驭夫36记-柳暗花溟
准备抵抗,难道要让我们的孩子伤于倭刀之下?等男人们回来,让他们看到家破人亡的场面吗?”家、孩子,是女人所有的一切,如果这些东西受到伤害,女人是会拼命的。而拼命的女人,无人可挡。
果然,女人们吃惊之下议论了起来。如初趁热打铁,通晓利害,渐渐的,大家由开始的慌张、害怕、没主见、想逃避,变成了群情激昂,誓死要守着家,护着孩子,绝不让倭寇踏进城门一步。
第二回 回乡
“大家现在明白了吧?我们退,就是拱手让出家来,就是给倭人随从欺侮。所以现在开始,我们女人也是戚家军的一员,保家卫国,一定得成点样子,别让男人们笑话。”她总结性鼓励大家,然后让她们各自回去,积极做准备。
都折腾完了,时间已经到了中午,她草草吃了午饭就跑到四个城门处巡查。结果,当她举着戚家军缴获来的,小光送给她用的西洋望远镜一看,却看到了最不想看到场景……有一支倭寇队伍正向新河城飞奔而来,虽然只有两三百人的样子,但武器装备看来不错,要攻城门破旧的新河城,只怕不太困难。
“快,击鼓,树红旗。”她急急吩咐跟在自己身边的守城后。
那小兵吓了一跳,立即照办,而随着这一表示倭寇来袭的信号发出,她之间做的准备终于体现出了成果。娘子军们迅速地带着全城的老弱妇孺全部身着戚家军的军服,分队涌到了四个城门,专门负责联络的人、负责往城楼上运送“武器”的人全部准备就绪。虽然大家人心惶惶,都有些紧张和恐惧,但却慌而不乱,井井有条、摆出死守的架势来。
“倭寇近了,要放箭吗?”一个守兵哆嗦着声音问。这么多年了,他已经让倭寇打怕了,好不容易戚家军让他有了安全感,没想到现在还要面对这可怕的事情。
如初心里也在打鼓。她有武功、她力气大、她这些年跟小光,潜移默化中学习了不少兵法。但她不会打仗、之前说说大活可以,但面对真正的战斗,她真的不知所措,但她知道她必须表现也自信来,不然其他人会更怕。
于是她挺直脊背,镇定地说:“不忙,让穿着戚家军军服的人全站在城墙上,把箭对准倭寇,但没我的命令,谁也不许射一箭,把旌旗能树的全树起来!”
寻守后见如初神色如常,想起风传的戚大人畏妻如虎的传闻,立即觉得说不定戚夫人就是传说中的女中豪杰,更说不定戚夫人比戚大人还厉害,心情立即放松许多。
而情绪是有感染性的,不到片刻功夫,隐藏在空气中的寻些恐慌渐渐淡化,消失了。
所以说虚张声势有时候非常必要,能让人打死,也不能让人吓死,气势说起来比较虚无,但有时却是决定性的东西,要不怎么说,两强相遇勇者胜呢。
不过……其实……如初知道自己的斤两,根本没打算出城门迎敌,也没打算肉搏死守,早上那句:计划一生唯谨慎,小心行得成年船提醒了她。她要效仿暗恋了很久的诸葛小亮同学,玩一回空城计。
毕竟,倭寇们听到戚继光、戚家军的名字就闻风丧胆、落荒而逃,他们被打得怕了,心理虚弱。如果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远远看到城楼上站了那么多“戚家军”,旌旗招展、军威齐整,就会以为戚家军并没有全部出征。只要他们信以为真,这场战斗就可能消弭于无形。真要用上守城的武器,那是下下策,也是万不得已了。
所以,她要城墙上的守兵和娘子军们只摆出架子,威胁对手,却不能真的动手,否则就会露出马脚的。
从这个距离看,来者貌似萨摩人。可是……之前没听说武田兄妹的人中有这么多萨摩人,想来是这对兄妹勾结了撤退的其他倭寇,想杀个回马枪。给戚继光、给大明朝一点颜色看看。
“我站在城楼观山那景,耳听到城外乱哪纷纷……”见倭寇迟疑地走进了,她明白是满城墙的“戚家军”起到了作用,敌人是在犹豫,于是扯着嗓子唱了一句京戏,要学智圣孔明,就学上彻底。
而城楼上的其他守后和娘子军毕竟不是训练特别有素的,所以不明白她是什么意思,本来羽箭齐齐对着已经近到城下的倭寇,听如初这么一唱,还以为下令杀敌,几乎是同时放出了箭,还跟着她唱了几个字!
一时之间,突然的攻击和突然全部走调的声音整齐的喝出,有点地动山摇之感,倭寇着实吓到了。他们本来就害怕戚家军埋伏在这里,心疑不定的,此时也不知是谁中了箭,惨叫着跑走。在从众和恐惧的心理作用下,其他人也一哄而散。
果然乌合之众就是上不了台盘呀。
而惊吓了半天的攻城就以这种形式结束了,因为空城计是唬人的计策,只要装得像就行了,根本就是心理战。
在戚家军凯旋之前,唬人的娘子军一直站在城头,但贼寇却再也没敢回头。如初浑身冷汗的站在城头上,心中暗骂,我靠,这样也行。我他令堂的真是个人才。
戚家军上峰岭大捷,彻底消灭了武田兄妹这支残初露锋芒,虚海反间计大为成功,杀人如麻,侵害大明百姓的武田兄妹跳海自尽。
在得胜回归的路上,他们遇到了一伙萨摩人,这才知道新河城被围。原来武田兄妹虽然中了虚海的反间计,却没把自己的全部计划全告诉他。他们兄妹既然侦查过新河城,还以自身调出了城中的戚家军。自然不值得这块到嘴的肥肉不吃,于是勾结了才撤退的一伙倭寇去抢劫,然后再据地分赃。没想到,戚家军在城内还有埋伏。
戚继光一听此事,纵然明知道新河城没破,仍然带着亲信小部队飞奔回城,留大部队把四处逃窜的余寇全部清剿。回到城中才现如初玩了一出空城计,兵不血刃就把倭寇吓退了。
戚继光为如初感到骄傲的同时,又非常后怕。万一这伙贼寇识破了如实的虚张声势呢?万一他回来得再晚些呢?万一武田兄妹没中反间计呢?他是在兵行险招,可却把如初暴露在敌人的刀枪之下。为此他发誓,今后再不犯同类的错误。
又过了些日子,倭患严重的浙江平静了下来,沿海人民过上了安居乐业的日子,戚继光也升人任了从二品的都指挥佥事。回到了久违的家乡。
第三回 祖孙夜谈
作为平倭的英雄,朝廷正炙手可热的名将,地方上对戚继光那连番隆重的欢迎仪式和热闹庆典不必细提,只是当他真正踏时家门,看到白发苍苍的奶奶和母亲时才真情流露,眼泪不禁落了下来,急忙上前跪倒在地,磕头问安。
自古忠孝两难全。他不孝,为了平倭,三年多没回家一次,眼看母亲还算硬朗,但快百岁的奶奶去身体孱弱,还能有多少年与他共度呢?
此番归家,是几年来的头一次,戚继光与亲人几番悲喜亲近,似乎有无数的话要说,当天晚他就在戚老太太的房间里打了地铺,好好陪着老人家。老太太因为孙子回来,精神很好,娘俩个聊 半夜,说不出的快乐幸福。不过……当老太太问起,如初为什么还无所出时,戚继光感到了为难。
他也想要孩子,而且就算多么忙碌,他也没断了和如初亲热。当然那不是为了孩子,因为他爱她,对她始终保持着激情与冲动。说起来连他自己都不信,因为部下的婚姻都是平淡的,唯有他,对如初似乎爱不够似的。
可是……如初的肚子也确实没有过任何动静,其实他心里也急,不是为自己,而是看得出如初的心里一直放不下这个事。
其实,如果让他在如初和孩子中只能选一个时,他没有半点犹豫:他要如初。假如失去她,除了为国尽忠,他会感觉人生再没有意义。如初无意中唱过一道古怪的歌,歌词却完全可以表达他 感情:失去你,赢了世界又如何?所以无论如何,他也绝不会背叛对如实的誓言。
“在这件事上,你可落在你弟弟的后面了,他成亲三年,得了两个儿子。现在他媳妇还怀着一个,看样子是个闺女。唉,继美也快是儿女双全的人了,你呢?还是膝下空虚。这可怎么办呢?”老太太叹道。
“继美有了儿子女儿,奶奶应该高兴呀。不管是我生的,还是继美生的,都是咱们戚家的后代,如意嫁人后也有孩子了吧?您看,重孙和重外孙都有了,您这是见了双倍四辈儿了呀,都这是天大福气。”戚继光试图转移话题,转移重点,于是哄着老太太道。
可老太太却不上当,直入主题道,“你是戚家长孙,是奶奶的心头肉呀。你膝下无子,老来无后,你让奶奶怎么放心?你的爵位要谁来承继,难道就让戚家的功名断送于此?那样,奶奶就算死了也闭不上眼呀!”
“奶奶!”
“你为什么不娶几房妾放在屋子里呢?”老太太说出自己憋了好几年的心里话,“你如今已经是从二品的高官了,只怕以后还会升迁,屋里没几个妾,会让人家笑话的。唉,如初这孩子,什么都好,就是在这件事上看不开。男人家,哪能是她一个人的呢?她坐着正妻的位置,任谁也抢不去。谁要抢,打从我这儿就不答应,可她怎么就不许你娶个妾?现在外面人都说你怕老婆,先不说损了我们戚家门风,只怕对你的官声也有影响,丢不丢人哦。”
“奶奶,不是如初不许。”戚继光辩护道,“是我自己不想。说句让您笑话的,我心里只装着她,哪能容得下其他女人。这几年您不知道,她跟我吃了多少苦,这样的女子,我若负她,岂不是要天打雷劈吗?再者说,孩子和爹娘间也是一种缘分,强求不来。如果我命中无子,娶了妾,硬要生出来,那才是对我不利呢。反正继美有了孩子,戚家不会断后,我是否膝下空虚,不用太在意吧?”
“呸,什么叫命中无子?”老太太 点生气了,“你爹和你母亲当初也是婚后很多年没孩子,还不是你爹娶了你亲娘,然后还有三娘,这才有了你、继美和如意。你看你妨感觉委屈了吗?难道你和弟弟妹妹们不孝敬你娘吗?不尊敬你娘吗?你娘又失去了什么?女人哪,容男人娶个妾,不过是个肚量,与自己的身份地位,甚至男人的宠爱是没关系的。而且,奶奶也没说如初不好呀。当初她嫁过来时咱家是什么样,后来她又做了什么,那样的辛苦,那样的尽心尽力,奶奶虽然老了,可量心里明镜儿似的。只是……她不能生呀。如果说起休妻,无所出也是七出之一。她这样……你讨个妾不算过分。不然,你要真怕如初不高兴,你偷偷讨个妾,生了孩子后归如初养,再把那个妾休掉好了。”
戚继光沉默着,因为他不知道要如何对奶奶解释和如初的感情。他和如初之间是不能插进任何一个女人的,这不仅是他当年对她的承诺,也是他自己愿意做的。如初说过,如果他有了别的女人,她就会悄悄离开。他怎么受得了她消失不见?淡出他的生命。记得当年没成亲时,如初了为白凝若的事放弃他,那一番主痛彻心扉,他至今回味起来还感同身受,再不敢尝试一次了。绝对不行,不然要让他心痛死吗?
这一生,他真的真的认定了她。或者,他们以后可以收养个孩子,只要不把实情告诉家中长辈就行了。
他这边转着心思,突然灵机一动,不由心中暗喜,觉得找到了一举两得,即爱护如初,又让老人们开心的办法,打算再去上任时就办了这事。那时天高皇帝远,很容易就能瞒着家里。
这个办法大好。他自己是存一笔私房钱的,他对钱财之物,本不看中,原来是想买好东西哄老婆开心的,现在如果用这钱办了这大事,如初会更高兴。
她心里不压着那块大石头,他也会高兴的。
而那边的戚老太太却以为戚继光是默许了自己的提议,心下不禁盘算着和儿媳商量过的事,元敬虽然几年没回家,但家书还是寄回过不少。她和儿媳早知道如初一直没能怀上孩子,所以做了准备。但经过元敬成亲时那番闹腾,她们这次没敢直接定下这桩事,只等着元敬回来,问应了他,他点了头,然后南把妾室娶回来再说。
到时候,如初就算生气,生米已经煮成了熟饭。了不起她豁出这张老脸,苦求如初就是了。如初是个善良的孩子,虽然有时候倔强,但总是孝顺的。
这一夜,祖孙两个各怀心事,谁也没睡踏实。
第四回 如初得留下
第二天,戚继光还有应酬,一早就出门了。如初打算去看看老爹胡大海,正在屋里准备从浙江带回的礼物时,老太太和夫人进了门。
“如初呀,这回回娘家,不妨多住两天。你爹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