驭夫36记-柳暗花溟
第四回 如初得留下
第二天,戚继光还有应酬,一早就出门了。如初打算去看看老爹胡大海,正在屋里准备从浙江带回的礼物时,老太太和夫人进了门。
“如初呀,这回回娘家,不妨多住两天。你爹也有年纪了,这么久没见女儿,一定想念得紧。”老太太和颜悦色地说。
如初鼻子一酸,眼泪差点掉下来。
如果原来的胡如初没死。如果她不是穿越过来占用了这个身子,胡大海会幸福得我吧?至少女儿不会四处乱跑,如果招了女婿,膝下也不会这么空虚寂寞了。小光说自己为国征战,不能承欢祖母和母亲膝下是大不孝,她,何尝不是呢?
而胡大海,已经是大明朝中第一好的爹了。就算在穿越前,她亲生的爹也没对她这样好过。
戚夫人看她的神情,知道她心中所想,也是长叹一声。都是为人父母的,自然理解那分心思。只是如初对戚家这么好,戚家却不得不算计她了,实在有些对不住人。但是,有什么办法呢?她很两难,却不得不做出眛着良心的选择。
“嗯,多陪陪你爹。听说皇上恩典,许元敬省亲一个月才上任去。你就在娘家踏实待着吧。过些日子再回来也成。”老硫矿劝道。一方面真是糊氏父女,别一方面也为了自己那小算计。
如初心里很感激。
虽然她和小光仍然好得如胶似漆,但是他们毕竟还年轻,相守的日子还长。但胡大海不同,他年纪大了。又操劳了半生,实在是需要儿女绕膝,以慰老怀。
可既然她不能长年守在父亲身边,那么至少这一个月里,她要日日陪着他。如果历史没有出现大错,小光是要戎马一生的,她自然也会一直陪着他四处征战。其结果就是她会欠父亲更多。
她不知道以后要怎么解决忠孝两全的事,至少现在,能多陪父亲就多陪陪父亲吧。 也怪她,为什么一直生不出孩子呢?以小光和她亲热的频率和强度,普通女人早生出至少三四个了吧?如果那样多好,她可以让父亲代养一两个,那父亲也会很开心,不会觉得那么孤独了。
她就带着这幅心思离了戚家,而当她前脚离开,戚老太太和戚夫人就忙活了起来,把所有的事都准备停当。她们始终对如实觉得有愧,所以不想太突然的让如初受刺激,于是先把选好的人弄进府来,就说是新给老太太买的贴身丫头,让这丫头先和如初相处一下。倘若合得来,以后姐妹间也没大冲突,倘若真合不来,也不能真让如初窝大火,再给小光找新的就是。
在她们看来,反正不能让如初太不痛快,如果是事先认识的人,估计发现真相后会好些吧?
“这样真的行吗?我看如初那样子是眼里容不得沙子的。元敬……他对如初那样,怕也会发脾气。”
“事到如今,你也别怕了,心里也别愧了,有什么事,我老婆子全提了。”老太太叹了口气道。
而如初终究没敢在娘家呆一个月,十天就回来了。不赤她总觉得家里的气氛有些异样,却又觉不出什么来。而八重和赵三红回西北去了,要半年后才回来,现在有什么心事也没个人商量。
就连戚继光也觉得怪怪的,可是没有在意,更因为奶奶和母亲存了为他纳妾的心思,不敢多问,怕伤害到如初。而等到了他重新上任的时候,老太太突然病了。这病来势还很猛,戚继光焦急万分,但又军令如山,不能不走,顶多再留下两、三天。如果老太太没有病愈,只好把如初留下照顾。
事已至此,二人只好先依依惜别,商量好等老太太病一好,小光就派人来接她。
“那时候我们就再也不分开。”戚继光吻着如初的额头,“虽然我为继美谋了缺,他过了年就要去云南为兵,但徐氏不想跟着长途跋涉的辛苦,人家没你那么傻,就知道跟我吃苦受累。”说到这儿,他心里一阵疼,觉得没给如初好日子,实在惭愧,“徐氏决定留在家里,才不带着孩子跟继美去风餐露宿。好在她现在管家已经是一把好手了,家里的事母亲基本上什么也不管了,只和奶奶每天饮茶赏花。至于你的那几间糕点铺子,杨喜是大掌柜,红羽、翠羽在帮管。她们都嫁了本地的本分人,成亲有了孩子也没离开戚家,为人又向来老实,你尽可放心。”
不知为什么,如初有些奇怪的预感,似乎两人再也见不到了似的。不过她很快压制住心中这极其不良的想法,笑道,“我倒不在意那几间铺子的收益,不过是自己创的业,实在有点舍不得。不过,我们干嘛非得说钱的事呀。你这人哪里都好,就是专会煞风景。”
戚继光微笑着吻着如初撅起的红唇,调笑道,“这倒是,在我看来,这根本不是正事。”
“你的正事是什么?”如初横了戚继光一眼。
戚继光一把把她横抱起来,“我们上床去说正事,今天你要好好补偿我,因为我这一走,就得一直当和尚,想你的时候可怎么办呢?”一边说,一边不住亲吻。
“找个别的女人呗。”如初被吻得浑身酥软,不服气地回嘴道。
戚继光抬起头,眼神亮闪闪的,神色极其认真的道,“找女人?你不打死我才怪。别忘记,你可是我的武学教习,我打不过你。再说,就算你不打我,我也不会那样。如初……”他用力吻了怀中人一下,坚定地道,“除了你,我绝对绝对不会有第二个女人 ,放心吧。”
听到她这样类似于誓言的话,如初感到很幸福。她天生乐观,凡事都能看到好的方面,除了子嗣的事让她备感压力以外,她对现在的一切都很满意,并不介意吃苦。
女人,可不都是那样的吗?
只要和心上人在一起,再苦再累也是甜的。女人说到底,不过是爱情的生物罢了。不管现代女性多强悍,只要她还是女人,终究看中男人的感情。
不是有句话吗?易得无价宝,难得有情郞。
“我当然放心了。”她回吻,“因为只要你做半点对不起我的事,我就离开,永远也不出现在你生命里。”
她半玩笑地道。
第三十五计:苦肉计
第一回 糖豆和豆糖
人不自害,受害必真;假真真假,间以得行。童蒙之吉,顺以巽也。
伤害自己人,然后让被伤者打入敌方,不使敌方产生怀疑。但此计是否能用,派往敌方的人的伤害度如何,必须根据敌方的判断能力来确定,不然会弄巧成拙的。本书中是指,几年后女猪脚一直无所出,男方家长采用哄骗的手段和苦肉计为男主纳妾,男主同样施计摆脱,可阴错阳差之下……
小光走后,如初安心来侍候“病中”的老太太。
不过她立即发觉为什么总感觉家里气氛不对了,因为老太太和夫人身边多了两个丫头,一个姓唐,一个姓窦。之前这两丫头没正式露过脸,只匆匆看过一眼,略有印象,所以她总觉得家里多了点什么,却又说不清具体,这才感觉古怪吧。
唐家姑娘才刚刚笈笄,长得那叫一个如花似玉,那叫一个我见犹怜;窦家姑娘二十上下,性格那叫一个开朗温柔,那叫一个大方懂事。总之,初看上去都很不错。
“穷人家的丫头,连名字也没有,如初聪明,正经在皇家卫学当过教习的,不如一人赏她们一个名字吧。”老太太笑道对如初说,怎么看怎么有点讨好的神色,害得如初有点受宠若惊的感觉。
她琢磨着丫头的名字要跟她们做事有点关联,还要看她们是侍候谁的,然后要取一个上口好念又好记的名字才好,于是微笑着问道,“这两丫头是买来做什么的呀?侍候谁?”
她不过随口问问,却把老太太和戚夫人吓了一跳。所谓做贼心虚,她们瞒着敬两口子做下这样的事来,虽然有了被发现后承担责任的准备,但仍怕提前事败,到时候陪了夫人又折兵,偷鸡不成蚀把米可怎么好呢?
两老对视一眼,然后很有默契的同时开口。可惜,回答的内容完全不同。戚老太太说是特地给儿媳买 来的,戚夫人却说打算给老太太使唤。
“难道是两位老人家一人一个?”见气氛僵住了,两位老人有点尴尬,如初连忙打圆场。
戚老太太半转过脸,给戚夫人使了个眼色,才温言对如初道,“你母亲孝顺,说是托如初你的福,如今咱们戚家日子富裕了,要加两个丫头给我用。我呢,本不想答应 ,我一个老婆子哪用得了这么多人?红羽和翠羽虽是嫁人了,但白天仍在府里作活儿,每天晚上我睡下了才走,哪用得着专门再找人支应我?可我后来一想,你母亲年纪可也不小了呀,我们婆媳六、七十年,那缘分可不一般,说句别人不信的话,你母亲之于我,可比亲生儿子还亲哪。”
如初一想也是。她在现代时就常听人说婆媳关系难处,可是真的一起和睦生活半个多世纪,那感情只怕不是普通的深了。
“她疼我,我也得疼她是不是?”老太太接着说“所以呀,我就收了这两个丫头。一来,让你母亲省省心,别说惦记着我。二来让红羽、 翠羽转去侍候你母亲,让她也享享清福。这三来呢,我是想好好调教一下这两个丫头,将来好给你母亲当帮手。唉,人老了,就象风中的蜡烛一样,指不定哪天就灭了。我活这么大年纪,真有那天,倒是喜事一桩。你们都还年轻,我倒放得下,只担心你母亲。”说到这儿,动了真感情,一边的戚夫人也心酸了。
“奶奶,你身子本来就不大爽利,现在说这些干什么?”如初连忙拦道。
老太太摆摆手道,“生老病死,人情大道理,不用避讳,看开点倒好。不过我怕我一走,你母亲要想找人商量个事犯,跟前都没个知心的人,那不是太凄凉了吧?毕竟,你要跟着元敬转战沿海,精忠报国,难顾到农时。继美媳妇……虽说懂事不少,但不是个大方的。红羽、翠羽已经嫁了人,现在又有 孩子,家里一堆事呢,就算有心,也没力气兼顾戚家。所以我想不如再教导两个好的,将来就归你母亲使唤。”说着,她伸出一只枯瘦的手,那两个丫头立即跑过来,跪倒在地。
“唐家丫头年纪还小,将来嫁人晚点的话,还能在咱家待个五六年呢。”她指了指美貌的那个,然后又指指看起来温柔敦厚的说,“窦家丫头其实……已经嫁过人了,但这孩子命苦,丈夫死了,夫家又没人,到咱家来,只怕是终身为仆了。我瞧着她们都是好的,今天干脆托付托付如初,帮我调教调教,之前你把家里的事管得多好呀,真给你母亲收拾出两个贴心人出来,你跟元敬在外放心,我老婆子到了地下也放心。”
如初听老太太这么说,不禁体会了一下老太太的心意,琢磨着反正最近也没事,要在家侍候老太太一阵子,那不如就帮老太太训练一下这两个丫头,就当职业培训了,顺便再观察一下人品。
“奶奶不嫌我笨手笨脚,把好好的丫头教得比我还不懂事就行。”如初开玩笑道,“到时候奶奶再叫我陪给您,我可是不理的。”说着,按着腰间的荷包,逗首老太太和夫人都笑了起来。
那两个丫头则偷眼望她,神色复杂,不过她没有注意到。只说,“这两个丫头姓得好,也互相搭配,我想如果让奶奶和母亲叫得顺口,最好叫她们名字时心情也会好起来,那不如……唐家姑娘叫糖豆,窦家姑娘叫豆糖吧?”
老太太一听直说好,夫人也觉得这名字别致上口。于是这两个特意安排下来的丫头就都有了名字,讽刺的是,还都是如初给起的。
而等如初、糖豆、豆糖一走,夫人就叹了口气道,“娘,我总觉得对不起如初。这事做得……唉。”
老太太也摇头叹息道,“我也不想伤了如初的心,多好的孩子呀,元敬能娶到她,实在是几世修来的福气。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呢?不能让戚家在元敬这一脉上断了后呀。如果咱们做出这么没良心的事要遭天谴的话,就让我老婆子一个人承担。”
“娘,事到如今,咱们娘俩儿还分你我吗?”戚夫人道。
第二回 两个丫头
老太太垂下泪来,“你当我刚才那番话是哄如初的吗?我说的是真的,也是为着你呀。将来不管糖豆和豆糖谁做了元敬屋里的人,都会是你的好帮手。而今天之所以让如初教她们,也是为了讨如实的喜欢。倘若那事办成,如初伤心是难免的,不过如果元敬屋里的人是她中意的,只怕接受起来还容易些。再往后说点,将来你到那边去见景通,这一家人总得有个如初能信任的人管着,为她分忧呀。”
戚夫人没说话,理解老?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