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于康熙末年3
曹顒这个做父亲的,却是狠不下心肠,道:“我去瞧瞧老刘来了没有。”说着,出门到外厅上去了。
管事老刘是曹家地老人儿,少时做过曹寅的长随,如今是曹家的外管事之一。他跟着曹寅夫妇从江宁来的,有一手剃头的好手艺,曹寅父子两个的头,都由老刘剃。
刚好有小丫鬟廊下禀告,老刘已经来了,在院子外候着。
曹顒闻言,叫人将他领进来。
老刘已经五十多岁,见了曹顒,双膝一弯,要跪下请安。
曹顒伸手扶了,道:“都说过几遭了,还闹这一出?”
“老爷与大爷抬举小的,小的越发不敢乱了规矩。”老刘还是很执拗地行了跪礼。
这样的****,每月剃头都要来上一遭地。
曹顒坐好,老刘已经摆好了剃头的物什。
“听说你大小子、二小子也出徒了?”曹顒问道。
“是啊,正给前院的爷们剃头呢。活计还有些糙,难为大家伙不嫌弃。”老刘笑呵呵地回着。
曹顒一边同老刘说着话,一边支起耳朵听里面的动静。
难为天慧,只哭喊了一嗓子,并没有大闹。
少一时,初瑜回来。
老刘收了手中的剃刀,躬身见过。
初瑜点点头,算是回礼,道:“刘管事从老爷院子里来,可是累了?若是累的话,天佑他们兄弟几个,就使人从外头请个师傅来剃头。”
老刘春垂着胳膊道:“小的谢奶奶体恤,小的壮实得跟牛似的,您且放心。能给小爷们剃头,是小地福气,打多咱就盼着这一天。”
曹顒想起去年剃头时,恒生满地跑的模样,笑着对老刘道:“那几个淘小子,估摸还得听你讲的乐子,才肯安分下来让你剃头。不过你也上了年纪,这活虽不是个力气活儿。却也费眼力,给我弄完,先回去歇着,等小子们下课了,再给他们剃也不迟。”
老刘应了,初瑜带人下去预备早饭,曹顒这边任由老刘给他剃头。
头发剃完,脑袋溜光铮亮的。
看着地上散落的碎发,曹顒不得不感叹一声。可怜他的板寸儿,这又没了。除了守孝的时候,一年到头,能名正言顺地留点头发地时候,就是一个正
初瑜已经回来,叫人奉上两串钱,道是给老刘买烟吃。
老刘谢了赏,捧了钱下去了。
天佑、恒生、左住、左成几个,已经是穿戴整齐。过来给曹顒请安。
他们每天晨初(早晨七点)开始跟着文夫子读书,到未初(下午一点)方歇。未初到申初(下午三点),他们开始跟着任家兄弟简单简单活动拳脚。
一天下来,四个时辰地功课,对于他们,也委实不易。
效果也极其明显,不到半月的功夫,孩子们的身子都看着结实不少。
因为每天早晨,要到兰院与梧桐苑请安。所以他们通常卯初(早晨六点)就起来,穿戴完毕,用了早饭出来。
曹顒问了几句功课,天佑与左住还好,恒生与左成两个却是苦着小脸。
待孩子们出去,曹顒对初瑜道:“校场那边,再多铺些沙子,让孩子们游戏时用。”
初瑜犹豫了一下。道:“额驸,昨儿天佑偷偷跟我讲,钱先生打了恒生的手板。我昨晚看了,小手红红的,瞧着怪可人疼的。难为恒生,也不喊疼,只说自己个儿笨,比不得哥哥们,会背百家姓。”
她口中所说的钱先生。就是曹府新进的西席钱陈群。是曹寅为孙子们定下来地馆师。
这个钱陈群年岁不大,不过而立之年。是江南书香世家子弟,少有才名。早年曾贡于太学,后来做过八旗教习,康熙五十三年地举人。
曹寅与他父亲是故交,对于这个世侄也颇为关注。
钱家自打其父起,便以家道中落。钱陈群少年甚是清苦,到了京城后也是狼狈不堪。
曹寅晓得曹顒要给天佑他们寻老师,便想到了钱陈群。
曹顒听了钱陈群地履历,原是心里不愿意的,怕是一不通世事地迂腐之辈,再给儿子们教傻了。
不过经过四方打听,又亲自见了两次后,曹顒却是改变了心中想法。
钱陈群虽生计窘迫,但是与人相处,“声音爽朗,举止安和,虽老辈不能及也”。
可以说钱陈群不仅是才子,为人处事,颇有古风,当得起君子二字。
不过是世风日下,君子不吃香了,他才会这般坎坷。
对孩子们来说,蒙师的影响至关重要。曹顒当然希望孩子们都成为品行端良之人,于是就延请钱陈群过府就馆。
虽不赞成体罚,但是曹顒也不喜欢妻子过分溺爱孩子,开口道:“天佑这家伙,学会告状了,这点可不好。婆婆妈妈地,不像男儿样。下回再找你撒娇,你要好生说他。”
初瑜还在犹豫,道:“恒生比天佑他们三个小一岁呢,记不住也是有的。要不,让恒生明年再进学?”
曹顒摆摆手,道:“别人都上学,他一个人不上,孤零零的也不好。你也别太心疼孩子,打几下又有什么,我小地时候也挨过板子。等从衙门出来,我去钱先生那边走一遭。恒生这小子,就长个子,百家姓,几个月前紫晶就教过他,还记不住。”
说话间,喜彩已经带着人摆好饭菜。
桌子上五彩缤纷的,倒是好看得紧。
有轻薄如纸的荷叶饼,还有炸好的肉酱,切好的牛肉丝、酱猪头肉丝,还有豆芽粉丝什么的。
还放着三只玛瑙碗,里面是细细的面条,这就是“龙须面”了。还是用菠菜汁和面,扑鼻而来的清香。
今天,还有一场硬仗要打,曹顒摸了摸脑门,盘腿上炕。只觉得意气风发。
天慧也被抱上炕,却是肿着眼睛,撅着小嘴不说话。
曹顒用荷叶饼,卷了肉丝豆芽,包好了送到天慧嘴边,道:“好闺女,张嘴,有好吃的。总要疼这一遭,往后咱再也不扎了还不成。”
天慧虽不说话。但还是听话地张开了小嘴。
初瑜看了看地上地座钟,已经是辰初(早晨七点),便对曹顒道:“我来喂天慧,额驸吃早饭吧,怕老爷那边等。”
曹顒便不耽搁,三口两口用了面,随后又卷了几个荷叶饼,吃了个饱。
初瑜将手中的面碗递给喜彩,让她接着喂天慧。自己个儿起身给曹顒戴好了朝珠与顶戴,系好了香包。
“中午的饭……”初瑜开口问道。
曹顒摆摆手:“不用叫人送了,已经同十六爷说好,直接从馆子定。”
到了兰院,曹寅这边已经是等着了。
见儿子进来,他思量了一遭,开口问道:“都预备齐当了?你心里可要有数,这不是过家家。”
“父亲放心,万事齐备。就待今儿中午招投标了。”曹顒想着昨儿下午报名了几十户商贾,笑着回道。
曹寅点点头,父子两个出了内院,一道往衙门去。
因天气晴好,曹寅没有坐轿子,也骑着马匹,与儿子并肩而行。
街上地人,多穿新衣。有的脑门还贴了金字,取意吉祥。
白玉兰花已经傲然枝头,河边柳树也星星点点地偷着绿意,早春的京城,处处生机盎然。
若不是城里处处挖地沟,空气中弥漫臭气影响了心情,曹顒还真想请父亲赋诗一首。
曹寅却没有曹顒这样的轻松,儿子如今是被架到火上烤。
就算是忠君爱国了一辈子,他心里对康熙仍是难免生出几分埋怨来。
曹顒这差事。做的好了。要得罪八阿哥、九阿哥为首地京城权贵;做的不好了,要得罪一个“破格提拔”的皇帝。之前勤勤奋奋挣下的政绩,怕也顶不得这一次失利。
真是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儿子过年才二十三啊,就要挑起这样地担子。
曹顒寅眼前,想起儿子幼年被拐走时后,躺在床上的孱弱样子。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么?
当初老太太溺爱长孙时,曹寅心里也曾怕儿子娇生惯养,没有出息吧?
如今,回想这十五、六年,儿子却似脱胎换骨一般……
少一时,到了东江米巷,曹顒勒住马缰,带着几分犹豫道:“父亲,听说礼部几位大人要来会场观摩,父亲您这边……”
曹寅“咳”了一声,道:“为父已同赫大人、陈大人说好,今儿要一同往你们那边,见识见识这个……内务府采购。”
赫大人是礼部满尚书赫硕咨,陈大人是礼部汉尚书陈诜。
曹顒看着父亲,心里只举得暖乎乎的。
这些日子,父亲也跟着悬心吧。
不晓得是不是上了年岁的缘故,曹寅这几年温和许多,父子两个也不再像之前那般无话说。
曹寅被儿子看得不好意思,摆摆手,道:“时辰不走了,为父先去衙门了,你也少耽搁。”说着,已经是提了马缰,带着长随们往礼部衙门去了。
曹顒目送父亲远去,抬头看了看天边朝霞,脸上露出几分笑意。
zf采购,不,内务府采购,就是今日。
若是处理妥当的话,往后说不得,也可以搬出后世其他地法子来。
倘若是几百年后,人们从书册典籍上,看到这一记载,会如何呢?
这个世界,会因他地到来,发生怎样的变化?
内务府仓库,招投标会场。
伊都立手里拿着商贾报名地册子,已经是长大了嘴巴。
昨儿下午他离开衙门时,不过四十家,这早起半个时辰,就又增加了三十多家,而且瞧着后边排队交定钱地趋势,少说还有几十家。
除了商贾入场要缴纳招投标保证金之外。昨儿曹顒见有商人提到想带子侄进场见世面,便在会场后头,又摆放两百把椅子,供给商贾家属所需。
这一把椅子地费用,就是五百两银子,名目是“忠君爱国、捐西北军资”。
如今这两百把银子,已经大半订出去了。
单这一项,最少就能入账白银十万两。
负责记账的笔帖式,已经是挥笔如飞。忙得没功夫歇了。他是董家庶子,论起来是素芯的堂叔。
之前,董尚两家的子弟,对于曹顒入主内务府还颇有微词。
尤其是素芯入曹家侍奉,更是使得董尚两家不少年轻子弟不自在。
同样是包衣出身,不过是有孙氏老太君保育过皇上,就使得曹家飞黄腾达。
这个笔帖式原也是以为曹顒少年高位,是家族余荫所致,所谓的“茶童子”、“善财童子”不过是世人以讹传讹、锦上添花之举。
如今。他却是不由地心服。
别人不晓得,他是清楚地。
昨儿听说有商贾想带子侄进场,其他几位大人都是反对的,毕竟关系到朝廷颜面。曹顒却是举手往后边的场地一指,道:“设两百看座,再多预备出一百椅子。一个看座么,就五百两银子吧!”
这才不到半天功夫,七、八万两银子进账。
虽不能说点石成金,但是随口一说。就能进账这多银子地,天下能有几人?
不说内务府属官们心思各异,就是内务府的堂官们,也都是各有肚肠。
马齐背着手,看着门外排队交保证金的队伍,心里松了口气。
总算没白给八阿哥那边送信,想来八阿哥已经劝妥了九阿哥,不要再这个时候给曹顒捣乱。
自打康熙五十年至今。天灾不断,年年都有糟心事,又算今年最多。
如今,西北战起不说,内廷也不安稳。
根据御前传出的消息,圣驾年后就有些不妥当,所以才会在汤泉滞留至今,还未回驻畅春园。
另外,去年冬天虽下了几场雪。但是雪势都不大。根据钦天监那边的预测,今春京城怕是要大旱。
事情多。国库银子少,皇帝自然要发愁。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纵然是一国之君,也有为难的时候。
九阿哥要是这个时候胡闹,怕是要引火上身,惹得龙颜大怒。对于已经受到冷落地八阿哥来说,那无疑是雪上加霜。
时至今日,马齐仍认为诸位皇子阿哥中,八阿哥是最恰当的储君人选。
只是天无二日,今上冲龄登基,圣心独断惯了,容不得储君在侧,才有了“二废太子”,才在废太子后不设东宫。
皇帝已经渐渐老迈,就算他再不承认,也是日落西山,总有立储之时。
八阿哥虽已经是闲置,又被停了钱粮,但是贤名仍在。
目前,他能做地,就是忍耐,而不是再画蛇添足,自取其祸。
九阿哥的张狂,要是被清算起来,都要被算到八阿哥头上。那样的话,只会惹得皇上越发厌恶。
所以,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