驭夫36记-柳暗花溟
“什么什么?你你你!”如实食指抖着,指着虚海的鼻子,彻底被打败了,觉得和虚海斗,自己根本不是一个段位的,简直是狗咬刺猬,无从下嘴,只能诅咒他,“你会下拔舌地狱的!”
“佛曰……”
“你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如初打断虚海的话,抬脚踢了他的小腿一下,恨恨地跑走了。
周围的武僧们目瞪口呆,虚海身份尊崇,又是戒律院首座,小小的俗家弟子居然敢无缘无故打人?就算是她家有钱有势,时常给寺里奉上大笔香火银子吧,也不能这样无法无天呀。
再看虚海师叔,一脸淡然,波澜不惊,好像真是被小狗咬了一口,完全不在意,竟然还有点慈悲和怜悯之态,令众僧大为叹服。看人家虚海师叔这境界,高僧就是高僧,这世界上什么都能妒忌,只有慧根是不能妒忌的。
而这位高僧,无视这一片崇拜的目光,宝相庄严地转过一堵院墙,见左右无人,立即弯腰抱腿,双手拼命搓着被如初踢过的地方,嘴里丝丝吸着冷气。
这死丫头,脚力这么大,也不怕踢断人腿吗?
心里虽然骂着,脸上却露出迷人笑意,感觉自打进入少林以来,从没有这般高兴过。这师妹死而复生之后,给他平静到无聊的生活增添了很多乐趣,逗她发脾气、陷害她就是其中一种,那么她到底是谁呢?
当时他进入十八铜人阵的时候,她明明已经断气了,后来怎么可能醒过来,而且还和没事人一样?她身体里的魂魄,还是原来那个吗?原来那个胡如初,除了痴缠他,武艺高强外,何曾有这般的灵秀聪明、慧黠娇憨?现在的这个胡如初,对他避之如蛇蝎,哪有半点爱慕之情?所以她们绝对不是一个人!
不过他不打算拆穿她,这样阴她,看她暴跳如雷,最后慢慢露出马脚,不也挺有趣吗?
第二计 指桑骂槐
第一回 我是女的,可以吗?
(大凌小者,警以诱之。刚中而应,行险而顺。本卦下卦为坎为水,上卦为坤为地,水流地下,随势而行。
这个计名好像是贬义词,但在兵法上是一种旁敲侧击,说东指西的策略。因为有些人不便、甚至不能责备,有时直接责备也不如间接警告的效果好。所以在率领部队作战时,若有大将不服从指挥,可以故意制造错误,借以责备他人的过失,暗中警告部队,从反面进行诱导。
在本书中,此计用于欺骗家长,唉,大逆不道呀!)
……
如初气鼓鼓地在自己的小院里闷了三天,后来知道再也拖不下去了,于是决定转天下山回家,好歹先搞定退亲的事再说吧。
八重一听要走,连忙悲悲切切地去找虚海辞行。如初以为这小丫头得在寺里耗上半天,没想到不到一盏茶的时间就跑回来了,八卦地说,“小姐,那天和小姐比武的人是一位武官呢,不是寻常江湖人。”
“哦?”如初也有点好奇,比武的事也早告诉过自己的贴身婢女了。
“叫俞大猷,听说在南方很有些名气。”八重兴奋地道,“小姐跟他打了个平手,老爷知道了一定特别高兴,会竖着拇指夸小姐……果然是将门虎女!”
她模仿着着胡大海的语气,心中也为有这样的主人而自豪,但如初的心思却完全没在这儿,而是处于又惊又喜的状态。
俞大猷耶!还能是哪个俞大猷?这世上还有几个俞大猷?肯定是抗倭名将,与戚继光齐名、与戚继光合称俞龙戚虎的俞大猷!那个屡受不公平的待遇却淡然处之、为人心地善良、爱民如子,被民众称为“俞佛”的俞大猷!那个到老死还在练兵的俞大猷!
天哪,居然让她遇到了民族英雄!不行,她得和俞大人亲近亲近,哪怕请他吃一餐饭也好呀。以前在现代读历史故事时,总是为他的遭遇愤愤难平,恨不得把奸臣全杀光,还他一个公道,现在就算不能弥补这英雄人物悲凉,至少容许她代表广大人民表示一下爱戴之情。
想到这儿,她蹭地一下跳起来,顾不得八重的阻拦,抬脚就往寺里跑,才望见山门,远远就看到虚海正与俞大猷正在话别,不禁放慢了脚步,慢慢腾腾地挪过去。
俞大猷是背对着如初的,但虚海却是迎面站着,所以早就看到了如初的身影,于是他故意把依依惜别之情连续表达了三次,甚至还做了一首离别诗,这才等到那只小乌龟慢慢爬过来。
“师妹来送俞施主吗?”他明澄的眼睛中显露出一丝如假包换的惊讶,“正好,俞施主有事情要和师妹谈,小僧就不打搅了。俞施主,山长水远,就此别过。”
此时如初才看出来,俞大猷似乎和虚海很熟,彼此间并不拘礼,虚海固然是说完就走,俞大猷也只是拱了拱手就转过身来面对如初:“小兄弟,咱们借一步说话可好?”
如初爽朗一笑,“俞大人肯定知道我是女的,又是长辈,叫我一声如初就行了。”
俞大猷虽然是弃文从武出身,本身气质儒雅,但却也是爽快人,见如初这样直率,不由心中喜爱,笑道,“长辈可不敢当,我与虚海平辈论交,他是你师兄,今天我就倚老卖老,自认个大哥好了。”
如初喜出望外,没想到有机会称民族英雄为大哥,心里的激动劲就甭提了,当下甜甜地叫了一声,之后和俞大猷走到一棵其冠如盖的大树边,坐在其下的石凳上。
“不知大哥有何吩咐?”如初问,心里像长草一样慌乱,考虑前几天是不是错怪虚海了,难道当真有去卫学当老师的好事?不然一个民族英雄找她一个穿越女干吗?
俞大猷目光柔和地望着如初,坦言道,“如初,为兄前几日见识了你的武功和人品,又从虚海处得知你是将门虎女、志向远大,因此斗胆说句逾理的话,你当真希望效仿花木兰报效国家吗?”
哎呀,有戏!
如初乐得差点蹦起来,费尽全身力气才没让屁股离了石凳,忙回答道,“那是没错的,不过我朝文臣武将中能贤无数,我又身为女子,一直没有机会呀。”说着,眼睛眨巴眨巴地偷瞄俞大猷。
俞大猷看她的样子可爱,不禁微笑道,“既然如初你叫我一声大哥,为兄就不妨直说。为兄出仕后本在金门驻防,但前几年蒙古鞑靼部首领俺答汗入侵山西北部,朝廷诏谕天下,选举武勇之士。为兄一腔热血报国,所以报了名。蒙当时的兵部尚书毛伯温毛大人举荐,遂到宣大总督翟鹏处任职,只可惜……”说到这里,他长叹一声,“许是为兄志大才疏,在大同一直未受重用,于是又申请辞归。现在因为兵部还没分派为兄的职位,所以被现任兵部尚书丁汝夔派到天津卫学里做武修教习。”
“朝廷中就是有人嫉贤妒能,又有眼不识泰山,放着大哥这样的名将不用,浪费人才。哼!”如初怒道。
俞大猷不知道如初为什么如此愤慨,但她为自己这样不平,心中忽有引为知己之感,苦笑道,“但仔细想想,教书育人,为我朝培养贤才也是报效国家呀。而那天我看你的武艺与众不同,忽然有了个想法。”
来了来了,机会要来了!如初两眼放光,都快掩不住自己的兴奋之情了。
只听俞大猷道,“武学之道,源远流长,古人所传的技击之术虽然博大精深,但难免招式繁多,兼有‘舞’之成分,虽则苦练数十寒暑能有大成,但对于我辈上阵杀敌之武夫而言,反而是直接有效的打击更为重要。这可要感谢你,前几天那场切磋才让为兄明白了这个道理。所以,为兄就动了念头,想请如初也去卫学里当武修教习,你说可好?”
要矜持一点吗?要拿桥吗?要显得很为难吗?
如初脑海里滚过无数念头,但最后她还是跳了起来,大叫“我愿意!我愿意!”知道的是她想当老师去,不知道的还以为俞佛在求婚。
不过如初兴奋之后,残存的理智让她过热的大脑凉了一下,“可我是女的呀,这样也可以吗?”
第二回 世上只有爸爸好
“这个……确实有不便之处。”俞大猷实话实话,神色一正道,“但求取长才不应拘泥于形式,而且放眼我大明王朝,只有你能教授这样的武道,即简便易学,上阵又实用,所以这件事我会禀天津三卫指挥总史于海涛于大人。他若点头,这事就成了。”
啊?这事还有变数呀!如初的笑容僵了起来,沮丧地道,“那好吧,我明天就会下山回家了,这就把地址告诉大哥,如果有好消息,记得给我写信。”
俞大猷点点头,温言安慰道,“你放心,那位于大人虽然年轻,却是个精忠报国,爱惜人才的人,此事我猜也是十之八九。只是此事若成了,如初你还要女扮男装避避嫌为好,毕竟女子做卫学的武修教习,可是我大明朝第一宗。”
如初茫然点头,心中有点为难。不是她不肯,为了一圆老师梦,她甚至可以暂时不修掉一字眉,保持粗豪的外貌。不过她身段玲珑,其他三季还好说,夏天很难掩盖,如果用力勒压那些可爱的海绵体,不知还能不能喘气。
“如初啊,你虽然答应得痛快,但你父亲那里……”
“交给我没问题。”如初不太自信地答着,随口问起他怎么会和虚海认识。
“他可不是普通的僧侣。”俞大猷笑答,“七、八年前我在金陵僧录司与他相识,只因我别号虚江,曾开玩笑说,他的法号像是我亲兄弟的名子似的,就这么着攀上了交情。你也知道,咱们大明的僧人也是设司管理的,那时候虚海只有二十岁,却已经是正六品的左善世,僧官中最高级别了。”
啊?!这还真没听说过。他有这本事?
看到如初惊讶的神情,俞大猷道,“他为人不爱张扬,又不爱穿袈裟,因此知道此事的人不多。要知道高品阶的僧官可以在袈裟上饰金边以示殊荣的,令人一见便知。不过僧官不设署,可以在任一家寺院内修行。我想,虚海一定是醉心武学,所以才在七年前由金陵来到少林寺。他精研兵法,这次我也请了他去天津卫学,他已应承了下来。如果你也能成行,到时候你们师兄妹又可以一起切磋佛学与武道了。”
原来他没说谎!只是为什么到哪里也躲不开他呢?难道他是她命中的天魔星?有他在,她还去当那个老师吗?可爱的学生和可恶的和尚站在她选择的天平两端,一时让她难以取舍。
那不如把一切交给命运,如果于大人准许她去当教习她就去,如果不允许,那就是虚海克的,她也没什么好遗憾的。
……
第二天,她一早就到方丈那里去辞行,在保证不会间断供奉少林寺的香油钱之后,她几乎是被一群没良心的出家人欢送着下山。不过虚海一直没有出现,害得小八偷偷落泪了好几天。
如初对六百年前的民风和环境都很好奇,因此一路游山玩水,足足走了一个多月才到家。当然,她的种种异常行为引起了八重多次怀疑,但她花言巧语掩饰得极好,又是一点点改变原来的行为举止和做事原则,渐渐的,八重甚至忘记了之前的小姐是什么模样,只道是小姐转性了,现在的小姐可爱温和多了。
不过不管走得多么慢,在六月快下旬的时候,如初也终于回到了“家”。人都说近乡情怯,虽然这并不是如初的故乡,但她也照旧紧张得不得了,毕竟这是她来到大明后第一次回家,第一次见亲人。
万一被发现她是西贝货怎么办?穿越以来从没想过的问题,这时候一下冒出了脑海。
“小姐,胡管家来接我们了。”正胡思乱想着,身边的八重欢呼了一声。
还没到金陵的地界,这小丫头就利用胡家遍布各地的商家分号传递了消息回胡府,说明了两人大约到达的时间,所以如初连城门还没看清,就有绣着“庆善号”标记的马车迎了过来。
她一直以为大管家胡七是一个精明的中年人,没想到居然是个和她年龄相仿的年轻小伙子,中等个儿,很瘦,一脸厚道的笑容,性格也很开朗,见到如初后,高兴得什么似的,好像接的是自己的姐妹。当如初上了马车,又不停的说起一些趣事,逗得如初和八重忍俊不禁。
对此,如初感到很奇怪,因为听说大宅门里的丫头和管家、仆人都是受过严格训练的,非常会看人眼色,而且谦恭内敛,从不多说少道。可她家里的人呢?八重就不是低眉顺目的人,虽然很忠心而且服从命令,却是个敢说话的。眼前的胡管家也是一样,不怎么沉稳,性格很快活似的。
但从另一方面讲,她很喜欢现在这种情况,否则可能会感到压抑的。她觉?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