差遣。
能将功赎罪,也算留了几分生机。
想想也是,色尔图是八福晋的表兄。老安郡王岳乐之孙,顶着爱新觉罗的姓氏,只要不是谋反的大罪,就掉不了脑袋。
只是十四阿哥那色尔图开刀。难道就不怕得罪安郡王府一脉?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