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于康熙末年3
九阿哥的张狂,要是被清算起来,都要被算到八阿哥头上。那样的话,只会惹得皇上越发厌恶。
所以,马齐才忍不住,派了心腹往八阿哥府,请他规劝九阿哥。
还好,九阿哥肯听八阿哥的劝,不再对招投标横加阻拦,否则今儿真要流拍了,皇上追究起来,谁也没有好果子吃……
曹顒到了场地外,看着排队的商贾,心里也多了很多底气。
最少的保证金三千两,最多的三十万两,相差百倍。
昨儿入库地保证金,就有四十多万两,平均每家将一万两。
这笔银子,在缴纳保证金的合同上,已经列明,中标地,银子充作标银;不中标地,银子转为国债,入国库为国债,无偿供朝廷使用三年。
同时,为了奖赏商贾的爱国之心,在三年内适量减免其相关赋税。
这样一来,真真是有进不出,这一次注定是揽财之举。
别地不好说,那中蒙茶道、中俄贸易、与广州内务府洋货供应,这几条商道,每条少说也要值个几十万两。
这场招投标,曹顒的预计收入是三百万。
三年之约,完成三分之一,康熙那边也交代过去。
况且,这三百万对内库来说,就是收入不菲了。
招投标,不只是现下快速揽财。按照相关合约,往后这收益中,也有内务府地收益,又是一笔进账。
除了这个,还得想其他赚钱法子,才能将三年之约履行完毕。
圣体不妥当之事,曹顒也听到风声。
算算日子,距离康熙六十一年,还有六年,晓得一代帝王的死期,看着他慢慢老去,走向死亡,这也不算是什么好地感受。
曹顒常常提醒自己,不要太过投入了。
龙椅上那位是帝王,不是所谓尊长,也不是值得同情的垂暮老者,帝王就是帝王。
他心里想着,目光往人群里扫去,却是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
虽然那人故意穿了厚马甲,带了顶齐眉的帽子,但是曹顒仍认出来。
就算是真好奇,这岂能是儿戏?
曹顒不由皱眉,往那边指了指,对侍立在身后的赵同道:“过去唤来……”
招投标开始了,最后的银子是多少捏?打滚求月票同贺如何?(*^^*)
第一卷 世家子 第六百零七章 龙抬头(二)
纵然脸上涂了东西,遮掩了本来的白皙,但不是韩江氏,是哪个?
虽晓得她好强,但是曹顒也不赞成她这鲁莽之举。
不过,现下也不是能开口说教的时候。跟着赵同过来的,除了韩江氏,还有一三十多岁的中年男人,看着甚是面善。
曹顒还在想着哪里见过此人,那人已经抱拳躬身道:“小人程梦昆见过曹大人,小人行迹匆忙,刚到京城,还没来得及过府给老大人与曹大人请安,还请曹大人勿怪。数载未见,大人别来无恙。”
“原来是程兄!”曹顒抱拳回礼,心里却是有些纳罕。
之前并没有程家要掺和进来的风声,看着程梦昆身后的韩江氏,曹顒心里明白,怕是同她脱不得干系。
说起这程梦昆,是江南大盐商程家的嫡支子弟,曹顒曾见过两遭。
一次是康熙四十九年,珍珠会后王鲁生扬州被绑架时,曹顒因带着人手不足,曾拿着父亲的亲笔信向程家借过人,就是这个程梦昆带着家中卫队过来。
第二次见面熙(是康熙)五十一年正月,曹顒携妻从江宁往山东上任,路过扬州时,曾住在程家,受过程家的宴请。
程家是江南望族,百年世家,家资丰厚不说,同朝廷权贵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曹家在江宁时,可以从程家调人,世代相交,颇有交情。
程家到京城。却不好出入曹顒家府邸,只怕是落了他人的眼。自不会想其他小商贾一般。千方百计,与曹家扯上关系。
程梦昆虽不是程家家主,却是程家家主的胞弟,在程家可谓一人之下,众人之上。
这样有分量的一个人到京城,自然不会只是为了凑个乐子。
只是韩江氏来这一出,到底是何意?想要另立门户,还是想将稻香村扯进来……
曹看了韩江氏一眼。还在犹豫,就听到程梦昆道:“嗯,大人,这位是小人地外甥儿……江仲文,央求着小人带着她来见见世面,小的已经给他捐了一个看座。”
程梦昆是什么人物。见曹望向韩江氏,三言两语,将事情前后交代清楚。
既是他这样说,曹只是笑笑。
心里却是不晓得该不该佩服韩江氏地执着之心。按照她的性子,平素极少见外人的,能够这样抛头露面,掺和进来也是不容易。
她的身上,没有寻常女儿家的羞涩,只像个商人。
她容貌姣好,但是不苟言笑。说话干净利索。没有女儿的柔媚。
还别说,她脸上也不晓得涂了什么。使得肤色灰黑了不少,加上刻意化粗的眉毛。倒是真有些像白面无须的少年。
若不是在曹面前,露出窘迫来,举止有些失常,怕是一般人都认不出她是个女子。
曹见惯她一本正经地样子,难得见她这般窘迫不自在的模样,忍不住想要开口逗她两句。话到嘴边,觉得不对,又咽了下去。
他思量了一下,开口问道:“程兄此来,打算参与一下么?不知,对哪项招投标有兴致?”
程梦昆俯首回道:“方才已是交了保证金,就是外蒙古茶道与对鄂罗斯贸易这两项。”
到底是大手笔,蒙古茶道保证金是三十万两白银,三年口外茶叶专销权;对鄂罗斯贸易保证金是二十万两,也是三年的专销专供贸易权限。
虽说从昨儿到今儿早晨来的商贾不少,但是能有肚子吞下这两个商道的却是屈指可数。有不少商贾,借着同乡会馆的便宜,合了股来招投标。
目前在京城地商贾大户中,有实力投得这几条商道的,也就是海商方家、王家,晋商范家、王家、亢家,盐商程家与广州的洋商潘家。
除了程家与日照王家之外,其他都是内务府的老户,同八阿哥那边有着千丝万缕地联系。
在得到八阿哥前往九阿哥府的消息前,这些内务府的大户,没有一家报名招投标的。
曹心里,并不介意是谁中标,左右银子付足了就成。
谁管他背后的势力是哪一方面,按照规矩来,做的好不好,也不干他曹之事。
曹虽有些揽财的点子,但是从不敢自言是商人。
这商道招投标出去,到了这些商贾手里,不说是摇钱树,也差不多了。
说句实在话,以往这些人指定也没少孝敬银子,不过是都到了八阿哥、九阿哥等人手里,如今却是被内务府抽红罢了。
原想要交代韩江氏两句,不过想着人家地正经舅舅在跟前,也轮不到他这个合伙地东家说话。他便同程梦昆说了两句闲话,便转身进了场地。
除了内务府本堂的属官之外,其他七司二院,也多有属官过来。
原广储司郎中马连道,前些年被贬过一遭,如今任营造司郎中。
掌管内府库藏、领银、皮、缎等六库地广储司郎中,是尚家家主尚志杰的胞弟尚志舜。
董家地家主,董素芯的祖父董殿邦,如今任慎刑司郎中,掌审谳上三旗刑狱案件。
营造司与广储司都有这次招投标有相干,慎刑司这边却是不相干的。
不过,董殿邦仍是笑眯眯地带着几个笔帖式过来几个资格老的郎中,加上内务府总管赫奕、马齐与曹,内务府的头面人物都到了。
除了本堂的郎中伊都立与曹两个年轻些,其他的都年岁不轻了。
曹在内务府地排位虽在赫奕与马齐之下,但是因这些招投标是他兴起。****所以众人还是以他为主。
曹吩咐人,给几位老大人搬了椅子。
有马齐与赫奕在。董殿邦与马连道他们怎么会同坐,连声道“不敢”,最后还是在不远处重新给摆了座位,几位才躬身坐了。
曹掏出怀表,瞅了一眼,已经是巳初(上午九点),离正午(十二点)还有一个半时辰。
招投标是午初放人进场,正午开始喊标。
三百护军已经到了。已经将胡同守得严严实实。
报名交纳了保证金的商贾,都会领到号牌。进场后,对应号牌地椅子,就是他们的座位。
马齐与赫奕两个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闲话,却是心思各异。
赫奕除了是内务府总管,还是工部尚书。他听说这次招投标中。还有营造司的工程,不免就留心。
工部那边,几十年的权利纵横,使得上下乌七八糟。
许多工程。都是朝廷拿银子打水漂似的,使得那些蠹虫中饱私囊。
赫奕身上带着几分文人的品性,见不得这个的。
早在康熙五十年,他还曾因修建西花园的事,弹劾过曹寅。
当时,西花园地许多花石由身在江宁的曹寅督办,其中好像有十几万两的银子对不上账。因这个。曹寅还曾上折子自辩。
最后。却是康熙发话,到此为止。不了了之。
至于那十几万两银子,是曹寅贪墨。还是皇帝另有用场,就不得而知。
因这个,曹寅进京后,赫奕原有些心病,怕曹家追究旧事。
后来,他却是也坦然了。他有凭有据,又不是空口白牙地污蔑哪个,心虚什么?
等曹入主内务府,言行中并未露出异样之色,赫奕却是有些心里没底。
就是泥人,还有三分土性。
这事上,哪里真有什么以德报怨之事儿?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曹这般自然随和,要不是“至真”之人,不为赫奕的弹劾心生怨尤;要不就是“至伪”之人,喜怒不形于色,心机似海。
前者还好,赫奕也是自诩为“君子”的,还乐意做个忘年交;倘若是后者,却是要多加提防,省得被竖子算计。
就是这内务府招投标,听着体面,不过只要关系到银子,这想要干净也不容易。
曹是存了贪念,还是勤勉爱国,还要静观其变。
赫奕向来老实木讷,曹哪里会想到他这一肚子弯弯道道。
他的脑子里,想起一件事。
商贾入场时,是要进行检查地,怕有人存了不轨之心,带进凶器来,扰乱会场。^^^^
别人还好说,韩江氏是女儿身,到时候怎么办?
瞧着她将脸上、脖颈,手腕,可见之处都涂了细灰,身上衣服也够厚。不过,以她的品性,真要是被男人用手摸过了,怕是要立时撞柱子、抹脖子了。
想到这里,曹拍了拍脑门,唤了个笔帖式,吩咐他去找这边仓库的主事,寻几条磁石来。
马齐坐在一边,嘴里同赫奕说着闲话,却是没忘关注曹这边。
听曹吩咐这个,他却是思量了一会儿,想不明白缘由,好奇地问道:“曹大人可还有什么需要布置的?”
曹摆摆手,道:“没有什么了,托诸位大人地光,这边已经是预备齐当。磁石,是为了一会入场时检查用的。与会的各位,不少都是著名乡绅,有的身上还有朝廷的功名,若是掀衣检查,实在有失体面。磁石吸铁,若是有带着防身刀具的,也能查出来。”不过是临时想出来的小主意,却听得马齐与赫奕直点头。
就算是对曹这招投标行为,始终带着质疑地马齐也不禁赞道:“曹大人年少,行事却这般周全,委实难得。就是老朽,看着外头人员繁杂。也没有想到此处。长江后浪推前浪,曹大人实在令人不得不刮目相看。”
赫奕也跟着夸道:“敬人者人敬之。曹大人没有因他们行商贾之事对他们心存轻视,行事颇有古君子风。”
曹被两人夸得甚是不好意思,只觉得满脸发烫,笑着道:“两位大人谬赞,小子实不敢当。不过是行份内之事罢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士农工商,都是大清子民。他们流通市场,丰盈税收。与国与民有益,当得上是良民。”
曹说地真诚,听得马齐与赫奕却是心里不是滋味儿。
看着曹的目光,都带着了异样。
同样是世家子,瞧瞧眼前地曹,再看看满大街提笼架鸟那些。真是没法子相比。
若不是曹已娶亲生子,怕这两位就要将曹拉过去做女婿了。
如今,却是只有暗暗赞扬的份,同时在肚子里很不恭敬地念叨一句。皇上还没有糊涂。提拔曹家子,也是有缘故地。
说话间,那个笔帖式已经带着人,将磁石捧来。
总共十来条,都是一寸半宽,半尺多长,半寸厚。
曹还没想好。该用什么做这“安检?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